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左都禦史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與景妃一起去了國子監,這也在釋放一個消息,皇後絕不是那種深居內宮的人。
這也讓在流州引起的風波,開始在京城內蔓延。
女子為官的言語,這幾日在禦史台越來越多。
皇後與景妃修史,這在曆朝曆代都不曾出現過,就連當年與武帝並稱二聖的蕭皇後也沒做過。
國子監的人剛開始並不配合,一怒之下的皇後,索性搬進了國子監。
這讓國子監一眾老學究們不知所措,紛紛要找內閣首輔盧祥生要個說法。
盧祥生習武之人,撂下一句狠話後,這些老學究們悻悻而歸。
“有能耐你們自己找陛下說去。”
找陛下?他們可不敢,鐵山從安州調過來的三千北蠻陌刀軍還在京城呢。
盧佳性子看似柔弱,其實極為剛強,她認準的事,不完成的話,她絕不會罷休的。
景妃景月也是如此,兩人卯足了勁,要修出一本史書來。
黃興華無奈,隻好在國子監找了一處地方,單獨給盧佳她們使用。
不過,科舉製的推行,京城中這幾日有了動靜,百姓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此事。
對百姓們來說,這種事是好事,但他們之中也有人不太認可。
主要是還是大璃的官場黑暗,讓他們無法相信。
“科舉雖好,但就怕最終虎頭蛇尾啊!”
“我等讀書人,若真能如科舉所說,那些豪門貴族的公子,不得急眼啊!”
“看來你們是不太了解我們這位陛下,他在流州做的事,樁樁件件那可都是看似不可能的事。”
淩淵在百姓心中的口碑不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徹底解決了北境的戰亂。
大璃苦北蠻久矣,武帝尚沒有收複十三縣,都能讓大璃百姓對他敬仰不已。
科舉討論的人越多,說明關注的人越多,這對科舉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因此,不管是城衛府還是錦衣衛,都沒對這件事追究下去。
從江州而來的裴峰、荊紫衣、袁澤辰三人到了京城,是淩淵下旨讓他們來的。
於初冬在江南待著,楊二虎也在,能應對江南的變化。
別看於初冬年輕又是個女子,她跟在宋林書、張甫卿身邊學習過,手段絕不比男人差。
另外,淩淵還將陳忠調去了江南,這家夥如今在錦衣衛做事,是唐七手下的得力幹將。
裴峰三人進京城後,徑直去了宮城,連休息都沒有。
三人這也是頭一次見淩淵,心中難免有些激動。
袁澤辰那件邋遢的長袍終於換了,似乎是早就知道會來京城,他在臨行之前,故意換了一身幹淨衣服。
“臣裴峰、荊紫衣,草民袁澤辰,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東暖閣中,楊鳳清眼都沒抬,在處理手中的公文,淩淵則在看著一幅巨大的地圖。
其他幾個閣臣,要麽不在,要麽也在忙著自己手中的事。
淩淵轉過身來,目光在三人身上掃過,淡淡開口道:“幾位愛卿,都起來吧!”
裴峰、荊紫衣都是門閥出身,隻是不如盧家、蕭家這種,都是些地方性的門閥。
而袁澤辰,連盧祥生都不太清楚他的來曆,大璃袁姓的門閥就那麽幾個,盧祥生早已查過。
“裴峰、荊紫衣,你們這次平定江南有功,朕讓你們來京城,是要給你們加加擔子。”
荊紫衣聽聞大喜,裴峰則是隱隱有些擔憂,皇家卸磨殺驢的事不在少數,他們根基在江南,如今來了京城,就是拔了牙的老虎。
“荊紫衣,朕想要建立大都督府,專司各地平叛、禦敵之事,你去大都督府如何?”
荊紫衣連忙跪地謝恩道:“臣願意!”
“裴峰,朕沒想到你如此年輕,你在江南做的不錯,不過,江南太小,不如在京城中,先做個京都府尹,領吏部侍郎銜。”
京都府尹看官職不大,是比不上江州州牧的,因此,淩淵給他加了個吏部侍郎銜。
但裴峰有些猶豫,天子腳下做父母官,那可是戰戰兢兢的。
一個不好,得罪的都是皇家貴胄,裴峰雖然不怕,但他擔心這是淩淵給自己下的套。
見裴峰沒說話,連正在看公文的楊鳳清都停筆抬起頭來。
“裴大人,京都府尹可不是江州州牧,隻要做好了事,那可是可以入閣的。”
楊鳳清的提醒,讓裴峰驚醒過來,淩淵不是在問他意見。
“臣,領旨謝恩。”
“好,你們二人下去吧,今晚朕會在武英殿設宴,你們晚上也過來。”
“是!”
袁澤辰並沒有任何的神色變化,一直在打量著淩淵身後的那幅巨大地圖。
“袁先生,似乎對朕的地圖很感興趣?”淩淵好奇問道。
“陛下,草民衝撞陛下,還請陛下恕罪。”
“江南的事,盧大人跟朕說過了,先生當記首功,說吧,袁先生想要什麽?”
袁澤辰微微一笑,如實說道:“陛下,草民閑散慣了,若是為官,隻怕會惹禍上身。”
這是淩淵來到這個世界後,唯一一個對官位沒興趣的人。
他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袁澤辰的眼神很純粹,像是看淡一切。
這種人要麽是大才,要麽是在隱忍,但能在淩淵麵前藏住的,還真沒遇到幾個。
“盧大人極力推薦過先生,若是先生不願為官,也絕不能放任先生離開京城,朕是武人出身,對朕有威脅的人或事,朕一般都會徹底解決的。”
袁澤辰哈哈一笑,恭恭敬敬的對著淩淵施禮道:“陛下要草民做什麽,盡管下旨就行。”
淩淵微微有些詫異,隨後釋懷了,袁澤辰與他見過的所有讀書人都不太一樣。
你說他玩世不恭?但他身上卻滿是市儈之氣。
你說他有讀書人的風骨,麵臨威脅他卻毫不猶豫的選擇退讓。
“袁先生,朕要革除門閥之禍,想要留先生在朝中,為朕出謀劃策,可好?”
袁澤辰從進來他的神色都很淡然,直到此刻,他的眼神中才閃過一絲驚訝。
“不知陛下想讓臣去哪?”
“禦史台左都禦史!”
這也讓在流州引起的風波,開始在京城內蔓延。
女子為官的言語,這幾日在禦史台越來越多。
皇後與景妃修史,這在曆朝曆代都不曾出現過,就連當年與武帝並稱二聖的蕭皇後也沒做過。
國子監的人剛開始並不配合,一怒之下的皇後,索性搬進了國子監。
這讓國子監一眾老學究們不知所措,紛紛要找內閣首輔盧祥生要個說法。
盧祥生習武之人,撂下一句狠話後,這些老學究們悻悻而歸。
“有能耐你們自己找陛下說去。”
找陛下?他們可不敢,鐵山從安州調過來的三千北蠻陌刀軍還在京城呢。
盧佳性子看似柔弱,其實極為剛強,她認準的事,不完成的話,她絕不會罷休的。
景妃景月也是如此,兩人卯足了勁,要修出一本史書來。
黃興華無奈,隻好在國子監找了一處地方,單獨給盧佳她們使用。
不過,科舉製的推行,京城中這幾日有了動靜,百姓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此事。
對百姓們來說,這種事是好事,但他們之中也有人不太認可。
主要是還是大璃的官場黑暗,讓他們無法相信。
“科舉雖好,但就怕最終虎頭蛇尾啊!”
“我等讀書人,若真能如科舉所說,那些豪門貴族的公子,不得急眼啊!”
“看來你們是不太了解我們這位陛下,他在流州做的事,樁樁件件那可都是看似不可能的事。”
淩淵在百姓心中的口碑不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徹底解決了北境的戰亂。
大璃苦北蠻久矣,武帝尚沒有收複十三縣,都能讓大璃百姓對他敬仰不已。
科舉討論的人越多,說明關注的人越多,這對科舉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因此,不管是城衛府還是錦衣衛,都沒對這件事追究下去。
從江州而來的裴峰、荊紫衣、袁澤辰三人到了京城,是淩淵下旨讓他們來的。
於初冬在江南待著,楊二虎也在,能應對江南的變化。
別看於初冬年輕又是個女子,她跟在宋林書、張甫卿身邊學習過,手段絕不比男人差。
另外,淩淵還將陳忠調去了江南,這家夥如今在錦衣衛做事,是唐七手下的得力幹將。
裴峰三人進京城後,徑直去了宮城,連休息都沒有。
三人這也是頭一次見淩淵,心中難免有些激動。
袁澤辰那件邋遢的長袍終於換了,似乎是早就知道會來京城,他在臨行之前,故意換了一身幹淨衣服。
“臣裴峰、荊紫衣,草民袁澤辰,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東暖閣中,楊鳳清眼都沒抬,在處理手中的公文,淩淵則在看著一幅巨大的地圖。
其他幾個閣臣,要麽不在,要麽也在忙著自己手中的事。
淩淵轉過身來,目光在三人身上掃過,淡淡開口道:“幾位愛卿,都起來吧!”
裴峰、荊紫衣都是門閥出身,隻是不如盧家、蕭家這種,都是些地方性的門閥。
而袁澤辰,連盧祥生都不太清楚他的來曆,大璃袁姓的門閥就那麽幾個,盧祥生早已查過。
“裴峰、荊紫衣,你們這次平定江南有功,朕讓你們來京城,是要給你們加加擔子。”
荊紫衣聽聞大喜,裴峰則是隱隱有些擔憂,皇家卸磨殺驢的事不在少數,他們根基在江南,如今來了京城,就是拔了牙的老虎。
“荊紫衣,朕想要建立大都督府,專司各地平叛、禦敵之事,你去大都督府如何?”
荊紫衣連忙跪地謝恩道:“臣願意!”
“裴峰,朕沒想到你如此年輕,你在江南做的不錯,不過,江南太小,不如在京城中,先做個京都府尹,領吏部侍郎銜。”
京都府尹看官職不大,是比不上江州州牧的,因此,淩淵給他加了個吏部侍郎銜。
但裴峰有些猶豫,天子腳下做父母官,那可是戰戰兢兢的。
一個不好,得罪的都是皇家貴胄,裴峰雖然不怕,但他擔心這是淩淵給自己下的套。
見裴峰沒說話,連正在看公文的楊鳳清都停筆抬起頭來。
“裴大人,京都府尹可不是江州州牧,隻要做好了事,那可是可以入閣的。”
楊鳳清的提醒,讓裴峰驚醒過來,淩淵不是在問他意見。
“臣,領旨謝恩。”
“好,你們二人下去吧,今晚朕會在武英殿設宴,你們晚上也過來。”
“是!”
袁澤辰並沒有任何的神色變化,一直在打量著淩淵身後的那幅巨大地圖。
“袁先生,似乎對朕的地圖很感興趣?”淩淵好奇問道。
“陛下,草民衝撞陛下,還請陛下恕罪。”
“江南的事,盧大人跟朕說過了,先生當記首功,說吧,袁先生想要什麽?”
袁澤辰微微一笑,如實說道:“陛下,草民閑散慣了,若是為官,隻怕會惹禍上身。”
這是淩淵來到這個世界後,唯一一個對官位沒興趣的人。
他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袁澤辰的眼神很純粹,像是看淡一切。
這種人要麽是大才,要麽是在隱忍,但能在淩淵麵前藏住的,還真沒遇到幾個。
“盧大人極力推薦過先生,若是先生不願為官,也絕不能放任先生離開京城,朕是武人出身,對朕有威脅的人或事,朕一般都會徹底解決的。”
袁澤辰哈哈一笑,恭恭敬敬的對著淩淵施禮道:“陛下要草民做什麽,盡管下旨就行。”
淩淵微微有些詫異,隨後釋懷了,袁澤辰與他見過的所有讀書人都不太一樣。
你說他玩世不恭?但他身上卻滿是市儈之氣。
你說他有讀書人的風骨,麵臨威脅他卻毫不猶豫的選擇退讓。
“袁先生,朕要革除門閥之禍,想要留先生在朝中,為朕出謀劃策,可好?”
袁澤辰從進來他的神色都很淡然,直到此刻,他的眼神中才閃過一絲驚訝。
“不知陛下想讓臣去哪?”
“禦史台左都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