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三皇子來摘果子了
皇子:我有神機營很奇怪嗎? 作者:九月風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北安幾個縣內,除了我們外,另外幾家的探子被他們拔掉了不少。”
明景帝嘿嘿一笑,對自己這個從不關心的兒子,也開始越來越感興趣。
“陛下,十三殿下手中有一支黑甲騎兵,贏下蠻人就是靠他們,全身黑甲,清一色的重騎兵。”
“重騎兵?有多少?”
“臣估計能有萬人。”
萬人的重甲騎兵,明景帝怎麽也想不出淩淵哪裏來在資源,能夠組建一支萬人的重甲騎。
要知道,以朝廷的能力,也隻是在京城組建了一支三萬人的重甲騎兵。
重騎兵這玩意哪哪都花銀子,戰馬、重甲、兵士缺一不可。
“還有,殿下收複了嘯字營,將嘯字營變成了團練,所有的糧餉也都由殿下來出。”
“嘯字營兩萬人都是他出的?”
明景帝越來越驚訝,淩淵沒從朝廷拿過一分銀子,竟然能夠養起三萬大軍來。
“殿下每拿下一城,都會放糧給城中流民,流州府更是出了公文,凡有流民,皆可去北安縣,殿下提供吃喝。”
明景帝眼中驚駭之色越發濃鬱,整個流州府流民隻怕不下百萬。
“他哪裏來的糧食?”
“臣也不解,提供的還都是白麵饅頭,如今整個流州的流民,都對殿下感恩戴德。”
連皇城司都查不到,整個大璃能負擔得起的,也隻有幾個大商行。
但這些大商行不可能會瞧得上淩淵這個毫無根基的皇子。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臣以為,殿下在北境說不定還真能抗擊蠻族,調去靈州可惜了。”
劉炳業是個武夫出身,祖祖輩輩都在皇城司幹活,對朝堂中的黨爭雖有了解,但真要與王麟等人比起來,還是嫩了些。
“王麟想讓老三去北境撿果子,十三去靈州也不是壞事。”
“臣擔心蠻人南下,三殿下他擋不住。”
“擋不住就擋不住,王家不會讓老三輸的太難看的。”
明景帝詭異一笑,接著說道:“你好好去查查老十三的糧餉來源,弄清楚到底是誰在背後支持他。”
“是!”
三皇子淩貞府中,王麟下朝之後就來了,一直在秘密商議。
“殿下,此去流州,務必要找到十三他的黑甲重騎是從何而來,還有那些發放給流民的糧食,隻要拿到黑甲騎兵的來源,你獲封太子指日可待。”
“外公,那黑甲騎當真如此厲害?”
“恩!”王麟點點頭,淩貞從未離開過京城,對蠻人的厲害他還不是很清楚。
“大璃除了護衛京城的三萬虎賁騎兵,其他軍隊都不會是蠻人的對手。”
“那老十三怎麽會有如此厲害的騎兵呢?”
這一點王麟也不是很了解,王家探子遍布大璃,在北境更是布置了眾多人手。
但傳迴來的消息,已經是捉摸不透。
“外公,你說十三背後會不會是?”
淩貞的話沒有說完,王麟自然也明白,但他還是擺擺手道:“不太可能,陛下就算有心,這麽大的動靜也無法一點風聲都沒有。”
“這麽說一切秘密都在流州北境!”
“恩,殿下此去北境,一定要查清楚,既然十三用糧食招攬流民,咱們也不能差事,招攬流民越多,你的功勞越大。”
“白花花的糧食給那些賤民吃?”
“殿下,欲要成就大事,當不拘小節。”
“好吧,我知道了,隻是老七也去了真州,哪裏都有他,哼!”
“殿下,務必要找到十三黑甲騎兵的秘密。”
“我記下了!”
而盧祥生在下朝後第一時間將朝廷封靈武郡王的消息傳了出去,就是想要讓淩淵早作準備。
他為淩淵爭取到了嘯字營和玄騎兵的歸屬,這對淩淵來說,絕對是好事。
但盧元兵隻怕還是要迴流州,他無法跟在淩淵身邊,更重要的一點,流州需要一個自己人。
宋林書這隻老狐狸捉摸不定,淩貞去了流州後,難免他不會有心思。
在做完一切後,盧祥生將自己最小的兒子盧興洲叫了過來。
“興洲,你明日一早去靈州,跟在殿下身邊你不要再迴來。”
“爹,您這是?我們盧家不是不投靠皇子嗎?”
“此一時彼一時,記住爹的話,跟在殿下身邊,萬萬不可魯莽。”
“是!”
盧興洲今年剛滿二十,在盧家出生的他從小習武,最近兩年都在軍中鍛煉。
與盧元兵不同,他對兵法的了解更深,盧祥生一直將他視作繼承人培養。
“還有一句話,殿下所做的事,你不許質疑,也不要將你看到的任何秘密告訴任何人。”
盧祥生說得很堅決,眉宇間不容質疑,這還是第一次從父親眼中看到這種眼神。
同樣,也讓盧興洲對淩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心中也會有些不服氣,想要見識下,這位被父親推崇備至的皇子,到底有多厲害。
“兒記下了。”
“靈州偏僻,你也要好生照顧好自己!”
盧祥生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扭頭緩緩走出了房門,是雄鷹總歸是要他自己去飛的。
翌日,三皇子淩貞與七皇子淩嶽同時出了京城,兩人一個去流州,一個去真州。
朝廷封淩淵的旨意,也是一並出了京城。
五日後的武安縣,自從打下武安縣後,淩淵就一直在這裏,蠻族的援軍也到了。
武安縣北六座縣城的蠻族騎兵來了一萬三千人,但他們來之後,卻發現武安縣已經被拿下。
在城下十裏處紮營後,並未急於攻城,楊二虎屢次請戰後,淩淵也並未同意。
在一天前,淩淵收到了盧祥生的傳信,他被封去靈州的事讓他微微有些詫異。
這與他和盧祥生商議的結果有了差異,不過,從盧祥生的信中來看,似乎也不是什麽壞事。
“殿下,這不是明擺著摘果子嗎?本應該封親王的戰功,居然隻是給了個郡王,還要將您調離北境。”
楊鳳清很憤慨,他對朝廷的做法很不滿,在他看來,除了淩淵,大璃沒有任何人能守住北境。
“殿下,我們真要將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盤全部交出去嗎?”
明景帝嘿嘿一笑,對自己這個從不關心的兒子,也開始越來越感興趣。
“陛下,十三殿下手中有一支黑甲騎兵,贏下蠻人就是靠他們,全身黑甲,清一色的重騎兵。”
“重騎兵?有多少?”
“臣估計能有萬人。”
萬人的重甲騎兵,明景帝怎麽也想不出淩淵哪裏來在資源,能夠組建一支萬人的重甲騎。
要知道,以朝廷的能力,也隻是在京城組建了一支三萬人的重甲騎兵。
重騎兵這玩意哪哪都花銀子,戰馬、重甲、兵士缺一不可。
“還有,殿下收複了嘯字營,將嘯字營變成了團練,所有的糧餉也都由殿下來出。”
“嘯字營兩萬人都是他出的?”
明景帝越來越驚訝,淩淵沒從朝廷拿過一分銀子,竟然能夠養起三萬大軍來。
“殿下每拿下一城,都會放糧給城中流民,流州府更是出了公文,凡有流民,皆可去北安縣,殿下提供吃喝。”
明景帝眼中驚駭之色越發濃鬱,整個流州府流民隻怕不下百萬。
“他哪裏來的糧食?”
“臣也不解,提供的還都是白麵饅頭,如今整個流州的流民,都對殿下感恩戴德。”
連皇城司都查不到,整個大璃能負擔得起的,也隻有幾個大商行。
但這些大商行不可能會瞧得上淩淵這個毫無根基的皇子。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臣以為,殿下在北境說不定還真能抗擊蠻族,調去靈州可惜了。”
劉炳業是個武夫出身,祖祖輩輩都在皇城司幹活,對朝堂中的黨爭雖有了解,但真要與王麟等人比起來,還是嫩了些。
“王麟想讓老三去北境撿果子,十三去靈州也不是壞事。”
“臣擔心蠻人南下,三殿下他擋不住。”
“擋不住就擋不住,王家不會讓老三輸的太難看的。”
明景帝詭異一笑,接著說道:“你好好去查查老十三的糧餉來源,弄清楚到底是誰在背後支持他。”
“是!”
三皇子淩貞府中,王麟下朝之後就來了,一直在秘密商議。
“殿下,此去流州,務必要找到十三他的黑甲重騎是從何而來,還有那些發放給流民的糧食,隻要拿到黑甲騎兵的來源,你獲封太子指日可待。”
“外公,那黑甲騎當真如此厲害?”
“恩!”王麟點點頭,淩貞從未離開過京城,對蠻人的厲害他還不是很清楚。
“大璃除了護衛京城的三萬虎賁騎兵,其他軍隊都不會是蠻人的對手。”
“那老十三怎麽會有如此厲害的騎兵呢?”
這一點王麟也不是很了解,王家探子遍布大璃,在北境更是布置了眾多人手。
但傳迴來的消息,已經是捉摸不透。
“外公,你說十三背後會不會是?”
淩貞的話沒有說完,王麟自然也明白,但他還是擺擺手道:“不太可能,陛下就算有心,這麽大的動靜也無法一點風聲都沒有。”
“這麽說一切秘密都在流州北境!”
“恩,殿下此去北境,一定要查清楚,既然十三用糧食招攬流民,咱們也不能差事,招攬流民越多,你的功勞越大。”
“白花花的糧食給那些賤民吃?”
“殿下,欲要成就大事,當不拘小節。”
“好吧,我知道了,隻是老七也去了真州,哪裏都有他,哼!”
“殿下,務必要找到十三黑甲騎兵的秘密。”
“我記下了!”
而盧祥生在下朝後第一時間將朝廷封靈武郡王的消息傳了出去,就是想要讓淩淵早作準備。
他為淩淵爭取到了嘯字營和玄騎兵的歸屬,這對淩淵來說,絕對是好事。
但盧元兵隻怕還是要迴流州,他無法跟在淩淵身邊,更重要的一點,流州需要一個自己人。
宋林書這隻老狐狸捉摸不定,淩貞去了流州後,難免他不會有心思。
在做完一切後,盧祥生將自己最小的兒子盧興洲叫了過來。
“興洲,你明日一早去靈州,跟在殿下身邊你不要再迴來。”
“爹,您這是?我們盧家不是不投靠皇子嗎?”
“此一時彼一時,記住爹的話,跟在殿下身邊,萬萬不可魯莽。”
“是!”
盧興洲今年剛滿二十,在盧家出生的他從小習武,最近兩年都在軍中鍛煉。
與盧元兵不同,他對兵法的了解更深,盧祥生一直將他視作繼承人培養。
“還有一句話,殿下所做的事,你不許質疑,也不要將你看到的任何秘密告訴任何人。”
盧祥生說得很堅決,眉宇間不容質疑,這還是第一次從父親眼中看到這種眼神。
同樣,也讓盧興洲對淩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心中也會有些不服氣,想要見識下,這位被父親推崇備至的皇子,到底有多厲害。
“兒記下了。”
“靈州偏僻,你也要好生照顧好自己!”
盧祥生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扭頭緩緩走出了房門,是雄鷹總歸是要他自己去飛的。
翌日,三皇子淩貞與七皇子淩嶽同時出了京城,兩人一個去流州,一個去真州。
朝廷封淩淵的旨意,也是一並出了京城。
五日後的武安縣,自從打下武安縣後,淩淵就一直在這裏,蠻族的援軍也到了。
武安縣北六座縣城的蠻族騎兵來了一萬三千人,但他們來之後,卻發現武安縣已經被拿下。
在城下十裏處紮營後,並未急於攻城,楊二虎屢次請戰後,淩淵也並未同意。
在一天前,淩淵收到了盧祥生的傳信,他被封去靈州的事讓他微微有些詫異。
這與他和盧祥生商議的結果有了差異,不過,從盧祥生的信中來看,似乎也不是什麽壞事。
“殿下,這不是明擺著摘果子嗎?本應該封親王的戰功,居然隻是給了個郡王,還要將您調離北境。”
楊鳳清很憤慨,他對朝廷的做法很不滿,在他看來,除了淩淵,大璃沒有任何人能守住北境。
“殿下,我們真要將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盤全部交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