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就到了九月十五,正是出行前兩日。
這日早朝上,慕初然也提了一下南遊出行的諸項安排。
隨行大臣文武均有,蕭何季長歌悉數在內,當然也帶上了那位“生長在天子腳下”的柳大人;皇室貴胄自然不必多說,以安王府為首等等世家。另安排了幾位年老穩重,不便出行的大臣坐鎮皇都。
皇室全部隨行,群臣相伴,南遊之行儼然聲勢浩大。
散朝後,季長歌與蕭何結伴而行。由於季長歌近日來夜以繼日地緊密籌備,二人數日隻是在早朝前片刻簡單寒暄問候,今日方才說上幾句話。
蕭何見季長歌幾日來麵微露疲乏之色,便知他是真的憂心操勞了。
“南遊如此浩大的工程,委實是辛苦你了。聽聞工部林尚書是個能做事的,對待下屬也很是嚴苛。蕭何鬥膽問一句,季兄與林大人同事可有何感慨?”蕭何這番話有幾分調笑,暗暗地也有幾分探查的意味。
季長歌聞言一笑。
“不怕蕭大人笑話,季某著實被說過幾次。”他此時麵上有幾分紅,蕭何不知是這秋陽曬著了,還是他有些羞愧。
“不過朝廷中行事自然與軍中行事不同,在下初來乍到,受前輩幾句指點也是應該的。”他複又一笑,麵上緋紅褪去不少。
“林尚書為人正直,做事考慮周全,不允許下屬拖延犯懶,必定是今日事今日畢。交給了林大人去做的事情,大概就可以放下十成九的心了。長歌實在佩服!”
蕭何向來聽聞工部尚書林恩做事禮法為尊,情麵排後,莫不是季長歌做了什麽有違禮法的事情,才惹來林恩的指點?被訓斥了還誇人家一番好話,蕭何著實不知道季長歌是個什麽脾氣了。
後來他才知曉,季長歌口中的指點竟是林恩知曉南遊計劃籌備時間緊張,多數地方做了簡單安排,但季長歌在完成好自己分配給他的任務之後,竟憑一己之力一一巡視完善,以繼日地操勞。林恩頗為感動,便勸了他幾句凡事不要太過精益求精。季長歌笑著稱是,卻依舊把細節完善,連一個獻舞的班子,也挑了數家。
蕭何正暗自沉思,麵前的季長歌已經要去伎樂坊看試跳的舞蹈,便邀請蕭何同去。蕭何想著迴府也無事,不如去看看,欣然同意。
試跳所在的舞坊已經聚滿了來自各個班子的獻舞者們,有男有女。他們當中有的高大俊秀,有的粗獷狂野,有的肌膚微豐,有的身姿綽約。可見對於這支舞蹈的演繹各處皆有不同,那季長歌該如何抉擇?
想到這裏,蕭何看了季長歌一眼。後者正翻閱書籍,看其麵上很是沉穩。忽然聞得有人輕輕哼唱著他鄉的曲調。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聲音如同蜀地的桐琴,有些華貴,令人聞之如置鳳凰飛舞的夢中。蕭何抬眼一看,來人竟是段衡。
段衡見她看著自己,頗為痞氣地笑了一下。蕭何垂下眼眸努力告訴自己不要用銀針射他的眼睛,而來人似乎看出了她的忍耐,大大咧咧地坐到了她的身邊。
段衡就是喜歡看他蕭何別扭著,他也不看蕭何,用那柄名貴的漆雕折扇隨意地敲著麵前的矮幾,催促著季長歌快些開始。
季長歌微微頷首,示意身畔隨從開始。
一支班子走上前來,麵上帶著的黑色麵具很是吸引人。歌聲響,人影動。
跳完之後,季長歌看向段衡,後者隻是毫不在意地搖搖扇子。季長歌示意,下一組。
這樣,一個一個班子接連跳完,也沒見著段衡點一下頭。
這場便是最後一場了,蕭何心裏很是打鼓。
大概世間奇美瑰怪壯麗之觀皆在於險遠,這最後一場果真讓段衡收起了先前那副嘲弄隨意的表情。
衣裳並不是皇都中常見的綠衣紅袖,卻獨特美好,素而不淡。當中的一舞一蹈,一舉一動,都無不透露著越女對於公子的深情。麵具以土黑色為底,畫有越地圖騰模樣花紋更加顯得神秘莫測,讓這首歌帶有了祭祀祈福的氣氛。
“‘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何其美哉,古人誠不欺我。”
蕭何少見這類舞蹈,很是驚異當中溢滿的情感表達,不由得出口讚歎。
段衡也頗為讚同似的點了點頭。
季長歌見二人如此反應,便定下了這支班子。
由於季長歌還要去工部籌備,蕭何與段衡先行離開。
慶賀公主生辰的重頭戲落定了,林恩與季長歌這才安下心來。
最後的籌備也緊鑼密鼓地展開,就算加之林恩領轄之下的工部雷厲風行的辦事能力,時間也極為緊張,隻是在出行前日堪堪備完。
到了啟航的那一天,遠處天邊彩舟雲淡,畫圖難足。
龍舟上旗幟翻飛,印著“殷”字。先是國家的君主慕初然登上龍舟,代表著此次南行是天子之行,必得護佑。隨後是儀態萬千,大殷國最為尊貴的太後和南行的主角綰兒公主。皇室的貴胄,慕初然選中隨行的大臣還有數百位侍衛宮女隨從,踏上了這艘大氣磅礴,大殷國內罕見的皇家龍舟。
定北河上的波聲依舊浩淼,整條河上的烏篷船和商船都停靠在岸邊,岸上的人們齊聲唱起祝禱歌,祈求這次皇家浩浩蕩蕩的南行平安迴來。
此日是九月十五,宜出行,宜嫁娶,忌動土。
長風萬裏,一路相送。
行了半日,已然出了定北河。龍舟在寬闊的閬江中乘風破浪,任憑高大的船身行過處留下兩道長長的波紋。
旅途實在辛勞,冷輕痕懶受疲乏,一早就上了樓閣。就算是先前麵對浩渺閬江驚喜無比的慕清綰,此刻也進入樓閣中休息。這閬江,都是一樣的水,看久了也著實沒有意思。
惟有慕初然,他對著一色江天,風冷清秋看了好久,身後還站著幾位年輕的臣子——戶部尚書李照庭,工部尚書林恩,三品參將季長歌,四品翰林書院講學士蕭何。能力和才氣都是慕初然頗為欣賞的。
慕初然指了指這閬江,問他們想到了什麽?
蕭何略一沉吟,“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顯然是蕭何點到了慕初然詩情畫意的點,慕初然微笑著點點頭,“前兩日這閬江才下一番秋雨,蕭愛卿吟這句詞,很是應景”。
“季愛卿怎麽看?”
季長歌自袖中拿出了一份地圖,細細觀之竟是閬江流域。其上主末流幹,天塹關險悉數標明,他指著流域圖某處給慕初然和眾卿看。
“陛下和諸位請看,閬江經過我大殷南部眾多地域,流域廣闊,支流眾多。又經過歸安,清池,淮左三地,此三地皆善於水上作戰,其後還有兩岸夾山的久州可作咽喉要塞,故而易守難攻。若有賊子想要打開我大殷南方國門,必然要自久州一帶作亂,首先切斷前後國土與南北的相互聯係,其次作為咽喉戰略地位優越,故需加強對於久州及其前後數座戰略重地的防禦和清查,保障閬江流域的穩定。雖說閬江易守難攻,但畢竟與皇都定北河相通,一旦失守,敵軍便可乘著樓船逆流而上,直取皇都。萬望陛下重視!”
季長歌的語氣中流露著兵家獨有的令人信服的魅力,令幾位大臣很受觸動,慕初然更是大加讚賞。
戶部和工部兩位尚書所言倒是十分一致。
一個字,澇。
正如季長歌所言,閬江流域廣泛,是眾多地域的母親河以及得天獨厚的屏障。但即便是母親河也終歸脾氣無常,每到夏季雨水眾多的時候,便是閬江脾氣最壞的時候。猛漲的河水越過兩岸成為“懸河”,岸邊的村莊被衝毀,田野被淹沒,數萬人衣食無著,流離失所。朝廷每年都要撥出巨額銀兩用於賑濟災民,長此以往,國庫必將不堪重負。
列位愛卿的發言,一位更比一位讓人驚喜。慕初然雖生長在北方,但卻深知南方十年七澇的事實。
“兩位愛卿所言,朕心中有數。自朕登基以來,南方幾乎十年裏有七年都會內澇,受災麵積實在廣大,災民眾多,而國庫財力實在有限。但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這叫朕如何能不管?”
“陛下。”季長歌此時麵露難色。
“嗯?季愛卿直說。”慕初然挑了挑眉,顯然對此刻季長歌出言很是疑惑。
“還請陛下恕臣無罪。”季長歌仍舊不肯直言。
“準。”慕初然把視線從萬裏的閬江上收迴,微微側過臉望著季長歌,越發好奇了
“啟稟陛下,不是十年七澇。”
“什麽?不是十年七澇?”慕初然顯然很是詫異,兩位尚書也很是驚奇。
“對,不是十年七澇,而是十年九澇。”此言一出,慕初然臉上的神情變了,變得神秘莫測,狐疑頓生。
這日早朝上,慕初然也提了一下南遊出行的諸項安排。
隨行大臣文武均有,蕭何季長歌悉數在內,當然也帶上了那位“生長在天子腳下”的柳大人;皇室貴胄自然不必多說,以安王府為首等等世家。另安排了幾位年老穩重,不便出行的大臣坐鎮皇都。
皇室全部隨行,群臣相伴,南遊之行儼然聲勢浩大。
散朝後,季長歌與蕭何結伴而行。由於季長歌近日來夜以繼日地緊密籌備,二人數日隻是在早朝前片刻簡單寒暄問候,今日方才說上幾句話。
蕭何見季長歌幾日來麵微露疲乏之色,便知他是真的憂心操勞了。
“南遊如此浩大的工程,委實是辛苦你了。聽聞工部林尚書是個能做事的,對待下屬也很是嚴苛。蕭何鬥膽問一句,季兄與林大人同事可有何感慨?”蕭何這番話有幾分調笑,暗暗地也有幾分探查的意味。
季長歌聞言一笑。
“不怕蕭大人笑話,季某著實被說過幾次。”他此時麵上有幾分紅,蕭何不知是這秋陽曬著了,還是他有些羞愧。
“不過朝廷中行事自然與軍中行事不同,在下初來乍到,受前輩幾句指點也是應該的。”他複又一笑,麵上緋紅褪去不少。
“林尚書為人正直,做事考慮周全,不允許下屬拖延犯懶,必定是今日事今日畢。交給了林大人去做的事情,大概就可以放下十成九的心了。長歌實在佩服!”
蕭何向來聽聞工部尚書林恩做事禮法為尊,情麵排後,莫不是季長歌做了什麽有違禮法的事情,才惹來林恩的指點?被訓斥了還誇人家一番好話,蕭何著實不知道季長歌是個什麽脾氣了。
後來他才知曉,季長歌口中的指點竟是林恩知曉南遊計劃籌備時間緊張,多數地方做了簡單安排,但季長歌在完成好自己分配給他的任務之後,竟憑一己之力一一巡視完善,以繼日地操勞。林恩頗為感動,便勸了他幾句凡事不要太過精益求精。季長歌笑著稱是,卻依舊把細節完善,連一個獻舞的班子,也挑了數家。
蕭何正暗自沉思,麵前的季長歌已經要去伎樂坊看試跳的舞蹈,便邀請蕭何同去。蕭何想著迴府也無事,不如去看看,欣然同意。
試跳所在的舞坊已經聚滿了來自各個班子的獻舞者們,有男有女。他們當中有的高大俊秀,有的粗獷狂野,有的肌膚微豐,有的身姿綽約。可見對於這支舞蹈的演繹各處皆有不同,那季長歌該如何抉擇?
想到這裏,蕭何看了季長歌一眼。後者正翻閱書籍,看其麵上很是沉穩。忽然聞得有人輕輕哼唱著他鄉的曲調。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聲音如同蜀地的桐琴,有些華貴,令人聞之如置鳳凰飛舞的夢中。蕭何抬眼一看,來人竟是段衡。
段衡見她看著自己,頗為痞氣地笑了一下。蕭何垂下眼眸努力告訴自己不要用銀針射他的眼睛,而來人似乎看出了她的忍耐,大大咧咧地坐到了她的身邊。
段衡就是喜歡看他蕭何別扭著,他也不看蕭何,用那柄名貴的漆雕折扇隨意地敲著麵前的矮幾,催促著季長歌快些開始。
季長歌微微頷首,示意身畔隨從開始。
一支班子走上前來,麵上帶著的黑色麵具很是吸引人。歌聲響,人影動。
跳完之後,季長歌看向段衡,後者隻是毫不在意地搖搖扇子。季長歌示意,下一組。
這樣,一個一個班子接連跳完,也沒見著段衡點一下頭。
這場便是最後一場了,蕭何心裏很是打鼓。
大概世間奇美瑰怪壯麗之觀皆在於險遠,這最後一場果真讓段衡收起了先前那副嘲弄隨意的表情。
衣裳並不是皇都中常見的綠衣紅袖,卻獨特美好,素而不淡。當中的一舞一蹈,一舉一動,都無不透露著越女對於公子的深情。麵具以土黑色為底,畫有越地圖騰模樣花紋更加顯得神秘莫測,讓這首歌帶有了祭祀祈福的氣氛。
“‘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何其美哉,古人誠不欺我。”
蕭何少見這類舞蹈,很是驚異當中溢滿的情感表達,不由得出口讚歎。
段衡也頗為讚同似的點了點頭。
季長歌見二人如此反應,便定下了這支班子。
由於季長歌還要去工部籌備,蕭何與段衡先行離開。
慶賀公主生辰的重頭戲落定了,林恩與季長歌這才安下心來。
最後的籌備也緊鑼密鼓地展開,就算加之林恩領轄之下的工部雷厲風行的辦事能力,時間也極為緊張,隻是在出行前日堪堪備完。
到了啟航的那一天,遠處天邊彩舟雲淡,畫圖難足。
龍舟上旗幟翻飛,印著“殷”字。先是國家的君主慕初然登上龍舟,代表著此次南行是天子之行,必得護佑。隨後是儀態萬千,大殷國最為尊貴的太後和南行的主角綰兒公主。皇室的貴胄,慕初然選中隨行的大臣還有數百位侍衛宮女隨從,踏上了這艘大氣磅礴,大殷國內罕見的皇家龍舟。
定北河上的波聲依舊浩淼,整條河上的烏篷船和商船都停靠在岸邊,岸上的人們齊聲唱起祝禱歌,祈求這次皇家浩浩蕩蕩的南行平安迴來。
此日是九月十五,宜出行,宜嫁娶,忌動土。
長風萬裏,一路相送。
行了半日,已然出了定北河。龍舟在寬闊的閬江中乘風破浪,任憑高大的船身行過處留下兩道長長的波紋。
旅途實在辛勞,冷輕痕懶受疲乏,一早就上了樓閣。就算是先前麵對浩渺閬江驚喜無比的慕清綰,此刻也進入樓閣中休息。這閬江,都是一樣的水,看久了也著實沒有意思。
惟有慕初然,他對著一色江天,風冷清秋看了好久,身後還站著幾位年輕的臣子——戶部尚書李照庭,工部尚書林恩,三品參將季長歌,四品翰林書院講學士蕭何。能力和才氣都是慕初然頗為欣賞的。
慕初然指了指這閬江,問他們想到了什麽?
蕭何略一沉吟,“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顯然是蕭何點到了慕初然詩情畫意的點,慕初然微笑著點點頭,“前兩日這閬江才下一番秋雨,蕭愛卿吟這句詞,很是應景”。
“季愛卿怎麽看?”
季長歌自袖中拿出了一份地圖,細細觀之竟是閬江流域。其上主末流幹,天塹關險悉數標明,他指著流域圖某處給慕初然和眾卿看。
“陛下和諸位請看,閬江經過我大殷南部眾多地域,流域廣闊,支流眾多。又經過歸安,清池,淮左三地,此三地皆善於水上作戰,其後還有兩岸夾山的久州可作咽喉要塞,故而易守難攻。若有賊子想要打開我大殷南方國門,必然要自久州一帶作亂,首先切斷前後國土與南北的相互聯係,其次作為咽喉戰略地位優越,故需加強對於久州及其前後數座戰略重地的防禦和清查,保障閬江流域的穩定。雖說閬江易守難攻,但畢竟與皇都定北河相通,一旦失守,敵軍便可乘著樓船逆流而上,直取皇都。萬望陛下重視!”
季長歌的語氣中流露著兵家獨有的令人信服的魅力,令幾位大臣很受觸動,慕初然更是大加讚賞。
戶部和工部兩位尚書所言倒是十分一致。
一個字,澇。
正如季長歌所言,閬江流域廣泛,是眾多地域的母親河以及得天獨厚的屏障。但即便是母親河也終歸脾氣無常,每到夏季雨水眾多的時候,便是閬江脾氣最壞的時候。猛漲的河水越過兩岸成為“懸河”,岸邊的村莊被衝毀,田野被淹沒,數萬人衣食無著,流離失所。朝廷每年都要撥出巨額銀兩用於賑濟災民,長此以往,國庫必將不堪重負。
列位愛卿的發言,一位更比一位讓人驚喜。慕初然雖生長在北方,但卻深知南方十年七澇的事實。
“兩位愛卿所言,朕心中有數。自朕登基以來,南方幾乎十年裏有七年都會內澇,受災麵積實在廣大,災民眾多,而國庫財力實在有限。但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這叫朕如何能不管?”
“陛下。”季長歌此時麵露難色。
“嗯?季愛卿直說。”慕初然挑了挑眉,顯然對此刻季長歌出言很是疑惑。
“還請陛下恕臣無罪。”季長歌仍舊不肯直言。
“準。”慕初然把視線從萬裏的閬江上收迴,微微側過臉望著季長歌,越發好奇了
“啟稟陛下,不是十年七澇。”
“什麽?不是十年七澇?”慕初然顯然很是詫異,兩位尚書也很是驚奇。
“對,不是十年七澇,而是十年九澇。”此言一出,慕初然臉上的神情變了,變得神秘莫測,狐疑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