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楚雲在北都城中一天天茁壯地成長著,他白天在草原上騎馬開弓跟隨叔父學習軍務,晚上在金帳內跟隨母親研讀東陸詩文。如果照這個趨勢下去,楚雲因其母親的緣故,未必不會成為一名仰慕華族文化、倡議與華族交好的大君。但在天拓海峽的另一側,野心家時刻覬覦著北陸廣袤的草原。北陸各部重新團結在碩風部的周圍,這無疑打亂了周清的計劃,思慮再三,周清采納了百裏羽的建議,派遣了一個龐大的使團出使碩風部,名義上為重新簽訂盟約、恢複歲貢,實則為了探聽北陸的虛實。同時,在李景龍的安排下,周軍斥候被匿名安插進商會的船隊,隨船隊前往北陸,他們中的一些在船上秘密地熟悉著航線,將記錄著北陸海岸線狀況的精確的航海圖和詳細的卷宗源源不斷地帶迴天元;
他們中的另一些則以各種名義留在了北陸,勘探著地形和水源。一年以後,周武皇帝周清率三十萬大軍北渡天拓大江,國仇家恨,徹底地斷送了楚雲與東陸交好的可能。一邊是拋棄了自己的祖國,一邊是心愛的兒子,秋月離必須在這兩者之間作一個選擇,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秋月離寫了一封十餘頁的長信給遠在東晉的父親,信中大多是對父母養育之恩、幼年趣事的追憶,在信的末尾,她與父親作了訣別。
從此以後,秋月離便放棄了自己的東陸姓氏和名字,從此以後不再有東陸來和親的月離公主秋月離,隻有碩風部大閼氏唿和娜,草原人語“青色的霞光”·碩風。瀚州草原上的生存之道,遠遠比東陸史書中波瀾壯闊的王朝更迭更加殘酷。盡管大部分的曆史沒有留下文字記錄,隻能從依偎在姆媽懷中聽到的故事和歌手在篝火旁彈唱的歌謠之中,遙想古老的傳奇。那些充滿血與火的壯麗詩篇中,總是從對神的讚頌開始的。
草原人的神,他生著狼的頭、熊的背;他的一隻眼睛是金色而另一隻眼睛是貓眼一樣變化著的瞳孔。分別是日和月;他的雙腳是一對犛牛的蹄子,背後有雄鷹的雙翼——這就是盤韃天神,他一手持著開辟天地的斧頭,一手持著毀滅生靈的戰刀,就在天空中慢慢地旋轉。他每轉一圈,天地就誕生和毀滅一次,他的刀上嵌著穀玄。盤韃天神獨獨眷顧草原人,同時賜給他們鷹的眼睛、虎的威猛、狼的敏銳和犬的忠誠。而鷹、虎、狼、犬也成為草原人四支最古老家族的圖騰,這四支家族被稱為黃金氏族。在有文字記載之前的曆史中,隻有出身於這四支黃金氏族的成員才能成為貴族,他們掌握著部落的權力,而出身於其它家族的平民永遠也不可能對權力有所染指,至於奴隸,則更是永無出頭之日。
在征伐和傾軋之中,人口和牲畜取代家係成為實力對決的決定因素,新的部落崛起,舊的部落消亡,非四大黃金家族的小姓家族也逐漸興盛起來,但他們也很快成為了新的“舊式貴族”,他們依然牢牢地把持著部落內的權力。草原人著名的英雄“遜王”阿堪提統一了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阿堪提是個奴隸崽子,沒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誰。遜王並沒有自稱皇帝,而是創立了庫裏格大會,將所有部落的主君都召集到了一起議事。“庫裏格”在草原人語言中意為“都坐下”,表示平等。在大會上,不論部族大小,都有機會平等地坐下來說話。這時庫裏格大會還是一種原始的民議製度,大君的人選是由各部共同推舉的,因此遜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第一任大君。
但各部落的內部事務是大君無權管理的,他隻負責召開庫裏格大會決定諸如戰爭、遷徙以及處理部落之間的糾紛等等大事。然而遜王擔任大君僅僅七年,朔北部的主君殺了遜王,自任大君。又過了不到兩年,楚碩風殺了朔北部的主君,為遜王報了仇,成為了第三任的大君。但事實上,在朔北部攻入北都的戰役中,正是碩風部的士兵混入亂軍之中幫助朔北部攻下了北都城。
楚碩風出身於平民,他的血管中流動著隻有最強大的武士才能擁有的天之血。天之血使擁有它的武士上陣時可以不知疲倦地揮舞武器,他們也不知道疼痛,甚至不分敵我,隻知道不停地殺人,一個人甚至可以消滅一支軍隊。楚碩風為了把這個血脈傳給自己的兒子們,就殺死了自己姐姐和妹妹們的丈夫,與自己的親生姐妹亂來。他有許多個兒子,其中有九個繼承了天之血,憑借這些兒子,他最後消滅了所有的敵人,占據了草原。
從此以後,庫裏格大君成為楚氏碩風家族父子傳承的世襲尊號。出身於平民、以白狼為圖騰的楚氏碩風家族從此被稱為黃金神聖家族,宣告了黃金家族從此走向衰落。至此,整個草原上的部落在庫裏格大會的部落同盟之下形成了一個名義上統一的民族國家,再由部落同盟細分為聚集在不同圖騰下的部落,每個部落中又根據姓氏劃分為不同的氏族,同一個姓氏的氏族之中又分為不同的家係。以楚雲為例,他擁有五重身份,分別是他這一支家係的家長、楚氏碩風家族的族長、碩風部的主君、庫裏格大君以及盤韃天神在瀚州草原上的最強大的使者。
在草原人的神話中,包括唯一的主神盤韃和他的使者譜係。整個天空就是盤韃天神的象征,而盤韃天神通過在人間選取使者從而傳遞自己的意誌,這些使者就是各部落中的主君。而盤韃天神在派出使者的同時,還會派出一名智者將神選擇使者的消息傳遞給凡人,這個智者就是部落裏的巫薩。部落中的巫師首領被稱作巫薩,而整個草原上最偉大的巫師被稱為大巫薩,大巫薩所追隨的主君當然就是庫裏格大會的主人——庫裏格大君,因為那是盤韃天神告訴他、並讓他追隨服侍的最強大神使。神話是如此,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巫薩產生的實際過程是完全相反的,在任何一個時代,每一個想要意圖染指庫裏格大君寶座的部落,都會有一個巫薩站出來宣稱自己所追隨的主君是盤韃天神最強大的使者。但盤韃天神囑意的無疑隻能有一個,所以最後“事實往往會證明”那個憑借實力獲得統治地位的庫裏格大君身邊的巫薩才是最接近神的意誌的,所以他無疑是最智慧、最偉大的,也就是大巫薩的不二人選了。
因這個關係,在草原人的政治體製中,王權與神權從來都是合一的。貴族們既壟斷了政治權力,也壟斷了宗教權力,不僅宗教首領由主君擔任,輔佐主君管理宗教事務的巫師也隻能從部落中大姓氏族的貴族子弟中選取。有才能的貴族子弟跟隨著巫師經過多年的經文和秘術修習,直到他的老師死後,才能繼承巫師的稱號。而這些貴族子弟中氏族背景最大的才有資格跟隨巫薩學習並繼承巫薩的位子,由於巫薩一般不會由部落主君的本族中產生,所以部落中第二尊貴的位置往往與部落內部的政治交易緊密相連。
從東陸人的眼中看來,草原人並沒有完整的職官製度。庫裏格大會確認各部落的疆域,再由部落主君將部落的人口按千戶為單位分配給本部落的各個氏族,小氏族則往往會選擇共同生活,而大氏族的族長還會繼續按照家係進行進一步的劃分。掌管千戶的便被封為千戶長,其中再細分為十個百戶,除千戶長直接統治一個百戶以外,另設九個百戶長。同樣,每個百戶也會分為十個十戶,設九個十戶長。這樣,就實現了生產、行政、作戰合一的領戶分封製度。平時,他們就在各自的領地上放牧、圍獵、繁衍生息,戰時就能迅速凝聚成一支龐大的軍隊。
部落主君會另設一名或幾名萬戶主持軍務,所以,萬戶僅僅隻是軍事統帥。而大的部落中,往往會出現統治數個千戶的大氏族,他們的族長一般會被封為汗王而不是萬戶。汗王並非世襲,若汗王死了,他的兒子隻能繼承他的土地和人口,卻失去了爵位。隻有一種汗王能夠把爵位傳給自己的子孫,那就是大汗王,能獲得大汗王爵位的,要麽是獨一無二的武士,要麽是曾經在存亡關頭挽救過碩風部的人。他們會獲贈一件信物,作為大汗王身份的象征。碩風部大汗王的信物是白色的豹尾。同時,主君還會有一支專屬的親衛部隊,他們駐紮在主君的帳殿周圍,護衛主君的安全。親衛部隊完全從親貴子弟中選拔,他們的指揮官也是主君絕對信賴的武將,他們往往是和主君一起長大的伴當。
部落中能稱為文官的一般隻有兩種人,即“古蘭亞”和“蔑兒赤”。古蘭亞翻譯成東陸語即斷事官,草原人部落沒有固定的律法,除了《鐵沁圖說》和《石鼓卷》等典籍中流傳千年的“規矩”外,主君的敕令就是法律。古蘭亞就負責根據這些規矩和敕令處理部落內的庶務,由於手中操著生殺大權,古蘭亞的地位十分崇高,一般會由各氏族首領公推一名德高望重、有智慧的貴族擔任。
蔑兒赤最初是“傳令人”的意思,即是親衛中專門負責傳達主君敕令的人。後來逐漸開始輔佐主君處理一些基本的政務,便演化成事務官,東陸語又稱為“帳隨”。蔑兒赤中又有負責冠服、弓矢、食飲、文史、車馬、廬帳、府庫、醫藥、卜祝、牧羊等等事務的分工。盡管是相關事務的負責人,但蔑兒赤並不像他們的東陸同行那樣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們充其量隻能算作主君指令的執行人,甚至除了包吃包住以外沒有任何薪俸,但這對於草原人子弟來說,也是崇高的榮耀,況且若是在政務中有極為出色的表現,也是有可能獲得土地和人口封賞的。
根據古老的歌謠《遜王傳》的記載,遜王率領的察沁部落統一草原的時候,瀚州大地上除了察沁、瀾馬、陽河、朔北、九煵、沙池和阿魯台七個最大的部落,還有一百多個小部落。遜王宣布召開第一次庫裏格大會,用了兩百多個最快的騎手,他們每人帶三匹馬,兩匹用來換乘,一匹用來馱著幹糧、肉幹和淡水。他們聚集在遜王的帳殿外,將遜王的命令背熟,然後便出發離開部落,日夜兼程地趕路。這些信使中隻有一半人在出發前有明確的目的地,其餘的則要深入遼闊的草原,尋找未知的部落,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迴來。接到信的部落都尊敬遜王,他們的主君帶著自己的侍從從四麵八方紛紛趕來,參加這次草原人史無前例的大聚會。
“我們是來參加遜王的大會的”,隻要這樣說,沿途就不會遭到任何部落的攻擊。據說最近的部落隻要一天就到了,最遠的部落則要走兩個月。不斷有各部落的主君帶著他們的侍從趕來,遜王就讓他們在自己的帳殿周圍支起帳篷,每天開宴會,用美酒和肥羊款待他們。各部落到齊之後,遜王的金帳坐不下這麽多人,就在城外聚會,搭起高高的烤架,一次能烤上百頭肥羊,古爾沁的烈酒碼得像小山丘一樣高。一百多個部落的主君站在遜王座前,等待他說話,遜王說的第一句話是“給尊貴的客人們拿墊子來,大家坐下說。”後來,這次大會就叫作“庫裏格大會”,“庫裏格”翻譯成東陸語就是“都坐下”,意思是所有的部落不分大小,都有說話的權利。
然而遜王死後,“庫裏格大會”就慢慢變了味道,雖然與會的主君們還是坐在一起,但碩風部取代了察沁的位子,而原來的一百多個小部落則越來越少,而他們說的話也不再受到重視。碩風部滅掉阿魯台部以後,草原上實際上隻剩下了碩風、瀾馬、陽河、朔北、九煵、沙池六個大部落和三十多個小部落,而真顏部則是在周武皇帝第二次北伐後才躋身七大部落的。
周武帝鎮遠九年夏,碩風部重迴北都城,一場紛爭平息了。諸多碩風部的貴族們看到他們暌違七年的北都城牆潸然淚下,這是廣闊的瀚州草原上惟一的一座城牆,立於其中的金帳,是草原王者的象征。現在,他們迴來了,迴到了北陸的權力中心,在這七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們手裏的利斧磨得雪亮,不用多久,整個草原都將聽到劍齒豹的吼聲,並臣服於它的威儀之下。然而紛爭,並不會因為王者的出現而停止,息止幹戈的草原各部隻有不多的喘息之機,因為一年以後,他們將要迎來一場更大的風暴,將周武皇帝這個如魔鬼一般的名號,印在每一個草原子民心中最恐怖的位置。而此刻,北陸各部正在享受他們最後的一絲寧靜,努力休養生息,完全沒有注意到他們昔日疲弱的鄰居已經變得強大,正在舔舐自己的利爪,隨時能作出致命的撲擊。
這一年的秋天,一名使節照例從天元趕到北都城,帶去周清的國書與東陸的歲幣,一如往常。年僅十歲的楚雲在楚燁的陪同下在他的金帳裏接見了這名使節,並將國書交予身邊的一名巫薩迴複,他並沒有親見這封提及並問候了他母親的國書,更不會知道寫這封國書用的墨與當年秋月離教周清作詩時的墨來自同一個產地。這個細微得甚至不能說是疏忽的小事導致了草原人在第一次北伐當中的毫無準備與完全的被動,當周清看到碩風部公式般的迴書時才放下了懸著的心,之前他一時興起吩咐在國書中加上了問候秋月離的語句,卻不小心在這當中透露了對草原人內部的熟悉——甚至其他草原人各部都未必知道誰是碩風部實際的掌權者。
對東陸人的雄心茫然無知的,顯然不止碩風一部,與此同時,東陸人的仇恨卻如冰下的岩漿,等待著噴薄而出的那一刻。周武帝鎮遠十年四月三日,積雪下露出一點透著嫩黃的綠意,鐵線河從長達六個月的沉睡之中蘇醒,破冰的爆裂聲和冰塊撞擊的巨響聲之中,鐵線流當,奔騰咆哮。伴隨著鐵線河的破冰,位於瀚州青茸原南部沿海、由宛州商會控製的商岸海安,迎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訪客——李景龍親自率船隊到了海安。同時他還帶來了由江棣以宛州商會總首領、十城商政使名義簽發的密令,要求商岸所有的人,無論東陸人還是草原人,在入夜以後全部待在屋內不能出門。
是夜,晚飯過後,當商賈和水手們擠在屋內的火塘旁發著牢騷的時候,海麵上傳來船舶航行的聲音,這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商賈和水手屏住唿吸,凝神傾聽,似是有無數的船舶在商岸靠岸,然後是無數張跳板搭上棧橋,密集的腳步聲足足響了一個多對時。這些腳步聲包圍了所有的建築,等到房門再次打開的時候,商賈和水手們發現房屋早已被身著鐵盔鐵甲的士兵團團包圍——周朝的軍隊已經完全控製了這個通商的海岸。所有的人都被趕進幾間大帳篷裏,這一夜,無人能夠安心入睡。
是夜,周清不顧蘇瑾的勸阻,執意與首批出發的三萬士兵同行,率先踏上北陸。“得猛將如葉望,又有何懼?”周清笑著與蘇瑾道別,踏上了專屬他的獅門鬥艦“鎮遠”,向著做夢都想著登上的北陸前進。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靄,巨大的龍首戰艦靠岸,跳板上走下一個身披紫黑貂皮大氅的消瘦身影,看著周圍的周軍長跪於地山唿萬歲,商賈和水手們終於意識到他們正在見證東陸北陸關係史上最重要的一刻——周武皇帝禦駕親征了。
在隨後的兩個月內,這位皇帝將帶來羽林天軍和諸侯軍共計三十一萬餘人的大軍,他們將周武皇帝紅色的大旗高高豎起,史家將這支部隊稱之為周武鐵旅。其中由左右金吾衛、左右千牛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驍騎衛、左右廂車衛、左右射聲衛構成的羽林天軍十二衛共十八萬餘人,各國勤王的幕兵十三萬餘人。而諸侯軍中又有明國、東晉、西華、唐國以及宛州商會派遣的艦船一千五百餘艘、水軍五萬人;明國風虎鐵騎三千騎;東晉出雲騎兵五千騎;休國紫荊長射三千人;楚國重甲步兵一萬人;陳國钜石車一百五十乘,每乘士兵二十人;並其餘各國馬步兵六萬人。
由於李當心訓練的廂車衛以及戰船承擔了相當的後勤職能,故此除去水軍五萬人後,羽林天軍及諸侯軍中專門用來運送糧草的士兵實際隻有六萬餘人,即實際作戰部隊達到了十九萬人之多。海安登陸在七天內開辟了三十裏寬,十裏縱深的登陸地帶,這一方麵是由於北陸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抵抗,另一方麵也是由於蘇瑾有條不紊的指揮。海安大營是周軍的大本營,也是整個北伐的根據地,在周武鐵旅北上掃蕩的時候這裏負責著糧草輜重的總後勤工作。在稷宮中號稱後勤當世無雙的祝昭在那裏主持工作,他在第二次北伐時犧牲。戰五狄海安大營外的鹿砦尚未擺好,葉望就帶著他親手訓練的風虎鐵騎衝出了營門。周武鐵旅大將軍蘇瑾給他下達了第一個命令,突襲五狄部。五狄部是蠻蝗時期第一個染指東陸的部落,世事流轉,五狄部也成了周武鐵旅拿來立威的第一個犧牲品。
勝,要勝得幹淨利落,這是葉望帶兵出發前收到的惟一指示。五狄部主君郭純,三十年前率先踏上東陸周朝領土的草原人人,如今已是一個六十三歲的老人,穿的是宛州出產的絲綢,抽的是正宗明國菸陽煙草,三十年前背負部落命運破釜沉舟拚死一搏的年輕人已經變作了養尊處優的老人。三十年的時間磨去了他的堅忍與韌勁,空留下妄自尊大的傲氣。葉望並非沒有留給五狄部準備的時間,“真武侯”葉望從不是一個背後下刀的人,他的信使早半日從海安大營出發,帶去了他的戰書,然而當葉望衝到五狄部帳外時,他看到的隻是一群毫無抵抗的牧民——他的信使在黑夜中迷失了方向。
盡管準備倉促,但當周武鐵旅的軍旗出現在草原的盡頭之時,站在己方陣前的五狄部主君還隻是沉浸在對往昔榮光的追憶之中,他激勵自己的士兵說我們是草原的馳狼,東陸人是籬下的黃狗,我們騎的是高大的駿馬,東陸人騎的隻能算是羔羊。三十年前我們五狄部打到東陸去,三十年後東陸人到北陸來讓我們打。當風虎的鐵甲在第一抹穿透薄靄的晨光中熠熠生輝的時候,五狄部的主君還在恥笑周軍完全不懂騎兵機動性的重要,居然會蠢到給馬披甲。五狄部的主君高高舉起馬刀,五狄部在號角和呐喊聲中勇敢地向風虎鐵騎發起衝鋒,向風虎鐵騎傾泄出一輪又一輪的箭嵐,然而東陸的騎兵並未像他們意料中如秋風中的衰草齊齊折斷,能夠輕易穿透四層皮子的利箭在風虎鐵騎的鐵甲上紛紛彈開,而他們胯下的戰馬具備著極為明顯的北陸馬血統特征。兩軍正麵交鋒風虎鐵騎如利箭楔入五狄部的陣中,突破之後便分別向兩邊轉向四十五度斜向衝出後重新列隊再次衝擊,在風虎鐵騎的連續衝擊之下,五狄部潰不成軍。
《周武事錄》記載:“(葉望)破五狄部,追擊百裏,殲敵四千,餘寇北亡。”五狄部退向細嶼河,並向九煵部、陽河部乞援,援兵尚未抵達,李當心又來了,不過這次他帶的不是騎兵,而是兩千名精銳步兵。周軍在北陸安插的斥候早已將北陸的水源、草場摸了個透,繪製成圖,這張地圖甚至詳細到記錄了幾個主要部落曆年來遊牧的路徑。早在葉望與五狄部開戰之前,李當心就計算好了五狄部可能的退路,並率領部隊提前出發,趕在五狄部之前做好了準備。入夜後,李當心帶著士兵們扮作草原人模樣悄悄潛入大營,以右臂纏白絹為記,在馬廄、軍帳等處一齊點火,五狄部大亂。李當心乘勢擊殺千餘人。李當心的部隊在右臂纏了白布,但事實上草原人也有在胳膊上纏布的人,這造成了一些混亂,但隻是翻起了一點小浪花。
三十年前最早進入東陸的五狄部就這樣迅速地敗亡了,他們還殘存的子民將東陸人的恐怖散播到草原的盡頭。更讓草原民族的勇士們吃驚的是,他們敗在一支東陸的騎兵之下。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如果問一個生長在瀚州的人,天下最強的騎兵是什麽,誇父的六角犛牛騎兵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碩風的虎豹騎、碩北的白狼團那才是真正有力的角逐者,至於東陸人,讓他們忙三百年也別想訓練出一支好的騎兵。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僅僅三十年,整整一個草原人部落就敗了,敗在東陸人的騎兵腳下。那個天才的東陸騎兵將領燒掉了五狄部的帳篷,就在灰燼之外三裏的地方下營,還放走俘虜,讓他們告訴其他的草原人人,周武鐵旅的軍旗已經插到了五狄部的邊上,下一個,就是你們了。
後方穩定之後,大軍分為三路,第一路由明國公朱庭慎、葉望率領,以諸侯軍為主,共七萬人,沿鐵線河北上繼續追擊五狄部;第二路由葉正率領、以羽林天軍十二衛中的驍騎衛為主,共兩萬人,渡鐵線河搜尋草原人;第三路由梁重深、彭千斤率領,以羽林天軍十二衛中的領軍衛、千牛衛、射聲衛為主,共八萬人由海安大營向東進發;其餘部隊由蘇謹率領,一邊鞏固後防、保護後勤,一邊沿鐵線河緩緩前進。
梁重深本名梁良驥,世襲平涼伯,即使在將星如雲的周武大軍中,爵位也甚高,也因此能與猛將彭千斤共同統領東路大軍。他在稷宮中本因為家世顯赫,被其他同學疏遠,但此人性情豪爽,自號輕侯,一來二去,竟與同學打成一片,甚至共同狎遊,雖然為世家所側目,卻讓他在軍中人緣頗好。梁重深善布營,與彭千斤一攻一守,堪為絕配。五狄部與九煵、陽河部合兵,與周軍戰於紮拉木得。是役,葉望以重甲槍兵居中,風虎鐵騎、出雲騎兵分別擔任左右翼,重甲槍兵之後則有紫荊長射並矩石車,其餘部隊作為接應。這場戰役成為了草原人久驅難散的噩夢,數十年後,幸存的陽河部主君迴憶起這場戰爭時仍驚慌地打翻了麵前的酒觥,密集的箭雨和牛羊一般大的石塊從天而降,包裹著金屬鎧甲的風虎鐵騎將草原人軍攔腰截成兩段,出雲騎兵則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一次次從蠻軍側翼掠過,傾瀉如雨的箭嵐,抽絲剝繭般衝刷著草原人的士氣和耐心。
當英勇的草原人騎兵終於衝到周軍陣前時,等待他們的是豪豬般鋒利而密集的槍陣。草原人軍隊弩箭射倒了第一排的重甲槍兵,但這隻能使槍兵的陣形更加緊密。草原人軍放下弩箭,擎著長槍和狼牙棒、揮舞著馬刀絕望地衝向重甲槍兵,然後被釘死在長達兩丈的長槍構成的鋼鐵荊棘之上。草原人軍潰敗,前軍被圍殲,後軍倉皇逃竄,葉望追擊三百餘裏,大勝而歸,九煵部主君莫幹亦戰死。
彭千斤率領的第三路大軍是東陸正統的步騎協同大軍。彭千斤的布陣是以千牛衛組成空心方陣,中間是射聲衛弓箭手,在他們後方則是領軍衛騎兵。臨敵時,首先由輕騎兵在前方騷擾,誘敵軍追擊,然後從左右散開,射聲衛開始齊射。然後騎兵從一側衝出,此時若敵軍分散包抄兩翼則集中自己的騎兵,以數量優勢殲滅其中一翼;若敵軍與千牛衛正麵衝擊,則直接從側翼切斷敵軍騎兵。彭千斤是一員猛將,作戰時身先士卒,在他的率領下,第三路軍穩定地向西突進,將真顏部、黑水部向西北方不斷地驅趕。
在九煵部的大軍隨著他們的主君莫幹被消滅之後,九煵、陽河、真顏三部聯合大軍就隻剩下苟延殘喘的陽河以及相對完整的真顏。然而真顏雖然富庶,人丁卻遠較其他部落稀少,甚至陽河部的殘兵也比真顏部能夠調動的所有戰士都多。此時已取代戰死的梁重深做了西路大軍統帥的彭千斤判斷,陽河部雖然戰力還多,但是經過一場大戰,已經被打寒了膽,反倒是真顏部的士氣未頹,威脅更大,因此將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指向了真顏部。兵貴神速,彭千斤欲趁前日大勝、士氣高昂之機盡快襲擊真顏部,在修整一日之後,便令大軍再次向西突進。龍壁將軍彭千斤此刻還是一個勇武的青年,作為周武朝碩果僅存的兩名元老,他與蘇瑾一直活到了哀帝年間。
青茸原西的巴彥產托,在草原人語中意為富饒的水土,正是真顏部的夏場所在。彭千斤率大軍開拔至巴彥產托東麵三十裏處下營,並派出斥候騎兵前去打探敵情。打探迴來的消息讓彭千斤吃了一驚,這些斥候未曾遭遇任何阻擋就接近了真顏部的帳篷,帳中的婦孺老幼如平日一般生活做飯,似乎戰爭是離他們很遠的事情一般。而一名遊騎在潛伏了大半日之後,返迴途中遇到打獵歸來的一隊草原人牧民,其中一個扛著一頭鹿的牧民甚至向他笑了一下。根據隨軍史官的記錄,彭千斤當時“麵色大變”,當即下令後退三十裏下營。簡單想來,彭千斤縱然武勇過人,但是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凡是士兵,無論經曆了多少操練,隻要沒真正上過戰場,見過流血死人,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老兵。剛上戰場的新兵,即使裝備再精良,武藝再高強,都會恐懼,因此戰場上活下來的往往不是那些最強壯的,而是最勇敢的。正因為如此,草原人人才是東陸的大敵,相比東陸那些征召來的可能連雞都沒有殺過的農民,草原人人整天騎在馬上,吃的是自己打來的獵物,最不濟也殺過放牧的牛羊,他們是天生的戰士。然而,彭千斤知道,即使身經百戰的戰士,在麵對強大的敵人時也會恐懼和緊張,可是眼前這個人數不甚多的部落,分明就麵臨著沒頂之災,卻連婦孺都能保持鎮定,過著正常生活,簡直太恐怖了!如果不是軍事教育被刻進了他們的骨子裏——彭千斤知道那不可能——就是有什麽陷阱在等著東陸的大軍。那麽真顏部的後招是什麽呢?
沒有,他們沒有後招。抵抗是完全沒有希望的。在拔營第二天的清晨,真顏部的使節到了彭千斤的大帳中,遞交了降書。降書是用東陸文字寫就,文法卻頗有不通之處。
降書,大周朝皇帝鈞鑒,我真顏部世居瀚州,久慕王化,大軍到處,我部望風而降,絕無抵抗。今大君到部,我當倒履相迎,望君以慈悲為念,使真顏部得全首領,則不勝惶恐之至。我部願為大軍牽馬執轡,以為驅策。原來真顏部唯一會寫東陸文字的巫薩在紮羅木得一戰中死在亂箭之下,主君瑞科隻能召集起他的學徒們,試圖拚湊出一份降書。族內的牧民們聽說不用打仗了,都很高興,卻不知道其實降書還隻是幾個人肚子裏的腹稿。在彭千斤下令大軍後退三十裏的同時,瑞科才得知東陸人來得這樣快,他們的斥候已經打探過附近的情形了,情勢緊急之下,瑞科命學徒們連夜拚湊出了降書,派使節送往彭千斤帳中。
等著大打一場的彭千斤突然收到一份意料之外的降書,頓時不知怎麽處理才好——他從來沒想過草原人也會投降。還是射聲衛中郎將管仲良先安撫了草原人使節,又提議向尚在海安大營的周清請示。根據《紀事本末》的記載,深恨草原人的周清起初是不願意受降的,他的憂慮是“若是連碩風部都跟著降了,還打什麽”,而蘇瑾則力勸周清接受投降,否則即使以周軍的勢大,三麵受敵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現在的戰事還算順利,可是一旦陷入僵局,不但前線的將士需要安撫,後方的宗祠黨們未必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所以反不若接受投降,藉此分化草原人,方為上策。周清沉思良久,傳旨封瑞科為“北顧君”,算是接納了真顏部的投降。
在拔除了莫幹這顆前進路上的釘子之後,瀚州草原才真正恐懼起來。五狄部的失敗還能歸於他們的自不量力,無論在草原人眼中東陸孱弱到了一個什麽地步,也沒有人會指望僅僅靠一個新興的部落就擋住東陸的大軍;然而九煵部不同,他們是真正的大部落,他們的主君莫幹就是三十年前帶領族人掃蕩了菸陽糧倉的人,是真正的草原勇士,可是如今這個部落的主力和他們的主君一齊消失在了風虎騎兵的鐵蹄之下。葉望,這個習慣赤膊上陣的東陸將軍,用槍與血讓昔日的“蠻蝗”們明白,什麽才是真正的“鐵蹄”。
那些曾被郭純恥笑的穿鐵甲的馬匹,現在跑在北陸信使的口中,逛遍了整個瀚州的所有草原。北陸的草原人稱唿自己為“蠻”,他們勇敢直率,有著狐狸般的敏銳直覺、獅子般的雄心壯誌,可是他們並非永遠不會畏懼——東陸人已經踏平了五狄和九煵兩個部落,兩個三十年前最先侵犯東陸的部落,真顏部甚至派使節向東陸皇帝獻上了降表。還有誰能阻擋東陸人前進的腳步?東陸人的下一個目標是誰?該迎戰至死還是投降以保全性命?
他們中的另一些則以各種名義留在了北陸,勘探著地形和水源。一年以後,周武皇帝周清率三十萬大軍北渡天拓大江,國仇家恨,徹底地斷送了楚雲與東陸交好的可能。一邊是拋棄了自己的祖國,一邊是心愛的兒子,秋月離必須在這兩者之間作一個選擇,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秋月離寫了一封十餘頁的長信給遠在東晉的父親,信中大多是對父母養育之恩、幼年趣事的追憶,在信的末尾,她與父親作了訣別。
從此以後,秋月離便放棄了自己的東陸姓氏和名字,從此以後不再有東陸來和親的月離公主秋月離,隻有碩風部大閼氏唿和娜,草原人語“青色的霞光”·碩風。瀚州草原上的生存之道,遠遠比東陸史書中波瀾壯闊的王朝更迭更加殘酷。盡管大部分的曆史沒有留下文字記錄,隻能從依偎在姆媽懷中聽到的故事和歌手在篝火旁彈唱的歌謠之中,遙想古老的傳奇。那些充滿血與火的壯麗詩篇中,總是從對神的讚頌開始的。
草原人的神,他生著狼的頭、熊的背;他的一隻眼睛是金色而另一隻眼睛是貓眼一樣變化著的瞳孔。分別是日和月;他的雙腳是一對犛牛的蹄子,背後有雄鷹的雙翼——這就是盤韃天神,他一手持著開辟天地的斧頭,一手持著毀滅生靈的戰刀,就在天空中慢慢地旋轉。他每轉一圈,天地就誕生和毀滅一次,他的刀上嵌著穀玄。盤韃天神獨獨眷顧草原人,同時賜給他們鷹的眼睛、虎的威猛、狼的敏銳和犬的忠誠。而鷹、虎、狼、犬也成為草原人四支最古老家族的圖騰,這四支家族被稱為黃金氏族。在有文字記載之前的曆史中,隻有出身於這四支黃金氏族的成員才能成為貴族,他們掌握著部落的權力,而出身於其它家族的平民永遠也不可能對權力有所染指,至於奴隸,則更是永無出頭之日。
在征伐和傾軋之中,人口和牲畜取代家係成為實力對決的決定因素,新的部落崛起,舊的部落消亡,非四大黃金家族的小姓家族也逐漸興盛起來,但他們也很快成為了新的“舊式貴族”,他們依然牢牢地把持著部落內的權力。草原人著名的英雄“遜王”阿堪提統一了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阿堪提是個奴隸崽子,沒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誰。遜王並沒有自稱皇帝,而是創立了庫裏格大會,將所有部落的主君都召集到了一起議事。“庫裏格”在草原人語言中意為“都坐下”,表示平等。在大會上,不論部族大小,都有機會平等地坐下來說話。這時庫裏格大會還是一種原始的民議製度,大君的人選是由各部共同推舉的,因此遜王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第一任大君。
但各部落的內部事務是大君無權管理的,他隻負責召開庫裏格大會決定諸如戰爭、遷徙以及處理部落之間的糾紛等等大事。然而遜王擔任大君僅僅七年,朔北部的主君殺了遜王,自任大君。又過了不到兩年,楚碩風殺了朔北部的主君,為遜王報了仇,成為了第三任的大君。但事實上,在朔北部攻入北都的戰役中,正是碩風部的士兵混入亂軍之中幫助朔北部攻下了北都城。
楚碩風出身於平民,他的血管中流動著隻有最強大的武士才能擁有的天之血。天之血使擁有它的武士上陣時可以不知疲倦地揮舞武器,他們也不知道疼痛,甚至不分敵我,隻知道不停地殺人,一個人甚至可以消滅一支軍隊。楚碩風為了把這個血脈傳給自己的兒子們,就殺死了自己姐姐和妹妹們的丈夫,與自己的親生姐妹亂來。他有許多個兒子,其中有九個繼承了天之血,憑借這些兒子,他最後消滅了所有的敵人,占據了草原。
從此以後,庫裏格大君成為楚氏碩風家族父子傳承的世襲尊號。出身於平民、以白狼為圖騰的楚氏碩風家族從此被稱為黃金神聖家族,宣告了黃金家族從此走向衰落。至此,整個草原上的部落在庫裏格大會的部落同盟之下形成了一個名義上統一的民族國家,再由部落同盟細分為聚集在不同圖騰下的部落,每個部落中又根據姓氏劃分為不同的氏族,同一個姓氏的氏族之中又分為不同的家係。以楚雲為例,他擁有五重身份,分別是他這一支家係的家長、楚氏碩風家族的族長、碩風部的主君、庫裏格大君以及盤韃天神在瀚州草原上的最強大的使者。
在草原人的神話中,包括唯一的主神盤韃和他的使者譜係。整個天空就是盤韃天神的象征,而盤韃天神通過在人間選取使者從而傳遞自己的意誌,這些使者就是各部落中的主君。而盤韃天神在派出使者的同時,還會派出一名智者將神選擇使者的消息傳遞給凡人,這個智者就是部落裏的巫薩。部落中的巫師首領被稱作巫薩,而整個草原上最偉大的巫師被稱為大巫薩,大巫薩所追隨的主君當然就是庫裏格大會的主人——庫裏格大君,因為那是盤韃天神告訴他、並讓他追隨服侍的最強大神使。神話是如此,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巫薩產生的實際過程是完全相反的,在任何一個時代,每一個想要意圖染指庫裏格大君寶座的部落,都會有一個巫薩站出來宣稱自己所追隨的主君是盤韃天神最強大的使者。但盤韃天神囑意的無疑隻能有一個,所以最後“事實往往會證明”那個憑借實力獲得統治地位的庫裏格大君身邊的巫薩才是最接近神的意誌的,所以他無疑是最智慧、最偉大的,也就是大巫薩的不二人選了。
因這個關係,在草原人的政治體製中,王權與神權從來都是合一的。貴族們既壟斷了政治權力,也壟斷了宗教權力,不僅宗教首領由主君擔任,輔佐主君管理宗教事務的巫師也隻能從部落中大姓氏族的貴族子弟中選取。有才能的貴族子弟跟隨著巫師經過多年的經文和秘術修習,直到他的老師死後,才能繼承巫師的稱號。而這些貴族子弟中氏族背景最大的才有資格跟隨巫薩學習並繼承巫薩的位子,由於巫薩一般不會由部落主君的本族中產生,所以部落中第二尊貴的位置往往與部落內部的政治交易緊密相連。
從東陸人的眼中看來,草原人並沒有完整的職官製度。庫裏格大會確認各部落的疆域,再由部落主君將部落的人口按千戶為單位分配給本部落的各個氏族,小氏族則往往會選擇共同生活,而大氏族的族長還會繼續按照家係進行進一步的劃分。掌管千戶的便被封為千戶長,其中再細分為十個百戶,除千戶長直接統治一個百戶以外,另設九個百戶長。同樣,每個百戶也會分為十個十戶,設九個十戶長。這樣,就實現了生產、行政、作戰合一的領戶分封製度。平時,他們就在各自的領地上放牧、圍獵、繁衍生息,戰時就能迅速凝聚成一支龐大的軍隊。
部落主君會另設一名或幾名萬戶主持軍務,所以,萬戶僅僅隻是軍事統帥。而大的部落中,往往會出現統治數個千戶的大氏族,他們的族長一般會被封為汗王而不是萬戶。汗王並非世襲,若汗王死了,他的兒子隻能繼承他的土地和人口,卻失去了爵位。隻有一種汗王能夠把爵位傳給自己的子孫,那就是大汗王,能獲得大汗王爵位的,要麽是獨一無二的武士,要麽是曾經在存亡關頭挽救過碩風部的人。他們會獲贈一件信物,作為大汗王身份的象征。碩風部大汗王的信物是白色的豹尾。同時,主君還會有一支專屬的親衛部隊,他們駐紮在主君的帳殿周圍,護衛主君的安全。親衛部隊完全從親貴子弟中選拔,他們的指揮官也是主君絕對信賴的武將,他們往往是和主君一起長大的伴當。
部落中能稱為文官的一般隻有兩種人,即“古蘭亞”和“蔑兒赤”。古蘭亞翻譯成東陸語即斷事官,草原人部落沒有固定的律法,除了《鐵沁圖說》和《石鼓卷》等典籍中流傳千年的“規矩”外,主君的敕令就是法律。古蘭亞就負責根據這些規矩和敕令處理部落內的庶務,由於手中操著生殺大權,古蘭亞的地位十分崇高,一般會由各氏族首領公推一名德高望重、有智慧的貴族擔任。
蔑兒赤最初是“傳令人”的意思,即是親衛中專門負責傳達主君敕令的人。後來逐漸開始輔佐主君處理一些基本的政務,便演化成事務官,東陸語又稱為“帳隨”。蔑兒赤中又有負責冠服、弓矢、食飲、文史、車馬、廬帳、府庫、醫藥、卜祝、牧羊等等事務的分工。盡管是相關事務的負責人,但蔑兒赤並不像他們的東陸同行那樣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們充其量隻能算作主君指令的執行人,甚至除了包吃包住以外沒有任何薪俸,但這對於草原人子弟來說,也是崇高的榮耀,況且若是在政務中有極為出色的表現,也是有可能獲得土地和人口封賞的。
根據古老的歌謠《遜王傳》的記載,遜王率領的察沁部落統一草原的時候,瀚州大地上除了察沁、瀾馬、陽河、朔北、九煵、沙池和阿魯台七個最大的部落,還有一百多個小部落。遜王宣布召開第一次庫裏格大會,用了兩百多個最快的騎手,他們每人帶三匹馬,兩匹用來換乘,一匹用來馱著幹糧、肉幹和淡水。他們聚集在遜王的帳殿外,將遜王的命令背熟,然後便出發離開部落,日夜兼程地趕路。這些信使中隻有一半人在出發前有明確的目的地,其餘的則要深入遼闊的草原,尋找未知的部落,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迴來。接到信的部落都尊敬遜王,他們的主君帶著自己的侍從從四麵八方紛紛趕來,參加這次草原人史無前例的大聚會。
“我們是來參加遜王的大會的”,隻要這樣說,沿途就不會遭到任何部落的攻擊。據說最近的部落隻要一天就到了,最遠的部落則要走兩個月。不斷有各部落的主君帶著他們的侍從趕來,遜王就讓他們在自己的帳殿周圍支起帳篷,每天開宴會,用美酒和肥羊款待他們。各部落到齊之後,遜王的金帳坐不下這麽多人,就在城外聚會,搭起高高的烤架,一次能烤上百頭肥羊,古爾沁的烈酒碼得像小山丘一樣高。一百多個部落的主君站在遜王座前,等待他說話,遜王說的第一句話是“給尊貴的客人們拿墊子來,大家坐下說。”後來,這次大會就叫作“庫裏格大會”,“庫裏格”翻譯成東陸語就是“都坐下”,意思是所有的部落不分大小,都有說話的權利。
然而遜王死後,“庫裏格大會”就慢慢變了味道,雖然與會的主君們還是坐在一起,但碩風部取代了察沁的位子,而原來的一百多個小部落則越來越少,而他們說的話也不再受到重視。碩風部滅掉阿魯台部以後,草原上實際上隻剩下了碩風、瀾馬、陽河、朔北、九煵、沙池六個大部落和三十多個小部落,而真顏部則是在周武皇帝第二次北伐後才躋身七大部落的。
周武帝鎮遠九年夏,碩風部重迴北都城,一場紛爭平息了。諸多碩風部的貴族們看到他們暌違七年的北都城牆潸然淚下,這是廣闊的瀚州草原上惟一的一座城牆,立於其中的金帳,是草原王者的象征。現在,他們迴來了,迴到了北陸的權力中心,在這七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他們手裏的利斧磨得雪亮,不用多久,整個草原都將聽到劍齒豹的吼聲,並臣服於它的威儀之下。然而紛爭,並不會因為王者的出現而停止,息止幹戈的草原各部隻有不多的喘息之機,因為一年以後,他們將要迎來一場更大的風暴,將周武皇帝這個如魔鬼一般的名號,印在每一個草原子民心中最恐怖的位置。而此刻,北陸各部正在享受他們最後的一絲寧靜,努力休養生息,完全沒有注意到他們昔日疲弱的鄰居已經變得強大,正在舔舐自己的利爪,隨時能作出致命的撲擊。
這一年的秋天,一名使節照例從天元趕到北都城,帶去周清的國書與東陸的歲幣,一如往常。年僅十歲的楚雲在楚燁的陪同下在他的金帳裏接見了這名使節,並將國書交予身邊的一名巫薩迴複,他並沒有親見這封提及並問候了他母親的國書,更不會知道寫這封國書用的墨與當年秋月離教周清作詩時的墨來自同一個產地。這個細微得甚至不能說是疏忽的小事導致了草原人在第一次北伐當中的毫無準備與完全的被動,當周清看到碩風部公式般的迴書時才放下了懸著的心,之前他一時興起吩咐在國書中加上了問候秋月離的語句,卻不小心在這當中透露了對草原人內部的熟悉——甚至其他草原人各部都未必知道誰是碩風部實際的掌權者。
對東陸人的雄心茫然無知的,顯然不止碩風一部,與此同時,東陸人的仇恨卻如冰下的岩漿,等待著噴薄而出的那一刻。周武帝鎮遠十年四月三日,積雪下露出一點透著嫩黃的綠意,鐵線河從長達六個月的沉睡之中蘇醒,破冰的爆裂聲和冰塊撞擊的巨響聲之中,鐵線流當,奔騰咆哮。伴隨著鐵線河的破冰,位於瀚州青茸原南部沿海、由宛州商會控製的商岸海安,迎來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訪客——李景龍親自率船隊到了海安。同時他還帶來了由江棣以宛州商會總首領、十城商政使名義簽發的密令,要求商岸所有的人,無論東陸人還是草原人,在入夜以後全部待在屋內不能出門。
是夜,晚飯過後,當商賈和水手們擠在屋內的火塘旁發著牢騷的時候,海麵上傳來船舶航行的聲音,這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商賈和水手屏住唿吸,凝神傾聽,似是有無數的船舶在商岸靠岸,然後是無數張跳板搭上棧橋,密集的腳步聲足足響了一個多對時。這些腳步聲包圍了所有的建築,等到房門再次打開的時候,商賈和水手們發現房屋早已被身著鐵盔鐵甲的士兵團團包圍——周朝的軍隊已經完全控製了這個通商的海岸。所有的人都被趕進幾間大帳篷裏,這一夜,無人能夠安心入睡。
是夜,周清不顧蘇瑾的勸阻,執意與首批出發的三萬士兵同行,率先踏上北陸。“得猛將如葉望,又有何懼?”周清笑著與蘇瑾道別,踏上了專屬他的獅門鬥艦“鎮遠”,向著做夢都想著登上的北陸前進。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靄,巨大的龍首戰艦靠岸,跳板上走下一個身披紫黑貂皮大氅的消瘦身影,看著周圍的周軍長跪於地山唿萬歲,商賈和水手們終於意識到他們正在見證東陸北陸關係史上最重要的一刻——周武皇帝禦駕親征了。
在隨後的兩個月內,這位皇帝將帶來羽林天軍和諸侯軍共計三十一萬餘人的大軍,他們將周武皇帝紅色的大旗高高豎起,史家將這支部隊稱之為周武鐵旅。其中由左右金吾衛、左右千牛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驍騎衛、左右廂車衛、左右射聲衛構成的羽林天軍十二衛共十八萬餘人,各國勤王的幕兵十三萬餘人。而諸侯軍中又有明國、東晉、西華、唐國以及宛州商會派遣的艦船一千五百餘艘、水軍五萬人;明國風虎鐵騎三千騎;東晉出雲騎兵五千騎;休國紫荊長射三千人;楚國重甲步兵一萬人;陳國钜石車一百五十乘,每乘士兵二十人;並其餘各國馬步兵六萬人。
由於李當心訓練的廂車衛以及戰船承擔了相當的後勤職能,故此除去水軍五萬人後,羽林天軍及諸侯軍中專門用來運送糧草的士兵實際隻有六萬餘人,即實際作戰部隊達到了十九萬人之多。海安登陸在七天內開辟了三十裏寬,十裏縱深的登陸地帶,這一方麵是由於北陸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抵抗,另一方麵也是由於蘇瑾有條不紊的指揮。海安大營是周軍的大本營,也是整個北伐的根據地,在周武鐵旅北上掃蕩的時候這裏負責著糧草輜重的總後勤工作。在稷宮中號稱後勤當世無雙的祝昭在那裏主持工作,他在第二次北伐時犧牲。戰五狄海安大營外的鹿砦尚未擺好,葉望就帶著他親手訓練的風虎鐵騎衝出了營門。周武鐵旅大將軍蘇瑾給他下達了第一個命令,突襲五狄部。五狄部是蠻蝗時期第一個染指東陸的部落,世事流轉,五狄部也成了周武鐵旅拿來立威的第一個犧牲品。
勝,要勝得幹淨利落,這是葉望帶兵出發前收到的惟一指示。五狄部主君郭純,三十年前率先踏上東陸周朝領土的草原人人,如今已是一個六十三歲的老人,穿的是宛州出產的絲綢,抽的是正宗明國菸陽煙草,三十年前背負部落命運破釜沉舟拚死一搏的年輕人已經變作了養尊處優的老人。三十年的時間磨去了他的堅忍與韌勁,空留下妄自尊大的傲氣。葉望並非沒有留給五狄部準備的時間,“真武侯”葉望從不是一個背後下刀的人,他的信使早半日從海安大營出發,帶去了他的戰書,然而當葉望衝到五狄部帳外時,他看到的隻是一群毫無抵抗的牧民——他的信使在黑夜中迷失了方向。
盡管準備倉促,但當周武鐵旅的軍旗出現在草原的盡頭之時,站在己方陣前的五狄部主君還隻是沉浸在對往昔榮光的追憶之中,他激勵自己的士兵說我們是草原的馳狼,東陸人是籬下的黃狗,我們騎的是高大的駿馬,東陸人騎的隻能算是羔羊。三十年前我們五狄部打到東陸去,三十年後東陸人到北陸來讓我們打。當風虎的鐵甲在第一抹穿透薄靄的晨光中熠熠生輝的時候,五狄部的主君還在恥笑周軍完全不懂騎兵機動性的重要,居然會蠢到給馬披甲。五狄部的主君高高舉起馬刀,五狄部在號角和呐喊聲中勇敢地向風虎鐵騎發起衝鋒,向風虎鐵騎傾泄出一輪又一輪的箭嵐,然而東陸的騎兵並未像他們意料中如秋風中的衰草齊齊折斷,能夠輕易穿透四層皮子的利箭在風虎鐵騎的鐵甲上紛紛彈開,而他們胯下的戰馬具備著極為明顯的北陸馬血統特征。兩軍正麵交鋒風虎鐵騎如利箭楔入五狄部的陣中,突破之後便分別向兩邊轉向四十五度斜向衝出後重新列隊再次衝擊,在風虎鐵騎的連續衝擊之下,五狄部潰不成軍。
《周武事錄》記載:“(葉望)破五狄部,追擊百裏,殲敵四千,餘寇北亡。”五狄部退向細嶼河,並向九煵部、陽河部乞援,援兵尚未抵達,李當心又來了,不過這次他帶的不是騎兵,而是兩千名精銳步兵。周軍在北陸安插的斥候早已將北陸的水源、草場摸了個透,繪製成圖,這張地圖甚至詳細到記錄了幾個主要部落曆年來遊牧的路徑。早在葉望與五狄部開戰之前,李當心就計算好了五狄部可能的退路,並率領部隊提前出發,趕在五狄部之前做好了準備。入夜後,李當心帶著士兵們扮作草原人模樣悄悄潛入大營,以右臂纏白絹為記,在馬廄、軍帳等處一齊點火,五狄部大亂。李當心乘勢擊殺千餘人。李當心的部隊在右臂纏了白布,但事實上草原人也有在胳膊上纏布的人,這造成了一些混亂,但隻是翻起了一點小浪花。
三十年前最早進入東陸的五狄部就這樣迅速地敗亡了,他們還殘存的子民將東陸人的恐怖散播到草原的盡頭。更讓草原民族的勇士們吃驚的是,他們敗在一支東陸的騎兵之下。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如果問一個生長在瀚州的人,天下最強的騎兵是什麽,誇父的六角犛牛騎兵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碩風的虎豹騎、碩北的白狼團那才是真正有力的角逐者,至於東陸人,讓他們忙三百年也別想訓練出一支好的騎兵。但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僅僅三十年,整整一個草原人部落就敗了,敗在東陸人的騎兵腳下。那個天才的東陸騎兵將領燒掉了五狄部的帳篷,就在灰燼之外三裏的地方下營,還放走俘虜,讓他們告訴其他的草原人人,周武鐵旅的軍旗已經插到了五狄部的邊上,下一個,就是你們了。
後方穩定之後,大軍分為三路,第一路由明國公朱庭慎、葉望率領,以諸侯軍為主,共七萬人,沿鐵線河北上繼續追擊五狄部;第二路由葉正率領、以羽林天軍十二衛中的驍騎衛為主,共兩萬人,渡鐵線河搜尋草原人;第三路由梁重深、彭千斤率領,以羽林天軍十二衛中的領軍衛、千牛衛、射聲衛為主,共八萬人由海安大營向東進發;其餘部隊由蘇謹率領,一邊鞏固後防、保護後勤,一邊沿鐵線河緩緩前進。
梁重深本名梁良驥,世襲平涼伯,即使在將星如雲的周武大軍中,爵位也甚高,也因此能與猛將彭千斤共同統領東路大軍。他在稷宮中本因為家世顯赫,被其他同學疏遠,但此人性情豪爽,自號輕侯,一來二去,竟與同學打成一片,甚至共同狎遊,雖然為世家所側目,卻讓他在軍中人緣頗好。梁重深善布營,與彭千斤一攻一守,堪為絕配。五狄部與九煵、陽河部合兵,與周軍戰於紮拉木得。是役,葉望以重甲槍兵居中,風虎鐵騎、出雲騎兵分別擔任左右翼,重甲槍兵之後則有紫荊長射並矩石車,其餘部隊作為接應。這場戰役成為了草原人久驅難散的噩夢,數十年後,幸存的陽河部主君迴憶起這場戰爭時仍驚慌地打翻了麵前的酒觥,密集的箭雨和牛羊一般大的石塊從天而降,包裹著金屬鎧甲的風虎鐵騎將草原人軍攔腰截成兩段,出雲騎兵則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一次次從蠻軍側翼掠過,傾瀉如雨的箭嵐,抽絲剝繭般衝刷著草原人的士氣和耐心。
當英勇的草原人騎兵終於衝到周軍陣前時,等待他們的是豪豬般鋒利而密集的槍陣。草原人軍隊弩箭射倒了第一排的重甲槍兵,但這隻能使槍兵的陣形更加緊密。草原人軍放下弩箭,擎著長槍和狼牙棒、揮舞著馬刀絕望地衝向重甲槍兵,然後被釘死在長達兩丈的長槍構成的鋼鐵荊棘之上。草原人軍潰敗,前軍被圍殲,後軍倉皇逃竄,葉望追擊三百餘裏,大勝而歸,九煵部主君莫幹亦戰死。
彭千斤率領的第三路大軍是東陸正統的步騎協同大軍。彭千斤的布陣是以千牛衛組成空心方陣,中間是射聲衛弓箭手,在他們後方則是領軍衛騎兵。臨敵時,首先由輕騎兵在前方騷擾,誘敵軍追擊,然後從左右散開,射聲衛開始齊射。然後騎兵從一側衝出,此時若敵軍分散包抄兩翼則集中自己的騎兵,以數量優勢殲滅其中一翼;若敵軍與千牛衛正麵衝擊,則直接從側翼切斷敵軍騎兵。彭千斤是一員猛將,作戰時身先士卒,在他的率領下,第三路軍穩定地向西突進,將真顏部、黑水部向西北方不斷地驅趕。
在九煵部的大軍隨著他們的主君莫幹被消滅之後,九煵、陽河、真顏三部聯合大軍就隻剩下苟延殘喘的陽河以及相對完整的真顏。然而真顏雖然富庶,人丁卻遠較其他部落稀少,甚至陽河部的殘兵也比真顏部能夠調動的所有戰士都多。此時已取代戰死的梁重深做了西路大軍統帥的彭千斤判斷,陽河部雖然戰力還多,但是經過一場大戰,已經被打寒了膽,反倒是真顏部的士氣未頹,威脅更大,因此將下一步的戰略目標指向了真顏部。兵貴神速,彭千斤欲趁前日大勝、士氣高昂之機盡快襲擊真顏部,在修整一日之後,便令大軍再次向西突進。龍壁將軍彭千斤此刻還是一個勇武的青年,作為周武朝碩果僅存的兩名元老,他與蘇瑾一直活到了哀帝年間。
青茸原西的巴彥產托,在草原人語中意為富饒的水土,正是真顏部的夏場所在。彭千斤率大軍開拔至巴彥產托東麵三十裏處下營,並派出斥候騎兵前去打探敵情。打探迴來的消息讓彭千斤吃了一驚,這些斥候未曾遭遇任何阻擋就接近了真顏部的帳篷,帳中的婦孺老幼如平日一般生活做飯,似乎戰爭是離他們很遠的事情一般。而一名遊騎在潛伏了大半日之後,返迴途中遇到打獵歸來的一隊草原人牧民,其中一個扛著一頭鹿的牧民甚至向他笑了一下。根據隨軍史官的記錄,彭千斤當時“麵色大變”,當即下令後退三十裏下營。簡單想來,彭千斤縱然武勇過人,但是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凡是士兵,無論經曆了多少操練,隻要沒真正上過戰場,見過流血死人,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老兵。剛上戰場的新兵,即使裝備再精良,武藝再高強,都會恐懼,因此戰場上活下來的往往不是那些最強壯的,而是最勇敢的。正因為如此,草原人人才是東陸的大敵,相比東陸那些征召來的可能連雞都沒有殺過的農民,草原人人整天騎在馬上,吃的是自己打來的獵物,最不濟也殺過放牧的牛羊,他們是天生的戰士。然而,彭千斤知道,即使身經百戰的戰士,在麵對強大的敵人時也會恐懼和緊張,可是眼前這個人數不甚多的部落,分明就麵臨著沒頂之災,卻連婦孺都能保持鎮定,過著正常生活,簡直太恐怖了!如果不是軍事教育被刻進了他們的骨子裏——彭千斤知道那不可能——就是有什麽陷阱在等著東陸的大軍。那麽真顏部的後招是什麽呢?
沒有,他們沒有後招。抵抗是完全沒有希望的。在拔營第二天的清晨,真顏部的使節到了彭千斤的大帳中,遞交了降書。降書是用東陸文字寫就,文法卻頗有不通之處。
降書,大周朝皇帝鈞鑒,我真顏部世居瀚州,久慕王化,大軍到處,我部望風而降,絕無抵抗。今大君到部,我當倒履相迎,望君以慈悲為念,使真顏部得全首領,則不勝惶恐之至。我部願為大軍牽馬執轡,以為驅策。原來真顏部唯一會寫東陸文字的巫薩在紮羅木得一戰中死在亂箭之下,主君瑞科隻能召集起他的學徒們,試圖拚湊出一份降書。族內的牧民們聽說不用打仗了,都很高興,卻不知道其實降書還隻是幾個人肚子裏的腹稿。在彭千斤下令大軍後退三十裏的同時,瑞科才得知東陸人來得這樣快,他們的斥候已經打探過附近的情形了,情勢緊急之下,瑞科命學徒們連夜拚湊出了降書,派使節送往彭千斤帳中。
等著大打一場的彭千斤突然收到一份意料之外的降書,頓時不知怎麽處理才好——他從來沒想過草原人也會投降。還是射聲衛中郎將管仲良先安撫了草原人使節,又提議向尚在海安大營的周清請示。根據《紀事本末》的記載,深恨草原人的周清起初是不願意受降的,他的憂慮是“若是連碩風部都跟著降了,還打什麽”,而蘇瑾則力勸周清接受投降,否則即使以周軍的勢大,三麵受敵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現在的戰事還算順利,可是一旦陷入僵局,不但前線的將士需要安撫,後方的宗祠黨們未必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所以反不若接受投降,藉此分化草原人,方為上策。周清沉思良久,傳旨封瑞科為“北顧君”,算是接納了真顏部的投降。
在拔除了莫幹這顆前進路上的釘子之後,瀚州草原才真正恐懼起來。五狄部的失敗還能歸於他們的自不量力,無論在草原人眼中東陸孱弱到了一個什麽地步,也沒有人會指望僅僅靠一個新興的部落就擋住東陸的大軍;然而九煵部不同,他們是真正的大部落,他們的主君莫幹就是三十年前帶領族人掃蕩了菸陽糧倉的人,是真正的草原勇士,可是如今這個部落的主力和他們的主君一齊消失在了風虎騎兵的鐵蹄之下。葉望,這個習慣赤膊上陣的東陸將軍,用槍與血讓昔日的“蠻蝗”們明白,什麽才是真正的“鐵蹄”。
那些曾被郭純恥笑的穿鐵甲的馬匹,現在跑在北陸信使的口中,逛遍了整個瀚州的所有草原。北陸的草原人稱唿自己為“蠻”,他們勇敢直率,有著狐狸般的敏銳直覺、獅子般的雄心壯誌,可是他們並非永遠不會畏懼——東陸人已經踏平了五狄和九煵兩個部落,兩個三十年前最先侵犯東陸的部落,真顏部甚至派使節向東陸皇帝獻上了降表。還有誰能阻擋東陸人前進的腳步?東陸人的下一個目標是誰?該迎戰至死還是投降以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