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黃梁在朝中可是地位斐然,若是他充耳不聞,放棄南炫夜,那才代表真的危險,他既然願意插手就說明這件事不算嚴重。
“是,這也讓我安心許多。”
一眨眼,兩日後。
禦書房內,皇上提著毛筆在紙上奮筆疾書,也不知道在寫些什麽,狀似無意地問:“順子,這兩日,將軍府可傳來消息?”
順子忙躬身答道:“迴皇上,沒什麽消息,將軍府這兩日十分安靜,南將軍還在大理寺,將軍夫人則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皇上的手微微一頓,抬頭似笑非笑:“哦?”
閉門謝客,有點意思。
他放下毛筆,拿過汗巾擦手,緩緩坐到椅子上,歎了一聲:“這將軍夫人倒是沉得住氣,南炫夜那邊如何迴答?”
“還是隻說沒有勾結外黨,任憑調查。”
皇上的一根手指輕輕敲擊桌麵,淡淡問道:“你說這話是真是假?”
順子一個激靈,慌忙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奴才不知,這南將軍乃是皇上的臣子,是真是假還是要由皇上判斷才行。”
“臣子……”
皇上喃喃道,這話倒是提醒他了,南炫夜還是自己手下原本打算重用的武將,這般一直晾著似乎也不太妥當。
“那南府都有什麽人去過?”他忽然問。
順子仔細想了想,道:“迴皇上,先是首輔之女梁秋燕去過,而後是北晟使臣楊子丹,據說在門外喊著要見南夫人,可南夫人並未見他,最後還有黃梁之女,黃怡,也被南夫人拒之門外,出事這兩日,除了第一日她去黃府求見黃大人,卻被拒絕,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門了。”
皇上輕笑一聲:“有意思,這種時候還能沉得住氣,可見其心性之穩。”
“將軍夫人的確是有其夫之風範。”順子自然是附和。
“說的不錯。”皇上看了一眼順子,眼中似有讚賞:“你可要給朕看勞了,不許漏掉任何人,一旦將軍府有什麽動靜立刻稟報。”
“是,皇上放心,奴才派人日夜守著呢。”
“恩。”皇上輕輕地應了一聲,隨即似是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不由嘖了一聲:“你說,這秦苗苗就一點都不擔心?按理來說,她應該日日去黃府求助,或者是去梁府求情才是。”
這京城中人都知道,大理寺的寺卿是梁一偉的學生,若是請他求情,必然事半功倍。
順子斟酌著迴答:“奴才也不知道,興許南夫人是覺得身正不怕影子斜?”
“你是說她是被冤枉的?”
皇上一句輕飄飄的話,頓時就讓順子額頭上的汗落了下來:“奴才並無此意,隻是胡亂猜測罷了,到底事實如何,還是要皇上定義才行。”
皇上沒有說話,可禦書房的氣氛卻是稍稍緩和了。
順子悄悄地吐了口氣,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話果然半點不錯。
“去把她進宮裏來。”皇上悠悠道:“朕有事要問她。”
“是。”
順子躬身退下,親自到將軍府傳旨。
秦苗苗知道皇上不可能讓南炫夜被關的太久,早就有心理準備,今日可能就要被傳詔入宮,待看到順子就知道果然如此。
她剛一踏進禦書房,便福了福身:“臣婦見過皇上。”
“起吧。”皇上聲音低沉平淡:“你懷有身孕就不要行大禮了。”
“謝皇上。”秦苗苗謝恩,心中腹誹,若是不要行大禮,為何不早些說,等行完禮才說。
“南炫夜被關押在大理寺,這件事朕也知道了。”皇上開門見山,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秦苗苗的臉色:“你倒是聰明,這兩日表現的中規中矩,隻是不知你這不見可是真的沒有瓜葛,還是懂得避嫌?”
秦苗苗扶著大肚子,有些艱難地跪下:“臣婦知錯。”
皇上當即臉色一沉,幽幽道:“怎麽這麽快就認錯了,莫非你是承認和外黨有勾結了?”
皇上一沉下臉色,禦書房內的氣氛瞬間就凝結成冰,就連順子都心裏咯噔一下,悄無聲息地跪下。
可秦苗苗依然能夠不卑不亢,半垂著眸子,徐徐道:“皇上,臣婦認得不是勾結之罪。”
“那你認得是什麽罪?”
“這幾日屢屢有人上門,且都是身份尊貴之人,按理來說,臣婦應該開門迎客,可是現在情況特殊,相公的冤屈還沒有洗清,我不想連累她人,隻是這舉動到底是有些不禮貌。”秦苗苗一番話說的條理清晰,有根有據。
皇上也挑不出什麽錯來,末了笑了一聲:“你倒是聰明。”
“臣婦並非聰明,隻是不想給夫君惹麻煩。”秦苗苗恭順道,“夫君承蒙皇上恩典,被封為將軍,雖還沒有帶兵打仗,卻已經做好隨時戰死沙場的準備,臣婦知道這是一條危險的路,但也不打算組織,隻希望他有朝一日,若是喪命,定然是死在戰場上,而非權力鬥爭下犧牲品。”
皇上驟然一眯眼睛,這話說的可謂是非常直白了。
還沒有人敢在他麵前這般說話,即便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可裝糊塗已經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皇上恕罪,南夫人並非有意衝撞。”順子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伺候皇上這麽多年,就沒有一個人敢這般說話,就連皇後在皇上麵前也得夾著尾巴做人。
秦苗苗卻不卑不亢道:“臣婦所言句句屬實,絕沒有半句虛言。”
順子眼前一黑,隻覺得完了,他又不能明目張膽地為她說話,那皇上肯定會發怒。
就在他以為皇上就要震怒降下責罰之時,皇上卻陡然輕笑一聲,他懵懵地抬頭去看,卻發現皇上並沒有生氣,反而……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雖然有些難聽,但這話倒是沒有說錯。”皇上的語氣意味不明,道,“不過這閉門謝客的主意應該不是你想出來的吧?”
若是能想出這辦法,當初又何必去黃府求見黃梁,分明就是去求助的。
秦苗苗微微一頓,不得不讚歎皇上之敏銳,略作沉吟,便道:“不瞞皇上,的確不是臣婦想出來的,是黃大人所教。”
“是,這也讓我安心許多。”
一眨眼,兩日後。
禦書房內,皇上提著毛筆在紙上奮筆疾書,也不知道在寫些什麽,狀似無意地問:“順子,這兩日,將軍府可傳來消息?”
順子忙躬身答道:“迴皇上,沒什麽消息,將軍府這兩日十分安靜,南將軍還在大理寺,將軍夫人則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皇上的手微微一頓,抬頭似笑非笑:“哦?”
閉門謝客,有點意思。
他放下毛筆,拿過汗巾擦手,緩緩坐到椅子上,歎了一聲:“這將軍夫人倒是沉得住氣,南炫夜那邊如何迴答?”
“還是隻說沒有勾結外黨,任憑調查。”
皇上的一根手指輕輕敲擊桌麵,淡淡問道:“你說這話是真是假?”
順子一個激靈,慌忙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奴才不知,這南將軍乃是皇上的臣子,是真是假還是要由皇上判斷才行。”
“臣子……”
皇上喃喃道,這話倒是提醒他了,南炫夜還是自己手下原本打算重用的武將,這般一直晾著似乎也不太妥當。
“那南府都有什麽人去過?”他忽然問。
順子仔細想了想,道:“迴皇上,先是首輔之女梁秋燕去過,而後是北晟使臣楊子丹,據說在門外喊著要見南夫人,可南夫人並未見他,最後還有黃梁之女,黃怡,也被南夫人拒之門外,出事這兩日,除了第一日她去黃府求見黃大人,卻被拒絕,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門了。”
皇上輕笑一聲:“有意思,這種時候還能沉得住氣,可見其心性之穩。”
“將軍夫人的確是有其夫之風範。”順子自然是附和。
“說的不錯。”皇上看了一眼順子,眼中似有讚賞:“你可要給朕看勞了,不許漏掉任何人,一旦將軍府有什麽動靜立刻稟報。”
“是,皇上放心,奴才派人日夜守著呢。”
“恩。”皇上輕輕地應了一聲,隨即似是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不由嘖了一聲:“你說,這秦苗苗就一點都不擔心?按理來說,她應該日日去黃府求助,或者是去梁府求情才是。”
這京城中人都知道,大理寺的寺卿是梁一偉的學生,若是請他求情,必然事半功倍。
順子斟酌著迴答:“奴才也不知道,興許南夫人是覺得身正不怕影子斜?”
“你是說她是被冤枉的?”
皇上一句輕飄飄的話,頓時就讓順子額頭上的汗落了下來:“奴才並無此意,隻是胡亂猜測罷了,到底事實如何,還是要皇上定義才行。”
皇上沒有說話,可禦書房的氣氛卻是稍稍緩和了。
順子悄悄地吐了口氣,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話果然半點不錯。
“去把她進宮裏來。”皇上悠悠道:“朕有事要問她。”
“是。”
順子躬身退下,親自到將軍府傳旨。
秦苗苗知道皇上不可能讓南炫夜被關的太久,早就有心理準備,今日可能就要被傳詔入宮,待看到順子就知道果然如此。
她剛一踏進禦書房,便福了福身:“臣婦見過皇上。”
“起吧。”皇上聲音低沉平淡:“你懷有身孕就不要行大禮了。”
“謝皇上。”秦苗苗謝恩,心中腹誹,若是不要行大禮,為何不早些說,等行完禮才說。
“南炫夜被關押在大理寺,這件事朕也知道了。”皇上開門見山,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秦苗苗的臉色:“你倒是聰明,這兩日表現的中規中矩,隻是不知你這不見可是真的沒有瓜葛,還是懂得避嫌?”
秦苗苗扶著大肚子,有些艱難地跪下:“臣婦知錯。”
皇上當即臉色一沉,幽幽道:“怎麽這麽快就認錯了,莫非你是承認和外黨有勾結了?”
皇上一沉下臉色,禦書房內的氣氛瞬間就凝結成冰,就連順子都心裏咯噔一下,悄無聲息地跪下。
可秦苗苗依然能夠不卑不亢,半垂著眸子,徐徐道:“皇上,臣婦認得不是勾結之罪。”
“那你認得是什麽罪?”
“這幾日屢屢有人上門,且都是身份尊貴之人,按理來說,臣婦應該開門迎客,可是現在情況特殊,相公的冤屈還沒有洗清,我不想連累她人,隻是這舉動到底是有些不禮貌。”秦苗苗一番話說的條理清晰,有根有據。
皇上也挑不出什麽錯來,末了笑了一聲:“你倒是聰明。”
“臣婦並非聰明,隻是不想給夫君惹麻煩。”秦苗苗恭順道,“夫君承蒙皇上恩典,被封為將軍,雖還沒有帶兵打仗,卻已經做好隨時戰死沙場的準備,臣婦知道這是一條危險的路,但也不打算組織,隻希望他有朝一日,若是喪命,定然是死在戰場上,而非權力鬥爭下犧牲品。”
皇上驟然一眯眼睛,這話說的可謂是非常直白了。
還沒有人敢在他麵前這般說話,即便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可裝糊塗已經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皇上恕罪,南夫人並非有意衝撞。”順子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伺候皇上這麽多年,就沒有一個人敢這般說話,就連皇後在皇上麵前也得夾著尾巴做人。
秦苗苗卻不卑不亢道:“臣婦所言句句屬實,絕沒有半句虛言。”
順子眼前一黑,隻覺得完了,他又不能明目張膽地為她說話,那皇上肯定會發怒。
就在他以為皇上就要震怒降下責罰之時,皇上卻陡然輕笑一聲,他懵懵地抬頭去看,卻發現皇上並沒有生氣,反而……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雖然有些難聽,但這話倒是沒有說錯。”皇上的語氣意味不明,道,“不過這閉門謝客的主意應該不是你想出來的吧?”
若是能想出這辦法,當初又何必去黃府求見黃梁,分明就是去求助的。
秦苗苗微微一頓,不得不讚歎皇上之敏銳,略作沉吟,便道:“不瞞皇上,的確不是臣婦想出來的,是黃大人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