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大人們在不慌不忙地工作與生活,孩子們也在不慌不忙地長大。
三年後,顧不忘和季念念大學畢業,如期舉辦了婚禮。
季念念正式嫁到了顧家,住到了顧家。
聽到自己所愛女人的女兒喊他為“爸”的那一刻,顧景舟眸子濕潤,心中萬般情緒交織。
不知自己是開心多些,欣慰多些,還是失落多些,酸楚多些。
兩個孩子辦完婚禮不久後,便選擇了一起出國繼續深造。
顧不忘很懂事。
知道顧家就他一個孫子,出國前主動跟顧伯道和顧景舟說,畢業後他就迴來幫父親接管顧氏。
聽到兒子主動這麽說,顧景舟感到壓在自己肩上幾十年的重擔,一下輕鬆了許多許多。
雖然他已五十出頭,但反而覺得整個人變得精神抖擻,對事業更加充滿幹勁了。
他也打算在兒子出國進修的幾年裏,幫他將顧氏打理得更好,好讓他以後迴來繼承時能輕鬆些。
兒子在事業上的壓力能輕鬆些,季念念到時便也能過得幸福些。
季念念能過得幸福些,蘇曉曉便也能放心些,開心些。
想到自己努力經營顧氏,也能與蘇曉曉的開心幸福掛鉤,顧景舟心裏便覺得無比充實。
也覺得自己每日的努力無比有意義。
隨著兒子的成家及出國,葉子姍的心態則與顧景舟恰恰相反。
她也知道兒子以後是要繼承顧氏的,葉氏的將來,她最終還是隻能交給葉氏子孫來打理。
既然總要交給他人,她如今也上了一定年紀,有時加班晚一點或是應酬多一點,便覺得體力有些不支。
那便不如接受現實,早日放手交給他人管理。
所以在顧不忘出國的第二年,她正式辭掉了葉氏總裁之位。
然後,提前開啟了報團出國遊的退休生活。
前大半輩子,除了顧景舟曾給她的那一年多幸福鬆弛的婚姻生活,其餘幾十年,她真的活得太累了。
常年精神壓力大,腦子累,內心也無歡喜。
旅遊,之前其實她並不熱衷,但如今,她很想體驗體驗。
她想用這種生活方式擺脫孤單,減少對顧景舟此生愛而不得,無法相伴的落寞與惆悵。
每跟團到一個新的國度旅遊,她也像大多去旅遊的人一樣,拍些美照,發個朋友圈,以作留念。
也順便抒發下自己的心情。
蘇曉曉偶爾會在她的朋友圈下留言問候。
顧景舟每次瀏覽到葉子姍發的這些朋友圈,留意的都是蘇曉曉的動態。
他也始終堅持每年以兄長的名義給她送生日禮物。
都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紀了,蘇曉曉和季行淵對這事,也已經看得相當淡了。
覺得顧景舟喜歡送,就任他送去,他開心就好。
若為這種小事鬧得彼此尷尬,斤斤計較,兩人都覺得實在沒必要。
在兩個孩子出國的幾年裏,除了林嘉慧,和早已被蘇曉曉接到季家來養老的姑媽蘇愛珍還健在。
顧伯道和季家的三位長輩,全都年歲漸高,先後壽終正寢。
家人的先後去世,也讓季行淵和蘇曉曉更珍惜彼此相守相伴的日子。
除了偶爾和閨蜜唐秋雲一起吃個飯,二人每天下班都膩在一起。
要麽一起去海邊散步,要麽去看場愛情電影,要麽一起窩在家裏看看電視,親親抱抱,或和孩子通通視頻。
閑暇時的生活,簡單而放鬆。
這期間,季行淵曾陪她去祭拜了一次她的親生父親。
她的親生父親後來再娶,另生了一雙兒女。
她悄悄地給了這對過得不算富裕,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一些經濟支援。
而後,也不打算跟他們刻意多聯係了。
無論何種關係,縱然是有血緣的親人,對她來說,若緣分太淺,她都不想刻意維係。
不想勉強自己,強行將彼此的緣分加深。
順其自然,隨心而為,是她覺得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的狀態。
五年後,顧不忘和季念念雙雙學成迴國。
走在奔六路上的顧景舟成了退居二線的顧氏董事長,顧不忘當了總裁。
季念念則去了季氏上班,為父親季行淵分擔些壓力,然後等弟弟季一帆畢業後接管季氏。
有兒子打理公司,顧景舟也將自己的生活重新規劃了下。
公司,他暫且還不能完全放手,兒子還需要他提點,需要花兩三年時間來勝任總裁之位。
不過,他這個董事長自然是不必天天去公司報到了。
所以閑在家裏的時間便多了不少。
他不知不覺愛上了打理別墅院子裏的花花草草。
天氣好時,他從不讓傭人來幹這差事,都是他自己一盆盆,一棵棵地親自修枝,剪葉,施肥,澆水。
還喜歡不時從花鳥市場親自挑選添置些新品種迴來。
所以他能叫得上名,認得出來的花草品種,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熟悉。
他還開始跟著家裏的廚子學習下廚。
家裏的晚餐,時常是他和廚子一起做的。
林嘉慧年近八十,如此晚年能吃到兒子親自做的美味佳肴,她每次都吃得滿臉的褶子都幸福地綻開了。
原本,她跟沒去世前的顧伯道一樣,挺心疼兒子這麽多年一直單身。
可看到兒子自從孫子和孫媳婦迴國後,每天的心情看著挺不錯的,她便也欣慰很多,安心很多。
季念念能吃到顧景舟這個曾經的舅舅,如今的公公做的晚餐。
她也覺得嫁到這個家裏的幸福感真的很強。
幾次和蘇曉曉打電話時閑聊起這事,都將顧景舟這個公公好一頓誇。
蘇曉曉每次聽了,淺淺地笑著,心裏覺得挺歡喜。
顧景舟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充實,過好,沒有人比她更感到心裏是何般的如釋重負。
除了開始喜歡侍弄花草,學習下廚,顧景舟也將從小便擅長的畫畫特長重新拾了起來。
有時,他會一個人在東城公館待大半天,隻為專注地畫一幅想畫的畫。
他每次都很享受這樣的專注時光。
有時,他會背著畫板去野外,一邊爬爬山鍛煉下身體,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寫生,可謂三全其美。
偶爾,他也會配上一張眼前的美景圖發個朋友圈。
每每看到他發這樣又接地氣,又唯美的朋友圈,蘇曉曉都能感受到,他真的變了。
變得從容,平和,遼闊。
隻是,他仍年年一如既往地會在她生日這天,堅持送一束百合與蛋糕,及一張他親手寫的生日祝福卡片給她。
這樣的顧景舟,偶爾又會讓她覺得,她還是三十多年前那個執拗的青年。
三年後,顧不忘和季念念大學畢業,如期舉辦了婚禮。
季念念正式嫁到了顧家,住到了顧家。
聽到自己所愛女人的女兒喊他為“爸”的那一刻,顧景舟眸子濕潤,心中萬般情緒交織。
不知自己是開心多些,欣慰多些,還是失落多些,酸楚多些。
兩個孩子辦完婚禮不久後,便選擇了一起出國繼續深造。
顧不忘很懂事。
知道顧家就他一個孫子,出國前主動跟顧伯道和顧景舟說,畢業後他就迴來幫父親接管顧氏。
聽到兒子主動這麽說,顧景舟感到壓在自己肩上幾十年的重擔,一下輕鬆了許多許多。
雖然他已五十出頭,但反而覺得整個人變得精神抖擻,對事業更加充滿幹勁了。
他也打算在兒子出國進修的幾年裏,幫他將顧氏打理得更好,好讓他以後迴來繼承時能輕鬆些。
兒子在事業上的壓力能輕鬆些,季念念到時便也能過得幸福些。
季念念能過得幸福些,蘇曉曉便也能放心些,開心些。
想到自己努力經營顧氏,也能與蘇曉曉的開心幸福掛鉤,顧景舟心裏便覺得無比充實。
也覺得自己每日的努力無比有意義。
隨著兒子的成家及出國,葉子姍的心態則與顧景舟恰恰相反。
她也知道兒子以後是要繼承顧氏的,葉氏的將來,她最終還是隻能交給葉氏子孫來打理。
既然總要交給他人,她如今也上了一定年紀,有時加班晚一點或是應酬多一點,便覺得體力有些不支。
那便不如接受現實,早日放手交給他人管理。
所以在顧不忘出國的第二年,她正式辭掉了葉氏總裁之位。
然後,提前開啟了報團出國遊的退休生活。
前大半輩子,除了顧景舟曾給她的那一年多幸福鬆弛的婚姻生活,其餘幾十年,她真的活得太累了。
常年精神壓力大,腦子累,內心也無歡喜。
旅遊,之前其實她並不熱衷,但如今,她很想體驗體驗。
她想用這種生活方式擺脫孤單,減少對顧景舟此生愛而不得,無法相伴的落寞與惆悵。
每跟團到一個新的國度旅遊,她也像大多去旅遊的人一樣,拍些美照,發個朋友圈,以作留念。
也順便抒發下自己的心情。
蘇曉曉偶爾會在她的朋友圈下留言問候。
顧景舟每次瀏覽到葉子姍發的這些朋友圈,留意的都是蘇曉曉的動態。
他也始終堅持每年以兄長的名義給她送生日禮物。
都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紀了,蘇曉曉和季行淵對這事,也已經看得相當淡了。
覺得顧景舟喜歡送,就任他送去,他開心就好。
若為這種小事鬧得彼此尷尬,斤斤計較,兩人都覺得實在沒必要。
在兩個孩子出國的幾年裏,除了林嘉慧,和早已被蘇曉曉接到季家來養老的姑媽蘇愛珍還健在。
顧伯道和季家的三位長輩,全都年歲漸高,先後壽終正寢。
家人的先後去世,也讓季行淵和蘇曉曉更珍惜彼此相守相伴的日子。
除了偶爾和閨蜜唐秋雲一起吃個飯,二人每天下班都膩在一起。
要麽一起去海邊散步,要麽去看場愛情電影,要麽一起窩在家裏看看電視,親親抱抱,或和孩子通通視頻。
閑暇時的生活,簡單而放鬆。
這期間,季行淵曾陪她去祭拜了一次她的親生父親。
她的親生父親後來再娶,另生了一雙兒女。
她悄悄地給了這對過得不算富裕,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一些經濟支援。
而後,也不打算跟他們刻意多聯係了。
無論何種關係,縱然是有血緣的親人,對她來說,若緣分太淺,她都不想刻意維係。
不想勉強自己,強行將彼此的緣分加深。
順其自然,隨心而為,是她覺得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的狀態。
五年後,顧不忘和季念念雙雙學成迴國。
走在奔六路上的顧景舟成了退居二線的顧氏董事長,顧不忘當了總裁。
季念念則去了季氏上班,為父親季行淵分擔些壓力,然後等弟弟季一帆畢業後接管季氏。
有兒子打理公司,顧景舟也將自己的生活重新規劃了下。
公司,他暫且還不能完全放手,兒子還需要他提點,需要花兩三年時間來勝任總裁之位。
不過,他這個董事長自然是不必天天去公司報到了。
所以閑在家裏的時間便多了不少。
他不知不覺愛上了打理別墅院子裏的花花草草。
天氣好時,他從不讓傭人來幹這差事,都是他自己一盆盆,一棵棵地親自修枝,剪葉,施肥,澆水。
還喜歡不時從花鳥市場親自挑選添置些新品種迴來。
所以他能叫得上名,認得出來的花草品種,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熟悉。
他還開始跟著家裏的廚子學習下廚。
家裏的晚餐,時常是他和廚子一起做的。
林嘉慧年近八十,如此晚年能吃到兒子親自做的美味佳肴,她每次都吃得滿臉的褶子都幸福地綻開了。
原本,她跟沒去世前的顧伯道一樣,挺心疼兒子這麽多年一直單身。
可看到兒子自從孫子和孫媳婦迴國後,每天的心情看著挺不錯的,她便也欣慰很多,安心很多。
季念念能吃到顧景舟這個曾經的舅舅,如今的公公做的晚餐。
她也覺得嫁到這個家裏的幸福感真的很強。
幾次和蘇曉曉打電話時閑聊起這事,都將顧景舟這個公公好一頓誇。
蘇曉曉每次聽了,淺淺地笑著,心裏覺得挺歡喜。
顧景舟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充實,過好,沒有人比她更感到心裏是何般的如釋重負。
除了開始喜歡侍弄花草,學習下廚,顧景舟也將從小便擅長的畫畫特長重新拾了起來。
有時,他會一個人在東城公館待大半天,隻為專注地畫一幅想畫的畫。
他每次都很享受這樣的專注時光。
有時,他會背著畫板去野外,一邊爬爬山鍛煉下身體,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寫生,可謂三全其美。
偶爾,他也會配上一張眼前的美景圖發個朋友圈。
每每看到他發這樣又接地氣,又唯美的朋友圈,蘇曉曉都能感受到,他真的變了。
變得從容,平和,遼闊。
隻是,他仍年年一如既往地會在她生日這天,堅持送一束百合與蛋糕,及一張他親手寫的生日祝福卡片給她。
這樣的顧景舟,偶爾又會讓她覺得,她還是三十多年前那個執拗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