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麵對群臣議論自己早早定了段衡主事身份的這件事,慕初然自己心下倒是沒什麽所謂。
聰明的臣子知曉這位陛下如此做法的初衷,再加上安排也不是荒謬之極,自然不去反駁勸諫,嚐試推翻,一如方凝瑜、季長歌諸位。有些安身立命的臣子並不在意陛下如何安排,隻要陛下高興,就算讓宮中那位刁蠻任性的綰兒公主來主事,他們也沒什麽意見,一如李照庭、林恩諸位。還有些看不清局勢的臣子,縱然心裏很是不服氣這樣的安排,但首先此事不歸自己職權範圍之內,其次滿朝文武無人上前去為這件事懟當朝天子,自己犯不著冒這樣的險,還是身家性命更為重要些,一如周南嘉,柳深明諸位。
如此一來,朝堂上雖然對慕初然的這個決定有些不滿之聲,此時竟也無人出言。慕初然一向不喜歡朝堂鴉雀無聲,但眼下卻甘之如飴,自己真的太久沒有感受到這番平靜了。他閉上眼睛休息了片刻,靜靜感受著這番眾口無聲的氛圍。隨後聲音輕快地開口:“眾卿家如若無事,那就散朝吧。”
早朝就這樣在皇帝愉悅的心情當中結束了。
事情雖然已經板上釘釘、再無修改了,但眾位大臣對此的八卦之心卻不停止。
“欸,張大人你說陛下怎麽突然轉了性子,啟用安王府的那位世子了?”
“不知道啊,向來隻聽聞那位世子風流紈絝,最擅長遊樂之事。真是不知道段世子那副不太寬厚的肩膀,能否擔的起陛下交付給他的這番重任啊。”
“莫不是陛下看上了安王府的那位郡主?如今想迎娶宮中,現如今先為安王府的嫁妝做個鋪墊?”
“宋大人這句話說得還真挺有道理。陛下如今已然二十有二了,擱在前幾位君主身上,連皇子都有了。聽說那位郡主長得也很是不錯呢,和陛下又是表兄妹關係的青梅竹馬……”
沈蘇杭在一側不動聲色地聽著,心裏差點笑開了花——他先前怎麽不知道這皇都中的重臣高官們,一個一個都這麽八卦,時刻關注著陛下的感情史。當中故事一個個的還都是有鼻子有臉的,之中的起承轉合,怕是比陛下本人還要清楚呢。
季長歌自後方走過來,就看見沈蘇杭在這裏出神,還以為他是為了到手的主事之位被搶走了而失落。走近一看,卻發現了沈寺卿眼中繃也繃不住的笑意,方知道傳言當中“凡事不過眼”的這位沈公子,當真全然不在乎誰來主事。
近幾日蕭何仍舊告假在家,季長歌下朝也無人同行。索性上前兩步,同這位與眾不同的沈寺卿搭個話。
“不知沈大人為何事笑得如此開心?”
沈蘇杭聞言迴頭,看見季長歌麵上帶笑問著自己,一時間玩心大起。他搖搖頭,抬著一雙澄明洞達的眼睛狀似很無辜地迴答。
“季大人這話好沒道理,沈某何時發笑了?”說完也不等季長歌迴答,兀自抬步繼續向前走。
季長歌瞧著沈蘇杭這番矢口否認的樣子,像極了騎馬倚斜橋的輕狂少年。他跟著沈蘇杭的腳步,與他一道不慌不忙地走。這二位並不往那宮門處走,而是撿了條宮門一側的大道,不急不緩地走。說是走,倒是像散步多些,全然沒什麽目的,隻一味地閑逛。
走到一處遍地落滿楓葉的地方,沈蘇杭住了腳步,隨意找了處幹淨石階坐下來。季長歌也隨他,倚著那朱紅闌幹看紅楓。
“沈大人眼睛裏都快溢出笑來了,還說在下沒道理。”季長歌頭也不抬,隨意發問。
沈蘇杭這才知道季長歌觀察人竟然如此細致入微,不僅僅是觀其麵度其心,更是連眼睛也看得透。
“雖說日日在朝堂上碰麵,但不到今日沈某竟不知道,季大人如此好眼力!”
沈蘇杭麵對季長歌突如其來的點破,有些驚訝卻又不是很驚訝。
驚訝的是他觀察細致到了這個地步,隻隨意一眼竟也懂得觀人眉目。不驚訝的是因為先前季長歌在朝堂之上的表現已然出彩,揣度聖意,為民請命都表現得恰到好處,由不得人拒絕,這樣張弛有度的臣子,有些過人之處自然也不怎麽奇怪。
季長歌麵對沈寺卿的照例客套,顯然沒放在心上。他更好奇沈寺卿被人搶了主事之位,為何眼裏的笑意還能如此純粹。
“啊,沈大人客氣。季某初來乍到,還沒來得及一一拜訪各位官場上的前輩。早前就聽說沈大人是個心性極好的君子,今日季某不才,仔細一觀之下發現大人您正是榮辱不驚,笑看紛爭的典範啊。”
季長歌這番話說得有些虛,他自己也不知怎麽的,嘴裏吐出的字都虛了起來。這位鴻臚寺卿世家雖然傳奇,其父的故事更是傳遍大殷千家萬戶,但性格著實是個難摸透的。自己剛才按習慣客套,竟然一時之間不清楚要說些什麽,隻能臨時抓了一些詞湊在一起。
沈蘇杭聽著這番連說話人自己都覺得虛的話,明知道對方在虛與委蛇,倒是也沒什麽生氣的神色。
“讓季大人笑話了。沈某剛才隻是無意之中聽各位大臣們各自抒發對於陛下頒布這道旨意的看法,竟意外發覺咱們這些個大臣都在這朝堂上候著實在是太屈才了。”
沈蘇杭這話說得眉眼都有了些許笑意,季長歌一頭霧水,隻聽得坐在石階上的人兒再度發話。
“季大人,你說這朝堂之上都是公事,文物百官們整日操勞個不停那多沒意思。我瞧著那些個朝臣同僚們臆測咱們陛下情史時,說得那叫一個眉飛色舞,神采飛揚,仿佛都是自己親眼瞧見似的。你說這樣好的口才,白白屈居在這朝堂之上豈不可惜?我覺著尋個勾欄茶樓,給他泡一壺上好的茉莉花,怕是說個三五天,定然一炮而紅,到時候憑借那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走遍大殷。”
沈蘇杭越說越想笑,到最後連聲音裏都抑製不住帶上了笑意。季長歌靠著闌幹看他這副模樣,隻覺得此人頗為爽朗大度,很值得結交一番。
“沈大人識人之術,季某佩服佩服。”季長歌正準備打開話匣子,誇一誇這位沈寺卿,
沈蘇杭卻像是仿佛知道他對自己想說什麽,率先搶在他前麵開口。
“沈某不才,季大人莫要再過譽了。”
季長歌一時之間竟也無從開口,無所事事隻好上前去看那些棵紅楓。細觀之下,這些個楓樹皆是樹樹如華,片片似血,也不知曉是從哪裏采買來的。
沈蘇杭本是坐在那石階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季長歌聊天。此刻見他兀自出神去看那紅楓,一時間頗為高興,起身拍拍朝服也去看那些個楓樹。
“色澤似血,殷紅如華,高又不過七尺,這樣的楓樹,大抵咱們大殷之內除了宮裏此處的這些棵,別處也是難見了。”
看著季長歌滿麵不解,沈蘇杭爽朗一笑,拍著他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季大人可能對於文韜武略頗有見地,但這時令花木等等瑣碎功夫,不如我們這些閑散家子清楚也不奇怪。”
沈蘇杭隨意尋了一棵,也不看季長歌,兀自說話。
“季大人,你我同朝為官,心中必然是盛著這大殷的大好河山的。但你我在事實麵前也不得不承認,我大殷雖然國土廣大,疆域遼闊,但論起來有些個事情,也未必都能拔得頭籌。”
季長歌被他這突如其來的一番話驚得有些莫名其妙,仿佛言深意淺,又仿佛話裏有話。。沈蘇杭瞥了一眼麵前的人,又迴過頭去摸著那棵楓樹。
“比如這些個侍弄花木的事情,還真是比不上鄰近的奉國。”
季長歌幾曾料到他言辭懇切地在前麵鋪墊了那一番話,到頭來竟然隻是要說這花木之事。這位沈寺卿的行事作風,果真如同外界傳聞一般隨心所欲,不可捉摸。
“這楓樹若是長在大殷,由於時令風土等等原因,養的必然矮小,色澤也淡淡,並不鮮明。大殷之中對於花木之事向來不太推崇,眾人隻把這當成擺設,看成是上不了台麵的東西。故而沉下心思去研究這些個東西的匠人們實在不多。”
沈蘇杭說話並不快,季長歌心下思索,似乎確實是這樣。各位達官貴人家裏養著的花兒隻圖它好看,若是打蔫了也極少有治理維護的,大多是直接扔了再換一盆更嬌豔的擺上。把花木當成是沒緊要的玩物,連糟踐也隨意,個中曲折,正是麵前人說的這個道理。
“沈某幼時曾以為普天下的人們都是這樣對待花木的。可家父察覺到我對於花木的漫不經心甚至可以說……幾分糟踐之意,也不責罵我,轉而就借著職務之便帶我去了尊崇花木的奉國。許是那兒尊女的意味更濃些,這些女兒家喜歡的物什也連帶著尊貴起來。
聰明的臣子知曉這位陛下如此做法的初衷,再加上安排也不是荒謬之極,自然不去反駁勸諫,嚐試推翻,一如方凝瑜、季長歌諸位。有些安身立命的臣子並不在意陛下如何安排,隻要陛下高興,就算讓宮中那位刁蠻任性的綰兒公主來主事,他們也沒什麽意見,一如李照庭、林恩諸位。還有些看不清局勢的臣子,縱然心裏很是不服氣這樣的安排,但首先此事不歸自己職權範圍之內,其次滿朝文武無人上前去為這件事懟當朝天子,自己犯不著冒這樣的險,還是身家性命更為重要些,一如周南嘉,柳深明諸位。
如此一來,朝堂上雖然對慕初然的這個決定有些不滿之聲,此時竟也無人出言。慕初然一向不喜歡朝堂鴉雀無聲,但眼下卻甘之如飴,自己真的太久沒有感受到這番平靜了。他閉上眼睛休息了片刻,靜靜感受著這番眾口無聲的氛圍。隨後聲音輕快地開口:“眾卿家如若無事,那就散朝吧。”
早朝就這樣在皇帝愉悅的心情當中結束了。
事情雖然已經板上釘釘、再無修改了,但眾位大臣對此的八卦之心卻不停止。
“欸,張大人你說陛下怎麽突然轉了性子,啟用安王府的那位世子了?”
“不知道啊,向來隻聽聞那位世子風流紈絝,最擅長遊樂之事。真是不知道段世子那副不太寬厚的肩膀,能否擔的起陛下交付給他的這番重任啊。”
“莫不是陛下看上了安王府的那位郡主?如今想迎娶宮中,現如今先為安王府的嫁妝做個鋪墊?”
“宋大人這句話說得還真挺有道理。陛下如今已然二十有二了,擱在前幾位君主身上,連皇子都有了。聽說那位郡主長得也很是不錯呢,和陛下又是表兄妹關係的青梅竹馬……”
沈蘇杭在一側不動聲色地聽著,心裏差點笑開了花——他先前怎麽不知道這皇都中的重臣高官們,一個一個都這麽八卦,時刻關注著陛下的感情史。當中故事一個個的還都是有鼻子有臉的,之中的起承轉合,怕是比陛下本人還要清楚呢。
季長歌自後方走過來,就看見沈蘇杭在這裏出神,還以為他是為了到手的主事之位被搶走了而失落。走近一看,卻發現了沈寺卿眼中繃也繃不住的笑意,方知道傳言當中“凡事不過眼”的這位沈公子,當真全然不在乎誰來主事。
近幾日蕭何仍舊告假在家,季長歌下朝也無人同行。索性上前兩步,同這位與眾不同的沈寺卿搭個話。
“不知沈大人為何事笑得如此開心?”
沈蘇杭聞言迴頭,看見季長歌麵上帶笑問著自己,一時間玩心大起。他搖搖頭,抬著一雙澄明洞達的眼睛狀似很無辜地迴答。
“季大人這話好沒道理,沈某何時發笑了?”說完也不等季長歌迴答,兀自抬步繼續向前走。
季長歌瞧著沈蘇杭這番矢口否認的樣子,像極了騎馬倚斜橋的輕狂少年。他跟著沈蘇杭的腳步,與他一道不慌不忙地走。這二位並不往那宮門處走,而是撿了條宮門一側的大道,不急不緩地走。說是走,倒是像散步多些,全然沒什麽目的,隻一味地閑逛。
走到一處遍地落滿楓葉的地方,沈蘇杭住了腳步,隨意找了處幹淨石階坐下來。季長歌也隨他,倚著那朱紅闌幹看紅楓。
“沈大人眼睛裏都快溢出笑來了,還說在下沒道理。”季長歌頭也不抬,隨意發問。
沈蘇杭這才知道季長歌觀察人竟然如此細致入微,不僅僅是觀其麵度其心,更是連眼睛也看得透。
“雖說日日在朝堂上碰麵,但不到今日沈某竟不知道,季大人如此好眼力!”
沈蘇杭麵對季長歌突如其來的點破,有些驚訝卻又不是很驚訝。
驚訝的是他觀察細致到了這個地步,隻隨意一眼竟也懂得觀人眉目。不驚訝的是因為先前季長歌在朝堂之上的表現已然出彩,揣度聖意,為民請命都表現得恰到好處,由不得人拒絕,這樣張弛有度的臣子,有些過人之處自然也不怎麽奇怪。
季長歌麵對沈寺卿的照例客套,顯然沒放在心上。他更好奇沈寺卿被人搶了主事之位,為何眼裏的笑意還能如此純粹。
“啊,沈大人客氣。季某初來乍到,還沒來得及一一拜訪各位官場上的前輩。早前就聽說沈大人是個心性極好的君子,今日季某不才,仔細一觀之下發現大人您正是榮辱不驚,笑看紛爭的典範啊。”
季長歌這番話說得有些虛,他自己也不知怎麽的,嘴裏吐出的字都虛了起來。這位鴻臚寺卿世家雖然傳奇,其父的故事更是傳遍大殷千家萬戶,但性格著實是個難摸透的。自己剛才按習慣客套,竟然一時之間不清楚要說些什麽,隻能臨時抓了一些詞湊在一起。
沈蘇杭聽著這番連說話人自己都覺得虛的話,明知道對方在虛與委蛇,倒是也沒什麽生氣的神色。
“讓季大人笑話了。沈某剛才隻是無意之中聽各位大臣們各自抒發對於陛下頒布這道旨意的看法,竟意外發覺咱們這些個大臣都在這朝堂上候著實在是太屈才了。”
沈蘇杭這話說得眉眼都有了些許笑意,季長歌一頭霧水,隻聽得坐在石階上的人兒再度發話。
“季大人,你說這朝堂之上都是公事,文物百官們整日操勞個不停那多沒意思。我瞧著那些個朝臣同僚們臆測咱們陛下情史時,說得那叫一個眉飛色舞,神采飛揚,仿佛都是自己親眼瞧見似的。你說這樣好的口才,白白屈居在這朝堂之上豈不可惜?我覺著尋個勾欄茶樓,給他泡一壺上好的茉莉花,怕是說個三五天,定然一炮而紅,到時候憑借那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走遍大殷。”
沈蘇杭越說越想笑,到最後連聲音裏都抑製不住帶上了笑意。季長歌靠著闌幹看他這副模樣,隻覺得此人頗為爽朗大度,很值得結交一番。
“沈大人識人之術,季某佩服佩服。”季長歌正準備打開話匣子,誇一誇這位沈寺卿,
沈蘇杭卻像是仿佛知道他對自己想說什麽,率先搶在他前麵開口。
“沈某不才,季大人莫要再過譽了。”
季長歌一時之間竟也無從開口,無所事事隻好上前去看那些棵紅楓。細觀之下,這些個楓樹皆是樹樹如華,片片似血,也不知曉是從哪裏采買來的。
沈蘇杭本是坐在那石階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季長歌聊天。此刻見他兀自出神去看那紅楓,一時間頗為高興,起身拍拍朝服也去看那些個楓樹。
“色澤似血,殷紅如華,高又不過七尺,這樣的楓樹,大抵咱們大殷之內除了宮裏此處的這些棵,別處也是難見了。”
看著季長歌滿麵不解,沈蘇杭爽朗一笑,拍著他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季大人可能對於文韜武略頗有見地,但這時令花木等等瑣碎功夫,不如我們這些閑散家子清楚也不奇怪。”
沈蘇杭隨意尋了一棵,也不看季長歌,兀自說話。
“季大人,你我同朝為官,心中必然是盛著這大殷的大好河山的。但你我在事實麵前也不得不承認,我大殷雖然國土廣大,疆域遼闊,但論起來有些個事情,也未必都能拔得頭籌。”
季長歌被他這突如其來的一番話驚得有些莫名其妙,仿佛言深意淺,又仿佛話裏有話。。沈蘇杭瞥了一眼麵前的人,又迴過頭去摸著那棵楓樹。
“比如這些個侍弄花木的事情,還真是比不上鄰近的奉國。”
季長歌幾曾料到他言辭懇切地在前麵鋪墊了那一番話,到頭來竟然隻是要說這花木之事。這位沈寺卿的行事作風,果真如同外界傳聞一般隨心所欲,不可捉摸。
“這楓樹若是長在大殷,由於時令風土等等原因,養的必然矮小,色澤也淡淡,並不鮮明。大殷之中對於花木之事向來不太推崇,眾人隻把這當成擺設,看成是上不了台麵的東西。故而沉下心思去研究這些個東西的匠人們實在不多。”
沈蘇杭說話並不快,季長歌心下思索,似乎確實是這樣。各位達官貴人家裏養著的花兒隻圖它好看,若是打蔫了也極少有治理維護的,大多是直接扔了再換一盆更嬌豔的擺上。把花木當成是沒緊要的玩物,連糟踐也隨意,個中曲折,正是麵前人說的這個道理。
“沈某幼時曾以為普天下的人們都是這樣對待花木的。可家父察覺到我對於花木的漫不經心甚至可以說……幾分糟踐之意,也不責罵我,轉而就借著職務之便帶我去了尊崇花木的奉國。許是那兒尊女的意味更濃些,這些女兒家喜歡的物什也連帶著尊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