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江南書院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臣,知罪!”
淩淵也知道宋林書的想法,他這個戶部尚書並不好當,大璃處處都是用銀子的地方。
如果在東州退稅的話,在大璃其他地方也會如此,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說不定還會徹底拖垮大璃。
“百姓的銀子,一分都不能少,如果你缺銀子,可以跟朕說,實在沒有,就找商行們去借。”
“借?”宋林書茫然,他有些不解,個人與個人之間有借銀子的說法。
也有人會找國庫戶部借銀子,從沒聽說過朝廷會找商行借銀子的。
“恩,這件事等有空朕再給你細說。”
“臣,領旨!”
在得到淩淵的肯定說法後,老漁民十分開心,跟著身後的一群人齊齊跪地謝恩。
淩淵將他扶了起來,言語中,對這些老漁民十分友善。
老漁民感動不已,他這輩子見到最大的官就是縣令,那也是一年能見個一次兩次很了不起。
如今見了陛下不說,陛下還如此溫和,怎能讓他不激動。
“好了,答應你們的事,朕會辦,如果他們不辦,朕就法辦了他們。”
“陛下,真是聖君,草民,草民!”老漁民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
離開金州碼頭後,淩淵這才算上踏上江州的土地,對這個傳說中繁華的江南,他是有憧憬的。
前世他聽過看過太多江南的故事,他也想親眼瞧瞧,江南是不是真的如此美。
盧佳在一旁,她是來過江南的,盧家在江南有別院,常常會有人在打理。
每年她都會想著來住一段時間,她很喜歡這種水鄉,泛舟湖上,與三五個好友一起討論古今。
一路上,盧佳都在給淩淵說江南如何如何好。
因此,淩淵在進入江州後,並沒有去別的縣城的意思,而是直接去江州府。
一來,他是想要盡快去看看,二來呢,他對於初冬是有信心的,而且裴峰就在陪駕。
裴峰的能力和功績,對整個江南的穩定是做出過貢獻的。
雖然如今隻是京都府尹,看似官職降了,但在淩淵心中,他的地位一直不低。
未來磨礪個兩三年,是可以入朝入閣的。
“裴峰,朕聽說江州府的大名湖十分漂亮,不如,這次朕去了之後,也不要住什麽別院了,直接在大名湖旁住就好。”
“陛下,大名湖如今都是些煙花之地,隻怕不適合。”裴峰如實說道。
越是富有的地方,越是會出現這種行業,這個是避免不了的。
淩淵也沒打算禁止這些,隻不過,官府的人是不允許去的。
盧佳也在一旁說道:“大名湖是很美,我們盧家在大名湖的島上有別院,到時候陛下我們可以住在那裏。”
“好,一切都聽皇後的。”
進入江州後,所看到的場景與東州大相徑庭,到處都是新種的田地,淩淵還看到了他在流州推行的幾樣農作物。
不僅地有人種,田間的人也多了起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臉。
這或許才是淩淵最想看到的,雖然他是穿越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慢慢的融入到這個世界中。
受過那麽多年高等教育的他,心中悲憫之心一直都有的。
有能力卻有把握的時候,讓百姓們遠離戰爭,能吃好喝好豈不是件大好事。
在進入江州後,淩淵就給於初冬傳了旨意,沿途所有官員都不允許應迎接,就連東州府的官員,也不用出城三十裏。
裴峰一路上都在介紹著江州的風土人情,相對來說,江州確實要比其他州府繁華得多。
從田地到驛路再到巡守的士兵,似乎這才是盛世太平下的景象。
“陛下,臣之前還擔心於大人會管理不好,如今看來,於大人的能力,隻怕遠在臣之上。”
裴峰適時的拍了拍馬屁,淩淵笑著迴道:“裴大人,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於初冬她比起你來,還是嫩了一些。”
“陛下,臣想請陛下去一處地方看看。”裴峰猶豫了一會兒,才說出自己心裏的想法。
“哦?說說看!”淩淵也來了興趣的問道。
盧佳同樣是一臉的好奇,她對江州還是了解的,但裴峰似乎話裏有話。
“江南書院!”
江南書院不在江州府,而在曲縣,與江州府還有點距離,那裏是江南文壇興起之地。
這次淩淵來江南,此地是必去的地方,隻是他沒有明說。
“說說看,為何要去?”
“陛下,江南書院與桐山書院、國子監不同,臣在江州擔任官職的時候,曾與海外人在江州組織過學問辯論,因此,江南書院中,有洋學科。”
洋學科,這倒是頭一次聽到,淩淵是有過想法的,在書院中開設這種類似於工部鑄造司的課程。
“你繼續說,洋學科都教什麽?”淩淵問道。
“迴陛下,江州多貿易,朝廷因為水師失利,選擇的遷海,但與外海人貿易的人並不少,洋學科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學怎麽和這些人打交道。”
“恩!”淩淵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臣想著有朝一日,會徹底的解決水賊問題,到那時候,我們與海外人打交道的時間會越來越多,我們可能會需要這樣的人。”
說了半天,淩淵算是弄明白了,就是裴峰頂著壓力,在江南書院開設了與海外人打交道的洋學科。
但江南書院的人並不是很認同,他在江州的時候,書院的人不敢說什麽。
他離開江州後,傳來的消息,江南書院書有意要取締,這才想辦法讓淩淵去看看。
也就是去鎮鎮江南書院的人,乃是陛下有意要做的。
“恩,好,那咱們就去江南書院。”
對江南書院的考慮,淩淵是有想過的,想要在江南發展經濟,江南書院中的授課內容就得要改,他有意將江南書院打造成一所綜合性的書院。
與國子監、楚州書院不同,不僅僅是參加科舉的人才,還有能參與到實業中的去大才。
也就是說淩淵有意借江南書院的改製,來抬高士農工商中工的階級地位。
提倡一個平等,但他也知道,這件事可能他一個人這一朝是無法完成的。
淩淵也知道宋林書的想法,他這個戶部尚書並不好當,大璃處處都是用銀子的地方。
如果在東州退稅的話,在大璃其他地方也會如此,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說不定還會徹底拖垮大璃。
“百姓的銀子,一分都不能少,如果你缺銀子,可以跟朕說,實在沒有,就找商行們去借。”
“借?”宋林書茫然,他有些不解,個人與個人之間有借銀子的說法。
也有人會找國庫戶部借銀子,從沒聽說過朝廷會找商行借銀子的。
“恩,這件事等有空朕再給你細說。”
“臣,領旨!”
在得到淩淵的肯定說法後,老漁民十分開心,跟著身後的一群人齊齊跪地謝恩。
淩淵將他扶了起來,言語中,對這些老漁民十分友善。
老漁民感動不已,他這輩子見到最大的官就是縣令,那也是一年能見個一次兩次很了不起。
如今見了陛下不說,陛下還如此溫和,怎能讓他不激動。
“好了,答應你們的事,朕會辦,如果他們不辦,朕就法辦了他們。”
“陛下,真是聖君,草民,草民!”老漁民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
離開金州碼頭後,淩淵這才算上踏上江州的土地,對這個傳說中繁華的江南,他是有憧憬的。
前世他聽過看過太多江南的故事,他也想親眼瞧瞧,江南是不是真的如此美。
盧佳在一旁,她是來過江南的,盧家在江南有別院,常常會有人在打理。
每年她都會想著來住一段時間,她很喜歡這種水鄉,泛舟湖上,與三五個好友一起討論古今。
一路上,盧佳都在給淩淵說江南如何如何好。
因此,淩淵在進入江州後,並沒有去別的縣城的意思,而是直接去江州府。
一來,他是想要盡快去看看,二來呢,他對於初冬是有信心的,而且裴峰就在陪駕。
裴峰的能力和功績,對整個江南的穩定是做出過貢獻的。
雖然如今隻是京都府尹,看似官職降了,但在淩淵心中,他的地位一直不低。
未來磨礪個兩三年,是可以入朝入閣的。
“裴峰,朕聽說江州府的大名湖十分漂亮,不如,這次朕去了之後,也不要住什麽別院了,直接在大名湖旁住就好。”
“陛下,大名湖如今都是些煙花之地,隻怕不適合。”裴峰如實說道。
越是富有的地方,越是會出現這種行業,這個是避免不了的。
淩淵也沒打算禁止這些,隻不過,官府的人是不允許去的。
盧佳也在一旁說道:“大名湖是很美,我們盧家在大名湖的島上有別院,到時候陛下我們可以住在那裏。”
“好,一切都聽皇後的。”
進入江州後,所看到的場景與東州大相徑庭,到處都是新種的田地,淩淵還看到了他在流州推行的幾樣農作物。
不僅地有人種,田間的人也多了起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臉。
這或許才是淩淵最想看到的,雖然他是穿越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慢慢的融入到這個世界中。
受過那麽多年高等教育的他,心中悲憫之心一直都有的。
有能力卻有把握的時候,讓百姓們遠離戰爭,能吃好喝好豈不是件大好事。
在進入江州後,淩淵就給於初冬傳了旨意,沿途所有官員都不允許應迎接,就連東州府的官員,也不用出城三十裏。
裴峰一路上都在介紹著江州的風土人情,相對來說,江州確實要比其他州府繁華得多。
從田地到驛路再到巡守的士兵,似乎這才是盛世太平下的景象。
“陛下,臣之前還擔心於大人會管理不好,如今看來,於大人的能力,隻怕遠在臣之上。”
裴峰適時的拍了拍馬屁,淩淵笑著迴道:“裴大人,你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於初冬她比起你來,還是嫩了一些。”
“陛下,臣想請陛下去一處地方看看。”裴峰猶豫了一會兒,才說出自己心裏的想法。
“哦?說說看!”淩淵也來了興趣的問道。
盧佳同樣是一臉的好奇,她對江州還是了解的,但裴峰似乎話裏有話。
“江南書院!”
江南書院不在江州府,而在曲縣,與江州府還有點距離,那裏是江南文壇興起之地。
這次淩淵來江南,此地是必去的地方,隻是他沒有明說。
“說說看,為何要去?”
“陛下,江南書院與桐山書院、國子監不同,臣在江州擔任官職的時候,曾與海外人在江州組織過學問辯論,因此,江南書院中,有洋學科。”
洋學科,這倒是頭一次聽到,淩淵是有過想法的,在書院中開設這種類似於工部鑄造司的課程。
“你繼續說,洋學科都教什麽?”淩淵問道。
“迴陛下,江州多貿易,朝廷因為水師失利,選擇的遷海,但與外海人貿易的人並不少,洋學科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學怎麽和這些人打交道。”
“恩!”淩淵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臣想著有朝一日,會徹底的解決水賊問題,到那時候,我們與海外人打交道的時間會越來越多,我們可能會需要這樣的人。”
說了半天,淩淵算是弄明白了,就是裴峰頂著壓力,在江南書院開設了與海外人打交道的洋學科。
但江南書院的人並不是很認同,他在江州的時候,書院的人不敢說什麽。
他離開江州後,傳來的消息,江南書院書有意要取締,這才想辦法讓淩淵去看看。
也就是去鎮鎮江南書院的人,乃是陛下有意要做的。
“恩,好,那咱們就去江南書院。”
對江南書院的考慮,淩淵是有想過的,想要在江南發展經濟,江南書院中的授課內容就得要改,他有意將江南書院打造成一所綜合性的書院。
與國子監、楚州書院不同,不僅僅是參加科舉的人才,還有能參與到實業中的去大才。
也就是說淩淵有意借江南書院的改製,來抬高士農工商中工的階級地位。
提倡一個平等,但他也知道,這件事可能他一個人這一朝是無法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