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嫋嫋中,綠闌輕歎一聲:“袁大人待我倒是好,袁夫人亦是個賢惠的,就是府中其他姬妾......哎,不用說姐姐也知道,那些人就是欺軟怕硬,拜高踩低,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就把氣撒給旁人,我的確是受了她們不少的冷嘲熱諷。”
姚暮染聽罷,拉起她的手摩挲:“綠闌,真是苦了你了,好在已經過去了。如今我既已進了宮,站在了這個位置,往後便容不得任何人再欺負你了。明日我便派人去袁府送些重賞,一份送給袁夫人,一份送給你,就要這般大張旗鼓,才能給袁府中那些小人醒醒神兒。”
綠闌欣然接受,笑著點頭:“多謝姐姐疼愛。如今姐姐雖身在高位一身榮寵,可因此更是不能掉以輕心,姐姐一定要小心應對才是。”
姚暮染道:“嗯,妹妹放心,我心中有數。後宮就是虎狼之地,若再依我從前的性子去活,怕是也活不長久,所以此番不進宮則罷,進來了,我就不能再做那盞省油的燈了。”
綠闌盯著她看了良久,終於道:“姐姐變了。變得勇敢,變得聰明,變得......讓綠闌更有安全感了。”
兩人相視一笑,又雜七雜八聊了許多,最後,又拉著福全與碧芽坐下,四人一起盡興相聊,將這半年漏下的,不明的,皆聊了個透徹。
幾人都仿佛商量好了似的,十分默契,再未提及曾經的那一人,如今在逃的那一人。
伴著茶香果香聊到了午時,豐盛的午膳上了桌,時隔半年大家再次同桌用膳,其他三人竟齊齊震驚詫異。
綠闌:“姐姐?你......你方才吃的那是肉啊?!”
福全:“娘娘,你你你今日太高興吃錯了?”
碧芽:“娘娘,您沒什麽不適吧?奴婢趕緊去拿點醋,您抿上幾口壓一壓,該是就不會反胃了。”
姚暮染抬頭看看他們三人,自己也才反應過來,當即笑道:“沒事,我......我那吃素的習慣已經改了。”
在一人的強製下,改了。
三人不明所以,半信半疑似懂非懂點了點頭。接下來就像圍觀奇景一樣看她吃東西。看來看去,三人終於驚覺,眼前的人,已從根本上有了改變,不再吃素,比從前灑脫了些,也比從前愛笑......
第二日,姚暮染就大張旗鼓派人往袁府送了些豐厚的賞賜。給袁夫人的那一份,既是感謝她過往對綠闌的照顧,也有鼓勵她繼續寬待的意思。
就此,姚暮染所有的心事與牽絆都落了下來,忽然感覺無事一身輕,是前所未有的鬆快。
這一晚霍景城倒是沒有夜宿恣意宮,而是去了皇後的鳳環宮。
匆匆一夜又過,翌日清早,前朝那邊就有了新的動靜。楊統領迴話,逃犯喬奉之拒捕,在逃跑途中墜崖,屍骨無存。與此同時,宥王府那邊傳來消息,宥王竟然失蹤三日了。
霍景城一聽便知這是怎麽迴事了,心道這霍景遙還真是癡情,為了個奸臣逆賊連這富貴窩也不要,竟跟著跑了。罷了,誰的路誰自個兒走就是。
心裏這樣想,對外給出的說法是,宥王告假退朝,雲遊四海去了。
此事總算落了幕。而接下來的一件事簡直令霍景城龍顏大悅。
蕭大人,杜琰,秦安,這三人竟然在這一日齊齊迴京了!
一個秦安,在南乾待了半年多之久。而蕭大人與杜琰也已離京去南荒半月了,此時一起迴來,霍景城十分高興,當即傳他們入宮相見。
衛公公吩咐完事情迴到禦書房內,見霍景城心情大好,自己也跟著笑得老臉開花:“恭喜陛下!總算等迴了人。”
霍景城在禦書房內慢慢踱步,笑道:“是啊,他們一迴來,南梟城的事就可以著手解決了。”
“朕一直拖著,並非朝中無人可用,而是蕭大人與杜琰正巧就去了南荒,對那邊的情形自是了如指掌,所以朕按捺不動,就等他們歸來,了解一番後再定下南伐之策,到時要收複南梟城,試問,除了杜琰,誰還能擔此重任?”
衛公公道:“陛下英明!”
霍景城看看他,道:“等秦安進宮後,朕便準你出宮養老。”
“謝陛下!”衛公公趕忙跪地謝恩。
半個時辰後,蕭大人與杜琰齊齊進宮覲見,被宣進了禦書房麵聖。
君臣三人半年多未見,此時相見,各有喜色。
蕭大人看著眼前已經為君的霍景城,眼中都亮如星辰!原以為稱帝之事一出,東宮已難扭轉此局,誰知真龍就是真龍,竟能在八黨勝券在握的最後關頭,釜底抽薪來了逼宮這麽一招,就地反敗為勝。
“臣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兩人跪地行禮,語氣激動,顯得鏗鏘有力。
霍景城笑著親自去扶蕭大人,道:“國丈大人免禮!”
一聽霍景城親稱他‘國丈’,蕭大人心中更是喜色橫生,起身後謙虛道:“老臣愧不敢當呐。”
霍景城道:“有何不敢當?國丈大人與杜琰為了朕的前程這般奔波,忠君之心日月可鑒,此情朕永誌不忘!”
蕭大人一臉欣慰:“陛下言重了。”
霍景城又看向一旁的杜琰,笑道:“杜琰,想什麽呢?如今雖為君臣,也別與朕生分呐。”
杜琰拱手作禮:“陛下說的是。”
一番寒暄問候,終於談起了南荒那邊的事。
“陛下,南梟城的情勢十分糟糕!八黨餘孽大概百人,冒充東宮稱帝時,將這出假戲做的十分精細,造勢造的十分宏大!不僅捉拿城軍統領及其家眷,逼得城軍統領就範!就連城中反抗的官員也被他們殺雞儆猴,餘下官員便也被逼歸順了!”
“不錯!那戴著黃金麵具稱帝之人,名為梁殷,率領八黨餘孽依舊封城為據,一手遮天!若要伐之,那城中的百姓又何嚐不是他們的人質呐!所以他們才有恃無恐,不懼新君之威啊。”
霍景城聽罷,眉宇深蹙:“本是一幫烏合之眾,如今竟也養成了虎!這等情形若要收複南梟,投鼠忌器之下談何容易!”
杜琰武將出身,一身鐵骨半生傲氣,壓根見不得如此窩囊受製之事,當即道:“陛下,事到如今,寧可累死牛,也別翻了車!要不就別管賊與民了,直接派兵攻城算了!我怏怏乾朝,人才濟濟,兵馬雄雄,豈能讓這幫烏合之眾拿捏?”
霍景城卻慢慢搖頭,語重心長道:“使不得呐,朕剛一上位就讓一城百姓有所犧牲,實在是糟糕的開端,也難稱仁君,更有負天澤這個年號。杜琰呐杜琰,這可不是沙場征戰,而是萬千百姓為質,被困一城。若要收這一城,收迴來的是萬千黎民的枯骨,朕這功過之間就難說了。”
蕭大人讚同,慢慢點了點頭:“陛下,要不,先派人前往南荒與梁殷談判?”
霍景城還是搖頭:“談判無用,隻會增長他們的氣焰。況且,賊心已安,誰也不是傻子,哪有那麽容易就上朕的串。”
杜琰惱恨,一掌拍在了座椅的扶手上:“這事真是怎麽辦怎麽窩囊!”
霍景城慢慢踱步:“梁殷,梁殷......倒是個能人,還真難住了朕。罷了,容朕再策。兩位愛卿舟車勞頓,迴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兩人一道行禮離去。
後腳,秦安進內覲見。昔日賢主忠仆重逢,秦安行了禮就拉起了哭腔:“陛下啊——奴才看到您有今日,這在南荒顛沛流離的半年再苦也值了啊!”
霍景城笑著扶他:“好秦安,能活著迴來也算本事,哈哈——”
主仆兩人一個哭一個笑,秦安哭完鼻子想起了正事,忽然問道:“陛下,不知?寧夫人在哪兒?”
霍景城聽了一愣:“寧夫人?寧宛姝?”
秦安連忙點頭。
霍景城見他神色認真,心知有異,問道:“你怎麽忽然提起了她?”
秦安如實道:“陛下,奴才迴京途中,在鬆撫城見到了一位與她頗為相像的女子,隻是那女子披頭散發,衣衫襤褸,形如街角瘋婦,似乎腿也受了傷,無法站立,正趴在街旁乞討呢。奴才路過時看了幾眼,覺得像,又覺得壓根不可能,寧夫人不在東宮哪能成了那副模樣出現在鬆撫呢?所以奴才就沒理會。”
話落,霍景城神色驚動,忽地站起:“那就是她!”
秦安睜大了眼:“啊??”
霍景城眉眼染愁:“寧宛姝也偷偷跑出東宮去南荒尋朕了,如今還未歸來,朕也就正準備讓杜琰前往南荒時沿途找找她,誰知聽你這麽一說......”
秦安一聽,眼睛睜的更圓了:“哎呀!那這麽說?那女子就是寧夫人了?可是......可是她怎會淒慘成那副樣子呢??”
“自然是遭遇不測出了事情!”霍景城不欲耽擱,當即道:“傳前鋒營統領進宮!”
當日,霍景城便再次發動前鋒營,前往鬆撫城尋人。而這一趟尋的是誰,想來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心裏清楚,其他人皆是不明就裏。但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那麽,關於寧宛姝的真相也就快藏不住了。
姚暮染聽罷,拉起她的手摩挲:“綠闌,真是苦了你了,好在已經過去了。如今我既已進了宮,站在了這個位置,往後便容不得任何人再欺負你了。明日我便派人去袁府送些重賞,一份送給袁夫人,一份送給你,就要這般大張旗鼓,才能給袁府中那些小人醒醒神兒。”
綠闌欣然接受,笑著點頭:“多謝姐姐疼愛。如今姐姐雖身在高位一身榮寵,可因此更是不能掉以輕心,姐姐一定要小心應對才是。”
姚暮染道:“嗯,妹妹放心,我心中有數。後宮就是虎狼之地,若再依我從前的性子去活,怕是也活不長久,所以此番不進宮則罷,進來了,我就不能再做那盞省油的燈了。”
綠闌盯著她看了良久,終於道:“姐姐變了。變得勇敢,變得聰明,變得......讓綠闌更有安全感了。”
兩人相視一笑,又雜七雜八聊了許多,最後,又拉著福全與碧芽坐下,四人一起盡興相聊,將這半年漏下的,不明的,皆聊了個透徹。
幾人都仿佛商量好了似的,十分默契,再未提及曾經的那一人,如今在逃的那一人。
伴著茶香果香聊到了午時,豐盛的午膳上了桌,時隔半年大家再次同桌用膳,其他三人竟齊齊震驚詫異。
綠闌:“姐姐?你......你方才吃的那是肉啊?!”
福全:“娘娘,你你你今日太高興吃錯了?”
碧芽:“娘娘,您沒什麽不適吧?奴婢趕緊去拿點醋,您抿上幾口壓一壓,該是就不會反胃了。”
姚暮染抬頭看看他們三人,自己也才反應過來,當即笑道:“沒事,我......我那吃素的習慣已經改了。”
在一人的強製下,改了。
三人不明所以,半信半疑似懂非懂點了點頭。接下來就像圍觀奇景一樣看她吃東西。看來看去,三人終於驚覺,眼前的人,已從根本上有了改變,不再吃素,比從前灑脫了些,也比從前愛笑......
第二日,姚暮染就大張旗鼓派人往袁府送了些豐厚的賞賜。給袁夫人的那一份,既是感謝她過往對綠闌的照顧,也有鼓勵她繼續寬待的意思。
就此,姚暮染所有的心事與牽絆都落了下來,忽然感覺無事一身輕,是前所未有的鬆快。
這一晚霍景城倒是沒有夜宿恣意宮,而是去了皇後的鳳環宮。
匆匆一夜又過,翌日清早,前朝那邊就有了新的動靜。楊統領迴話,逃犯喬奉之拒捕,在逃跑途中墜崖,屍骨無存。與此同時,宥王府那邊傳來消息,宥王竟然失蹤三日了。
霍景城一聽便知這是怎麽迴事了,心道這霍景遙還真是癡情,為了個奸臣逆賊連這富貴窩也不要,竟跟著跑了。罷了,誰的路誰自個兒走就是。
心裏這樣想,對外給出的說法是,宥王告假退朝,雲遊四海去了。
此事總算落了幕。而接下來的一件事簡直令霍景城龍顏大悅。
蕭大人,杜琰,秦安,這三人竟然在這一日齊齊迴京了!
一個秦安,在南乾待了半年多之久。而蕭大人與杜琰也已離京去南荒半月了,此時一起迴來,霍景城十分高興,當即傳他們入宮相見。
衛公公吩咐完事情迴到禦書房內,見霍景城心情大好,自己也跟著笑得老臉開花:“恭喜陛下!總算等迴了人。”
霍景城在禦書房內慢慢踱步,笑道:“是啊,他們一迴來,南梟城的事就可以著手解決了。”
“朕一直拖著,並非朝中無人可用,而是蕭大人與杜琰正巧就去了南荒,對那邊的情形自是了如指掌,所以朕按捺不動,就等他們歸來,了解一番後再定下南伐之策,到時要收複南梟城,試問,除了杜琰,誰還能擔此重任?”
衛公公道:“陛下英明!”
霍景城看看他,道:“等秦安進宮後,朕便準你出宮養老。”
“謝陛下!”衛公公趕忙跪地謝恩。
半個時辰後,蕭大人與杜琰齊齊進宮覲見,被宣進了禦書房麵聖。
君臣三人半年多未見,此時相見,各有喜色。
蕭大人看著眼前已經為君的霍景城,眼中都亮如星辰!原以為稱帝之事一出,東宮已難扭轉此局,誰知真龍就是真龍,竟能在八黨勝券在握的最後關頭,釜底抽薪來了逼宮這麽一招,就地反敗為勝。
“臣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兩人跪地行禮,語氣激動,顯得鏗鏘有力。
霍景城笑著親自去扶蕭大人,道:“國丈大人免禮!”
一聽霍景城親稱他‘國丈’,蕭大人心中更是喜色橫生,起身後謙虛道:“老臣愧不敢當呐。”
霍景城道:“有何不敢當?國丈大人與杜琰為了朕的前程這般奔波,忠君之心日月可鑒,此情朕永誌不忘!”
蕭大人一臉欣慰:“陛下言重了。”
霍景城又看向一旁的杜琰,笑道:“杜琰,想什麽呢?如今雖為君臣,也別與朕生分呐。”
杜琰拱手作禮:“陛下說的是。”
一番寒暄問候,終於談起了南荒那邊的事。
“陛下,南梟城的情勢十分糟糕!八黨餘孽大概百人,冒充東宮稱帝時,將這出假戲做的十分精細,造勢造的十分宏大!不僅捉拿城軍統領及其家眷,逼得城軍統領就範!就連城中反抗的官員也被他們殺雞儆猴,餘下官員便也被逼歸順了!”
“不錯!那戴著黃金麵具稱帝之人,名為梁殷,率領八黨餘孽依舊封城為據,一手遮天!若要伐之,那城中的百姓又何嚐不是他們的人質呐!所以他們才有恃無恐,不懼新君之威啊。”
霍景城聽罷,眉宇深蹙:“本是一幫烏合之眾,如今竟也養成了虎!這等情形若要收複南梟,投鼠忌器之下談何容易!”
杜琰武將出身,一身鐵骨半生傲氣,壓根見不得如此窩囊受製之事,當即道:“陛下,事到如今,寧可累死牛,也別翻了車!要不就別管賊與民了,直接派兵攻城算了!我怏怏乾朝,人才濟濟,兵馬雄雄,豈能讓這幫烏合之眾拿捏?”
霍景城卻慢慢搖頭,語重心長道:“使不得呐,朕剛一上位就讓一城百姓有所犧牲,實在是糟糕的開端,也難稱仁君,更有負天澤這個年號。杜琰呐杜琰,這可不是沙場征戰,而是萬千百姓為質,被困一城。若要收這一城,收迴來的是萬千黎民的枯骨,朕這功過之間就難說了。”
蕭大人讚同,慢慢點了點頭:“陛下,要不,先派人前往南荒與梁殷談判?”
霍景城還是搖頭:“談判無用,隻會增長他們的氣焰。況且,賊心已安,誰也不是傻子,哪有那麽容易就上朕的串。”
杜琰惱恨,一掌拍在了座椅的扶手上:“這事真是怎麽辦怎麽窩囊!”
霍景城慢慢踱步:“梁殷,梁殷......倒是個能人,還真難住了朕。罷了,容朕再策。兩位愛卿舟車勞頓,迴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兩人一道行禮離去。
後腳,秦安進內覲見。昔日賢主忠仆重逢,秦安行了禮就拉起了哭腔:“陛下啊——奴才看到您有今日,這在南荒顛沛流離的半年再苦也值了啊!”
霍景城笑著扶他:“好秦安,能活著迴來也算本事,哈哈——”
主仆兩人一個哭一個笑,秦安哭完鼻子想起了正事,忽然問道:“陛下,不知?寧夫人在哪兒?”
霍景城聽了一愣:“寧夫人?寧宛姝?”
秦安連忙點頭。
霍景城見他神色認真,心知有異,問道:“你怎麽忽然提起了她?”
秦安如實道:“陛下,奴才迴京途中,在鬆撫城見到了一位與她頗為相像的女子,隻是那女子披頭散發,衣衫襤褸,形如街角瘋婦,似乎腿也受了傷,無法站立,正趴在街旁乞討呢。奴才路過時看了幾眼,覺得像,又覺得壓根不可能,寧夫人不在東宮哪能成了那副模樣出現在鬆撫呢?所以奴才就沒理會。”
話落,霍景城神色驚動,忽地站起:“那就是她!”
秦安睜大了眼:“啊??”
霍景城眉眼染愁:“寧宛姝也偷偷跑出東宮去南荒尋朕了,如今還未歸來,朕也就正準備讓杜琰前往南荒時沿途找找她,誰知聽你這麽一說......”
秦安一聽,眼睛睜的更圓了:“哎呀!那這麽說?那女子就是寧夫人了?可是......可是她怎會淒慘成那副樣子呢??”
“自然是遭遇不測出了事情!”霍景城不欲耽擱,當即道:“傳前鋒營統領進宮!”
當日,霍景城便再次發動前鋒營,前往鬆撫城尋人。而這一趟尋的是誰,想來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心裏清楚,其他人皆是不明就裏。但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那麽,關於寧宛姝的真相也就快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