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朝堂論政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人先去真州賑災,告訴淩嶽一聲,畢竟真州是他的封地。”
“是!”
“至於楚州,先擱置吧,等鐵山打通安州後,本王會親自南下的。”
“殿下,您南下?”楊鳳清疑惑道。
“恩,登基之後吧,本王南下去一趟楚州,那邊的世家,總歸是要給點麵子的。”
“是!”
當初明景帝被京城門閥世家製衡,結果是他二十年不上朝。
淩淵對門閥世家也是沒什麽好感的,尤其是京城大的諸如蕭家、林家之類的。
但楚州的世家,倒是讓淩淵有了興趣。
還有一點,楚州不僅文風鼎盛,還有一點,南疆的劍術很強。
劍術這種東西,前世他就隻聞其聲不見其蹤。
他倒是想瞧瞧,這個時代的劍術怎麽樣。
“鳳清,你多休息休息,本王可不想把你給累壞了。”
楊鳳清無奈搖頭,不是他要忙,而是所有的事,都會找上他。
好在三天後,盧祥生、宋林書他們到了,才讓楊鳳清緩解許多。
盧佳也隨盧祥生迴來了,這一次,她還帶了幾個人,都是女子書院中的佼佼者。
這幾個人在進入書院之前就有基礎,都是世家出來的人,讀過不少書。
還有一點,這幾人都是女子,個個長相秀美,身上氣質獨特。
“殿下,這幾人絕不比朝中的官員們差,就看你敢不敢用了。”盧佳笑著說道。
淩淵哈哈一笑,迴道:“你呀,不必激將本王,她們隻要有本事,本王不吝嗇官位。”
盧佳像是得到了什麽寶物,俏臉上滿是喜悅。
盧祥生在一旁咳嗽一聲,盧佳微瞪了他一眼,退到一旁。
“殿下,登基的事既然提上日程,六部的尚書,也不能沒有。”
“公爺,你可有推薦的人?”淩淵問道。
“兵部老臣可以擔當,戶部雖然沒有尚書,宋大人和於姑娘也能應付,其他的人選嘛,老臣倒是有個提議,不如問問真州王。”
“真州王?七哥?”
“恩!”盧祥生點頭道:“此刻真州王南下,林家也不是小家族,可以給他們個機會。”
“好,本王這就傳信給七哥。”
“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可以給真州那邊,禮部尚書的話,張甫卿不錯,這些年都在靈州,做的也不錯,而且他的老師是大儒周霖川。”
周霖川可是一代文壇大家,教出的學生不知凡幾,最後聽說雲遊去了靈州。
張甫卿也是那個時候拜在他門下的。
出身是夠的,禮部很在乎出身,張甫卿不會讓人詬病。
“那靈州牧讓張悅城去吧,他在宋大人身邊多年,能力也不差。”
“臣替他謝殿下。”宋林書連忙跪地道。
張悅城身上可是烙印著宋家的,在大璃官場上,結幫拉派很嚴重。
既然他宋林書入了朝,他自然也是需要一些地方的官員根基的。
“這樣一來,六部尚書就都定下來了,朝中其他的官員,殿下登基之後,可下詔赦免那些身不由己之人罪罪名。”
淩淵微微有些遲疑,他的目的是要大換血的,如此一來,與他的初衷違背,不是那麽好。
盧祥生似乎意識到了什麽,連忙開口解釋道:“殿下,先皇也曾這樣想過,甚至試過動手,可最終的結果不是很理想。”
“本王知道,盧公爺,門閥世家之禍,不是一朝一夕,但在本王這裏,本王想要看看這天下,除了門閥世家之外,寒門中,可也有能位列朝堂之人。”
淩淵站起身來,緩緩走到大殿玉階之上,那裏是大璃至高無上的皇座。
盧祥生眉頭微皺,淩淵還沒繼位,是不能踏上玉階坐皇位的。
這是大逆不道,一旦被人知道,鬧得天下皆知,對淩淵不好。
剛想出聲提醒,卻被淩淵接下來的舉動打斷了。
隻見淩淵在皇位上短短停留了一眼,便從玉階上站定。
“巍巍皇權,本王不希望真到那一天,看到的隻是這一片大殿。”
“盧祥生、楊鳳清,本王會在繼位之時,推出科舉製度,你們二人,就是第一次恩科的主考和副考。”
“科舉製?”
盧祥生與楊鳳清對視一眼,都沒能明白淩淵的意思。
倒是盧佳顯得有些激動,這是淩淵曾在女子書院對她說過的話。
他不僅要讓天下女子能讀書為官,還要讓天下寒門子弟,也能有一條為官之路。
當時說的時候,盧佳便深深記在心裏。
女子書院中,她無時無刻不在做著一件事。
“殿下,臣鬥膽,何為科舉製?”盧祥生問道。
“凡天下所有有才之士,不問出身,不問年齡,隻要他能通過科舉,就能入朝為官,廢棄世家門閥舉孝廉。”
此言一出,盧祥生倒吸一口涼氣,他很清楚這話的震撼效果。
別說大璃各地,就光是大璃京城,大大小小的門閥世家錯綜複雜。
這等於是將他們與寒門子弟一起去比較,這在他們骨子裏是不認可的。
“殿下,太祖建朝時曾言,大璃與世家共天下,這樣一來,會不會是有違祖製。”
盧祥生不敢明麵上反對,隻好將太祖祖製搬出來。
淩淵也很清楚,要想推出科舉製,盧祥生這一關是一定要過的。
“公爺,今非昔比,你放眼看看,大璃還是太祖朝時候的大璃嗎?”
“那時候的大璃,吏治清明,人人都為大璃,可如今呢,都隻顧自己利益,早已不是當初。”
盧祥生一時語塞,他又如何不知道,淩淵說的這些話。
可上一個想要改變的明景帝,結局也是退入後宮二十年。
“本王不是父皇,他不敢做的事,本王來做!”
“他不敢殺的人,本王來殺!”
“他不敢罷的官,本王來罷!”
“反正就一條,科舉是本王登基之後的第一條國政,凡不尊者,那就掂量掂量,能不能擋得住本王的刀兵。”
淩淵這一番話說得霸氣側漏,讓軍人出身的盧祥生都隱隱激動。
“末將周先決,願為殿下刀兵,蕩平天下不尊者。”
“臣,楊鳳清,願為殿下棄筆,還大璃一個朗朗乾坤。”
“是!”
“至於楚州,先擱置吧,等鐵山打通安州後,本王會親自南下的。”
“殿下,您南下?”楊鳳清疑惑道。
“恩,登基之後吧,本王南下去一趟楚州,那邊的世家,總歸是要給點麵子的。”
“是!”
當初明景帝被京城門閥世家製衡,結果是他二十年不上朝。
淩淵對門閥世家也是沒什麽好感的,尤其是京城大的諸如蕭家、林家之類的。
但楚州的世家,倒是讓淩淵有了興趣。
還有一點,楚州不僅文風鼎盛,還有一點,南疆的劍術很強。
劍術這種東西,前世他就隻聞其聲不見其蹤。
他倒是想瞧瞧,這個時代的劍術怎麽樣。
“鳳清,你多休息休息,本王可不想把你給累壞了。”
楊鳳清無奈搖頭,不是他要忙,而是所有的事,都會找上他。
好在三天後,盧祥生、宋林書他們到了,才讓楊鳳清緩解許多。
盧佳也隨盧祥生迴來了,這一次,她還帶了幾個人,都是女子書院中的佼佼者。
這幾個人在進入書院之前就有基礎,都是世家出來的人,讀過不少書。
還有一點,這幾人都是女子,個個長相秀美,身上氣質獨特。
“殿下,這幾人絕不比朝中的官員們差,就看你敢不敢用了。”盧佳笑著說道。
淩淵哈哈一笑,迴道:“你呀,不必激將本王,她們隻要有本事,本王不吝嗇官位。”
盧佳像是得到了什麽寶物,俏臉上滿是喜悅。
盧祥生在一旁咳嗽一聲,盧佳微瞪了他一眼,退到一旁。
“殿下,登基的事既然提上日程,六部的尚書,也不能沒有。”
“公爺,你可有推薦的人?”淩淵問道。
“兵部老臣可以擔當,戶部雖然沒有尚書,宋大人和於姑娘也能應付,其他的人選嘛,老臣倒是有個提議,不如問問真州王。”
“真州王?七哥?”
“恩!”盧祥生點頭道:“此刻真州王南下,林家也不是小家族,可以給他們個機會。”
“好,本王這就傳信給七哥。”
“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可以給真州那邊,禮部尚書的話,張甫卿不錯,這些年都在靈州,做的也不錯,而且他的老師是大儒周霖川。”
周霖川可是一代文壇大家,教出的學生不知凡幾,最後聽說雲遊去了靈州。
張甫卿也是那個時候拜在他門下的。
出身是夠的,禮部很在乎出身,張甫卿不會讓人詬病。
“那靈州牧讓張悅城去吧,他在宋大人身邊多年,能力也不差。”
“臣替他謝殿下。”宋林書連忙跪地道。
張悅城身上可是烙印著宋家的,在大璃官場上,結幫拉派很嚴重。
既然他宋林書入了朝,他自然也是需要一些地方的官員根基的。
“這樣一來,六部尚書就都定下來了,朝中其他的官員,殿下登基之後,可下詔赦免那些身不由己之人罪罪名。”
淩淵微微有些遲疑,他的目的是要大換血的,如此一來,與他的初衷違背,不是那麽好。
盧祥生似乎意識到了什麽,連忙開口解釋道:“殿下,先皇也曾這樣想過,甚至試過動手,可最終的結果不是很理想。”
“本王知道,盧公爺,門閥世家之禍,不是一朝一夕,但在本王這裏,本王想要看看這天下,除了門閥世家之外,寒門中,可也有能位列朝堂之人。”
淩淵站起身來,緩緩走到大殿玉階之上,那裏是大璃至高無上的皇座。
盧祥生眉頭微皺,淩淵還沒繼位,是不能踏上玉階坐皇位的。
這是大逆不道,一旦被人知道,鬧得天下皆知,對淩淵不好。
剛想出聲提醒,卻被淩淵接下來的舉動打斷了。
隻見淩淵在皇位上短短停留了一眼,便從玉階上站定。
“巍巍皇權,本王不希望真到那一天,看到的隻是這一片大殿。”
“盧祥生、楊鳳清,本王會在繼位之時,推出科舉製度,你們二人,就是第一次恩科的主考和副考。”
“科舉製?”
盧祥生與楊鳳清對視一眼,都沒能明白淩淵的意思。
倒是盧佳顯得有些激動,這是淩淵曾在女子書院對她說過的話。
他不僅要讓天下女子能讀書為官,還要讓天下寒門子弟,也能有一條為官之路。
當時說的時候,盧佳便深深記在心裏。
女子書院中,她無時無刻不在做著一件事。
“殿下,臣鬥膽,何為科舉製?”盧祥生問道。
“凡天下所有有才之士,不問出身,不問年齡,隻要他能通過科舉,就能入朝為官,廢棄世家門閥舉孝廉。”
此言一出,盧祥生倒吸一口涼氣,他很清楚這話的震撼效果。
別說大璃各地,就光是大璃京城,大大小小的門閥世家錯綜複雜。
這等於是將他們與寒門子弟一起去比較,這在他們骨子裏是不認可的。
“殿下,太祖建朝時曾言,大璃與世家共天下,這樣一來,會不會是有違祖製。”
盧祥生不敢明麵上反對,隻好將太祖祖製搬出來。
淩淵也很清楚,要想推出科舉製,盧祥生這一關是一定要過的。
“公爺,今非昔比,你放眼看看,大璃還是太祖朝時候的大璃嗎?”
“那時候的大璃,吏治清明,人人都為大璃,可如今呢,都隻顧自己利益,早已不是當初。”
盧祥生一時語塞,他又如何不知道,淩淵說的這些話。
可上一個想要改變的明景帝,結局也是退入後宮二十年。
“本王不是父皇,他不敢做的事,本王來做!”
“他不敢殺的人,本王來殺!”
“他不敢罷的官,本王來罷!”
“反正就一條,科舉是本王登基之後的第一條國政,凡不尊者,那就掂量掂量,能不能擋得住本王的刀兵。”
淩淵這一番話說得霸氣側漏,讓軍人出身的盧祥生都隱隱激動。
“末將周先決,願為殿下刀兵,蕩平天下不尊者。”
“臣,楊鳳清,願為殿下棄筆,還大璃一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