第498章 文宗大比的公平性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甫卿上來就打人,盧佳和景妃都沒有製止,方孝敬倒是硬氣,也沒有求饒的意思。
“張閣老,您上來就不問青紅皂白,就要打人,這不妥吧?”
“不妥?若是陛下在此,就不是十個板子那麽簡單了。”
張甫卿怒目相向,雖然說十個大板,其實還是留了餘地的。
這是做給盧佳和景月看的,聽文閣雖說論政不問罪,但方孝敬這是在詆毀新政。
按照當今陛下的脾氣,砍了他的人頭都可能。
“張閣老,都是書院的夫子,有些爭論也正常,本宮看打板子就算了吧!”
盧佳還是站了出來,書院的夫子都是她花了功夫請過來的,尤其類似方孝敬這樣從京城來的。
學識來說,這些人並不差,他們差的是見識,被固執困擾,很難在短時間內被糾正。
“既然皇後娘娘都吩咐了,自然是可以免的。”
不過,方孝敬則不幹了,被鬆開後繼續說道:“皇後娘娘,張閣老,學生還是想問一句,遵循祖製錯哪兒了?”
這是讀書人的固執,在他們看來,此刻還是個青史留名的機會。
張甫卿冷冷看了他一眼,知道此時就算將他殺了,隻怕是還會有下一個人站出來。
“那本官問你,你為誰而讀書?”
“自然是修身齊國平天下!”
“那本官再問你,百姓若是吃不飽穿不暖,你當如何?”
“吃不飽穿不暖,他們應該想想自己原因,這些年為何不努力!”
此言一出,連剛剛好臉色的皇後盧佳,臉色都陰沉了下來。
自知說錯話的方孝敬,礙於麵子也隻能強撐下去。
“放屁!”張甫卿這一次沒慣著他,上來就是一個耳光,怒斥道:“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陛下在禹州推行新政,禹州的百姓沒意見,禹州的官府沒意見,禹州的仕紳也沒意見,你倒是有意見了,還有你這個想法,砍了你的頭都不過分。”
張甫卿氣急,老大人竟然要去奪下守衛手中的兵器,似乎是要親手解決了方孝敬。
“閣老,學生哪裏說錯了嘛!”
這話更是讓張甫卿都快氣炸了,到了這個時候,他還不認錯。
“是百姓們不努力,還是官府不作為,你真的知道嗎?”
盧佳站起來拂袖而去,景月與孔琳緊隨其後,這樣的話,她們若是待在這裏,遲早會動殺心。
眾人也被張甫卿全部趕走,隻留下了方孝敬和那幾個從國子監來的夫子。
“你們迴國子監吧,不要再出現。”張甫卿歎聲道。
“閣老,方兄的話雖有些偏頗,但大意還是對的啊。”
“閣老,新政的得失,時間也會證明的,大璃大亂剛治,隻怕容不得這麽折騰啊。”
“是啊,閣老,我們對朝廷可都是忠心耿耿的。”
“夠了!”張甫卿的禮部是管著國子監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人都算是他的門生。
“此次科舉國子監慘敗,看樣子你們是一點記性都不長。”
“閣老,這與科舉有啥關係?”
張甫卿氣不打一處來,整個人氣得滿臉通紅,這些人的固執已經超乎想象。
“再說一句,你們即刻啟程迴去國子監,不要再來女子書院。”
“閣老,我們都是皇後娘娘請過來的。”
“不迴去是吧,從即日起,取消你們在國子監的名冊。”
“不,不,我們迴去就是。”
盧佳為了女子書院,甚至從盧家拿了一大筆銀子出來,專門招攬天下有才之士,成為女子書院的夫子。
待遇肯定是在女子書院最好的,而且還會在流州城中,給他們一套小院。
他們在國子監雖然也是夫子,但俸祿卻少得可憐,甚至連買書都成問題。
但張甫卿的話,他們不得不聽, 沒了國子監的名冊,他們就再也不是國子監的人。
這若是在科舉之前,就等於是丟了官位。
如今還能掛在國子監的人,他們其實都在等待,等到有朝一日陛下取締科舉,他們再度從國子監入朝廷。
這本來是一次張甫卿緩和國子監與朝廷關係的好事,卻因為這幾個人鬧得不歡而散。
張甫卿還得去盧佳麵前道歉,畢竟事出了,總歸要一個說法。
“皇後娘娘,臣有罪,已經讓他們迴去國子監了。”
“閣老,此事與你無關,不過,國子監的人這一點不好,總歸是要吃虧的。”
“等陛下迴京之後,臣會請示陛下,做一次國子監內部整頓的。”
“文宗大比的事,閣老準備得怎麽樣了?”
“迴娘娘的話,從各地來的士子中,臣已經挑選了二十人,都是飽學之士。”
“恩,這件事我們不能大意,公平是要放在第一位的,這些來大比的士子,也都要有真的才學才行。”
“娘娘放心,都是名聲在外的士子。”
見盧佳已經消氣,張甫卿這才放心一些,皇後的大度,並不代表這件事就算完了。
張甫卿心中對國子監的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要想成為朝廷的人才選拔聖地,任重而道遠。
“對了,聽說這次江南書院也派了人過來,是誰啊?”景月好奇問道。
她對孔琳的態度,遠沒有對盧佳好,對這個來自江南的嬪妃,多少都帶著一點敵意在的。
“迴景妃娘娘的話,來了一批士子,韓靖宇也在。”
孔琳聽到韓靖宇這個名字,微微吃驚了一下,沒想到父親居然將他給派來了。
“韓靖宇,是那個名灌江南的天才?”盧佳追問道。
“是他,這次他會代表士子,與書院的女子們大比。”
孔琳對韓靖宇要了解一些,此人的學識不在自己父親之下,年紀輕輕早已熟讀古史。
隻是他不喜歡官場,因此也沒有去參加第一次恩科。
父親就曾勸說過他,都被他給拒絕了。
沒想到這一次,他居然來了,還參加了這一次文宗大比。
“皇後姐姐,臣妾這就去找他。”孔琳說道。
“你找他做什麽?”盧佳好奇問道。
“不要讓他參加,這次的文宗大比。”
“不必!陛下之所以要舉行文宗大比,就是要歡迎所有人來。”
“張閣老,您上來就不問青紅皂白,就要打人,這不妥吧?”
“不妥?若是陛下在此,就不是十個板子那麽簡單了。”
張甫卿怒目相向,雖然說十個大板,其實還是留了餘地的。
這是做給盧佳和景月看的,聽文閣雖說論政不問罪,但方孝敬這是在詆毀新政。
按照當今陛下的脾氣,砍了他的人頭都可能。
“張閣老,都是書院的夫子,有些爭論也正常,本宮看打板子就算了吧!”
盧佳還是站了出來,書院的夫子都是她花了功夫請過來的,尤其類似方孝敬這樣從京城來的。
學識來說,這些人並不差,他們差的是見識,被固執困擾,很難在短時間內被糾正。
“既然皇後娘娘都吩咐了,自然是可以免的。”
不過,方孝敬則不幹了,被鬆開後繼續說道:“皇後娘娘,張閣老,學生還是想問一句,遵循祖製錯哪兒了?”
這是讀書人的固執,在他們看來,此刻還是個青史留名的機會。
張甫卿冷冷看了他一眼,知道此時就算將他殺了,隻怕是還會有下一個人站出來。
“那本官問你,你為誰而讀書?”
“自然是修身齊國平天下!”
“那本官再問你,百姓若是吃不飽穿不暖,你當如何?”
“吃不飽穿不暖,他們應該想想自己原因,這些年為何不努力!”
此言一出,連剛剛好臉色的皇後盧佳,臉色都陰沉了下來。
自知說錯話的方孝敬,礙於麵子也隻能強撐下去。
“放屁!”張甫卿這一次沒慣著他,上來就是一個耳光,怒斥道:“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陛下在禹州推行新政,禹州的百姓沒意見,禹州的官府沒意見,禹州的仕紳也沒意見,你倒是有意見了,還有你這個想法,砍了你的頭都不過分。”
張甫卿氣急,老大人竟然要去奪下守衛手中的兵器,似乎是要親手解決了方孝敬。
“閣老,學生哪裏說錯了嘛!”
這話更是讓張甫卿都快氣炸了,到了這個時候,他還不認錯。
“是百姓們不努力,還是官府不作為,你真的知道嗎?”
盧佳站起來拂袖而去,景月與孔琳緊隨其後,這樣的話,她們若是待在這裏,遲早會動殺心。
眾人也被張甫卿全部趕走,隻留下了方孝敬和那幾個從國子監來的夫子。
“你們迴國子監吧,不要再出現。”張甫卿歎聲道。
“閣老,方兄的話雖有些偏頗,但大意還是對的啊。”
“閣老,新政的得失,時間也會證明的,大璃大亂剛治,隻怕容不得這麽折騰啊。”
“是啊,閣老,我們對朝廷可都是忠心耿耿的。”
“夠了!”張甫卿的禮部是管著國子監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人都算是他的門生。
“此次科舉國子監慘敗,看樣子你們是一點記性都不長。”
“閣老,這與科舉有啥關係?”
張甫卿氣不打一處來,整個人氣得滿臉通紅,這些人的固執已經超乎想象。
“再說一句,你們即刻啟程迴去國子監,不要再來女子書院。”
“閣老,我們都是皇後娘娘請過來的。”
“不迴去是吧,從即日起,取消你們在國子監的名冊。”
“不,不,我們迴去就是。”
盧佳為了女子書院,甚至從盧家拿了一大筆銀子出來,專門招攬天下有才之士,成為女子書院的夫子。
待遇肯定是在女子書院最好的,而且還會在流州城中,給他們一套小院。
他們在國子監雖然也是夫子,但俸祿卻少得可憐,甚至連買書都成問題。
但張甫卿的話,他們不得不聽, 沒了國子監的名冊,他們就再也不是國子監的人。
這若是在科舉之前,就等於是丟了官位。
如今還能掛在國子監的人,他們其實都在等待,等到有朝一日陛下取締科舉,他們再度從國子監入朝廷。
這本來是一次張甫卿緩和國子監與朝廷關係的好事,卻因為這幾個人鬧得不歡而散。
張甫卿還得去盧佳麵前道歉,畢竟事出了,總歸要一個說法。
“皇後娘娘,臣有罪,已經讓他們迴去國子監了。”
“閣老,此事與你無關,不過,國子監的人這一點不好,總歸是要吃虧的。”
“等陛下迴京之後,臣會請示陛下,做一次國子監內部整頓的。”
“文宗大比的事,閣老準備得怎麽樣了?”
“迴娘娘的話,從各地來的士子中,臣已經挑選了二十人,都是飽學之士。”
“恩,這件事我們不能大意,公平是要放在第一位的,這些來大比的士子,也都要有真的才學才行。”
“娘娘放心,都是名聲在外的士子。”
見盧佳已經消氣,張甫卿這才放心一些,皇後的大度,並不代表這件事就算完了。
張甫卿心中對國子監的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要想成為朝廷的人才選拔聖地,任重而道遠。
“對了,聽說這次江南書院也派了人過來,是誰啊?”景月好奇問道。
她對孔琳的態度,遠沒有對盧佳好,對這個來自江南的嬪妃,多少都帶著一點敵意在的。
“迴景妃娘娘的話,來了一批士子,韓靖宇也在。”
孔琳聽到韓靖宇這個名字,微微吃驚了一下,沒想到父親居然將他給派來了。
“韓靖宇,是那個名灌江南的天才?”盧佳追問道。
“是他,這次他會代表士子,與書院的女子們大比。”
孔琳對韓靖宇要了解一些,此人的學識不在自己父親之下,年紀輕輕早已熟讀古史。
隻是他不喜歡官場,因此也沒有去參加第一次恩科。
父親就曾勸說過他,都被他給拒絕了。
沒想到這一次,他居然來了,還參加了這一次文宗大比。
“皇後姐姐,臣妾這就去找他。”孔琳說道。
“你找他做什麽?”盧佳好奇問道。
“不要讓他參加,這次的文宗大比。”
“不必!陛下之所以要舉行文宗大比,就是要歡迎所有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