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濤似乎有些想法,但是好像不願吐露。片刻之後,他便直接敘述齊桓公的一生。


    齊桓公即位後,發兵迎擊魯國,在幹時這個地方大戰,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莊公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國君的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隻想讓齊國成為強國,那麽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那麽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聽從他的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接到齊國。桓公和管仲談論霸王之術,大喜過望,以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製度,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在北杏召集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盟,目的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叛亂,此為諸侯主持天下會盟之始,齊桓公成為曆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史稱北杏之會。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落後部族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將齊國的霸業推至高峰。


    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開方、易牙、豎刁等人,當賢臣管仲、隰朋及鮑叔牙等相繼去逝後,齊國開始走下坡路。


    齊桓公和管仲立公子昭為太子,並囑托宋襄公予以照應。桓公四十三年,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在齊桓公居室前築起高牆。冬十月,齊桓公餓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裏爬了出來,“身死不葬,蟲流出戶”。後來易牙、豎刁等人擁立的齊君無虧奪位後才把桓公收殮。公子昭逃奔宋國。此年,宋襄公聯合曹國、衛國、邾國領兵攻齊,以助公子昭歸國爭位。三月,迫於諸侯軍隊的壓力,齊眾大夫在國氏、高氏兩家的率領下誘殺豎刁、無虧,迎立太子昭。但其餘四公子的追隨者興兵攻打已入齊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迴宋國。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發兵,擊敗齊眾公子於甗,太子昭遂得以入齊都臨淄即位。此次動亂之後,齊國國力衰落,齊桓公霸業告終。


    孝公死後,其子被公子開方殺死,公子潘奪位,是為昭公。昭公死後,其子舍在位僅五個月,就被公子商人弑殺自立,是為懿公。四年後,懿公被弑,齊人恨懿公驕恣,廢其子而迎公子元於衛。公子元即位,是為齊惠公。一連串的爭位至此結束,但齊國因此國力衰落,隻能跟隨晉國與楚國爭霸。


    霸業崩潰。


    惠公死後,齊國國勢日蹙。齊頃公在位時,齊軍在鞍之戰中被晉軍打敗。靈公在位時,齊國因背盟討伐魯國。晉國率魯、宋、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諸侯興師伐齊,齊靈公親自率師禦敵,在平陰被聯軍大敗,自此無力稱霸。齊國曆經齊僖公始霸,齊桓公獨霸中原,到齊頃公失霸,長達50餘年。


    雖然看起來極為輝煌,但是之後卻令人唏噓。


    仔細看看,似乎齊桓公任然做了不少的事情。


    與魯會盟


    桓公五年,攻打魯國,魯國失敗,魯莊公請求割讓城池平息戰爭,桓公答應了,並與魯在柯地會盟。會上,魯莊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寶劍,劫持了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在齊魯邊境上的汶陽之田。


    齊桓公答應曹沫的要求。事後,齊桓公想不歸還土地而且殺掉曹沫。管仲勸諫說:“不給汶陽之田,隻是逞一時之快。失信於諸侯,天下人就不幫我們了!”最後齊桓公將汶陽之田還給了魯國。諸侯們知道了這件事情,都認為齊桓公有信譽,漸漸地都想依附齊國了。


    鄄地會盟


    齊桓公六年,曾參加“北杏會盟”的宋國背叛盟約,齊桓公約請曾參加“北杏會盟”的陳、蔡二國一起出兵伐宋。齊桓公先派人帶著豐盛的禮物去朝拜周天子,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隨便廢立國君,請周天子興師問罪。周天子想借齊國的力量來樹立天子威望,遂答應齊桓公要求,派大夫單伯帶部分兵力,會同齊、陳、蔡三國合兵伐宋。宋國看到齊國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來討伐,不想背負抗禦王師、與天子作對的罪名,請求歸順王室、與諸侯和好。齊桓公覺得“拉大旗作虎皮”的辦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著周天子的代表單伯,約集衛、鄭、宋三國國君一起在鄄地會盟,各國看到周天子支持齊國,諸侯國君遂共推齊桓公為盟主,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


    幽地會盟


    齊桓公八年,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救援燕國


    齊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迴師。燕莊公於是送齊桓公迴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於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給了燕國,叮囑燕君學習召公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時一樣給周朝納貢。諸侯聽說此事,都擁護齊國。


    檉之會與重建邢衛


    齊桓公二十七年春,齊、宋、曹三國之君各率本國兵馬共同救邢。狄人退兵後,三國決定把邢國遷得離狄族遠些,齊桓公幫助邢國把都城遷到靠近齊國較為安全的夷儀。不久,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考慮到衛國已是君死國滅,要重新建國,便於第二年春在楚丘幫助衛國築新城,使得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


    貫之會、陽穀之會與召陵之盟


    齊桓公二十九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遊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聽,晃個不停。齊桓公出船,大發雷霆,把蔡姬送了迴去。蔡國也不高興,把蔡姬又嫁給別人。桓公發怒,興兵討伐。秋,楚國進攻鄭國,齊桓公約集各國國君在“陽穀會盟”,商討伐楚救鄭。齊桓公三十年春,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先對楚國的盟國蔡國實行軍事行動;接著,齊桓公率大軍聯合進攻楚國。兩者相持不下,通過外交談判,楚國答應遵守諸侯的本分,恢複向周天子納貢。於是齊桓公和各小國諸侯共同與楚國在召陵訂立盟約,互相結盟,各自退兵,史稱“召陵之盟”。


    首止之會、寧母之會與洮之會


    齊桓公三十一年,周王室發生更立太子之事。周惠王已立王子鄭為太子,因惠後喜歡小兒子帶,周惠王便欲廢鄭立帶。周惠王死後,齊桓公約集魯、宋、衛、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周天子寶座,是為周襄王。


    葵丘會盟


    齊桓公三十五年,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葵丘會盟時,周襄王因齊桓公帶頭支持自己繼位,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最高獎賞。有書記載了齊桓公“葵丘會盟”盟辭的“五禁”條款:“一是誅殺不孝之人,勿改變已確立的太子,不要以妾為妻;二是尊重賢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愛護孩童,不忘來賓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為官,官吏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辦,不要獨攬。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專殺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設堤壩,不要阻止別國人來糴糧食,也不能不報告天子就封國封邑。”這“五禁”條款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周襄王派大臣與會並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昏庸晚年


    鹽之會、牡丘之會、淮之會與抗楚援徐之戰


    魯僖公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齊。楚人伐徐。三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候、鄭伯、許男、曹伯盟於牡丘,遂次於匡。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


    魯僖公十有六年。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侯、曹伯於淮。


    魯僖公十有七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桓公四十一年,管仲重病,桓公問他:“群臣中誰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了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說:“易牙如何?”管仲迴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迴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豎刁如何?”管仲迴答:“自己閹割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管仲死後,齊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三人,三人專權。


    桓公四十二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於齊,齊令各國諸侯發兵救周。桓公四十三年,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七日,齊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對方,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裏爬了出來。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如此落幕,讓人唏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韜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穿秋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穿秋淚並收藏六韜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