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軍的騎兵行動迅捷,即使迎麵遇到了幾波吳軍的堵截,但都是憑借騎兵衝鋒之利,突破過去,很快就接近江南與荊北的邊界。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鎮北軍騎兵也是付出了超過三千的傷亡。
江南與荊北的邊界亦有著吳軍和南郡軍的守邊將士。
吳軍的守軍早已知道境內有這支鎮北軍騎兵,也知道自家主公不會想讓其輕易離開江南,於是列陣阻攔,隻是力量懸殊太大,沒有阻攔鎮北軍騎兵片刻。
而南郡軍的那些人則是在見到數千騎兵奔襲而過時有些反應不過來,下意識就給他們放開了道路。
如此這六千多騎兵便離開江南進入了荊北的地界。
孫匡率軍一路追來,鎮北軍騎兵已離開有半日之久。
“主公,前麵就是葉德道的地盤了,我們還追嗎?”
“到此為止吧。如果葉德道還不想和葉德理鬧翻,就需要做些事情來給梁都看,不僅會阻攔我們,還會恭恭敬敬地送鎮北軍出境。即使他們不阻攔我們,我們想要追上那些騎兵,也要多花不少時間。北岸黃將軍已經苦苦支持多時,急需我們的支持,那些騎兵趕出去就行。立刻準備船隻,我們坐船馳援北岸大營。”
“末將領命。”
而在江北的戰場上,鎮北軍的攻勢仍在繼續。黃敏雖然率領著兩萬守軍浴血奮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營寨的防禦工事逐漸被摧毀,守軍的傷亡也在不斷增加。攻防戰已經進行了二十日。
在方禦守率軍強攻下,能夠堅持這麽長時間,黃敏已經足以自傲。隻是他知道現在己方是強弩之末,寨破就在這兩日。
“將軍,再這樣下去,我們恐怕支撐不住了!”一名副將再次跑來,聲音中帶著幾分絕望。
黃敏望著眼前血肉橫飛的戰場,心中湧起一股悲壯之情。他知道,這場戰役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他必須做出一個決定。
“傳令下去,全體將士準備南撤!”黃敏的聲音在營寨內迴蕩,充滿了決絕和惋惜。
黃敏帶領著吳軍開始一邊抗著鎮北軍的強攻,一邊向江上的戰船撤去。如此在後麵的吳軍最為慘烈,基本上沒有任何逃脫的可能性。
最終跟著黃敏撤到了江上的吳軍隻有五千不到。
戰船遠離北岸,看著岸上鎮北軍收拾那些沒能成功撤退的吳軍將士,黃敏眼神陰寒。
“這次是敗了,但我還會打迴來的。”
他們的船還沒有迴到南岸,就看從西麵來了幾隻快船,正是自家的傳令船。
“黃將軍,主公正率大軍趕來,半日即可到。”
“遲了。要是早一日趕來,北岸大營不會丟,還能反攻方禦守。”
這次攻防戰,吳軍損失超過一萬五千,鎮北軍作為攻方,損失自然也不會少,應該超過兩萬。如果孫匡帶的人能夠早一日到,在兵力上吳軍便扭轉了優劣勢。
“給主公迴信,說北岸大營已丟,讓他們直接迴南岸大營吧。”
再說鎮北軍騎兵進入荊北地域後,荊北的那些南郡軍和官府可都有些懵,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畢竟這支騎兵打著朝廷的旗號。他們隻能將此事快速向南郡稟報。
鎮北軍騎兵可不會等南郡反應,快速北上。
很快就有南郡軍攔住了他們前進的路。
“我們是朝廷鎮北軍,奉命征伐江南,如今借道荊襄北歸,乃等竟然敢阻攔。”
“這位將軍,我們並不是有意阻攔朝廷大軍,隻是你們從孫逆處前來,我們也不能確定你說的是不是真的,要是你們是孫逆叛軍假扮欲去襲擾京城,那我們豈不是犯了大錯。所以請你們在此等待幾日,待我們確認你們的身份後,便給你們放行。”
“我軍還有任務,耽誤了,責任你們承擔得了嗎?速速讓開,不然我們就要衝鋒了,貴軍有什麽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說著,鎮北軍騎兵便做出要衝鋒的架勢。
在沒有得到南郡王的命令之前,南郡軍還真不敢和鎮北軍發生什麽正麵衝突。
“好吧,我們讓路。”
嘴上說著讓路,行動都是拖拖拉拉,能耽誤一些時間是一些時間。
就是這些小動作讓消息於鎮北軍騎兵前到達南郡府,送到南郡王和趙靜鵬麵前。
“舅父,這鎮北軍竟然選擇從我們的地盤離開江南,這還真想不到。”
“是有些意外。他們這也是被逼無奈吧。不走我們這裏就隻能被孫匡消滅。”
“那我們現在該如何?是留下這支鎮北軍騎兵,還是放他過去?”
“這就要看德道是否決定徹底與葉德理反臉。如果你還想再蟄伏一段時日,我就放這些鎮北軍北去。如果你現在就想要起兵奪迴屬於自己的皇位,我們就留下這支騎兵,並且奪下那些戰馬,然後起兵北上與宛城軍一戰,順勢奪取宛城,進入中原。”
“舅父覺得呢?我們南郡是否已經做好了與朝廷作戰的準備?現在戰,能否戰勝?”
“南郡軍這一年裏積極擴軍,加強訓練,勝那宛城軍不在說下。至於是否能夠攻到梁都就要看局勢的變化。”
“母後,你覺得呢?”
“道兒,你是南郡王,南郡的未來自然是你來決定。不管你的決定是什麽,母後和你舅父都會支持你。”
“兒臣覺得沒有必要再等下去了。繼續等下去,雖然我們可以有時間再多做些準備,但是葉德理也同樣會有時間準備。如今北境穩定下來,東北的林戎之患似是也有平息的趨勢,葉德理可以調集的力量會越來越多,拖得越久,對我們可能越不利。現在我們動手,還能借助孫匡的力量,要是給時間讓方禦守解決掉孫匡,那麽我們就將孤軍奮戰。”
“道兒說的極是。那就如道兒所言,拿下這支鎮北軍騎兵,然後揮軍北上解決掉宛城軍。”
南郡王的王令下達,南郡軍全軍出動,重軍布署在鎮北軍騎兵的北歸之路上,同時各地駐軍均是向鎮北軍圍來。
看到前方那攔路的數萬大軍,這支鎮北軍騎兵的領軍將領明白南郡王是不準備放他們北上,而他的任務就是麾下的將士們衝過北麵那重重阻攔,將南郡王做的事傳迴梁都。
他也沒有要和南郡軍扯什麽廢話耽誤時間。在這裏待得越久,圍過來的敵軍就越多。
“全軍衝鋒,目標敵軍陣營右翼。”
數千騎兵一起衝鋒的陣勢不小。
鎮北軍的衝鋒如同狂風驟雨,瞬間席卷了南郡軍的右翼。馬蹄聲轟鳴,塵土飛揚,兩軍交鋒,刀光劍影,殺聲震天。
南郡軍雖然人數眾多,但麵對鎮北軍這股精銳騎兵的猛烈衝擊,一時間竟有些難以招架。領軍將領趙靜鵬見狀,急忙調集更多的兵力前來支援,同時命令弓箭手準備,對鎮北軍進行遠程打擊。
鎮北軍騎兵的靈活與速度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在衝鋒的過程中,他們不斷變換隊形,躲避著南郡軍的箭矢,同時尋找著最佳的突破口。
“必須攔住他們!”趙靜鵬怒吼著,他深知既然已經決定動手,那就不能讓這支魏國朝廷重要的軍事力量逃脫。
就在這時,南郡軍中一名勇猛的將領率領著一支精銳步兵,越眾而出,迎著鎮北軍騎兵的衝鋒而上。兩軍短兵相接,血肉橫飛,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這讓趙靜鵬一陣驚喜,忙問兩側,“那人是誰?”
“應該是軍中一校尉,具體叫什麽,末將不知。”
“此戰之後,重賞此人。”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鎮北軍騎兵也是付出了超過三千的傷亡。
江南與荊北的邊界亦有著吳軍和南郡軍的守邊將士。
吳軍的守軍早已知道境內有這支鎮北軍騎兵,也知道自家主公不會想讓其輕易離開江南,於是列陣阻攔,隻是力量懸殊太大,沒有阻攔鎮北軍騎兵片刻。
而南郡軍的那些人則是在見到數千騎兵奔襲而過時有些反應不過來,下意識就給他們放開了道路。
如此這六千多騎兵便離開江南進入了荊北的地界。
孫匡率軍一路追來,鎮北軍騎兵已離開有半日之久。
“主公,前麵就是葉德道的地盤了,我們還追嗎?”
“到此為止吧。如果葉德道還不想和葉德理鬧翻,就需要做些事情來給梁都看,不僅會阻攔我們,還會恭恭敬敬地送鎮北軍出境。即使他們不阻攔我們,我們想要追上那些騎兵,也要多花不少時間。北岸黃將軍已經苦苦支持多時,急需我們的支持,那些騎兵趕出去就行。立刻準備船隻,我們坐船馳援北岸大營。”
“末將領命。”
而在江北的戰場上,鎮北軍的攻勢仍在繼續。黃敏雖然率領著兩萬守軍浴血奮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營寨的防禦工事逐漸被摧毀,守軍的傷亡也在不斷增加。攻防戰已經進行了二十日。
在方禦守率軍強攻下,能夠堅持這麽長時間,黃敏已經足以自傲。隻是他知道現在己方是強弩之末,寨破就在這兩日。
“將軍,再這樣下去,我們恐怕支撐不住了!”一名副將再次跑來,聲音中帶著幾分絕望。
黃敏望著眼前血肉橫飛的戰場,心中湧起一股悲壯之情。他知道,這場戰役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他必須做出一個決定。
“傳令下去,全體將士準備南撤!”黃敏的聲音在營寨內迴蕩,充滿了決絕和惋惜。
黃敏帶領著吳軍開始一邊抗著鎮北軍的強攻,一邊向江上的戰船撤去。如此在後麵的吳軍最為慘烈,基本上沒有任何逃脫的可能性。
最終跟著黃敏撤到了江上的吳軍隻有五千不到。
戰船遠離北岸,看著岸上鎮北軍收拾那些沒能成功撤退的吳軍將士,黃敏眼神陰寒。
“這次是敗了,但我還會打迴來的。”
他們的船還沒有迴到南岸,就看從西麵來了幾隻快船,正是自家的傳令船。
“黃將軍,主公正率大軍趕來,半日即可到。”
“遲了。要是早一日趕來,北岸大營不會丟,還能反攻方禦守。”
這次攻防戰,吳軍損失超過一萬五千,鎮北軍作為攻方,損失自然也不會少,應該超過兩萬。如果孫匡帶的人能夠早一日到,在兵力上吳軍便扭轉了優劣勢。
“給主公迴信,說北岸大營已丟,讓他們直接迴南岸大營吧。”
再說鎮北軍騎兵進入荊北地域後,荊北的那些南郡軍和官府可都有些懵,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畢竟這支騎兵打著朝廷的旗號。他們隻能將此事快速向南郡稟報。
鎮北軍騎兵可不會等南郡反應,快速北上。
很快就有南郡軍攔住了他們前進的路。
“我們是朝廷鎮北軍,奉命征伐江南,如今借道荊襄北歸,乃等竟然敢阻攔。”
“這位將軍,我們並不是有意阻攔朝廷大軍,隻是你們從孫逆處前來,我們也不能確定你說的是不是真的,要是你們是孫逆叛軍假扮欲去襲擾京城,那我們豈不是犯了大錯。所以請你們在此等待幾日,待我們確認你們的身份後,便給你們放行。”
“我軍還有任務,耽誤了,責任你們承擔得了嗎?速速讓開,不然我們就要衝鋒了,貴軍有什麽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說著,鎮北軍騎兵便做出要衝鋒的架勢。
在沒有得到南郡王的命令之前,南郡軍還真不敢和鎮北軍發生什麽正麵衝突。
“好吧,我們讓路。”
嘴上說著讓路,行動都是拖拖拉拉,能耽誤一些時間是一些時間。
就是這些小動作讓消息於鎮北軍騎兵前到達南郡府,送到南郡王和趙靜鵬麵前。
“舅父,這鎮北軍竟然選擇從我們的地盤離開江南,這還真想不到。”
“是有些意外。他們這也是被逼無奈吧。不走我們這裏就隻能被孫匡消滅。”
“那我們現在該如何?是留下這支鎮北軍騎兵,還是放他過去?”
“這就要看德道是否決定徹底與葉德理反臉。如果你還想再蟄伏一段時日,我就放這些鎮北軍北去。如果你現在就想要起兵奪迴屬於自己的皇位,我們就留下這支騎兵,並且奪下那些戰馬,然後起兵北上與宛城軍一戰,順勢奪取宛城,進入中原。”
“舅父覺得呢?我們南郡是否已經做好了與朝廷作戰的準備?現在戰,能否戰勝?”
“南郡軍這一年裏積極擴軍,加強訓練,勝那宛城軍不在說下。至於是否能夠攻到梁都就要看局勢的變化。”
“母後,你覺得呢?”
“道兒,你是南郡王,南郡的未來自然是你來決定。不管你的決定是什麽,母後和你舅父都會支持你。”
“兒臣覺得沒有必要再等下去了。繼續等下去,雖然我們可以有時間再多做些準備,但是葉德理也同樣會有時間準備。如今北境穩定下來,東北的林戎之患似是也有平息的趨勢,葉德理可以調集的力量會越來越多,拖得越久,對我們可能越不利。現在我們動手,還能借助孫匡的力量,要是給時間讓方禦守解決掉孫匡,那麽我們就將孤軍奮戰。”
“道兒說的極是。那就如道兒所言,拿下這支鎮北軍騎兵,然後揮軍北上解決掉宛城軍。”
南郡王的王令下達,南郡軍全軍出動,重軍布署在鎮北軍騎兵的北歸之路上,同時各地駐軍均是向鎮北軍圍來。
看到前方那攔路的數萬大軍,這支鎮北軍騎兵的領軍將領明白南郡王是不準備放他們北上,而他的任務就是麾下的將士們衝過北麵那重重阻攔,將南郡王做的事傳迴梁都。
他也沒有要和南郡軍扯什麽廢話耽誤時間。在這裏待得越久,圍過來的敵軍就越多。
“全軍衝鋒,目標敵軍陣營右翼。”
數千騎兵一起衝鋒的陣勢不小。
鎮北軍的衝鋒如同狂風驟雨,瞬間席卷了南郡軍的右翼。馬蹄聲轟鳴,塵土飛揚,兩軍交鋒,刀光劍影,殺聲震天。
南郡軍雖然人數眾多,但麵對鎮北軍這股精銳騎兵的猛烈衝擊,一時間竟有些難以招架。領軍將領趙靜鵬見狀,急忙調集更多的兵力前來支援,同時命令弓箭手準備,對鎮北軍進行遠程打擊。
鎮北軍騎兵的靈活與速度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在衝鋒的過程中,他們不斷變換隊形,躲避著南郡軍的箭矢,同時尋找著最佳的突破口。
“必須攔住他們!”趙靜鵬怒吼著,他深知既然已經決定動手,那就不能讓這支魏國朝廷重要的軍事力量逃脫。
就在這時,南郡軍中一名勇猛的將領率領著一支精銳步兵,越眾而出,迎著鎮北軍騎兵的衝鋒而上。兩軍短兵相接,血肉橫飛,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這讓趙靜鵬一陣驚喜,忙問兩側,“那人是誰?”
“應該是軍中一校尉,具體叫什麽,末將不知。”
“此戰之後,重賞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