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謝清源居住在大夫第的後院。


    袁秋華穿大堂,跨天井,繞過道,進入後院。


    門庭掛一黑漆木匾,雕刻著流金溢彩的院名,“霽嵐軒”。紅漆門柱上篆刻著一副對聯,無欲無求,天高雲淡,百花鮮香飛入案頭詩;有得有失,閑庭信步,千色純淨流出琴上音。


    庭院磚木結構,台基石砌,麵寬三間,進深五間,九脊四坡頂,蓋黑瓦,簷下環以外廊。外廊寬敞亮堂,既是走廊,又是過道,繞簷圍院而建,穿鬥式架構,圓柱豎立為骨架,拱梁橫向為頂撐,柱上架檀,檀上布椽,椽上鋪紅瓦。廊三麵無牆無門窗,廊柱隔而不斷,欄杆分而無界,形成無影牆,神似透明城,營造曲徑通幽,移步換景的遊廊意趣。梁檀門窗,鬥拱飛簷,雕刻各種禽獸花卉圖案,浮雕優美,透雕精巧,互為映襯,疏密相間,行走其間,畫裏有畫,景中有景,宛如置身人間仙境。


    後院最初的設計,定為花園,書房,內有廓亭閣池。正中是荷花池,四周花木扶疏,綴以假山湖石,竹叢藤蘿,點以花卉盆景,秋千搖椅,鋪以十字甬道,卵石小徑。恬淡閑逸的園主,構建了一個古雅幽靜,明潔清朗的世外桃源。


    池中央建有六柱八角涼亭,兩側首柱雕刻著楹聯:景色無邊,莫道偷閑貪好景;行程不遠,何妨稍息再前行,橫批曰:啊彌陀佛。亭內置石桌石凳。紅柱,綠瓦,白桌白凳,漢白玉石地板,黑漆護杆,青石塊台墩的亭台,相嵌在碧波蕩漾,荷葉團團,白蓮花綻放,粉荷花含苞,蜂蝶翻飛,鳥雀啼鳴的池塘之間,像天之眼,眨啊眨,像龍之睛,轉啊轉,像人之心,跳啊跳。


    兩岸修曲尺狀迂迴向前的木板橋連接,橋柱之間的美人靠,從木欄杆腰部,由一塊整條原木貫穿,形成幾條長板凳,供人倚坐讀書,背誦吟詠,聽風賞月,醉臥小憩。橋梁上麵是人字坡橋頂,蓋黑瓦,遮陽避雨,清風拂袖。風和日麗之期,秋高氣爽之際,是文朋詩友,知已聚會,飲酒賦詩,作畫練字,淺吟低唱的絕佳之地,春可看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頭,夏可觀流螢點點,彎月斜掛,繁星閃爍,秋可覽雨灑荷塘,條條線,浮泡泡,冬可瞻雪飄天地,落水無蹤。


    池塘上下方各有三間房。上麵三間,現今是廚房,豬欄兼茅廁,雞舍兼柴房,下麵三間,從前是門房,書童房,花匠房,現在是貯糧室,農具房,雜物間。左右各有五間廂房,左邊五間,三間是主人睡房,一間會客室,一間宿客房,右邊五間,一間是書房,兩間是藏書室,兩間是閱覽室。藏書室內排列著書架,排排堆滿圖書,層層堆滿書本。閱覽室有報紙夾,有刊物櫃,靠兩邊窗口,各擺一排書桌,一圈板凳,供喜歡讀書的人,在此閱讀家族曆代的藏書,且書籍分門別類,左間是成人讀物,右間是少兒讀物,皆免費向族人開架備借。


    閱覽室門頂掛一木牌,名“素心齋”,左右以木板對聯托之。聯日:不因清貧而萎瑣,室雅何須大;不為無人而不芳,花香不在多。


    袁秋華說明拜訪來意,謝清源的妻子引她過木橋,經涼亭,沿走廊,登台階去書房,麵見族長詳談。


    一路且行且住,袁秋華且觀且賞,塵不進,煙不熏,陣陣爽心涼意。不遠處傳來悠揚婉轉的鋼琴曲,清音徐徐,緩緩舒漫,柔和明麗,悅耳動容,宛若清沏明淨的山溪之流叮叮當當,淙淙潺潺,汩汩緩緩。她此刻,至身幽靜清雅之境,遠離繁華喧鬧的塵囂,斷蕪亂雜遝,不禁屏聲靜息,凝神地佇聽與想象,春天的原野,山間的綠樹,婉轉的鳥啼,自然的唿吸,生命的美麗,盎溢的詩意,讓那波光粼粼的琴聲,悠揚地流淌過蒙塵的心竅,在天籟地音之中沐浴淨身。


    書房門框貼著手書紅紙對聯,聯曰:事顯炎涼,炎涼即為世道,老夫奈世道何?人分陰陽,陰陽總是人情,良心救人情乎?橫批曰:大小多少。


    房裏,每麵牆都擺放著四腳書櫥,與牆等寬,與房等高,裝對開玻璃門,似落地櫥窗,櫥分十五格,格格碼滿書藉,磚頭厚的漆皮書脊,整齊朝外,活像用書本砌就的牆壁。牆角擺一架鋁合金人字梯。


    袁秋華途經窗口,她探頭一瞄,靠窗一張雕花大板桌,紅木圈椅,古色古香。案頭立一銅香爐,佛香嫋嫋,狂風吹不盡,無風亦自搖,更為鬥室憑添一份神秘。謝清源在書房,手提毛筆,正在練書法,其左右手皆堆起尺高書本,文化味氤氳繚繞。書桌案頭擺放著筆墨紙硯,一本攤開的字貼,中封壓著玉石鎮紙,帖邊有一麵放大鏡。


    他人高,身瘦,一米七八,年近六十,長臉,大嘴,方鼻,厚耳垂,下巴上留一撮山羊胡子。一年四季不是穿唐裝,就是著漢服,秋冬是天藍色對襟大褂,棉布青褲,黑色布鞋,春夏是純白綢衣綢褲,紙扇輕搖,墨鏡推額,走在街頭巷尾,像個算命先生,出現在文化館所,羽扇布衣,手仗布鞋,文質彬彬,談吐優雅,像個文藝工作者,手拿線裝書,走在鄉村田野,搖頭晃腦,吟詩誦詞,又像個私塾先生。


    手中的羽扇,紫檀色,絲綢扇麵,上繡中式傳統花卉與雲紋圖樣,古色古香,典雅大方。扇子上有文學大師沈從文提寫的《六悔銘》,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過時悔;見事不學,用時悔;醉發狂言,醒時悔;安不得息,病時悔。


    沈大師的書法,那可是無價之寶。離舊地委行署約二十裏的向陽湖,是原中央***五七幹校的所在地。69年,沈從文從北京下放到五七幹校,參加勞動,改造思想。當地流傳一順口溜,北京佬,穿洋裝,戴手表,住得孬,吃得好,想迴北京,迴不了。當時流行知識越多越反動,知識分子不是戴帽的右派,就是挨整的臭老九,屬於牛鬼蛇神之類。當地的村幹部和居民,對“發配”和“流放”到幹校的文化人,言語間頗多鄙視,行為上不缺趁火打劫,偷摸哄搶不時發生。沈從文年近古稀,體弱多病,負責看守菜園,轟雞驅豬趕牛,防人順菜摸瓜。


    謝清溪在地區師範學校讀書,慕名而去拜師。他憑家學淵源,才思敏捷,敲開門,再用誠摯好學,勤奮上進,結下緣,繼因誌趣相投,惺惺相惜,與沈從文建立忘年交之誼。70年,沈從文轉到三十裏外的雙溪鎮落戶,在廢棄小學的一間破敗教室安家,天晴室內曬太陽,下雨房中觀瀑布,青蛙腳下跳高,老鼠床上跑馬。謝清溪師範畢業後,分配到家鄉小學教書,他仍舊按時去探看老師,帶些吃食和衣物,幫著幹活,翻修屋頂。沈從文心絞痛舊病複發,也是他背到醫院搶治,陪床護理。病稍穩定,他將老師接到家裏養病,精心伺候,像兒子照顧父親一樣。這期間,沈從文心情舒暢,留下了墨寶。病好後,沈從文迴了北京,之後推薦謝清溪去武漢大學進修深造。


    兒子纏著袁秋華吵鬧,要爬假山,要蕩秋千,要摘花花。


    謝清源的妻子彎腰抱起他:乖孫嘞,奶奶帶你去吃糖果,好不好?


    兒子走後,袁秋華輕叩三下房門。


    謝清源開門,將她讓進書房。


    謝清源穿灰棉袍,套棉馬褂,著棉布鞋,窄看他古代文人的穿著裝扮,就此認為他是不苟言笑,嚴肅古板的古董,則屬於以衣衫量人了。袁秋華早就聽族人說過,其實呢,族長談吐風趣,既會市井的趣語村言,又懂士林的詼諧辭賦,擅長活躍氣氛,是個快活人,去哪兒都是笑聲一片,走到哪裏都受歡迎。他極好搞笑取樂,喜歡嬉嬉哈哈,嬉戲鬧騰,跟人逗趣耍笑,正經話,機智言,又隱藏在嬉笑戲謔的開玩笑裏。言輕意重,意味深長,當時不覺得,某天因某事,就忽然醒悟過來,原來他話裏有話,事裏有事,原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明白了他暗有所指,會心一笑,越來越佩服了。


    神采矍鑠,清清爽爽,確實與眾不同。袁秋華還知曉,他越活越不拘禮節,越老越頑皮,跟晚輩嬉笑,不分上下,不論大小,不講尊卑,更像老頑童。雖在非正式場所,他是老頑童,一到正經場合,族長開始問事,卻威風八麵,特有一股威嚴,自揚一股豪爽。他判事動機相當純正,對做好事的好人一貫維護,對興風作浪的壞人,一律嚴加懲處,不怕得罪小人,哪怕是得罪沾親帶故的一大群人,也要秉公而斷,主持正義,維係公共利益,維持家族秩序。


    暗柳如煙,暮雨生涼,簾半卷,花雨濱紛,風在半掩的窗前試探著,偶或翻動桌上攤開的書頁。房中,一盆炭火燃得正旺,紅通通,暖烘烘,熱騰騰,室溫宜人。


    謝清源搬把椅子放火盆邊,擺手一請,示意袁秋華坐下烤火。


    袁秋華環顧四周,觸目所及,四壁皆書,她喜不自禁,伸手翻閱起來:哇哇,像圖書館耶,嘖嘖,好多古書啊!真不愧是書香門第,詩書人家。


    謝清源說:哈哈,愛書之人看見書,猶如酒徒嗅到酒香,雙目灼灼,發賊眼之光!


    袁秋華撫額一愣:看到這些買不到的古藉,我正想偷呢。告訴你一個小竅門哦,在武漢的時候,我經常去蘭陵路的古藉書店淘氣,碰到絕版又買不起,手裏就拿本套封皮的舊書進去,偷偷將封皮套到絕版上,把舊書放迴書架,手裏再拿著絕版,大搖大擺地出來。


    謝清源拍手大笑:你這孩子,確實淘氣,古靈精怪喔,不過孔乙已說,“讀書人竅書不算賊”。我這些書,免費向族人開放,你不必耍心機,看上哪本,就借去讀,記得歸還,就好。


    袁秋華合上手頭的書:今日,鄙人就借這本豎版繁體,文言文的《道德經》,可行否?


    謝清源說:怎麽不行?好貨遇到識貨人,幸哉樂哉!好書遇到愛書人,不亦悅乎!


    袁秋華說:閱讀嘛,多多益善。借書哩,我可是貪得無厭的,隻要你不嫌煩,我還需時不時來打擾呢。


    謝清源說:我熱烈歡迎,這還有《康熙字典》,和《四庫全書》,隻要你需用,我一定會拱手相借!


    他不喜歡讀現代文學,尤其討厭發表在雜誌和報紙上的文學,認為那些東西一團糟,流行胡說八道,盡渲泄些無聊的酸水脹氣,不看比看了好,看了會把人腦子搞成豬腦子。誰在真正做學問呢?遊戲人生,玩文學而己。他的觀點就是古典才有文學,而流行的通常是粗鄙,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暴發戶在數錢,在炫耀錢的諸種好處,根本就沒有什麽文學。


    他如是說,指指書架。整齊排列的書架,標識著冷清,展示出寂靜,它典雅,它潔淨,它揚溢著書香氣息。


    謝清源說:現今世道,重商賤文,隻可惜愛讀書好鑽研的族人,越來越少了,絕版堆積在櫥,如同裝進棺材,葬身於此。


    袁秋華說: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而,士為知已者死!


    謝清源說:我老了,這些寶貴古書,要麽捐贈圖書館,要麽托附給族中惜書人,把免費借閱的風氣,繼續傳承下去!


    袁秋華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個體技能有限,不如國家力量大,還是捐贈給圖書館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謝河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泉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泉浴並收藏謝河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