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蠻喃喃地歎息道:“這人也怪可憐的!他自己以為他的目的已完全達到,但他又怎會知道這裏麵還另有隱情呢?”
王朝宗的嘴唇努了一努,點點頭表示會意,但景墨和趙樂季二人卻還莫名其妙。景墨不知道聶小蠻所說的另有曲折又是什麽一迴事。
趙樂季禁不住問道:“大人,難道案情還有什麽內情?”
聶小蠻道:“兇手自以為那教書先生尹貝善剛才已被他打倒了。實際上這尹貝善此刻正安然活著呢!”
沒想到這句話一出,卻又激起一大變故!
那個已經閉了眼的兇手突然又掙紮著抬起頭來,他睜大了可怕的兩目,露一種驚恐的神色,接著忽然慘哼了一聲,他的身子一側,便整個跌到地上,再也不動彈了。
這樁案子雖已到了終點,但最後的結束卻直到第二天,那個陰鬱的下午方才有著落。
次天下午,聶小蠻約請了趙樂季和王朝宗一同到他的饞貓齋裏來,聽他解釋破案的經過。景墨對於聶小蠻的解釋很覺滿意。他進行的經過,事前雖看起來鬼神莫測,無從得知,可是說明了原沒有什麽秘奧。
小蠻說他起初搜集了傷口的形狀,兇手的特征和時間上的關聯等幾個線索,推斷羅觀妙一案和魏西麥夫婦一案,也許出於同一人的手上。
但再三查證,犯案的動機卻不能互相關聯。這結合點既然無從查找,他就轉變視角,另尋他路了,推想到了羅觀妙的鄰居教書先生尹貝善身上去。他記得發案時尹貝善恰好在羅觀妙旁邊,彼此曾交談過,無燈的夜裏認錯了人,不是很可能的事嗎?
他又從尹貝善教書先生聯想到那對鴛鴦,魏西麥和張少貞二人,就覺比較地更接近了些。小蠻通過走訪當真發現,這教書先生和少爺魏西麥往來不少,這教書先生恐怕並不單純。
他有了這發現,再作進一步的推想,魏西麥父母起初不讚成那件婚事,他們倆又專門到杭州去逃避,可見這婚姻的結合一定有著種種糾葛,內幕中的情節便已非常明了。他又從那個家奴‘忘憂’嘴裏確證了羅觀妙和張少貞絕無關係。於是他才確定這男女被殺的兇案,關鍵點是在尹貝善身上,羅郎中的被殺是做了替死鬼。
後來聶小蠻又去見尹貝善,不料尹貝善已在午前出去。據他的家仆說,他主人臨行時並沒說明往哪裏去,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聶小蠻問明了這層,越發覺得可疑。他又問那家仆,近來曾否有人向他打聽過主人的行徑。
據家仆說,前幾天當真有一個長大漢子問過他主人每夜什麽時候迴家。聶小蠻聽得了那人的身材高大,和兩案中兇手的體貌相同,他就沒了疑惑,確定了兩案是同一兇手。他料想這兇手得知自己殺錯了人,怨氣不吐,勢必要再來行兇。他猜測兇手的心理,怕尹貝善起疑逃走,於是打鐵趁熱,勢必就在第二夜下手,決不會拖延。
聶小蠻將計就計,便心生一計,欲使這兇手自投羅網。他取得了照著這教書先生的樣子,請高手匠人做了一個臘人,專門趕到舊染坊裏去整個染了色,趕製出一個尹貝善的上半身蠟型。因為那臘人隻有頭部和身子的一截,故而趕製時不費多大工夫,其它部份隻用稻草充實了。
聶小蠻又通知王朝宗,先把這臘假人安置好了,叫他埋伏在裏麵,並不時將蠟人移動,以便把兇手引到裏麵,這樣就可以守株侍兔。但他還不放心,專門叫景墨同去,在門外街上的東西兩端暗暗地監守著,以防兇手萬一不進屋子,也不致再被他脫逃。聶小蠻為小心起見,還怕那臘人有破綻,專門問了景墨,算是借了景墨的眼神來加以確定。景墨果然信以為真,他這才放心。
這以往經過都說完以後,王朝宗和趙樂季二人,當然竭力稱頌聶小蠻的機智,和感謝他幫助的好意。至於那福~壽~膏案的了斷,還有那金四光和‘忘憂’二人的發落,當然由王朝宗和趙樂季等去負責處理。
等到那王趙二人離去以後,景墨依覺得還有些話想問小蠻,景墨道:“這樁案子雖然已經結束了,但不知怎的,我仍覺得不很滿意。”
聶小蠻道:“你還不滿意?為什麽?”
“我覺得這個兇手太可憐,而且尹貝善真是太便宜了!”
“嗯,他的不死真是很僥幸的、”
“他本是該死的,我之所以有不滿,就覺得這樣的人偏偏能死裏逃生,按朝廷的律法又拿他無可奈何。這老天實在是不公平。”
聶小蠻長歎了一聲,道:“景墨,世上有一種人就像蝦似的不斷退向黑暗,在他們的一生中隻後退,不前進,並且利用經驗,增加他們的醜惡,不停地日益敗壞下去,心地也日益狠毒起來。。不過‘多行不義’的人,遲早會自食他的後果。然而天意難測,究竟下場如何隻有天知道。”
景墨聽了這話,也歎了幾口氣,房間裏於是靜了一靜。
過了一會,景墨又問道:“小蠻,那兇手的姓名,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吧?他叫什麽?”
聶小蠻看了看景墨,突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低下了頭,來迴踱了幾步,又稍稍地歎氣。
終於,聶小蠻說道:“景墨,他既不願意把姓名告人,我們何必多此一舉,再影響到他家人?你在錦衣衛的記錄裏,但寫他做一個無名的兇手好了。”
聶小蠻說到這裏,頓了頓,又道:“景墨,還是算了吧。人世間悲慘的戲劇委實太多了點,我們也感歎同情不過來。隻有盡我們能有的力量,替金陵的百姓多鏟除些害人的惡賊,使這種慘劇少一些罷。”
景墨點了點頭,天色陰雲不雨,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景墨的心境有些相仿,情緒上的煩想傷感,一時仍沒法排遣。聶小蠻把火爐中的煤塊撥開了些,走到景墨的麵前,用手拍了拍景墨的肩頭。
“景墨,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沒有了斷哩。”
“喔,還有什麽問題?”
“問題雖不算大,倒不大容易有個結果。”
“哦?”
“而且要想有個結果,關鍵完全在你的手上。”
“奇怪。我不懂。小蠻,你這是打什麽啞謎?”
“前夜我們在酒樓門前說的話,你總不會這麽快就忘了吧?”
景墨迴想了一下,不禁笑起來。
景墨道:“原來你說的是讓我請客的事?好罷,前天夜裏我當真不幸跌過幾跤。今晚我就請你吃魚翅好了。”
聶小蠻點頭笑道:“那就好。你先讓衛樸送個信迴去,告訴你夫人,今夜我還要留你住一夜。
王朝宗的嘴唇努了一努,點點頭表示會意,但景墨和趙樂季二人卻還莫名其妙。景墨不知道聶小蠻所說的另有曲折又是什麽一迴事。
趙樂季禁不住問道:“大人,難道案情還有什麽內情?”
聶小蠻道:“兇手自以為那教書先生尹貝善剛才已被他打倒了。實際上這尹貝善此刻正安然活著呢!”
沒想到這句話一出,卻又激起一大變故!
那個已經閉了眼的兇手突然又掙紮著抬起頭來,他睜大了可怕的兩目,露一種驚恐的神色,接著忽然慘哼了一聲,他的身子一側,便整個跌到地上,再也不動彈了。
這樁案子雖已到了終點,但最後的結束卻直到第二天,那個陰鬱的下午方才有著落。
次天下午,聶小蠻約請了趙樂季和王朝宗一同到他的饞貓齋裏來,聽他解釋破案的經過。景墨對於聶小蠻的解釋很覺滿意。他進行的經過,事前雖看起來鬼神莫測,無從得知,可是說明了原沒有什麽秘奧。
小蠻說他起初搜集了傷口的形狀,兇手的特征和時間上的關聯等幾個線索,推斷羅觀妙一案和魏西麥夫婦一案,也許出於同一人的手上。
但再三查證,犯案的動機卻不能互相關聯。這結合點既然無從查找,他就轉變視角,另尋他路了,推想到了羅觀妙的鄰居教書先生尹貝善身上去。他記得發案時尹貝善恰好在羅觀妙旁邊,彼此曾交談過,無燈的夜裏認錯了人,不是很可能的事嗎?
他又從尹貝善教書先生聯想到那對鴛鴦,魏西麥和張少貞二人,就覺比較地更接近了些。小蠻通過走訪當真發現,這教書先生和少爺魏西麥往來不少,這教書先生恐怕並不單純。
他有了這發現,再作進一步的推想,魏西麥父母起初不讚成那件婚事,他們倆又專門到杭州去逃避,可見這婚姻的結合一定有著種種糾葛,內幕中的情節便已非常明了。他又從那個家奴‘忘憂’嘴裏確證了羅觀妙和張少貞絕無關係。於是他才確定這男女被殺的兇案,關鍵點是在尹貝善身上,羅郎中的被殺是做了替死鬼。
後來聶小蠻又去見尹貝善,不料尹貝善已在午前出去。據他的家仆說,他主人臨行時並沒說明往哪裏去,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聶小蠻問明了這層,越發覺得可疑。他又問那家仆,近來曾否有人向他打聽過主人的行徑。
據家仆說,前幾天當真有一個長大漢子問過他主人每夜什麽時候迴家。聶小蠻聽得了那人的身材高大,和兩案中兇手的體貌相同,他就沒了疑惑,確定了兩案是同一兇手。他料想這兇手得知自己殺錯了人,怨氣不吐,勢必要再來行兇。他猜測兇手的心理,怕尹貝善起疑逃走,於是打鐵趁熱,勢必就在第二夜下手,決不會拖延。
聶小蠻將計就計,便心生一計,欲使這兇手自投羅網。他取得了照著這教書先生的樣子,請高手匠人做了一個臘人,專門趕到舊染坊裏去整個染了色,趕製出一個尹貝善的上半身蠟型。因為那臘人隻有頭部和身子的一截,故而趕製時不費多大工夫,其它部份隻用稻草充實了。
聶小蠻又通知王朝宗,先把這臘假人安置好了,叫他埋伏在裏麵,並不時將蠟人移動,以便把兇手引到裏麵,這樣就可以守株侍兔。但他還不放心,專門叫景墨同去,在門外街上的東西兩端暗暗地監守著,以防兇手萬一不進屋子,也不致再被他脫逃。聶小蠻為小心起見,還怕那臘人有破綻,專門問了景墨,算是借了景墨的眼神來加以確定。景墨果然信以為真,他這才放心。
這以往經過都說完以後,王朝宗和趙樂季二人,當然竭力稱頌聶小蠻的機智,和感謝他幫助的好意。至於那福~壽~膏案的了斷,還有那金四光和‘忘憂’二人的發落,當然由王朝宗和趙樂季等去負責處理。
等到那王趙二人離去以後,景墨依覺得還有些話想問小蠻,景墨道:“這樁案子雖然已經結束了,但不知怎的,我仍覺得不很滿意。”
聶小蠻道:“你還不滿意?為什麽?”
“我覺得這個兇手太可憐,而且尹貝善真是太便宜了!”
“嗯,他的不死真是很僥幸的、”
“他本是該死的,我之所以有不滿,就覺得這樣的人偏偏能死裏逃生,按朝廷的律法又拿他無可奈何。這老天實在是不公平。”
聶小蠻長歎了一聲,道:“景墨,世上有一種人就像蝦似的不斷退向黑暗,在他們的一生中隻後退,不前進,並且利用經驗,增加他們的醜惡,不停地日益敗壞下去,心地也日益狠毒起來。。不過‘多行不義’的人,遲早會自食他的後果。然而天意難測,究竟下場如何隻有天知道。”
景墨聽了這話,也歎了幾口氣,房間裏於是靜了一靜。
過了一會,景墨又問道:“小蠻,那兇手的姓名,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吧?他叫什麽?”
聶小蠻看了看景墨,突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低下了頭,來迴踱了幾步,又稍稍地歎氣。
終於,聶小蠻說道:“景墨,他既不願意把姓名告人,我們何必多此一舉,再影響到他家人?你在錦衣衛的記錄裏,但寫他做一個無名的兇手好了。”
聶小蠻說到這裏,頓了頓,又道:“景墨,還是算了吧。人世間悲慘的戲劇委實太多了點,我們也感歎同情不過來。隻有盡我們能有的力量,替金陵的百姓多鏟除些害人的惡賊,使這種慘劇少一些罷。”
景墨點了點頭,天色陰雲不雨,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景墨的心境有些相仿,情緒上的煩想傷感,一時仍沒法排遣。聶小蠻把火爐中的煤塊撥開了些,走到景墨的麵前,用手拍了拍景墨的肩頭。
“景墨,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沒有了斷哩。”
“喔,還有什麽問題?”
“問題雖不算大,倒不大容易有個結果。”
“哦?”
“而且要想有個結果,關鍵完全在你的手上。”
“奇怪。我不懂。小蠻,你這是打什麽啞謎?”
“前夜我們在酒樓門前說的話,你總不會這麽快就忘了吧?”
景墨迴想了一下,不禁笑起來。
景墨道:“原來你說的是讓我請客的事?好罷,前天夜裏我當真不幸跌過幾跤。今晚我就請你吃魚翅好了。”
聶小蠻點頭笑道:“那就好。你先讓衛樸送個信迴去,告訴你夫人,今夜我還要留你住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