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臉色一寒,冷冷道了一聲:“虛偽!”
為了迎接別國使臣,非要做足這門麵功夫,不考慮一下如何治理得普天之下再無乞兒,卻掩耳盜鈴將他們全部趕出城外,眼看著秋冷將至。在城外又無飯布施又無瓦遮頭,讓那些人怎麽活。
蕭何在心中暗罵一聲昏君,卻聽到沈蘇杭搖頭笑道:“蕭兄下迴可要注意這言辭,雖是戶部下的令,也是陛下親允過的。縱有不滿,也隻能吞進肚子裏。否則……”他沒說完的半句,被段衡接下去說完,“否則你就是打皇上的臉了,蕭何,你怎麽這麽大膽!
蕭何心中本來還有氣,卻被段衡這無賴腔調逗得不禁失笑:“世子,話可是你說的,膽大的是你。”
蕭何抬頭遠眺看陸續那些被趕出來的人沿著小路往城西方向去了,若是沒記錯,那邊通向城西的九峰山。蕭何細一盤算,這個時節九峰山上漫山遍野的楓樹怕是正紅,且九峰山上還有九丹宮是皇家道觀。
那些人去往這個方向,怕也是準備在這山腳下有人煙的地方討口飯吃,隻不過奉國使臣一到,難不保會將九峰山列為什麽參觀景點,屆時與皇家車馬一起去遊玩一番。到時候封路封山,莫不是把他們趕盡殺絕。
其實既然慕初然要造孽,蕭何本應該煽風點火,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個昏君才好,但苦了那些無辜百姓,都是些活人命啊。蕭何狠不下這個心,她轉而對他們二人說道:“不如我們跟過去看看吧。”
他們三人就下了馬,沿小路步行。這一路上看到不僅僅是乞丐,還有不少流民,這景象就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了。
蕭何攔住一個帶了三個小兒的老嫗問道:“老人家,你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啊?”老嫗麵容枯槁,目光渾濁,深深看了蕭何兩眼,才緩緩道:“俺是淮北人士,老家漲水,兒子媳婦都沒了,才帶了三個孫兒逃難來了。”
“淮北?”蕭何不由心中一震,“那你們是走了好遠的路了啊。”
老嫗麵色戚戚道:“沿路到處都有官府驅趕,不讓俺們待,隻能一路跟著別人走,哪有飯吃就往哪兒走。”她說著又打量了一下蕭何他們幾人,伸手道:“幾位公子看來是有錢人家,能不能賞幾個銅板讓俺們祖孫仨吃口熱湯麵。”
蕭何想也沒想,就從懷裏掏錢袋,段衡一把捏住她的手,說道:“別給錢,你會害死他們的。遲些時候派人出城給他們送些衣食即可。”
蕭何一愣,隨即明白,她是一時心軟沒考慮仔細,段衡說的有理,這種環境之下給錢不如給衣食。而且一旦被其他流民中心存歹念的人知道這老嫗手中有些錢財,這老弱婦孺隻能任人魚肉。
沈蘇杭才上前問道:“老人家,你先前說沿路到處都有官府驅趕是怎麽迴事?”
“還能怎麽迴事?就是官差們不讓俺們進城,不讓走官道唄。”老嫗見他們三人問了半天連半個銅錢也不舍得給,嘴裏嘟囔了幾句,就帶著孫兒繼續往前走。
蕭何伸手攔下,“既然你們沒地方去,不如稍候,我會派人送些衣食給你們。”老嫗白了她一眼,說道:“不勞幾位好心了,俺在路上聽說前麵山腳有人派粥派餅,不跟你們說了,晚了都被別人領光了。”
她帶著孫兒顫巍巍地走了。
蕭何一番好意反倒被人誤會成隻說不做的騙子,她迴頭與段衡、沈蘇杭交換了意見,決定跟過去看看,既然已經有人在這裏派吃食,那應該是皇都裏的善人。
等到了山腳下,便看到一個臨時搭建的木寮,邊上聚集了盡百來人,都是在這裏領了食物再席地而坐,多是狼吞虎咽的吃相。這裏有城中被趕出來的乞丐,也有別處逃難來的流民。
蕭何老遠隔著人群就看到在寮內派粥的人裏麵,站著一個季長歌。他比周圍人都高了一個頭,十分好認。
“季大人。”沈蘇杭也看到季長歌,語氣裏帶幾分疑惑。他們上前與季長歌碰頭,在一番詳聊之後才知道,原來季長歌一直關注著閬江建堤工程,但最近流民北上,才讓他知道堤壩根本就是渣工程,各路州府官員一幫碩鼠把工程銀兩吃得七七八八,真正用在工事上的,不到三成,偷工減料之下堆出來的東西怎麽能抵得住洪澇。
加上最近奉國使臣沿官道北上,地方官員才借機把災民趕出來,完全不顧他們死活。於是閬江洪區各地都效仿此法,一來二去才導致有一小波人走到了皇都腳下。
“季某已書奏折向陛下稟明戶部與工部失職,隻等明日上朝當麵再向陛下呈情。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故才動私庫在這裏救濟災民,能幫多少是多少。”季長歌一腔熱血讓蕭何也不由得動容。
先前已為這事被慕初然殿上斥責,差點都動了殺心,他就是太過耿直,看不懂那昏君隻愛聽好話,憂國憂民的悲天憫人之心讓蕭何暗暗佩服。
“季兄,”蕭何本想勸他明日朝堂之上話說少些,但一想他這脾氣自己勸也無用,便轉念道:“這寮中每日銀錢要費不少吧,稍後我派人送些補給來,也算為災民盡一份心。”
段衡雖然素日裏一副浪蕩公子模樣,但遇到正經事也不遲疑,“再算我一份。”沈蘇杭也湊了這個熱鬧,但他卻考慮更多一些,“不知季大人事前可有向李尚書匯報過此事?”
“親自登門三次,皆不得見,想是李尚書故意避開下官。”季長歌悻悻道。
蕭何明白沈蘇杭的用意,就算季長歌是做善事,也是僭越了,怕他反倒落人話柄。
“那京兆府處可有通報過?”沈蘇杭繼續問道。季長歌頷首道:“是有派人去通知過,但府尹不在,少尹也沒給迴信,長歌心急便先把食寮給支好。”
京兆府負責皇都外城安全,他們才是名正言順直接負責這種流動人口的管理事宜的。季長歌是軍人出身,行事風格自然都是用直接有效的辦法,執行力奇高,對於皇都內這種官僚作風怕一時也習慣不了。
沈蘇杭也是好意提醒,並無指責之意。正如蕭何所想,沈蘇杭也覺得此事不宜太急,還需從長計議,但季長歌折子都已經遞上去了,想必之前尚書大人避而不見也是收到什麽風聲,而視他為眼中釘。
明日朝堂之上,恐有一場血雨腥風,而站在這風暴眼中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季長歌。
蕭何不免也為他捏了一把汗。
次日早朝時,季長歌果然上奏痛責了閬江災情,又痛斥承建江堤官員貪汙工程款項,條條件件說得清清楚楚,直指工部與戶部兩位尚書大人。
慕初然一臉慍色,他麵前就擺的是三日前季長歌呈上來的奏折,還有所謂證據。
“兩位愛卿做何解釋?”他緩緩看向跪坐在首列的這兩位尚書大人。他們二人忙起身出列,李照庭不慌不忙應道:“季大人恐怕是被小人蒙蔽,才如此汙蔑我跟林大人,念他一片憂國憂民赤子之心,還望陛下輕恕他以下犯上大不敬之罪。”
此言一出,蕭何心叫不好,這老狐狸定是有後招。
季長歌大部分證據都是來自淮左一小官收集整理的,此人名喚孫叔通,三年前中榜眼後被調任淮左,本來也是極愛民的父母官,為官清廉為人正直,卻被排擠,政績卓然也得不到上司舉薦升遷。
此次孫叔通得知季長歌查江堤,本是熱心助他一臂之力,收集了多方貪官證據,但卻敗在走漏了風聲,早已有人快馬報至皇都。
李照庭當著季長歌的麵,把那孫叔通說成是貪贓枉法,罔顧百姓的蛀蟲,還不知從何處弄出一張萬民狀,狀告孫叔通欺淩淮左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種種罪狀。
須臾間,顛倒黑白,倒打了季長歌一耙。接著四品京兆府尹潘可言上前一步,向慕初然朗聲稟奏季長歌在皇都城外九峰山下私設食寮,將前日驅逐出城的乞丐流寇全都吸引到一處,形跡可疑,其心不軌。
季長歌辯解他設食寮隻是為了難民有口飯吃,並不做他想,更不知流寇是怎麽迴事。潘可言又繼續說道此前接到九峰山上九丹宮中道人報案,遇到山賊襲擊,入觀內生事,經查實乃山下流寇。而如今季長歌擺開陣仗還支持這群惡人,他們膽大包天連皇家道觀都敢鬧事,不日怕是要鬧進這宮城裏來。
遑論此事真假,季長歌已然百口莫辯。
“季卿你還有何話說?”慕初然麵色一沉,太陽穴處青筋暴起,一邊近身伺候的劉公公都不免提起了心肝。
蕭何想自己明明也在現場,至少可以為他做個人證,她剛要起身,卻被邊上沈蘇杭阻止。他輕聲道:“不可。此時你再開口,隻會火上澆油。等陛下氣消,自會想明白。”
為了迎接別國使臣,非要做足這門麵功夫,不考慮一下如何治理得普天之下再無乞兒,卻掩耳盜鈴將他們全部趕出城外,眼看著秋冷將至。在城外又無飯布施又無瓦遮頭,讓那些人怎麽活。
蕭何在心中暗罵一聲昏君,卻聽到沈蘇杭搖頭笑道:“蕭兄下迴可要注意這言辭,雖是戶部下的令,也是陛下親允過的。縱有不滿,也隻能吞進肚子裏。否則……”他沒說完的半句,被段衡接下去說完,“否則你就是打皇上的臉了,蕭何,你怎麽這麽大膽!
蕭何心中本來還有氣,卻被段衡這無賴腔調逗得不禁失笑:“世子,話可是你說的,膽大的是你。”
蕭何抬頭遠眺看陸續那些被趕出來的人沿著小路往城西方向去了,若是沒記錯,那邊通向城西的九峰山。蕭何細一盤算,這個時節九峰山上漫山遍野的楓樹怕是正紅,且九峰山上還有九丹宮是皇家道觀。
那些人去往這個方向,怕也是準備在這山腳下有人煙的地方討口飯吃,隻不過奉國使臣一到,難不保會將九峰山列為什麽參觀景點,屆時與皇家車馬一起去遊玩一番。到時候封路封山,莫不是把他們趕盡殺絕。
其實既然慕初然要造孽,蕭何本應該煽風點火,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個昏君才好,但苦了那些無辜百姓,都是些活人命啊。蕭何狠不下這個心,她轉而對他們二人說道:“不如我們跟過去看看吧。”
他們三人就下了馬,沿小路步行。這一路上看到不僅僅是乞丐,還有不少流民,這景象就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了。
蕭何攔住一個帶了三個小兒的老嫗問道:“老人家,你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啊?”老嫗麵容枯槁,目光渾濁,深深看了蕭何兩眼,才緩緩道:“俺是淮北人士,老家漲水,兒子媳婦都沒了,才帶了三個孫兒逃難來了。”
“淮北?”蕭何不由心中一震,“那你們是走了好遠的路了啊。”
老嫗麵色戚戚道:“沿路到處都有官府驅趕,不讓俺們待,隻能一路跟著別人走,哪有飯吃就往哪兒走。”她說著又打量了一下蕭何他們幾人,伸手道:“幾位公子看來是有錢人家,能不能賞幾個銅板讓俺們祖孫仨吃口熱湯麵。”
蕭何想也沒想,就從懷裏掏錢袋,段衡一把捏住她的手,說道:“別給錢,你會害死他們的。遲些時候派人出城給他們送些衣食即可。”
蕭何一愣,隨即明白,她是一時心軟沒考慮仔細,段衡說的有理,這種環境之下給錢不如給衣食。而且一旦被其他流民中心存歹念的人知道這老嫗手中有些錢財,這老弱婦孺隻能任人魚肉。
沈蘇杭才上前問道:“老人家,你先前說沿路到處都有官府驅趕是怎麽迴事?”
“還能怎麽迴事?就是官差們不讓俺們進城,不讓走官道唄。”老嫗見他們三人問了半天連半個銅錢也不舍得給,嘴裏嘟囔了幾句,就帶著孫兒繼續往前走。
蕭何伸手攔下,“既然你們沒地方去,不如稍候,我會派人送些衣食給你們。”老嫗白了她一眼,說道:“不勞幾位好心了,俺在路上聽說前麵山腳有人派粥派餅,不跟你們說了,晚了都被別人領光了。”
她帶著孫兒顫巍巍地走了。
蕭何一番好意反倒被人誤會成隻說不做的騙子,她迴頭與段衡、沈蘇杭交換了意見,決定跟過去看看,既然已經有人在這裏派吃食,那應該是皇都裏的善人。
等到了山腳下,便看到一個臨時搭建的木寮,邊上聚集了盡百來人,都是在這裏領了食物再席地而坐,多是狼吞虎咽的吃相。這裏有城中被趕出來的乞丐,也有別處逃難來的流民。
蕭何老遠隔著人群就看到在寮內派粥的人裏麵,站著一個季長歌。他比周圍人都高了一個頭,十分好認。
“季大人。”沈蘇杭也看到季長歌,語氣裏帶幾分疑惑。他們上前與季長歌碰頭,在一番詳聊之後才知道,原來季長歌一直關注著閬江建堤工程,但最近流民北上,才讓他知道堤壩根本就是渣工程,各路州府官員一幫碩鼠把工程銀兩吃得七七八八,真正用在工事上的,不到三成,偷工減料之下堆出來的東西怎麽能抵得住洪澇。
加上最近奉國使臣沿官道北上,地方官員才借機把災民趕出來,完全不顧他們死活。於是閬江洪區各地都效仿此法,一來二去才導致有一小波人走到了皇都腳下。
“季某已書奏折向陛下稟明戶部與工部失職,隻等明日上朝當麵再向陛下呈情。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故才動私庫在這裏救濟災民,能幫多少是多少。”季長歌一腔熱血讓蕭何也不由得動容。
先前已為這事被慕初然殿上斥責,差點都動了殺心,他就是太過耿直,看不懂那昏君隻愛聽好話,憂國憂民的悲天憫人之心讓蕭何暗暗佩服。
“季兄,”蕭何本想勸他明日朝堂之上話說少些,但一想他這脾氣自己勸也無用,便轉念道:“這寮中每日銀錢要費不少吧,稍後我派人送些補給來,也算為災民盡一份心。”
段衡雖然素日裏一副浪蕩公子模樣,但遇到正經事也不遲疑,“再算我一份。”沈蘇杭也湊了這個熱鬧,但他卻考慮更多一些,“不知季大人事前可有向李尚書匯報過此事?”
“親自登門三次,皆不得見,想是李尚書故意避開下官。”季長歌悻悻道。
蕭何明白沈蘇杭的用意,就算季長歌是做善事,也是僭越了,怕他反倒落人話柄。
“那京兆府處可有通報過?”沈蘇杭繼續問道。季長歌頷首道:“是有派人去通知過,但府尹不在,少尹也沒給迴信,長歌心急便先把食寮給支好。”
京兆府負責皇都外城安全,他們才是名正言順直接負責這種流動人口的管理事宜的。季長歌是軍人出身,行事風格自然都是用直接有效的辦法,執行力奇高,對於皇都內這種官僚作風怕一時也習慣不了。
沈蘇杭也是好意提醒,並無指責之意。正如蕭何所想,沈蘇杭也覺得此事不宜太急,還需從長計議,但季長歌折子都已經遞上去了,想必之前尚書大人避而不見也是收到什麽風聲,而視他為眼中釘。
明日朝堂之上,恐有一場血雨腥風,而站在這風暴眼中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季長歌。
蕭何不免也為他捏了一把汗。
次日早朝時,季長歌果然上奏痛責了閬江災情,又痛斥承建江堤官員貪汙工程款項,條條件件說得清清楚楚,直指工部與戶部兩位尚書大人。
慕初然一臉慍色,他麵前就擺的是三日前季長歌呈上來的奏折,還有所謂證據。
“兩位愛卿做何解釋?”他緩緩看向跪坐在首列的這兩位尚書大人。他們二人忙起身出列,李照庭不慌不忙應道:“季大人恐怕是被小人蒙蔽,才如此汙蔑我跟林大人,念他一片憂國憂民赤子之心,還望陛下輕恕他以下犯上大不敬之罪。”
此言一出,蕭何心叫不好,這老狐狸定是有後招。
季長歌大部分證據都是來自淮左一小官收集整理的,此人名喚孫叔通,三年前中榜眼後被調任淮左,本來也是極愛民的父母官,為官清廉為人正直,卻被排擠,政績卓然也得不到上司舉薦升遷。
此次孫叔通得知季長歌查江堤,本是熱心助他一臂之力,收集了多方貪官證據,但卻敗在走漏了風聲,早已有人快馬報至皇都。
李照庭當著季長歌的麵,把那孫叔通說成是貪贓枉法,罔顧百姓的蛀蟲,還不知從何處弄出一張萬民狀,狀告孫叔通欺淩淮左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種種罪狀。
須臾間,顛倒黑白,倒打了季長歌一耙。接著四品京兆府尹潘可言上前一步,向慕初然朗聲稟奏季長歌在皇都城外九峰山下私設食寮,將前日驅逐出城的乞丐流寇全都吸引到一處,形跡可疑,其心不軌。
季長歌辯解他設食寮隻是為了難民有口飯吃,並不做他想,更不知流寇是怎麽迴事。潘可言又繼續說道此前接到九峰山上九丹宮中道人報案,遇到山賊襲擊,入觀內生事,經查實乃山下流寇。而如今季長歌擺開陣仗還支持這群惡人,他們膽大包天連皇家道觀都敢鬧事,不日怕是要鬧進這宮城裏來。
遑論此事真假,季長歌已然百口莫辯。
“季卿你還有何話說?”慕初然麵色一沉,太陽穴處青筋暴起,一邊近身伺候的劉公公都不免提起了心肝。
蕭何想自己明明也在現場,至少可以為他做個人證,她剛要起身,卻被邊上沈蘇杭阻止。他輕聲道:“不可。此時你再開口,隻會火上澆油。等陛下氣消,自會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