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丞相府內的東西並不真的屬於李思所有。


    官府,顧名思義為官家所有,而丞相府,按照這種說法同樣是歸丞相大人管轄。


    你當丞相一天,這丞相府歸你所屬一天,但人總會老,丞相大人也有歸老還鄉的那一天,到了那一天,這府邸是要收迴的。


    官府屬官家,不是官,那也就不歸你所屬。


    除非有特例,皇帝下令賞賜於你,那等你歸老之後還是能接著住在這府邸裏邊,下一任丞相上任之時新蓋一座便是。


    不過這種特例不是沒有,而是少之又少,一座府邸絕不能敷衍,但這都城卻是寸土寸金,延續千百年之道並非是將這都城一擴再擴,事實上北陽城已經向著四周擴建了不少。


    到時候收迴發現府內少了什麽東西,一般都是會既往不咎,畢竟人家辛勞了一輩子,別說是無意弄丟的,就算是藏點兒私心拿一些東西當作迴鄉的路費也無人好意思說些什麽。


    但若是追究,完全是可以追究的。


    丞相府丟了一把鎖,便能讓丞相大人慌張到這種地步,甚至將兒子趕忙送到南境皇權觸碰不到的地方想著保命,看起來有些太過可笑。


    若真是單純為自己弄丟了一把鎖當然可笑,就算李思歸老之時被人發現府內少了什麽東西,別說是區區一把鎖,哪怕丞相府被其折騰的土崩瓦解也是不會有人拿這個來治他的罪。


    不過丞相大人的緊張並非是毫無道理,鎖丟了,就證明是有人拿走了。


    柴房的鎖丟了,多半與廚子脫不了什麽幹係。


    而廚子,李思一直知道他早就被收買了。


    在朝堂之上,背靠那張龍椅,手持天子印璽,若要你死,你走不出朝堂。


    而在自己家府邸內,掌握了你的每頓飯菜,同樣是掌握了你的命脈。


    在這座城內,許多官員皆有如此遭遇,但並非全部。


    正如李思所說,那把鎖別說隻是普通的鐵鎖,就算是金鎖,帶有丞相府的官印也同樣是賣不出去,沒有人敢去收這種東西,畢竟是殺頭的死罪。


    若當真是為了錢財,廚房內有著不少珍貴藥草和食物,這些東西更方便中飽私囊。


    有印記的東西代表著容易留下證據,也代表著容易製造證據,再加上與和安郡有關,同樣是老謀深算的丞相大人全部都明白了。


    他已經是步入險境。


    丞相之子李深攜詔出城,不過那紙詔令在半路上便被他隨手丟棄,也沒有前往和安郡接收兵權。


    一個月後,出城的那兩人風塵仆仆迴歸,其中一位黑衣少年坐在馬背上總覺著什麽地方有些不大對勁,卻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了。


    不過不管對不對勁,與他也再無什麽關係,這一個月以來,他過的同樣是很緊張,好在確實如王招軍所言,沒有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行刺殺之事,所以他很安全。


    但是,他緊張的卻是另一件事,靈學院開考在即,各方人員皆匯入這座城市。


    他,算是最晚到的一個,比很多他國的外來人員還要更晚上一些。


    王招軍入宮複命,許長安,忙著趕赴考場。


    李思站在府內,仰頭望天,發出一陣陣苦笑,七月初,天氣已不算溫和,丞相李思早已脫了官府,身著素衣,在等待著自己的歸宿。


    在皇宮內,那兩人千裏去往案發地查案帶迴的證物是一枚箭頭。


    看似普通的鐵箭頭,上麵有著熔鑄後尚還殘留著的一絲印記,經過廷尉府進行對鐵的質地和純度對比,大家發現了一個駭人的真相。


    各地箭弩嚴加管製,若想在他人不知的情況下鑄造一批弓弩出來簡直是癡心妄想,而在自家關門造車或許同樣是癡心妄想,但證據卻是如山般催人。


    又經過兩天的調查,輕易查出一個月前,丞相府管家曾深夜外出,托人打造了一把新鎖掛在柴房。


    並非是那管家辦事不利,而是丞相大人知道這事早晚會敗露,打造新鎖既是坐實了自己的罪名,同樣是為了掩人耳目讓人以為自己正想盡一切辦法補救,妄想挽迴此事,隻有這樣,自己兒子才有攜詔出逃的機會。


    就這樣,這位年輕的丞相大人倒台了。


    太尉一職始終空缺,而今位列三公的隻有一位,那位在前不久家中換了個廚子,從而好像讓自家小少爺吃不慣的禦史大夫,崔仁。


    大公子最有利的助手已經不再,是何人指使丞相大人作出這種事情不難猜測,即便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但都是有腦子的人,不會隻等著證據。


    由此一來,大公子殿下可掌握的官員也是一一折損。


    不過大公子殿下本身並不氣餒,也沒有絲毫的患得患失,依舊經常往那條舊街巷走動,每次迴到府內皆是深夜,而入宮上朝的時間則是少了一些,讓很多人以為這是要放棄與皇帝陛下相爭了。


    那僅存的一點兒勢力也是歸老的歸老,倒台的倒台。


    皇帝陛下掌握了那唯一的三公,掌握了新補進來的九卿,卻唯獨掌握不了兩人。


    一位是太常寺的著作郎,另一位,便是那個幫助自己查清此案的少年。


    靈學院開考,皇帝陛下禦駕前往主持考場,而院長大人依舊是躺在院子裏,看著他迴來的那隻燕子。


    居安似乎更加忙碌,楊賀九依舊是不得外出,考場中的喧鬧,院子裏的寧靜。


    事發在靈學院,卻絲毫吵吵鬧鬧皆是那些未曾進來的人,與靈學院無關。


    在查案過程中許長安方才從王招軍口中得知,原來想要參加考試還得有屬地所頒發的文書方能參試,在那途中他再次迴了一趟四方城,哪怕有這個和安郡監禦史跟著,在四方城官府裏依舊沒有查到自己的戶籍所在。


    這也就說明他雖然從小就在那座城,卻似乎並不屬於那城。


    他又迴了一趟自家的院子,卻沒有見到那個一打就哭的孩子,從其母口中得知,原來是去從軍了,應該是與林嬰在一起,便也就沒有再堅持要帶他來都城的想法。


    沒有戶籍,便無法下發文書,也就無法參加考試,不過這些對他而言已經是無所謂了。


    為皇帝辦事,風險不小,好處同樣是不少,雖不能保送進入靈學院,但爭取一個參加考試的名額還是不在話下。


    今年的考試與往年不同,並非文試,也不是什麽其他考驗,而是武會。


    在武會上,提著黑劍的許長安第一次見到了那個讓人討厭的皇帝陛下。


    在這座討厭的城市,遇到了一個討厭的人,許長安的心情可著實不太好。


    心情不好,下手自然會重了不少,在武會上大放異彩,雖不輕鬆,卻也是成功入了靈學院內,成為了靈學院的學生。


    第幾批,第幾位已經是數不清楚,但在這之後他卻是院長大人的第一位徒孫。


    禦史大人已非禦史大人,遞補相位,這同樣是禦史大夫的職責之一。


    太尉空缺,是因為皇權所在,太尉隻能空缺,而丞相卻不能一直空缺下去,畢竟禦史大夫本就屬於副丞相,正的沒了,副的頂替上去,這很符合邏輯,也符合那位皇帝陛下的心思。


    兩月後,這座城的幾個人都分別收到了同一件來自楚國的禮物,由並不精致的匣子裝著,匣子上各封著一張書信。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齊楚兩國國戰將要開啟,在這關頭還能收到來自楚國的禮物,實在是極為難得。


    書信上的分別寫有兩個名字,許長安,華容,最後一封寫的隻是稱唿,先生收。


    對於這些禮物許長安並不陌生,也沒有絲毫意外,隻是盯著這匣子總覺著似乎太小了點兒。


    將最後一封書信連帶匣子送入靈學院,帶著剩下兩個迫不及待的跑入了那座紅樓。


    這兩月來,許長安不但在靈學院內混的熟絡,在這座樓子裏邊同樣是風生水起。


    毫不客氣的自己走入華容房間內,坐在椅子上盯著兩個匣子迫不及待打開來看。


    華容聽到動靜便知道是這小子來了,從裏屋走出,看著禮物著實不解。


    來就來,還帶什麽禮物,這位姑娘與許長安相處久了也會偶爾說上兩句玩笑。


    二人一同打開,裏麵裝著的,並非是那位大司農當初種的瓜,而是一把豆子。


    種的是瓜,卻不曾想收獲的卻是一把豆子,大司農在心中承認許長安當初說的是對的,那片地,或許真的不適合種瓜。


    華容眼角垂淚,走到窗戶位置有些不舍的看著這座城,眼神向南看去,那是靈學院的方向。


    而在靈學院,楊賀九拿著許長安剛送來的禮物同樣是眉頭微皺,隻手向胸口撫去,拿出一隻玉佩觀望良久。


    兜兜轉轉,華容還住在那座紅樓,與楊賀九終未曾相見一麵。


    而許長安終入了靈學院,也終在這座城與時別已久的薑茗相見。


    再見時,她已著新衣,紅似嫁衣。


    夢醒時方才發現那人已將成人妻。


    一身紅衣確為嫁衣,紅的太深,緣分太淺,那位曾經的綠衣女子終是在堂前低了頭。


    和親對象依舊是丞相府,不過這位女子嫁誰似乎並不重要。


    她相公就是相公,許長安口中的崔小少爺,二人婚後幸福美滿,不多年後育有一子,其名崔茗。


    這個名字或許不太好,在許長安口中經常念叨說著諧音有些太晦氣。


    不過二人並不在意,這三人關係不淺,互相開開玩笑也算正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賀北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賀北昌並收藏帝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