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濤聊完,我陷入深思中:現在大齡青年越來越多,適齡青年結婚率卻越來越低。大家都是因為房子問題嗎?買不買房其實不是取決於房價,而是取決於你如何選擇人生。


    有人開玩笑地說,中國人熱衷於買房或者購置土地,這可能是由基因決定的。當然,這裏所說的基因並非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遺傳信息核糖核酸(rna),而是一種社會文化基因,也可以被稱為集體無意識的心理傾向性。


    中國文化是以家為核心的文化,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家代表著一種穩定的親情關係;而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家則意味著擁有一個固定的住所(房子)。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無論是何種生物,都需要一個能夠休養生息的窩(巢穴),更何況是人類呢?


    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化,通常具有自給自足的特點,比較注重現實和實用主義。人們更傾向於擁有屬於自己的房產,因為租賃房屋往往會給人帶來一種寄人籬下、缺乏歸屬感的感覺。這種對自有住房的渴望,反映了中國人對家庭和穩定生活的重視。


    對於買房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房產大亨馮侖說:“買不買房其實不是取決於房價,而是取決於你如何選擇人生。你選擇買房,基本上就是穩定下來了,得供房貸、養家小,不能隨便辭職跳槽:你選擇暫時不買房,選擇創業,身心俱累還有風險,但成功了收獲頗豐。”


    馮侖的話既對又不對,這句話用在福利型與保障型社會自然是對的,你努力了社會也會迴報於你。


    中國畢竟是中國,他有中國的特色。在古代君王政見“耕者有其田”很能安撫民心,達到了政治穩定。解放戰爭之所以勝利,跟我黨宣稱“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有極大的關係,它是當時所有老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現在政府大力推行廉價房,廉租房同樣也深得民心。因為正是符合對中國人來說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妻離子散,流離失所”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失所就是無家,有房就是有家。


    今天,政府之所以抑製房價,把房子從純粹的商品經濟慢慢迴歸半計劃半市場經濟應該就是追求社會和諧達到政治穩定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古時的中國年輕人四海為家,曆經艱辛,品嚐不同的人生,最後落葉歸根,以此來珍惜寶貴的生命。現在的年輕人都精於計算,買房實為財產保值,投資欲望讓購買的激情高漲。


    然而,如今的社會現實卻使得年輕人在購房問題上麵臨著巨大的壓力。


    一方麵,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需要背負沉重的房貸負擔;另一方麵,工作的不穩定性也讓他們擔心失去飯碗。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年輕人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放棄購房的夢想,尋找其他方式來實現生活的穩定和幸福。


    同時,也有一些人認為,購房不僅僅是為了居住,更是一種投資。


    他們相信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增值潛力,願意冒險投入資金。


    不過,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需要謹慎考慮自身的經濟狀況和未來規劃。


    畢竟,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是獨特的,無法簡單地套用別人的經驗。


    當然,排除投資性購房,很多人買房的動機大致可以歸結為三種情況。


    一是結婚。結婚如果隻是兩個年輕人的事,買房的欲望主要是要一個私密空間,是房,是宿舍,還是僅僅是一張床看起來關係都不大。年輕人多比較忙,很少在家閑著,對房子的要求不高。但今天社會把有房看成是結婚的前提,給年輕人增添了極大的生存壓力。正如上海人調侃說房價是被丈母娘推高的一樣,結婚就有一套房多少是奢侈了一些。


    二是生育。生育是購買住房最剛性的需求,中國人自己苦得、餓得、凍得,卻絕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所以人們再窮再累也會通過借貸為孩子上學準備學區房子。有了孩子上學的動力,房子離單位遠近似乎就不太重要了,自己的事業前途也不是主要的了。房子的性價比也可以忽略了。


    三是養老。一對夫妻經過半生的努力,事業變遷,最終需要安定下來,這個時候對固有住房的渴望也是非常強的。


    政府在推行廉租房政策時,應特別關注那些需要養育孩子的家庭。這些家庭通常麵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和生活負擔,提供廉租房可以幫助他們減輕住房成本,更好地照顧孩子。同時,對於那些養老的夫妻來說,政府也應該推出適合老年人居住的廉價房,以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解決老年人的住房問題,還能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


    一個穩定、溫馨的家是生命得以延續的基礎。通過合理引導購房需求,鼓勵人們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住房方式,可以避免過度追求大房子而帶來的經濟壓力。


    此外,建立健全的社會住房保障體係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包括加大廉租房建設力度、完善租賃市場管理等方麵,確保每個公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住房權利。隻有這樣,才能讓中國的房地產行業走上理性發展的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可見,隨著我國各項惠民政策的不斷推出,因結婚購房已經不是剛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即將退休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鬱1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鬱13並收藏即將退休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