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的這一番話,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有人罵趙誌心黑,剩十個了想多賺一些,


    但有的富商覺得這個辦法不錯,自由競價,價高者得。


    趙誌的這個做法讓大多數想要來撿漏的人隻能悻悻而去,留下來的各個都是家財萬貫的大老板。


    趙誌看了看麵前的幾十人,囑咐其他的夥計,去給這些老板搬個凳子,再泡幾壺上好的茶過來。


    其他的富人等的有些不耐煩,紛紛催促,讓趙誌搞快一點,實則自己的手已經伸向了腰間,掂量著自己帶出來銀子的份量。


    “諸位稍安勿躁,接下來雖說隻有五件貨物拍賣,但小人想著諸位大人已經站了很長時間了,派人先伺候著大人們休息休息。”


    趙誌一邊說著,商隊裏其他人在私底下就分好了人,這三個人照顧這個老板,那三個人去照顧那個老板。


    台下的各位富商也開始議論起來,大多都是訴苦,說自己新娶的小老婆不知道從哪裏得來的消息,非要自己過來買這些寶石。


    “要是買不迴去,指不定她又要跟我鬧什麽脾氣呢。”


    那些富商訴苦的話傳到了趙誌的耳朵裏,看著那些富商焦急的樣子,趙誌心裏有了底。


    等商隊裏邊的其他人給富商們搬來了靠背椅子,上好了茶水,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分鍾。


    有些老板的臉上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問趙誌什麽時候才能開始拍賣。


    趙誌見已經把各位老板的耐心消耗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


    “好,各位老板,咱們開始拍賣,第一件貨物,起拍價二百兩銀子。”


    趙誌那兩件貨物,原本加起來也就隻能賣八十兩,而現在加在一起,起拍價居然要二百兩。


    其中有些富商立馬不服氣的大聲嚷嚷。


    “你這是宰人呢?剛才隻要幾十兩,現在居然要二百兩?你窮瘋了吧?”


    說話的是天啟城中的鄭老板,他立馬掏出一把銀子。


    “我想買一顆珍珠,你們之前誰買到了?我出八十兩買過來!”


    鄭老板覺得從趙誌這裏買實在太虧了,不如再加點錢,從之前買到貨物的人手裏買過來,這樣至少還便宜一些。


    但鄭老板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原本趙誌出售這些東西的價錢就高,能掏錢的都是非富即貴的人。


    鄭老板多加的那四十兩,他們那些人根本看不上眼。


    鄭老板見沒有理他,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隻好又坐了下來,假裝不得已而妥協。


    “算了算了,大不了我再多加一百二十兩,我出二百兩買這個珍珠和補天石。”


    周圍其他參加拍賣的老板看到鄭老板的那個樣子,不由得偷笑,開始二百一,二百四十兩的往上加。


    到最後,趙誌的這剩下的五批貨物,每一件的成交均價都在五百兩以上!


    送走了那些富商,趙誌在租來的店鋪裏數著銀票,樂的合不攏嘴。


    “個十百千萬,十萬!十多萬兩的銀子啊!這天啟城真不愧是富饒之城啊!”


    趙誌算了一下,自己這一百多人的商隊來迴吃喝的費用,還有進城住店租店鋪之類雜七雜八的費用一除,自己還能落至少十萬兩銀子。


    要是把這些銀子換成糧食,恐怕都能夠晉陽城全城上下幾萬口人一年的食物了。


    換成兵器盔甲,別說什麽北蠻人了,哪怕是東蠻西蠻南蠻,哪怕是天上來的蠻人,想要收拾都不在話下。


    趙誌第一次做這麽大的生意,並沒有被眼前的利益衝昏了頭腦,他深知晉陽城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急需自己運送物資迴去。


    天啟城離晉陽城有五百多裏的路,兩個城池的發展完全不一樣。


    天啟城離上京很近,許多來往的客商都會在這裏歇腳,販賣貨物,久而久之,這裏也形成了大夏國最大的商圈。


    趙誌手裏揣著銀票,現在正是隆冬時節,估計天啟城裏還有不少的糧店。


    趙誌立刻找到最近的一家糧店,也不管新米陳米,直接就將銀票拍在桌子上。


    “掌櫃的,你們店裏所有的米我都要了,趕緊算賬!”


    十多天後,周玉瑤的那邊收到了趙誌送來的米,還有趙誌帶的話,讓周玉瑤再安排一些人手過去。


    周玉瑤將趙誌送來的大米打開,嚐了一口,上乘品質的大米。


    周玉瑤大喜,這些天,在譚見秋的安排下,大量的長興城難民湧入了晉陽城。


    從宋紅葉的統計來看,湧入到晉陽城中的難民現在已經超過兩萬人了,周玉瑤正忙著擴建晉陽城,正好也給這些難民提供了工作。


    人口一多,糧食消耗就大,周玉瑤原本擔心隻靠張萬和之前送來的糧食會坐吃山空,現在有趙誌源源不斷的送糧食,讓周玉瑤稍微放心了一些。


    周玉瑤讓譚見秋帶領難民再在晉陽城的外麵修一圈城牆,還將之前張萬和送來的帳篷全部送到工地,供給那些難民居住。


    晉陽城中的百姓也慢慢找迴了當初勞作時的感覺,有些精明的人還將買來的食物做成飯,用擔子挑到工地那邊去,賣給那些難民吃。


    而那些難民也從未受過如此待遇,來晉陽城修程橋,居然每天都有工錢發,刨去一些必要的開支,一個月到頭居然也能剩不少錢。


    這些長興城難民打心眼裏覺得晉陽城的日子過得比長興城好,打算將晉陽城當做自己第二個家,長久的定居下來。


    晉陽城裏的難民完全沒有向周玉瑤擔心的那個樣子發展,采用了譚見秋的方法,長興城的難民很快就融入到晉陽城中來了。


    而晉陽城的百姓也沒有排斥這些長興城難民,如此發展縣局,晉陽城的人口必定快步增長。


    周玉瑤正盤算,自己將晉陽城發展的如此富麗堂皇,該如何去和父皇稟報時,突然又有人來報告。


    “公主,有長興城的難民前來報告,說他們逃亡的時候碰到過寶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樹長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樹長青並收藏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