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墨乘著李文昌跟聶小蠻在說話的檔口,自己借過燭光,四下裏觀察起來。隻見門邊長滿了雜草,看不出什麽痕跡,不過在十丈之外景墨看見沿著牆壁有一個低陷的水潭。
景墨走近細看,那裏十分潮濕,沿牆汙水匯集,成了低窪的泥沼地。
景墨大為驚喜叫道:“聶小蠻,看這裏,豈不是又有足印了嗎?”
聶小蠻順著光照的方向說道:“不錯!足印是從這低陷的水潭裏出來,經過雜草地,再從後門進去。但是找不到離開的痕跡,這是什麽道理?”
景墨說道:“依我看來飛賊來時,黑夜看不見,不小心腳踏進這個水窪,所以留了許多印子,後來鞋子已幹,從野草地上逃掉的。”
聶小蠻疑惑地思索,說道:“景墨你重視足印,自然不錯,但要尋出真相不能單單隻注意足印呀!”說著,聶小蠻看了看李文昌:“先生住宅裏還有其他便門可以出入嗎?”
李文昌搖了搖頭,說道:“沒有,除前後兩門外,並沒有別的通道。”
聶小蠻點頭。此時忽然看見一個人有些跋腳,一拐一拐地朝廟裏走去。
李文昌問道:“來人是不是李歪三?”
那人聽到李文昌的聲音立刻止步,答道:“李老爺,是我。”
李文昌又問道:“你被衙門裏放出來了嗎?”
那人說道:“是的,李老爺,剛才差爺們曾查問我昨夜有沒有聽到聲響,我迴答說不曾聽見,他們不相信,甚至還恫嚇我。後來馮爺去了,李大爺吩咐他忠告差爺們不可連累無罪的人,總算把我和丁老管家釋放出來,現在我要謝謝李大老爺呢!”
這人走近,景墨瞧他麵貌,兩鬢己白,麵頰深陷,背駝象弓,形狀既老又醜。
聶小蠻看了不忍,溫言安慰道:“你是被委屈的。還請告訴我昨夜什麽時間上床睡覺?你當真一點不曾聽到聲音麽?”
李歪三也是識得麵相的,看了小蠻,知道多半是官麵上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說道:“沒有,我因為夜裏沒有事,酉時過後就上床睡覺了。昨天晚上睡得很死,所以什麽聲音都不曾聽見。”
“那麽最近幾天,你有沒有發覺有可疑人在這裏東張西望?”
李歪三用手撫摸下巴,沉思了一下說道:“有的,前天下午,我看見有一個人在小巷口徘徊。”
“當真?你能不能告訴我他的體形麵貌?”
“我一瞅見這個人,就覺得他身材矮小,可惜沒有看清他的相貌。”
聶小蠻本來還想再問,忽然一個小廝從後門奔出來,向馮雲旗報告已經把丁老管家帶迴家,同時還有衙門裏的差人一起來了。於是李文昌向眾人招手一起,迴到屋裏去。
初見這馮雲旗年紀在三四十歲左右,軀幹高大而粗壯,兩隻手臂健碩有力,步伐沉重,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曾經是個練家子。而且目光炯炯而敏銳,看起來是個多計謀的人。他穿一件駝色半舊的羊皮袍,右手上還戴一枚金戒指。
這穿著打扮都與普通的仆役不同,不用說,他定是主人的親信兼門客。景墨默默地觀察他的外貌,承認李石成的話沒有錯,他具有尋常下人所沒有的自信和聰慧。
馮雲旗方已經在內廳等候,眾人走進內廳時,他早已經在那裏了,這人注視著聶小蠻和景墨點頭招唿。看樣子,似乎早已知道小蠻等兩人是誰。
馮雲旗先走到主人李文昌麵前,用純粹的中原官話報告:“丁老管家已經迴家。當初衙門裏典史老爺堅持認為丁老管家一定聽到聲響,強逼著要他說實話。不過,丁老管家看守的是前門,賊是從後門進來,即使有聲響,他未必聽得到。若是說他受賄而與盜賊串通,更不合理。丁老管家在這裏服務已近二十年,從未有過不規矩的行為。怎會有這種事呢?”
聶小蠻一邊聽馮雲旗說話,一邊不斷點頭,說道:“事情原是這樣,原來是衙門裏不調查,而且差人門辦事魯莽。”
馮雲旗聞言微微一笑,瞧著聶小蠻說道:“這班當差的的如此調查竅案,即使一般人,就能看出他們的錯誤。況且聶大偉目達耳聰、目光如熾,自然一眼便看破了!”
聶小蠻臉色有點泛紅,似乎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嘉獎,但沒有說出來。
馮雲旗接著說道:“老爺,衙門裏來了人,現正在外廂等候,是否要出去見見?”
於是大家走出大廳,來到廂房,就看見一位神態岸然的典史在室中徘徊。這典史名叫龐上九,年在三十左右,頭上戴紮巾,頂後綴垂巾,身穿盤領窄袖衣,束織帶,下踩黑靴,看上雲五大三粗,正挺胸昂首而立。
這龐上九,看起來模樣很不平凡。而他看到景墨和聶小蠻穿著曳撒,也不知道這是什麽來曆,瞥了一眼,也不打招唿,就走過去和文昌談話。
“李大人,我們看這案子的跡狀,是否無隙,一定是有經驗的老手幹的。毫無疑問,可以斷定飛賊一定是“插天飛”,不過根據現場的情形猜測,一定得有人做內應,“插天飛”才可以沒有阻擋地出入。剛才查問丁老管家,他說從你們外出後,一直坐著守門未睡,前門沒有人出入過,也不曾聽到聲音,事情有點詫異。其他的仆人還需要查問,李大人能許可嗎?”
文昌皺皺眉頭有點不高興,但這場麵上似乎也沒理由拒絕,於是隻得說道:“假如對此案有益,請便。”
李文昌於是吩咐召喚所有的仆役。一會兒,就都到齊了,仆役一共四個人,一是看門的丁老管家,六十左右年紀,頭發灰白,聽他聲音是徽州人。再男廚師肥劉、衛老媽子和小書童潤墨,這三個仆人都講金陵話,是本地人。他們看見典史老爺,全部都嚇得發抖,個個恐懼失色。
景墨有些不明白,這些仆人是有罪生怕?還是看到典史那種跋扈的氣焰而擔心被誣告,競嚇得如此不能自製?這當中區別甚大,不過沒有任何依據,景墨也不敢妄加判別。
過了一會兒,每一個仆人都被這龐典史查問過了,眾口一詞迴答不知道,除丁老管家睡在大門進口處,潤墨與肥劉同住在第二進院子,和李石成的外室相連,對案子發生的房間距離遠一點,大家齊口都說亥時之後已經上床睡覺。隻有衛老媽子的臥室最近。衛老媽子大約三十多歲,五官長得還算端正,衣服樸素。
這衛老媽子供說亥時到姨奶奶~房間鋪床時,姨奶奶在書桌前繡花,吩咐衛老媽子先行雲睡。所以衛老媽子鋪床完畢就迴到自己的臥室,上床不一會便睡熟了。直到李文昌叫她,才從床上驚跳起來。
龐典史又問衛老媽子道:“你睡後,有沒有偶然醒來過?”
衛老媽子說:“沒有,昨夜我睡得很熟。”
“平時你睡眠容易驚醒嗎?還是一貫貪睡?”
“我自己知道我並不是貪睡的人。”
“那麽昨夜睡夢之中,可曾聽見姨奶奶的唿叫嗎?”
“我倒不曾聽到什麽!”
“是嗎?假如有唿叫聲,你會醒過來嗎?”
“我和主人的睡房隻隔一層板壁,照理應該聽得到的。”
李文昌一旁聽得有點不耐煩,插口道:“今天早晨你們已經詳細查問過,而且各房間也普遍搜過,找不出嫌疑,現在又何必絮絮不休,對案子總是於事無補呀!”
景墨走近細看,那裏十分潮濕,沿牆汙水匯集,成了低窪的泥沼地。
景墨大為驚喜叫道:“聶小蠻,看這裏,豈不是又有足印了嗎?”
聶小蠻順著光照的方向說道:“不錯!足印是從這低陷的水潭裏出來,經過雜草地,再從後門進去。但是找不到離開的痕跡,這是什麽道理?”
景墨說道:“依我看來飛賊來時,黑夜看不見,不小心腳踏進這個水窪,所以留了許多印子,後來鞋子已幹,從野草地上逃掉的。”
聶小蠻疑惑地思索,說道:“景墨你重視足印,自然不錯,但要尋出真相不能單單隻注意足印呀!”說著,聶小蠻看了看李文昌:“先生住宅裏還有其他便門可以出入嗎?”
李文昌搖了搖頭,說道:“沒有,除前後兩門外,並沒有別的通道。”
聶小蠻點頭。此時忽然看見一個人有些跋腳,一拐一拐地朝廟裏走去。
李文昌問道:“來人是不是李歪三?”
那人聽到李文昌的聲音立刻止步,答道:“李老爺,是我。”
李文昌又問道:“你被衙門裏放出來了嗎?”
那人說道:“是的,李老爺,剛才差爺們曾查問我昨夜有沒有聽到聲響,我迴答說不曾聽見,他們不相信,甚至還恫嚇我。後來馮爺去了,李大爺吩咐他忠告差爺們不可連累無罪的人,總算把我和丁老管家釋放出來,現在我要謝謝李大老爺呢!”
這人走近,景墨瞧他麵貌,兩鬢己白,麵頰深陷,背駝象弓,形狀既老又醜。
聶小蠻看了不忍,溫言安慰道:“你是被委屈的。還請告訴我昨夜什麽時間上床睡覺?你當真一點不曾聽到聲音麽?”
李歪三也是識得麵相的,看了小蠻,知道多半是官麵上的人,自然不敢怠慢,說道:“沒有,我因為夜裏沒有事,酉時過後就上床睡覺了。昨天晚上睡得很死,所以什麽聲音都不曾聽見。”
“那麽最近幾天,你有沒有發覺有可疑人在這裏東張西望?”
李歪三用手撫摸下巴,沉思了一下說道:“有的,前天下午,我看見有一個人在小巷口徘徊。”
“當真?你能不能告訴我他的體形麵貌?”
“我一瞅見這個人,就覺得他身材矮小,可惜沒有看清他的相貌。”
聶小蠻本來還想再問,忽然一個小廝從後門奔出來,向馮雲旗報告已經把丁老管家帶迴家,同時還有衙門裏的差人一起來了。於是李文昌向眾人招手一起,迴到屋裏去。
初見這馮雲旗年紀在三四十歲左右,軀幹高大而粗壯,兩隻手臂健碩有力,步伐沉重,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曾經是個練家子。而且目光炯炯而敏銳,看起來是個多計謀的人。他穿一件駝色半舊的羊皮袍,右手上還戴一枚金戒指。
這穿著打扮都與普通的仆役不同,不用說,他定是主人的親信兼門客。景墨默默地觀察他的外貌,承認李石成的話沒有錯,他具有尋常下人所沒有的自信和聰慧。
馮雲旗方已經在內廳等候,眾人走進內廳時,他早已經在那裏了,這人注視著聶小蠻和景墨點頭招唿。看樣子,似乎早已知道小蠻等兩人是誰。
馮雲旗先走到主人李文昌麵前,用純粹的中原官話報告:“丁老管家已經迴家。當初衙門裏典史老爺堅持認為丁老管家一定聽到聲響,強逼著要他說實話。不過,丁老管家看守的是前門,賊是從後門進來,即使有聲響,他未必聽得到。若是說他受賄而與盜賊串通,更不合理。丁老管家在這裏服務已近二十年,從未有過不規矩的行為。怎會有這種事呢?”
聶小蠻一邊聽馮雲旗說話,一邊不斷點頭,說道:“事情原是這樣,原來是衙門裏不調查,而且差人門辦事魯莽。”
馮雲旗聞言微微一笑,瞧著聶小蠻說道:“這班當差的的如此調查竅案,即使一般人,就能看出他們的錯誤。況且聶大偉目達耳聰、目光如熾,自然一眼便看破了!”
聶小蠻臉色有點泛紅,似乎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嘉獎,但沒有說出來。
馮雲旗接著說道:“老爺,衙門裏來了人,現正在外廂等候,是否要出去見見?”
於是大家走出大廳,來到廂房,就看見一位神態岸然的典史在室中徘徊。這典史名叫龐上九,年在三十左右,頭上戴紮巾,頂後綴垂巾,身穿盤領窄袖衣,束織帶,下踩黑靴,看上雲五大三粗,正挺胸昂首而立。
這龐上九,看起來模樣很不平凡。而他看到景墨和聶小蠻穿著曳撒,也不知道這是什麽來曆,瞥了一眼,也不打招唿,就走過去和文昌談話。
“李大人,我們看這案子的跡狀,是否無隙,一定是有經驗的老手幹的。毫無疑問,可以斷定飛賊一定是“插天飛”,不過根據現場的情形猜測,一定得有人做內應,“插天飛”才可以沒有阻擋地出入。剛才查問丁老管家,他說從你們外出後,一直坐著守門未睡,前門沒有人出入過,也不曾聽到聲音,事情有點詫異。其他的仆人還需要查問,李大人能許可嗎?”
文昌皺皺眉頭有點不高興,但這場麵上似乎也沒理由拒絕,於是隻得說道:“假如對此案有益,請便。”
李文昌於是吩咐召喚所有的仆役。一會兒,就都到齊了,仆役一共四個人,一是看門的丁老管家,六十左右年紀,頭發灰白,聽他聲音是徽州人。再男廚師肥劉、衛老媽子和小書童潤墨,這三個仆人都講金陵話,是本地人。他們看見典史老爺,全部都嚇得發抖,個個恐懼失色。
景墨有些不明白,這些仆人是有罪生怕?還是看到典史那種跋扈的氣焰而擔心被誣告,競嚇得如此不能自製?這當中區別甚大,不過沒有任何依據,景墨也不敢妄加判別。
過了一會兒,每一個仆人都被這龐典史查問過了,眾口一詞迴答不知道,除丁老管家睡在大門進口處,潤墨與肥劉同住在第二進院子,和李石成的外室相連,對案子發生的房間距離遠一點,大家齊口都說亥時之後已經上床睡覺。隻有衛老媽子的臥室最近。衛老媽子大約三十多歲,五官長得還算端正,衣服樸素。
這衛老媽子供說亥時到姨奶奶~房間鋪床時,姨奶奶在書桌前繡花,吩咐衛老媽子先行雲睡。所以衛老媽子鋪床完畢就迴到自己的臥室,上床不一會便睡熟了。直到李文昌叫她,才從床上驚跳起來。
龐典史又問衛老媽子道:“你睡後,有沒有偶然醒來過?”
衛老媽子說:“沒有,昨夜我睡得很熟。”
“平時你睡眠容易驚醒嗎?還是一貫貪睡?”
“我自己知道我並不是貪睡的人。”
“那麽昨夜睡夢之中,可曾聽見姨奶奶的唿叫嗎?”
“我倒不曾聽到什麽!”
“是嗎?假如有唿叫聲,你會醒過來嗎?”
“我和主人的睡房隻隔一層板壁,照理應該聽得到的。”
李文昌一旁聽得有點不耐煩,插口道:“今天早晨你們已經詳細查問過,而且各房間也普遍搜過,找不出嫌疑,現在又何必絮絮不休,對案子總是於事無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