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以工代賑
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 作者:茶樹長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萬和問周玉瑤還需不需要其他的東西,自己也可以幫忙籌備一點。
周玉瑤連忙拒絕,之前張萬和已經說過,他這些天已經被人盯上了,自己也不好再讓張萬和幫忙弄其他的東西了。
再加上之前張萬和給了不少的糧食,把城主府的倉庫都堆滿了。
周玉瑤也叫人大致估算了一下,剩下的糧食,熬過這個冬天綽綽有餘。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難民的安置問題,張萬和肯幫忙弄一些帳篷過來,周玉瑤已經是千恩萬謝了。
跟張萬和溝通好了,周玉瑤走出了屋子。
之前北蠻人圍城的時候,晉陽城的百姓沒有辦法屯儲糧食,隻能靠著周玉瑤下發的糧食勉強度日。
而現在北蠻人雖然已經撤退了,但是一連下了幾場大雪,更不可能找到糧食了。
周玉瑤雖然天天給晉陽城裏的百姓發放糧食,但她心裏也清楚,這樣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晉陽城的百姓會變得十分懶散,以後誰還會去從事生產?
剛剛和譚見秋的一番談話,讓周玉瑤茅塞頓開。
周玉瑤可以推行以工代賑啊!
現在北蠻人撤退了,城外雖然不好找食物,但是還有大批的藥材,樹木可以獲取啊!
木材砍迴來可以當柴火燒,藥材采摘迴來更是寶貝。
周玉瑤隨即下令,七日之後,全城停止供給糧食,晉陽城中的百姓可以自行出城,自力更生。
而周玉瑤還留了一個心眼,他下令,百姓采摘所得,可以直接賣到附近的官府,官府出統一價收購。
而百姓又可以拿著這些錢,去購買糧食之類的物資。
另外,周玉瑤還特別提醒,百姓也可以自發前去城外接納難民,帶到難民點,交予官府統一安排,每帶迴來一個人,也可以獲得獎勵。
而對於一些家中沒有什麽勞動力的人,也可以適當的放低要求,必要時,還可以由城主府來贍養。
周玉瑤的這個法令推行下去,晉陽城的百姓都炸開了鍋。
有人大罵周玉瑤一天到晚不幹正事,徒增民怨,也有人覺得這樣做也行,自己到時候多砍些柴火迴來,也能多換點錢財攢起來娶媳婦。
而之前給周玉瑤出謀劃策的譚見秋也走馬上任了,周玉瑤讓他將晉陽城東邊的那一塊荒地開辟出來,造一些房子,到時候也好能安置長興城逃難過來的難民。
周玉瑤同時又新招收了一大批百姓,打算將他們培養成士兵,就負責維護晉陽城內的治安。
到時候就算有地方出了事,也能保證立馬有人趕到現場,維護秩序。
周玉瑤的這些措施循序漸進,晉陽城的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小,隻有一些想要吃白食的不勞而獲之徒還在嘴硬罵周玉瑤。
周玉瑤對這些風言風語絲毫不關心,看著宋紅葉上報過來晉陽城中各處百姓的情況,不由得喜上眉梢。
“稟報公主,在您的治理之下,越來越多的長興城難民搬遷到我們晉陽城中,晉陽城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周玉瑤難掩自己的喜悅,立刻下令。
“好!全府上下賞銀五兩,譚見秋額外賞銀二十兩。”
而趙誌那邊的商隊,走了一路,終於到了天啟城。
這一路走來,趙誌碰上了不少劫道的土匪,幸好周玉瑤有遠見,提前安排了一大批士兵護衛著商隊。
這一路走來,貨物一點都沒少,甚至還收編了不少土匪。
周玉瑤在晉陽城裏做的事情早就傳到了天啟城,路上的那些土匪也聽聞周玉瑤的大名,主動要求加入商隊,提刀攜馬,隻為在周玉瑤手下做事。
趙誌率領著商隊進入到了天啟城內,將天啟城裏的客棧都包圓了。
趙誌立刻出錢,在天啟城中租下了兩間空閑的門麵,也不加以裝修,就是簡單的打掃了一下,隨後就將這次帶出來的東西擺開。
趙誌還沒來得及吆喝,甚至連攤位還沒辦好,隻是把自己的貨物拿出來,就立馬吸引到了一大群人圍觀。
“俺滴個娘啊,他們賣的是什麽東西?好漂亮。”
“我看,那肯定是東海龍宮裏的琉璃杯,還有南海龍宮裏的大珍珠啊。”
“你看,還有那晶瑩剔透的石頭,我估計是當年女媧娘娘的補天石喲!”
天啟城的百姓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有些人甚至不等趙誌他們將攤位擺好,就上來問價,生怕自己手慢了,被別人搶走了。
趙誌看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裏有了底,自己的這一批貨物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出去。
“您可真有眼光,那個東西可是我們的鎮店之寶,今日隻賣您五十兩銀子。”
“哎喲,真是遇到行家了,這可是我們從東海龍宮裏撈出來的,當時還有不少蝦兵蟹將追我們,這個少了四十兩不能賣啊。”
雖然趙誌將這些東西的價錢定的十分高昂,不少天啟城的百姓都咋舌,但還是有一些富商願意掏錢買一些下來。
畢竟這東西的外觀實在是太漂亮了,又光滑,又透明,還帶有五彩的顏色,沒有人相信這能是人造出來的東西。
再加上趙誌把這些東西吹的天花亂墜,什麽當年大禹治水,鑿山開路崩出來的石子,還有千年蚌精孕育出來的珍珠,這些話,趙誌張口就來。
銀子很快就如同流水一般進了趙誌的腰包,天啟城的達官顯貴立刻奔走相告,隻要能在趙誌的攤位買上一件都行,那就是日後顯擺的資本。
趙誌的攤位十分火爆,這讓趙誌目瞪口呆,他原以為自己還得再多走幾個城池,誰能想到這一個天啟城,就能將趙誌手上的貨物搶購的一幹二淨。
趙誌看了看剩餘的貨,發現剩餘的貨物已經不多了,趙誌眼珠子一轉,隨即高聲的大喊。
“諸位客官,小店的貨物隻剩下十個了,接下來便不再和之前那樣出售,而是采取拍賣的形式。”
趙誌往人群中看了看,看到人群中還有不少珠光寶氣的人,認定了那一群人是肯掏錢的主。
“接下來十個貨物,兩件一起拍,二百兩起拍!”
周玉瑤連忙拒絕,之前張萬和已經說過,他這些天已經被人盯上了,自己也不好再讓張萬和幫忙弄其他的東西了。
再加上之前張萬和給了不少的糧食,把城主府的倉庫都堆滿了。
周玉瑤也叫人大致估算了一下,剩下的糧食,熬過這個冬天綽綽有餘。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難民的安置問題,張萬和肯幫忙弄一些帳篷過來,周玉瑤已經是千恩萬謝了。
跟張萬和溝通好了,周玉瑤走出了屋子。
之前北蠻人圍城的時候,晉陽城的百姓沒有辦法屯儲糧食,隻能靠著周玉瑤下發的糧食勉強度日。
而現在北蠻人雖然已經撤退了,但是一連下了幾場大雪,更不可能找到糧食了。
周玉瑤雖然天天給晉陽城裏的百姓發放糧食,但她心裏也清楚,這樣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晉陽城的百姓會變得十分懶散,以後誰還會去從事生產?
剛剛和譚見秋的一番談話,讓周玉瑤茅塞頓開。
周玉瑤可以推行以工代賑啊!
現在北蠻人撤退了,城外雖然不好找食物,但是還有大批的藥材,樹木可以獲取啊!
木材砍迴來可以當柴火燒,藥材采摘迴來更是寶貝。
周玉瑤隨即下令,七日之後,全城停止供給糧食,晉陽城中的百姓可以自行出城,自力更生。
而周玉瑤還留了一個心眼,他下令,百姓采摘所得,可以直接賣到附近的官府,官府出統一價收購。
而百姓又可以拿著這些錢,去購買糧食之類的物資。
另外,周玉瑤還特別提醒,百姓也可以自發前去城外接納難民,帶到難民點,交予官府統一安排,每帶迴來一個人,也可以獲得獎勵。
而對於一些家中沒有什麽勞動力的人,也可以適當的放低要求,必要時,還可以由城主府來贍養。
周玉瑤的這個法令推行下去,晉陽城的百姓都炸開了鍋。
有人大罵周玉瑤一天到晚不幹正事,徒增民怨,也有人覺得這樣做也行,自己到時候多砍些柴火迴來,也能多換點錢財攢起來娶媳婦。
而之前給周玉瑤出謀劃策的譚見秋也走馬上任了,周玉瑤讓他將晉陽城東邊的那一塊荒地開辟出來,造一些房子,到時候也好能安置長興城逃難過來的難民。
周玉瑤同時又新招收了一大批百姓,打算將他們培養成士兵,就負責維護晉陽城內的治安。
到時候就算有地方出了事,也能保證立馬有人趕到現場,維護秩序。
周玉瑤的這些措施循序漸進,晉陽城的反對的聲音也越來越小,隻有一些想要吃白食的不勞而獲之徒還在嘴硬罵周玉瑤。
周玉瑤對這些風言風語絲毫不關心,看著宋紅葉上報過來晉陽城中各處百姓的情況,不由得喜上眉梢。
“稟報公主,在您的治理之下,越來越多的長興城難民搬遷到我們晉陽城中,晉陽城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周玉瑤難掩自己的喜悅,立刻下令。
“好!全府上下賞銀五兩,譚見秋額外賞銀二十兩。”
而趙誌那邊的商隊,走了一路,終於到了天啟城。
這一路走來,趙誌碰上了不少劫道的土匪,幸好周玉瑤有遠見,提前安排了一大批士兵護衛著商隊。
這一路走來,貨物一點都沒少,甚至還收編了不少土匪。
周玉瑤在晉陽城裏做的事情早就傳到了天啟城,路上的那些土匪也聽聞周玉瑤的大名,主動要求加入商隊,提刀攜馬,隻為在周玉瑤手下做事。
趙誌率領著商隊進入到了天啟城內,將天啟城裏的客棧都包圓了。
趙誌立刻出錢,在天啟城中租下了兩間空閑的門麵,也不加以裝修,就是簡單的打掃了一下,隨後就將這次帶出來的東西擺開。
趙誌還沒來得及吆喝,甚至連攤位還沒辦好,隻是把自己的貨物拿出來,就立馬吸引到了一大群人圍觀。
“俺滴個娘啊,他們賣的是什麽東西?好漂亮。”
“我看,那肯定是東海龍宮裏的琉璃杯,還有南海龍宮裏的大珍珠啊。”
“你看,還有那晶瑩剔透的石頭,我估計是當年女媧娘娘的補天石喲!”
天啟城的百姓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有些人甚至不等趙誌他們將攤位擺好,就上來問價,生怕自己手慢了,被別人搶走了。
趙誌看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裏有了底,自己的這一批貨物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出去。
“您可真有眼光,那個東西可是我們的鎮店之寶,今日隻賣您五十兩銀子。”
“哎喲,真是遇到行家了,這可是我們從東海龍宮裏撈出來的,當時還有不少蝦兵蟹將追我們,這個少了四十兩不能賣啊。”
雖然趙誌將這些東西的價錢定的十分高昂,不少天啟城的百姓都咋舌,但還是有一些富商願意掏錢買一些下來。
畢竟這東西的外觀實在是太漂亮了,又光滑,又透明,還帶有五彩的顏色,沒有人相信這能是人造出來的東西。
再加上趙誌把這些東西吹的天花亂墜,什麽當年大禹治水,鑿山開路崩出來的石子,還有千年蚌精孕育出來的珍珠,這些話,趙誌張口就來。
銀子很快就如同流水一般進了趙誌的腰包,天啟城的達官顯貴立刻奔走相告,隻要能在趙誌的攤位買上一件都行,那就是日後顯擺的資本。
趙誌的攤位十分火爆,這讓趙誌目瞪口呆,他原以為自己還得再多走幾個城池,誰能想到這一個天啟城,就能將趙誌手上的貨物搶購的一幹二淨。
趙誌看了看剩餘的貨,發現剩餘的貨物已經不多了,趙誌眼珠子一轉,隨即高聲的大喊。
“諸位客官,小店的貨物隻剩下十個了,接下來便不再和之前那樣出售,而是采取拍賣的形式。”
趙誌往人群中看了看,看到人群中還有不少珠光寶氣的人,認定了那一群人是肯掏錢的主。
“接下來十個貨物,兩件一起拍,二百兩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