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聽了宋之閔之言心下大為震驚,自被貶房州,自己可謂是戰戰兢兢,整日閉門謝客,更不敢有一句妄言。這宋之閔自神都而來,那宋之問是朝廷進士,因相貌出眾、儀表堂堂被皇帝選為宮廷侍臣,是皇帝的心腹之臣。宋之問,卻也生得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才華橫溢,隻是此人為求榮華,一味討好薛懷義,李顯是非常的不喜歡宋之問。
宋之閔環顧了一下四周,李顯看他環顧四周是想支走別人,隻是這宋之閔是宋之問堂弟,如果這宋之閔的品行和宋之問一樣,支走他人卻是下下之策。於是李顯對宋之閔道:“此處沒有外人,隻有我妻兒,你有話盡管說便是,不必顧慮。”
韋氏、李重潤、李仙兒、李仙仙、李仙蕙、李裹兒也都側耳靜聽,想要聽聽這宋之閔搞得如此謹慎到底是要說什麽事。宋之閔見李顯並沒有將眾人辭退,於是對李顯道:“我在神都偶然聽到有人對我堂兄宋之閔道:‘此次之事若成,你我皆萬人之上,若是不成,便將此時嫁禍與廬陵王兄弟,反正太後早就想除去廬陵王兄弟了。’我在暗中聽這話十分震驚,便連夜找到家師,將這事告知了家師,家師聽了此事,便與我立即動身,前來房州想要告知殿下,隻是不知是走漏了消息,還是怎麽迴事,一路上我與師傅二人便一直遭到賊人追殺。”
李顯聽了此事,心裏暗暗叫苦,隻道是自己兢兢業業,卻也被能人惦記著,更不想自己的母親卻似如此心狠,早就聽聞先太子李弘、李賢皆被親母所害,那李弘、李賢乃是李顯的兄長,都是武後親生,卻不想會有如此下場,萬幸是自己並無經天緯地之才,否則隻怕此時也與兩位兄長一般慘遭毒害了。
武則天與高宗誕有四子二女:
長子李弘,此子性情寬宥,謙遜仁義,實是治國之才,深得高宗與朝臣信賴。而其卻對其母專權十分不滿,多次違背母親的旨意,武則天為了清除障礙,將李弘用毒酒秘密謀害,享年二十四歲。死後高總傷痛欲絕,追封其為帝,諡號“孝敬”。
次子李賢,太子李弘死後,李賢被封為太子,才思敏捷,自然也成為了武則天的絆腳石,於是武則天以圖謀不軌為由,將其廢為庶人,被貶巴州。後傳言被武則天秘密殺害,享年二十九歲。死後追封章懷太子。
三子李顯,李賢被廢後李顯繼任太子,後繼位登基,李顯隻做了兩個月的皇帝就被武則天找借口廢為廬陵王。
四子李旦,李顯被廢廬陵王後李旦繼位,李旦卻是武則天的傀儡皇帝,武則天甚至都不讓李旦參與朝政。後武則天廢李旦,親自稱帝,改國號大周。
長女安定公主,武則天還是昭儀時,為了與王皇後爭權,武則天將自己新生不久的女兒親手掐死,隨後嫁禍給王皇後。後追封安定公主。
次女太平公主,深得高宗與武則天之寵。八歲時,太平公主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道士,雖名為出家,太平公主卻一直待在宮中。後吐蕃國欲與太平公主和親,高宗與武則天不願女兒遠嫁番邦,於是為其修建太平觀供其居住,又以太平公主已經出家為由拒絕了吐蕃和親。
韋氏聽了對李顯道:“殿下此時更應事事小心,切不可疏忽大意。隻是不知那夥賊子是想做什麽陷害殿下。”
李重潤問宋之閔道:“宋兄可知是何人密謀要害我父王?”
宋之閔搖搖頭道:“我隻是在屋外隱隱聽見這些話,也不知道是何人密謀,隻是我堂兄宋之問卻是參與其中。而我的不辭而別,更是讓其心生恨意,一路上這許多的截殺恐怕就與他們有著脫不開的幹係。”
李仙蕙見宋之閔仁義,便對宋之閔謝道:“感謝宋公子冒死傳信!”
宋之閔連忙對李仙蕙道:“仙蕙姑娘客氣,隻是我那堂兄實在不是什麽仁義之人,如此作為,是將我宋家推向深淵,讓我宋家背上那萬世罵名,我也隻不過是盡了忠孝之本分而已。”
李顯便問道:“難不成是那薛懷義?”
宋之閔有些驚訝的對李顯道:“那薛懷義早就被皇帝陛下賜死了。”
李顯聞言也是十分感慨,那薛懷義是皇帝寵幸之臣,仗著皇帝的寵幸,橫行霸道,卻不想最後也落得個如此下場。
李顯辭退了宋之閔,宋之閔行禮告退,走前又看了一眼李仙蕙,李仙蕙見宋之閔看她,當下臉又紅了起來。辭退宋之閔後,李顯對韋氏道:“難道是武家的人?那武家的早就覬覦我李家江山了。”
韋氏聽到李顯說可能是武家的人,也心生懼意,每次皇帝派人前來探視,李顯與韋氏都是驚慌不已,韋氏也深知武則天的手段。
李裹兒道:“父王卻也不必如此驚慌,想必此事是那些賊人蓄謀已久的,怕是躲也躲不過去。”
李仙仙道:“武家在朝中勢力龐大,此時我們應該與武家交好,縱然是賊人陷害,若是武家之人力保父王,興許父王能夠逃過此劫。”
李顯聽了李仙仙的話,連連點頭,對李仙仙道:“仙仙所言有理,你速去將裳春叫來。”
李仙仙見事態緊急,李顯又讓她去叫李裳春,也不敢耽擱,趕緊出了正堂,去找李裳春。
李裹兒見李顯讓叫李裳春來,心裏也猜到了七八分,這恐怕是要以李裳春為質,與武家聯姻。心下登時十分不滿,跪下問李顯道:“父王難道是要將裳春姐姐嫁給武家的人?”
李顯長歎一聲道:“事到如今,別無他法。裳春為人孝道,更兼心靈手巧,想必武家之人也不會拒絕這門親事。”
李仙蕙聞言心中也是不滿,對李顯跪道:“父王在神都的時候,就已經將出生不久的仙清姐姐許配給了右金吾衛將軍韋鐬,就是為了獲得金吾衛的支持,卻不想仙清姐姐早夭,如今我們一家遠在房州,並無任何過失,為何要將裳春姐姐嫁給武家?”
一旁的李仙兒聽得要將李裳春嫁給武家,更是不願,對李顯跪道:“武家的人如果一心要置我們於死地,絕並不是一個裳春姐姐就能改變的了的,為什麽還要將裳春姐姐往火坑裏推?”李仙兒與李仙仙一直跟隨李裳春學習針線刺繡,感情自然十分要好。
李重潤跪下道:“父王,我與仙蕙、裹兒悉心學武,若是賊人來,我等三人拚了命也要護得父王周全,隻是此事實在不妥。”
韋氏對李重潤、李仙兒、李仙蕙、李裹兒道:“裳春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了,你父王與我為其定下一樁婚事豈不更好?況且那武家的人在朝中位高權重,我聽說那陳王武延暉尚未婚配,武延暉是武承嗣之子,武元爽之孫,卻也是門當戶對。”
李仙蕙道:“武承嗣是皇帝的侄子,與武三思都深得皇帝之寵,皇帝多次欲立武承嗣為太子,是以狄仁傑為首的朝中眾臣反對才沒有立為太子,武承嗣大肆殘害忠良,殘殺我李姓族人,越王李貞父子起兵討武,就是受到武承嗣的誣陷而起兵自保。”隨後又對李顯說道:“父王,我伯伯李上金、李素節等人之死你難道也忘了就是那武承嗣所陷害的?”
李裹兒道:“我李姓宗族之人死在武承嗣手中之人眾多,為何還要將裳春姐姐嫁給那武承嗣之子?”
李顯見幾個兒女你一言我一語,都是不想與武家聯姻,心下也十分糾結。韋氏見李顯糾結,拿不定主意,便說道:“我兒莫要胡言,那武延暉也並非武承嗣,況且那武承嗣自從未爭得太子之位,終日鬱鬱不樂,不問朝中之事。更何況那裳春也不是我所親生,舍裳春而救我全家有什麽不好?裳春嫁給武延暉總比嫁給那些邊關將領獨而守空房要好吧?裳春這一嫁,也全了她忠孝名節,有什麽不好?”
李仙蕙見韋氏如此言語,說道:“母親隻覺得裳春姐姐不是自己親生,就可以舍棄,我們雖不是一母所生,也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怎麽能將裳春姐姐推向火坑而保全我們呢?”
李裹兒道:“如果賊人是有心陷害,蓄謀已久的陰謀,難道僅憑將裳春姐姐嫁給武家就能避免嗎?”
李重潤道:“大不了以死相拚,玉石俱焚。”
李顯聞言大怒道:“你們皆是我的兒女,我決定的事情,你們竟敢如此多言,真是豈有此理!平日所讀的聖賢書都是教你們如此不孝嗎?趕緊給我退下!否則家法伺候!”
李重潤等人見李顯發怒,縱然心下十分不滿,但也不敢多言,當即一個個滿臉不情願地退出正堂。
四人出了正堂,看見李仙仙此時正與李裳春從側廂走來,便迎了上去。
李仙蕙四人將剛才的事告訴了李仙仙與李裳春,李裳春聽了垂淚不止,李仙仙隻說是自己出的主意害了李裳春,當即朝著那正堂跑去。
李仙仙走進正堂,跪倒在堂前,對李顯泣道:“父王,我剛剛說的都是戲言,你為何要將裳春姐姐嫁給那武延暉?”
韋氏見李仙仙哭的悲傷,於心不忍,當下上前扶起了李仙仙,對李仙仙道:“仙仙,這事我與你父王也不情願,隻是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也隻有這樣,方才能夠保住我們一家啊!”
李顯喝了一大口酒,長歎一聲道:“我又何嚐不心疼裳春?隻是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了!”
李仙仙哭問道:“我常跟隨裳春姐姐學習刺繡,裳春姐姐為人寬厚仁孝,為什麽卻是這樣的下場?還要嫁給武家那些賊人,那武家的人早就想取代我們李家了,他們還害死的我們李家人少嗎?”
李顯聽到李仙仙竟然敢這麽說,這正是犯了皇帝的大忌,勃然大怒道:“你給我速速退下!再有多言,家法伺候!”
李仙仙又跪下,對李顯哭道:“此事都是因為我而起,父王如果執意要與武家聯姻,那就把仙仙嫁給武家吧!我願替裳春姐姐嫁入武家!”
宋之閔環顧了一下四周,李顯看他環顧四周是想支走別人,隻是這宋之閔是宋之問堂弟,如果這宋之閔的品行和宋之問一樣,支走他人卻是下下之策。於是李顯對宋之閔道:“此處沒有外人,隻有我妻兒,你有話盡管說便是,不必顧慮。”
韋氏、李重潤、李仙兒、李仙仙、李仙蕙、李裹兒也都側耳靜聽,想要聽聽這宋之閔搞得如此謹慎到底是要說什麽事。宋之閔見李顯並沒有將眾人辭退,於是對李顯道:“我在神都偶然聽到有人對我堂兄宋之閔道:‘此次之事若成,你我皆萬人之上,若是不成,便將此時嫁禍與廬陵王兄弟,反正太後早就想除去廬陵王兄弟了。’我在暗中聽這話十分震驚,便連夜找到家師,將這事告知了家師,家師聽了此事,便與我立即動身,前來房州想要告知殿下,隻是不知是走漏了消息,還是怎麽迴事,一路上我與師傅二人便一直遭到賊人追殺。”
李顯聽了此事,心裏暗暗叫苦,隻道是自己兢兢業業,卻也被能人惦記著,更不想自己的母親卻似如此心狠,早就聽聞先太子李弘、李賢皆被親母所害,那李弘、李賢乃是李顯的兄長,都是武後親生,卻不想會有如此下場,萬幸是自己並無經天緯地之才,否則隻怕此時也與兩位兄長一般慘遭毒害了。
武則天與高宗誕有四子二女:
長子李弘,此子性情寬宥,謙遜仁義,實是治國之才,深得高宗與朝臣信賴。而其卻對其母專權十分不滿,多次違背母親的旨意,武則天為了清除障礙,將李弘用毒酒秘密謀害,享年二十四歲。死後高總傷痛欲絕,追封其為帝,諡號“孝敬”。
次子李賢,太子李弘死後,李賢被封為太子,才思敏捷,自然也成為了武則天的絆腳石,於是武則天以圖謀不軌為由,將其廢為庶人,被貶巴州。後傳言被武則天秘密殺害,享年二十九歲。死後追封章懷太子。
三子李顯,李賢被廢後李顯繼任太子,後繼位登基,李顯隻做了兩個月的皇帝就被武則天找借口廢為廬陵王。
四子李旦,李顯被廢廬陵王後李旦繼位,李旦卻是武則天的傀儡皇帝,武則天甚至都不讓李旦參與朝政。後武則天廢李旦,親自稱帝,改國號大周。
長女安定公主,武則天還是昭儀時,為了與王皇後爭權,武則天將自己新生不久的女兒親手掐死,隨後嫁禍給王皇後。後追封安定公主。
次女太平公主,深得高宗與武則天之寵。八歲時,太平公主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道士,雖名為出家,太平公主卻一直待在宮中。後吐蕃國欲與太平公主和親,高宗與武則天不願女兒遠嫁番邦,於是為其修建太平觀供其居住,又以太平公主已經出家為由拒絕了吐蕃和親。
韋氏聽了對李顯道:“殿下此時更應事事小心,切不可疏忽大意。隻是不知那夥賊子是想做什麽陷害殿下。”
李重潤問宋之閔道:“宋兄可知是何人密謀要害我父王?”
宋之閔搖搖頭道:“我隻是在屋外隱隱聽見這些話,也不知道是何人密謀,隻是我堂兄宋之問卻是參與其中。而我的不辭而別,更是讓其心生恨意,一路上這許多的截殺恐怕就與他們有著脫不開的幹係。”
李仙蕙見宋之閔仁義,便對宋之閔謝道:“感謝宋公子冒死傳信!”
宋之閔連忙對李仙蕙道:“仙蕙姑娘客氣,隻是我那堂兄實在不是什麽仁義之人,如此作為,是將我宋家推向深淵,讓我宋家背上那萬世罵名,我也隻不過是盡了忠孝之本分而已。”
李顯便問道:“難不成是那薛懷義?”
宋之閔有些驚訝的對李顯道:“那薛懷義早就被皇帝陛下賜死了。”
李顯聞言也是十分感慨,那薛懷義是皇帝寵幸之臣,仗著皇帝的寵幸,橫行霸道,卻不想最後也落得個如此下場。
李顯辭退了宋之閔,宋之閔行禮告退,走前又看了一眼李仙蕙,李仙蕙見宋之閔看她,當下臉又紅了起來。辭退宋之閔後,李顯對韋氏道:“難道是武家的人?那武家的早就覬覦我李家江山了。”
韋氏聽到李顯說可能是武家的人,也心生懼意,每次皇帝派人前來探視,李顯與韋氏都是驚慌不已,韋氏也深知武則天的手段。
李裹兒道:“父王卻也不必如此驚慌,想必此事是那些賊人蓄謀已久的,怕是躲也躲不過去。”
李仙仙道:“武家在朝中勢力龐大,此時我們應該與武家交好,縱然是賊人陷害,若是武家之人力保父王,興許父王能夠逃過此劫。”
李顯聽了李仙仙的話,連連點頭,對李仙仙道:“仙仙所言有理,你速去將裳春叫來。”
李仙仙見事態緊急,李顯又讓她去叫李裳春,也不敢耽擱,趕緊出了正堂,去找李裳春。
李裹兒見李顯讓叫李裳春來,心裏也猜到了七八分,這恐怕是要以李裳春為質,與武家聯姻。心下登時十分不滿,跪下問李顯道:“父王難道是要將裳春姐姐嫁給武家的人?”
李顯長歎一聲道:“事到如今,別無他法。裳春為人孝道,更兼心靈手巧,想必武家之人也不會拒絕這門親事。”
李仙蕙聞言心中也是不滿,對李顯跪道:“父王在神都的時候,就已經將出生不久的仙清姐姐許配給了右金吾衛將軍韋鐬,就是為了獲得金吾衛的支持,卻不想仙清姐姐早夭,如今我們一家遠在房州,並無任何過失,為何要將裳春姐姐嫁給武家?”
一旁的李仙兒聽得要將李裳春嫁給武家,更是不願,對李顯跪道:“武家的人如果一心要置我們於死地,絕並不是一個裳春姐姐就能改變的了的,為什麽還要將裳春姐姐往火坑裏推?”李仙兒與李仙仙一直跟隨李裳春學習針線刺繡,感情自然十分要好。
李重潤跪下道:“父王,我與仙蕙、裹兒悉心學武,若是賊人來,我等三人拚了命也要護得父王周全,隻是此事實在不妥。”
韋氏對李重潤、李仙兒、李仙蕙、李裹兒道:“裳春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了,你父王與我為其定下一樁婚事豈不更好?況且那武家的人在朝中位高權重,我聽說那陳王武延暉尚未婚配,武延暉是武承嗣之子,武元爽之孫,卻也是門當戶對。”
李仙蕙道:“武承嗣是皇帝的侄子,與武三思都深得皇帝之寵,皇帝多次欲立武承嗣為太子,是以狄仁傑為首的朝中眾臣反對才沒有立為太子,武承嗣大肆殘害忠良,殘殺我李姓族人,越王李貞父子起兵討武,就是受到武承嗣的誣陷而起兵自保。”隨後又對李顯說道:“父王,我伯伯李上金、李素節等人之死你難道也忘了就是那武承嗣所陷害的?”
李裹兒道:“我李姓宗族之人死在武承嗣手中之人眾多,為何還要將裳春姐姐嫁給那武承嗣之子?”
李顯見幾個兒女你一言我一語,都是不想與武家聯姻,心下也十分糾結。韋氏見李顯糾結,拿不定主意,便說道:“我兒莫要胡言,那武延暉也並非武承嗣,況且那武承嗣自從未爭得太子之位,終日鬱鬱不樂,不問朝中之事。更何況那裳春也不是我所親生,舍裳春而救我全家有什麽不好?裳春嫁給武延暉總比嫁給那些邊關將領獨而守空房要好吧?裳春這一嫁,也全了她忠孝名節,有什麽不好?”
李仙蕙見韋氏如此言語,說道:“母親隻覺得裳春姐姐不是自己親生,就可以舍棄,我們雖不是一母所生,也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怎麽能將裳春姐姐推向火坑而保全我們呢?”
李裹兒道:“如果賊人是有心陷害,蓄謀已久的陰謀,難道僅憑將裳春姐姐嫁給武家就能避免嗎?”
李重潤道:“大不了以死相拚,玉石俱焚。”
李顯聞言大怒道:“你們皆是我的兒女,我決定的事情,你們竟敢如此多言,真是豈有此理!平日所讀的聖賢書都是教你們如此不孝嗎?趕緊給我退下!否則家法伺候!”
李重潤等人見李顯發怒,縱然心下十分不滿,但也不敢多言,當即一個個滿臉不情願地退出正堂。
四人出了正堂,看見李仙仙此時正與李裳春從側廂走來,便迎了上去。
李仙蕙四人將剛才的事告訴了李仙仙與李裳春,李裳春聽了垂淚不止,李仙仙隻說是自己出的主意害了李裳春,當即朝著那正堂跑去。
李仙仙走進正堂,跪倒在堂前,對李顯泣道:“父王,我剛剛說的都是戲言,你為何要將裳春姐姐嫁給那武延暉?”
韋氏見李仙仙哭的悲傷,於心不忍,當下上前扶起了李仙仙,對李仙仙道:“仙仙,這事我與你父王也不情願,隻是事到如今也別無他法,也隻有這樣,方才能夠保住我們一家啊!”
李顯喝了一大口酒,長歎一聲道:“我又何嚐不心疼裳春?隻是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了!”
李仙仙哭問道:“我常跟隨裳春姐姐學習刺繡,裳春姐姐為人寬厚仁孝,為什麽卻是這樣的下場?還要嫁給武家那些賊人,那武家的人早就想取代我們李家了,他們還害死的我們李家人少嗎?”
李顯聽到李仙仙竟然敢這麽說,這正是犯了皇帝的大忌,勃然大怒道:“你給我速速退下!再有多言,家法伺候!”
李仙仙又跪下,對李顯哭道:“此事都是因為我而起,父王如果執意要與武家聯姻,那就把仙仙嫁給武家吧!我願替裳春姐姐嫁入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