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不過幾天功夫,連不怎麽出門的蕭何,偶爾出門時便也能在外麵聽到有人談論起皇陵鬧鬼的事。若是皇都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此事,那紫金城中的那位自然也該是聽到了。
不過慕初然倒是能忍得住,卻不是他那耐性出奇的好。隻不過慕初然覺得流言罷了,不去信不去管,冷處理些日子,自然就會過了這風波。
謠言止於智者,止於晨光。
但他同時也暗地派了烏衣衛到民間去查探詳情。
因為皇陵之事,竟然一時間讓皇都裏的人都有些人心惶惶。
蕭何不信鬼神之說,但大殷舉國上下尚道教,神鬼之說,大有人在信,且是篤信。一時間,九丹宮的黃紙符都銷得比平時多好幾倍。
前幾日,蕭何為府中請的教書先生,總算是到了。
教書先生是附近鄉裏頗有些才學的老秀才,蕭何請他來,一則教教杜南珠讀書寫字,二則讓平日裏那些不愛讀書又愛瞎顯擺之流,如韓秋,也去漲漲學問。
蕭何宣布了最新的規矩,但凡教書先生授課時,手裏沒有活計的都得去聽課。
這規矩之下,真有幾個主動去聽學的。不過卻不包括杜南珠。
杜南珠因為不愛去聽,每每到了先生講學時,都找借口跑出來,或者找地方躲起來。卻也每每都被蕭何強行捉迴來,再將她帶迴書房去。
隻不過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能把這丫頭哄好,讓她乖乖學習讀書寫字,這讓蕭何有些沒招了。
甚少出院的慕雲景,此時過來,望著這景象隻輕輕一笑,上前抱起杜南珠,帶著她一起進了書房,還一邊細言細語地勸道:“哥哥陪你一同來聽先生講書如何?”
杜南珠在他懷裏恢複了乖巧神態,還伸手摸了摸慕雲景的臉頰,點頭說好。
旁邊的蕭何看得直歎氣搖頭,卻也隻能服了慕雲景。
“幹脆以後你就做奶娘好了,幫忙帶一帶這孩子吧。”蕭何趴在窗邊,聲音不大,卻剛好能被慕雲景聽到。他也不生氣,幹脆地迴答道:“好。”
鬥嘴的樂趣在於你有了一招攻擊,對方要麽有力反擊,要麽更賣力地進攻。來而不往非禮也,來去之間才有趣,而慕雲景這打不還手罵不還手的脾氣,倒讓蕭何沒趣了,她索性走開,不擾著他們上課。
由於是教從未識字的孩童,這課也上得簡單,不一會兒,先生就宣布下課。
杜南珠扯著慕雲景要去街上逛逛。
慕雲景抬頭看了蕭何一眼,蕭何便知他意,“我同你們一起去。”
隨後,三人同行上街。
到了街上,他們三人倒引來不少路人側目。
兩個年輕的俊俏公子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女童,的確有些稀奇。蕭何已經不小心看到一些對他們指指點點的人,但她也裝作毫不知情,走得愈發大搖大擺了些。
杜南珠要去茶樓裏聽說書,他們便一起到了沿著定北河邊的一間茶樓裏,此處風景也不錯,倒是消遣時光的好地方。若是聽說書,也要選好地方。這裏離渡口也近,不論是從水路旱路,南來北往,進城出城,多會從這附近經過。
閑來無聊一坐的人也不少。等他們入來,坐定之後,蕭何本欲伸手去抱杜南珠。此間座椅偏高,她一個小孩兒坐不穩當。
誰知這小妮子身子一扭,不給蕭何抱,轉身她就縮到慕雲景的懷裏去。
如此親疏之別,真讓蕭何泄氣。她隻好自嘲地笑道:“在下無甚女人緣。”
她便省了功夫由得慕雲景帶著南珠,自己專心聽那說書人講起了故事。這說書人講的故事倒也有幾分有趣,說的是大金國的皇家秘辛。從那帝後恩愛說起,講到皇長子功勳卓絕,一朝入東宮,冊立為太子,十年逾,戰事起。太子親征,中箭負傷返。
聽到一半,蕭何微微眯起眼睛,這所謂大金國的秘史,聽明白了,乃是借指當朝陳年舊事。明白人自然就會想到那兒去。
那說書人年紀看來也不過四十多歲,一臉病容,卻精神矍鑠,雙目有神,說話也中氣十足,言辭通俗風趣,講到情節激動時,風聲雷聲俱下,頗有些感染力。
在他的故事裏,往後的情節發展可謂是峰迴路轉,太子病危,皇妃勾結朝臣先害死了皇後,又害死了皇帝,接著連太子也一起送了命。皇妃的小兒子被扶上了龍椅,從此妃子搖身一變,成了太後。
先太子冤魂夜夜長泣,哀國祚不爭,悲牝雞司晨。
到此處,總算是聽出他的幾分用心。
蕭何端著茶碗,喝著淡而無味的茶湯,聽著指桑罵槐的故事,臉上自始自終掛著淡淡的笑,心道,這皇陵鬧鬼之事的確是有人有心所為。
第二場戲這麽快就悄然上演了。
蕭何望向慕雲景,顯然這個生拉硬湊的故事,也讓他憶起往事,眼底幾分迷惘,幾分悵然。且不說他這個當事人,但凡百姓對宮闈秘史多少都會有些好奇,大抵是這類故事離他們日常生活遙不可及,才多有猜測,情節越是曲折離奇越是吸引人。
當年朝局變故,一些年長者依然曆曆在目,被這故事一點撥,自然也能想到別處去了。
一個故事便能使百姓對皇家生了諸多猜忌,甚至能聯想到慕初然的皇位是陰謀奪來的。雖不會有人直言,但謠言便是如此,隻要生出與真相相關的點滴聯係,便能叫人捕風捉影一般,編織成更多蛛絲馬跡,漸漸,所謂謠言亦能在口耳相傳之中愈來愈成形,因傳播者的力量,將之發展壯大,甚至有朝一日高過事實真相。
是才有人言可畏一說。
宮外流言四起,宮內自然也少不了各種傳聞。一起皇陵鬧鬼,本就是無中生有的事,竟然也硬生生被那幕後之人搬弄出許多荒唐故事來,動搖了天家威信。
為帝君者最忌憚的便是有人說他這王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當年慕初然被立為太子時,先帝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不能親政。政務多交於攝政王蕭黎、安王段裕,及太子太傅唐清華此三人。
而當年先帝駕崩之時亦是毫無預兆,慕初然在太子位被推舉上龍椅時仍有些懵懂。
此時,他卻不得不下令讓京兆府速查,何人在街頭茶樓裏借古諷今。誰知那說書人卻走了,無人再見過他。故事雖然不再傳了,但已經聽過的人卻不在少數。
是誰埋下一顆種子,帶著滿滿惡意在人們心中,借猜疑與歪曲之勢慢慢發芽?
慕初然心裏懷疑的人,隱隱約約地閃過幾個名字,卻沒能讓他再去深想。
一晃月餘,小十竟也習慣了在蕭府上做雜役的日子。
他原本擔心青龍堂的人會找上來,卻出奇的沒有動靜。按照往日裏那些人的做派,此時早該上門拜會了。他不信隋舵主真是如此愚鈍之人。當日畫舫之上,蕭何前腳下船,後腳自己就不在暗艙之內,隻要對著船上賓客名單,自然能追查到這裏來。
他一直在等著。
這夜,卻終於被他等到了。
府門外的響動,驚醒了淺睡在下人房裏的小十。他翻身起來,抓了件外套,隨便一裹,就握著兵器衝了出來。他視力及聽力在夜間裏尤為出色。
在院中等了片刻,不見有人闖進來,於是他幹脆躍上屋頂,令他吃驚的是,竟然看到有兩隊人馬在蕭府門口發現爭執,兩邊皆是身著黑衣,夜行勁裝。
一方著布甲,身手招式,讓他略有熟悉,一方著精良鎧衣,也是配合默契,行動出招都嚴謹有序,彼此配合亦能密不透風。雙方纏鬥不久,前者有人落敗,便迅速撤離。
而後者連收屍的工作也一並做了,帶著屍體消失於夜幕之中。
從頭到尾,小十站在屋脊上看得清清楚楚,連出手機會都沒有。
直到兩方人馬均已撤走時,夜間巡邏的府兵也因聽到了動靜,才到大門口去查探。彼時早已人去獸散,樓空矣。
而小十也悄然退迴下人方房裏,這一夜裏發生的事情,隻有他一人清楚。那其中一方人馬是青龍堂的地絕殺手,看來青龍堂是料定了自己已毒發身亡,隻隨便拍了些中等身手的殺手過來探路。
而攔截他們,並且還清理了屍體的,不像是京兆府的衙兵,也不像禦林軍。
其行事作風幹淨利落,不帶首尾,衣著武器不似凡品,倒像是從宮裏出來的。如此猜測之下,莫不是傳說中的烏衣衛?
他曾聽韓秋提起過,曾有黑衣人夜探蕭府,那發生在他來這之前。
這便說明,的確是烏衣衛替慕初然盯著這地方。
但慕初然用的是什麽心,他便猜不透了。
蕭何對慕初然的種種態度,在他來看,似敵又似友。但此前青龍堂的刺殺任務,卻屢次壞在她手中。這其中又有多少是道不清說不明的,依小十來看,蕭何是不太會先故意騙取信任,再謀後算的人。
她若行動皆是出於本心。
隻不過這些,他也懶得去問。一如今夜之事他也懶得告知蕭何。
不過幾天功夫,連不怎麽出門的蕭何,偶爾出門時便也能在外麵聽到有人談論起皇陵鬧鬼的事。若是皇都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此事,那紫金城中的那位自然也該是聽到了。
不過慕初然倒是能忍得住,卻不是他那耐性出奇的好。隻不過慕初然覺得流言罷了,不去信不去管,冷處理些日子,自然就會過了這風波。
謠言止於智者,止於晨光。
但他同時也暗地派了烏衣衛到民間去查探詳情。
因為皇陵之事,竟然一時間讓皇都裏的人都有些人心惶惶。
蕭何不信鬼神之說,但大殷舉國上下尚道教,神鬼之說,大有人在信,且是篤信。一時間,九丹宮的黃紙符都銷得比平時多好幾倍。
前幾日,蕭何為府中請的教書先生,總算是到了。
教書先生是附近鄉裏頗有些才學的老秀才,蕭何請他來,一則教教杜南珠讀書寫字,二則讓平日裏那些不愛讀書又愛瞎顯擺之流,如韓秋,也去漲漲學問。
蕭何宣布了最新的規矩,但凡教書先生授課時,手裏沒有活計的都得去聽課。
這規矩之下,真有幾個主動去聽學的。不過卻不包括杜南珠。
杜南珠因為不愛去聽,每每到了先生講學時,都找借口跑出來,或者找地方躲起來。卻也每每都被蕭何強行捉迴來,再將她帶迴書房去。
隻不過用盡了各種辦法,都沒能把這丫頭哄好,讓她乖乖學習讀書寫字,這讓蕭何有些沒招了。
甚少出院的慕雲景,此時過來,望著這景象隻輕輕一笑,上前抱起杜南珠,帶著她一起進了書房,還一邊細言細語地勸道:“哥哥陪你一同來聽先生講書如何?”
杜南珠在他懷裏恢複了乖巧神態,還伸手摸了摸慕雲景的臉頰,點頭說好。
旁邊的蕭何看得直歎氣搖頭,卻也隻能服了慕雲景。
“幹脆以後你就做奶娘好了,幫忙帶一帶這孩子吧。”蕭何趴在窗邊,聲音不大,卻剛好能被慕雲景聽到。他也不生氣,幹脆地迴答道:“好。”
鬥嘴的樂趣在於你有了一招攻擊,對方要麽有力反擊,要麽更賣力地進攻。來而不往非禮也,來去之間才有趣,而慕雲景這打不還手罵不還手的脾氣,倒讓蕭何沒趣了,她索性走開,不擾著他們上課。
由於是教從未識字的孩童,這課也上得簡單,不一會兒,先生就宣布下課。
杜南珠扯著慕雲景要去街上逛逛。
慕雲景抬頭看了蕭何一眼,蕭何便知他意,“我同你們一起去。”
隨後,三人同行上街。
到了街上,他們三人倒引來不少路人側目。
兩個年輕的俊俏公子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女童,的確有些稀奇。蕭何已經不小心看到一些對他們指指點點的人,但她也裝作毫不知情,走得愈發大搖大擺了些。
杜南珠要去茶樓裏聽說書,他們便一起到了沿著定北河邊的一間茶樓裏,此處風景也不錯,倒是消遣時光的好地方。若是聽說書,也要選好地方。這裏離渡口也近,不論是從水路旱路,南來北往,進城出城,多會從這附近經過。
閑來無聊一坐的人也不少。等他們入來,坐定之後,蕭何本欲伸手去抱杜南珠。此間座椅偏高,她一個小孩兒坐不穩當。
誰知這小妮子身子一扭,不給蕭何抱,轉身她就縮到慕雲景的懷裏去。
如此親疏之別,真讓蕭何泄氣。她隻好自嘲地笑道:“在下無甚女人緣。”
她便省了功夫由得慕雲景帶著南珠,自己專心聽那說書人講起了故事。這說書人講的故事倒也有幾分有趣,說的是大金國的皇家秘辛。從那帝後恩愛說起,講到皇長子功勳卓絕,一朝入東宮,冊立為太子,十年逾,戰事起。太子親征,中箭負傷返。
聽到一半,蕭何微微眯起眼睛,這所謂大金國的秘史,聽明白了,乃是借指當朝陳年舊事。明白人自然就會想到那兒去。
那說書人年紀看來也不過四十多歲,一臉病容,卻精神矍鑠,雙目有神,說話也中氣十足,言辭通俗風趣,講到情節激動時,風聲雷聲俱下,頗有些感染力。
在他的故事裏,往後的情節發展可謂是峰迴路轉,太子病危,皇妃勾結朝臣先害死了皇後,又害死了皇帝,接著連太子也一起送了命。皇妃的小兒子被扶上了龍椅,從此妃子搖身一變,成了太後。
先太子冤魂夜夜長泣,哀國祚不爭,悲牝雞司晨。
到此處,總算是聽出他的幾分用心。
蕭何端著茶碗,喝著淡而無味的茶湯,聽著指桑罵槐的故事,臉上自始自終掛著淡淡的笑,心道,這皇陵鬧鬼之事的確是有人有心所為。
第二場戲這麽快就悄然上演了。
蕭何望向慕雲景,顯然這個生拉硬湊的故事,也讓他憶起往事,眼底幾分迷惘,幾分悵然。且不說他這個當事人,但凡百姓對宮闈秘史多少都會有些好奇,大抵是這類故事離他們日常生活遙不可及,才多有猜測,情節越是曲折離奇越是吸引人。
當年朝局變故,一些年長者依然曆曆在目,被這故事一點撥,自然也能想到別處去了。
一個故事便能使百姓對皇家生了諸多猜忌,甚至能聯想到慕初然的皇位是陰謀奪來的。雖不會有人直言,但謠言便是如此,隻要生出與真相相關的點滴聯係,便能叫人捕風捉影一般,編織成更多蛛絲馬跡,漸漸,所謂謠言亦能在口耳相傳之中愈來愈成形,因傳播者的力量,將之發展壯大,甚至有朝一日高過事實真相。
是才有人言可畏一說。
宮外流言四起,宮內自然也少不了各種傳聞。一起皇陵鬧鬼,本就是無中生有的事,竟然也硬生生被那幕後之人搬弄出許多荒唐故事來,動搖了天家威信。
為帝君者最忌憚的便是有人說他這王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當年慕初然被立為太子時,先帝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不能親政。政務多交於攝政王蕭黎、安王段裕,及太子太傅唐清華此三人。
而當年先帝駕崩之時亦是毫無預兆,慕初然在太子位被推舉上龍椅時仍有些懵懂。
此時,他卻不得不下令讓京兆府速查,何人在街頭茶樓裏借古諷今。誰知那說書人卻走了,無人再見過他。故事雖然不再傳了,但已經聽過的人卻不在少數。
是誰埋下一顆種子,帶著滿滿惡意在人們心中,借猜疑與歪曲之勢慢慢發芽?
慕初然心裏懷疑的人,隱隱約約地閃過幾個名字,卻沒能讓他再去深想。
一晃月餘,小十竟也習慣了在蕭府上做雜役的日子。
他原本擔心青龍堂的人會找上來,卻出奇的沒有動靜。按照往日裏那些人的做派,此時早該上門拜會了。他不信隋舵主真是如此愚鈍之人。當日畫舫之上,蕭何前腳下船,後腳自己就不在暗艙之內,隻要對著船上賓客名單,自然能追查到這裏來。
他一直在等著。
這夜,卻終於被他等到了。
府門外的響動,驚醒了淺睡在下人房裏的小十。他翻身起來,抓了件外套,隨便一裹,就握著兵器衝了出來。他視力及聽力在夜間裏尤為出色。
在院中等了片刻,不見有人闖進來,於是他幹脆躍上屋頂,令他吃驚的是,竟然看到有兩隊人馬在蕭府門口發現爭執,兩邊皆是身著黑衣,夜行勁裝。
一方著布甲,身手招式,讓他略有熟悉,一方著精良鎧衣,也是配合默契,行動出招都嚴謹有序,彼此配合亦能密不透風。雙方纏鬥不久,前者有人落敗,便迅速撤離。
而後者連收屍的工作也一並做了,帶著屍體消失於夜幕之中。
從頭到尾,小十站在屋脊上看得清清楚楚,連出手機會都沒有。
直到兩方人馬均已撤走時,夜間巡邏的府兵也因聽到了動靜,才到大門口去查探。彼時早已人去獸散,樓空矣。
而小十也悄然退迴下人方房裏,這一夜裏發生的事情,隻有他一人清楚。那其中一方人馬是青龍堂的地絕殺手,看來青龍堂是料定了自己已毒發身亡,隻隨便拍了些中等身手的殺手過來探路。
而攔截他們,並且還清理了屍體的,不像是京兆府的衙兵,也不像禦林軍。
其行事作風幹淨利落,不帶首尾,衣著武器不似凡品,倒像是從宮裏出來的。如此猜測之下,莫不是傳說中的烏衣衛?
他曾聽韓秋提起過,曾有黑衣人夜探蕭府,那發生在他來這之前。
這便說明,的確是烏衣衛替慕初然盯著這地方。
但慕初然用的是什麽心,他便猜不透了。
蕭何對慕初然的種種態度,在他來看,似敵又似友。但此前青龍堂的刺殺任務,卻屢次壞在她手中。這其中又有多少是道不清說不明的,依小十來看,蕭何是不太會先故意騙取信任,再謀後算的人。
她若行動皆是出於本心。
隻不過這些,他也懶得去問。一如今夜之事他也懶得告知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