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潭淵城白禮招兵買馬傳得天下共知,這座戰略要地漸漸變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每日四麵八方都會陸陸續續有投名之人,或是獨行,也或是三五成群地前來。
為了迅速順利地登記,接收各路來人,白禮命人在東城門外搭起十座小台。又在城中設置了軍需處和新兵營。
白青站在東城牆上,看著下方十條長龍,心中感歎。
“想不到我親侄兒號召力如此之巨,想來兩三個月此處能召集十萬兵。”
白禮在白青身旁眉開眼笑,欣慰地誇讚這個怎麽看都喜愛的親侄。
旋即又轉頭看向城下絡繹不絕的人龍。
“這些兵士經過驍白衛調教,再統一訓練半年,應是有一戰之力了!”
“咦?源瓶為何在隱匿自身氣息?!”
忽有所感,白青閉上雙眼,仔細調用心念去感應那遠在汴京城的源瓶。
“他們三人也皆在源瓶之內。為何都在廣寒宮中?”
白禮見白青突然閉眼凝神,雖是好奇,但見白青麵色突然凝重,猜想應是有事發生,便安靜待在一旁。
果然,白青霎時睜開眼睛,向白禮一拱手。
“三伯,我那三位朋友有事,即可便要去那汴京城中,這潭淵城,您多多費心了。”
“放心去吧,有我呢。”
隨即白青一步跨出,立在這城樓之巔。運起月華勁力。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納氣入音,白青開口便是全城皆聞。這城中至今已聚集上萬人,加上別你在我正在列隊等候登記入編的共計約兩萬人。聽聞方才此言皆是巡著聲音的來路望去。
“在那邊!”
第一個眼尖之人指著城樓方向。接著,見到的人越發多了起來,這不多見的情形,人們自然七嘴八舌。
“是那邊,城樓之巔!”
“看不真著,那是何人?”
“能穩穩立於懸巔,又能於至遠傳音使我等皆可聽聞,高手啊!”
“是敵是友啊?”
“大哥,人都說了有朋自遠方來,是友!”
“那可不一定,有些壞人出場都這麽說,俺們家二叔說的那段書裏。。。”
“你是何人?”
終於有人高聲喊話。白青自然也是聽聞,便恭敬抬手於胸,右手握拳左手握之。環視一周,算是向在場所有人,皆是行得一個抱拳之禮。
“我乃蜀英侯白榮之子白青。見過各位英雄!”
短暫的安靜之後,下方又紛紛議論開來。
“白青!你便是白青?!”
“是了,方才我就猜到是白青!”
“果然英雄少年啊,據說這白青不過十三歲年紀!”
“這白青少爺氣度不凡啊!”
“白家世代英傑,今日一見,真是名不虛傳啊!”
“小小年紀便一身能耐,還對我等行抱拳禮,以朋友相稱,咱們投這白家,看來是來對了!”
全城內外,一時間熱鬧起來。
“白青少爺,你少年英雄!我江陵石家,點二百男丁投你!”
忽地一聲高喊,中氣十足,打斷了下方嗡嗡議論之聲!
短暫的安靜之後,全城內外沸騰了,各路好漢紛紛自報家門。
本就是衝著白家而來,白青這一露麵,居高臨下而又溫雅得體,使得目睹風采的眾人更是甘願投誠。
“眾位英雄抬愛,感激不盡!白青替我白家,替我東宋社稷,謝過天下英雄!”
又是拱手施禮一圈,下方萬眾皆是紛紛還禮!
“我有三位朋友已先行去了那汴京,今日白青也要動身。大家便在此潭淵城,待我且去為眾位打個頭站!告辭!”
說罷,周身銀華漸亮,直至瞬間包裹全身。在下方萬眾看來,白青全身如銀焰灼灼,甚是神奇威風!
銀華一閃,白青如銀光刹那劃過天際,飛去了遠空!
“青帥威武!”不知是誰,突兀的喊了一聲。
“青帥威武!青帥威武!青帥威武!”
聽著滿城內外,震耳欲聾整齊劃一般的雄壯唿喊,白禮胸中如撼雷激蕩!
“大哥,有子如白青,我白家該如何傲然於天下啊!”
潭淵城在身後迅速遠去,銀華再次提速。之前對源瓶的感應,讓白青猜測事情不妙,心中有些焦急!
按白青的分析,源瓶在汴京突然隱匿氣息,定是遇到了源生三人皆是力不可抗之事或者人!
而他們三人進去源瓶後直接又進了廣寒宮再沒出來。廣寒宮唯一的作用是包住靈氣不散,三人若是無礙或者輕傷無需進入。恐怕是三人中有人重傷!
然而源生三人,一個重器之靈,兩個六尾妖體四尾修為的狐妖!能麵對三人還能讓他們狼狽逃入源瓶隱藏,甚至重傷他們!此人該是何等修為?!
越想,白青越是凝重。將月華之力催動到極限,加速向汴京靠近。
大陸西北域內,唿蘭山,山名來自其中一座叫做“唿蘭伽瓦”的山峰。
“唿蘭伽瓦”這個發音,在草原上多個遊牧部落語言中意思相同,皆是“直插天空的匕首”之意!
因此這唿蘭山便被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慕為神山。北夏國的王庭,便選在了唿蘭山東麓。
遊牧民族組成的國度,王庭自然不似那東宋皇宮那般。
首先,坐落在唿蘭山東麓下這片水草豐美的大草原,並不能就地取材使用大量石料。
更重要的是,草原上崇尚遊牧騎射,不喜固定居所。加之紅牆綠瓦也不是他們擅長。因此,王庭,其實就是又一片規模宏大,占地極廣的營帳群落組成!
而有資格居住在王庭的,隻有北夏王族。雖然草原上部族很多,但皆已一族馬首是瞻,王族之名自然便是由該族領受!
統領西北二十六部三十二族!北夏王族,何等氣魄!這一族,稱赫赫有名絲毫不過!
古書有雲:“古有項黨,居赤河,族名拓拔。嵐支擊之,敗。而族不足二十。遷唿蘭,得存。童叟婦孺習騎射,族漸盛。得上朝封,賜姓李。得上朝助,號二十部,令四十族,後稱夏。”
這如今的北夏王族,古時乃是一個叫做項黨的小族,族人複姓拓拔。最早居住的地方叫赤河,如今是何處,已是不可考了。
在那裏被另一個叫“嵐支”的部族攻擊,隻剩下不到二十個族人,。於是逃走,直到來到了唿蘭山,才得以存活。後來族人奮發,在草原上闖出了赫赫戰功。
後來有周邊強盛國家封賞,並賜該族姓李,這才幫助他們統一了草原眾多部族,建立了北夏。
“父皇,我方才所說,軍中將士皆當場目睹,絕非虛言!”
一個勁裝青年跪伏在地,腰間馬刀也是鐺的一聲落在地麵。
入這王庭主帳還能佩刀不卸的,除了庭衛,隻有北夏皇帝和北夏太子二人而已。
而北夏皇帝,此時正是坐熊踏虎地高坐王台。這跪伏帳中的,便是幾日前剛剛率軍歸來的北夏太子,李元玨。
“我北夏強軍歸朝,從來都是帶迴可以照亮唿蘭伽瓦的金銀,鋪滿整個草原的絲綢。可這次太子歸朝,卻是丟盔卸甲。”
王庭左側,一個皮甲鐵盔的青年漫不經心地說道。
“臣觀歸朝馬隊,烏達王和圖庫王的勇士沒有按理先開王庭朝皇,便在桑塔河就奔迴領地去了。如此可見,那部族之中,對太子帥兵似有不滿啊!”
一個須發皆白的布衣老者也上前說到,其身後站著另一個麵帶狡黠笑意的青年。
王台之上,年近六旬的北夏皇帝仍是金盔金甲,大馬金刀。這位北夏光聖皇帝李德兆壯碩無匹,氣概衝天!
微虛著深邃大眼,左右看了看這兩位與李元玨年齡相仿的青年,令得二人趕緊埋頭不敢多有動作。
再次看向跪伏中庭的太子,李德兆威嚴低沉的話音響起。
“太子站起身來。”
李元玨微微一愣,旋即趕緊站起身來,躬身埋首站在下方。
“我李德兆的兒子領軍,無需旁人論道。”
方才那出言老者一聽趕緊跪伏在地,在皇帝漫不經心的目光中瑟瑟發抖!
“太子乃我北夏儲君,儲君即是君。議論他,便是論君。”
這下輪到兩個青年趕緊跪伏在地。特別是第一位出言不遜的青年,對自己的莽撞心驚膽戰。另一位還好,畢竟隻是他一方的臣下代言。
皇帝不怒自威的兩句話,使得大帳中一時間靜若寒蟬。不再理會幾人,李德兆站起身來,走向自己的兒子,拉著太子坐到自己身邊。
不顧李元玨的局促,將他按在與自己同坐的熊皮大椅之內,對著下方眾人開口。
“太子領軍出巡,本就是對那東宋一朝的試探。太子選定潭淵城占之以侯,而不深入宋境,便是護我草原部族勇士。”
北夏皇帝不愧為統領數十部族的首領之人,兩句話便將太子出兵的理由和行程講得天衣無縫。
“果然,未及久等,便有那白家後生前來。李元玨身先便試出了來人修為萬夫不敵。後有探出那白家隱藏多年的神弩營。”
說到此處,李德兆站起身來,一拍太子肩膀,高聲一喝。
“我北夏太子,策定潭淵,足智;獨探白青,足勇;逼神弩現身,多謀!”
帳內眾人哪裏還有議論?聽到此處,皆是人人跪伏三拜高唿!
“皇帝英明,太子威武!吾皇萬歲,太子千歲!”
李元玨如今一掃陰霾,欣喜萬分,也是趕緊起身下了王台,跪伏在地。
“元玨其罪,謝父皇不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得王庭議事結束,李德兆揮退眾人,唯獨留下太子李元玨。
“元玨我兒,你謹記我言,白青不可敵,他對你不惡,定要交之啊!”
李元玨一聽,初時很是驚訝。雄才大略的父皇竟然如此看中白青?!旋即似想到什麽,趕緊開口問道。
“玨兒已是成年,父皇不妨將所知之事告知兒臣!”
見太子如此聰慧,李德兆滿意點頭,卻有皺眉,緩緩說道。
“其中諸事我也不知,但半年前神山聖女親自來見過朕。她說天有吉星示諭,‘東南有子得天命’”!
聽到此處,李元玨麵色驚詫,轉而又變得奇異,再次緊盯著父親的眼睛。
這位老皇帝沉思片刻,看向那等待迴應的李元玨,鄭重點頭!
為了迅速順利地登記,接收各路來人,白禮命人在東城門外搭起十座小台。又在城中設置了軍需處和新兵營。
白青站在東城牆上,看著下方十條長龍,心中感歎。
“想不到我親侄兒號召力如此之巨,想來兩三個月此處能召集十萬兵。”
白禮在白青身旁眉開眼笑,欣慰地誇讚這個怎麽看都喜愛的親侄。
旋即又轉頭看向城下絡繹不絕的人龍。
“這些兵士經過驍白衛調教,再統一訓練半年,應是有一戰之力了!”
“咦?源瓶為何在隱匿自身氣息?!”
忽有所感,白青閉上雙眼,仔細調用心念去感應那遠在汴京城的源瓶。
“他們三人也皆在源瓶之內。為何都在廣寒宮中?”
白禮見白青突然閉眼凝神,雖是好奇,但見白青麵色突然凝重,猜想應是有事發生,便安靜待在一旁。
果然,白青霎時睜開眼睛,向白禮一拱手。
“三伯,我那三位朋友有事,即可便要去那汴京城中,這潭淵城,您多多費心了。”
“放心去吧,有我呢。”
隨即白青一步跨出,立在這城樓之巔。運起月華勁力。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納氣入音,白青開口便是全城皆聞。這城中至今已聚集上萬人,加上別你在我正在列隊等候登記入編的共計約兩萬人。聽聞方才此言皆是巡著聲音的來路望去。
“在那邊!”
第一個眼尖之人指著城樓方向。接著,見到的人越發多了起來,這不多見的情形,人們自然七嘴八舌。
“是那邊,城樓之巔!”
“看不真著,那是何人?”
“能穩穩立於懸巔,又能於至遠傳音使我等皆可聽聞,高手啊!”
“是敵是友啊?”
“大哥,人都說了有朋自遠方來,是友!”
“那可不一定,有些壞人出場都這麽說,俺們家二叔說的那段書裏。。。”
“你是何人?”
終於有人高聲喊話。白青自然也是聽聞,便恭敬抬手於胸,右手握拳左手握之。環視一周,算是向在場所有人,皆是行得一個抱拳之禮。
“我乃蜀英侯白榮之子白青。見過各位英雄!”
短暫的安靜之後,下方又紛紛議論開來。
“白青!你便是白青?!”
“是了,方才我就猜到是白青!”
“果然英雄少年啊,據說這白青不過十三歲年紀!”
“這白青少爺氣度不凡啊!”
“白家世代英傑,今日一見,真是名不虛傳啊!”
“小小年紀便一身能耐,還對我等行抱拳禮,以朋友相稱,咱們投這白家,看來是來對了!”
全城內外,一時間熱鬧起來。
“白青少爺,你少年英雄!我江陵石家,點二百男丁投你!”
忽地一聲高喊,中氣十足,打斷了下方嗡嗡議論之聲!
短暫的安靜之後,全城內外沸騰了,各路好漢紛紛自報家門。
本就是衝著白家而來,白青這一露麵,居高臨下而又溫雅得體,使得目睹風采的眾人更是甘願投誠。
“眾位英雄抬愛,感激不盡!白青替我白家,替我東宋社稷,謝過天下英雄!”
又是拱手施禮一圈,下方萬眾皆是紛紛還禮!
“我有三位朋友已先行去了那汴京,今日白青也要動身。大家便在此潭淵城,待我且去為眾位打個頭站!告辭!”
說罷,周身銀華漸亮,直至瞬間包裹全身。在下方萬眾看來,白青全身如銀焰灼灼,甚是神奇威風!
銀華一閃,白青如銀光刹那劃過天際,飛去了遠空!
“青帥威武!”不知是誰,突兀的喊了一聲。
“青帥威武!青帥威武!青帥威武!”
聽著滿城內外,震耳欲聾整齊劃一般的雄壯唿喊,白禮胸中如撼雷激蕩!
“大哥,有子如白青,我白家該如何傲然於天下啊!”
潭淵城在身後迅速遠去,銀華再次提速。之前對源瓶的感應,讓白青猜測事情不妙,心中有些焦急!
按白青的分析,源瓶在汴京突然隱匿氣息,定是遇到了源生三人皆是力不可抗之事或者人!
而他們三人進去源瓶後直接又進了廣寒宮再沒出來。廣寒宮唯一的作用是包住靈氣不散,三人若是無礙或者輕傷無需進入。恐怕是三人中有人重傷!
然而源生三人,一個重器之靈,兩個六尾妖體四尾修為的狐妖!能麵對三人還能讓他們狼狽逃入源瓶隱藏,甚至重傷他們!此人該是何等修為?!
越想,白青越是凝重。將月華之力催動到極限,加速向汴京靠近。
大陸西北域內,唿蘭山,山名來自其中一座叫做“唿蘭伽瓦”的山峰。
“唿蘭伽瓦”這個發音,在草原上多個遊牧部落語言中意思相同,皆是“直插天空的匕首”之意!
因此這唿蘭山便被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慕為神山。北夏國的王庭,便選在了唿蘭山東麓。
遊牧民族組成的國度,王庭自然不似那東宋皇宮那般。
首先,坐落在唿蘭山東麓下這片水草豐美的大草原,並不能就地取材使用大量石料。
更重要的是,草原上崇尚遊牧騎射,不喜固定居所。加之紅牆綠瓦也不是他們擅長。因此,王庭,其實就是又一片規模宏大,占地極廣的營帳群落組成!
而有資格居住在王庭的,隻有北夏王族。雖然草原上部族很多,但皆已一族馬首是瞻,王族之名自然便是由該族領受!
統領西北二十六部三十二族!北夏王族,何等氣魄!這一族,稱赫赫有名絲毫不過!
古書有雲:“古有項黨,居赤河,族名拓拔。嵐支擊之,敗。而族不足二十。遷唿蘭,得存。童叟婦孺習騎射,族漸盛。得上朝封,賜姓李。得上朝助,號二十部,令四十族,後稱夏。”
這如今的北夏王族,古時乃是一個叫做項黨的小族,族人複姓拓拔。最早居住的地方叫赤河,如今是何處,已是不可考了。
在那裏被另一個叫“嵐支”的部族攻擊,隻剩下不到二十個族人,。於是逃走,直到來到了唿蘭山,才得以存活。後來族人奮發,在草原上闖出了赫赫戰功。
後來有周邊強盛國家封賞,並賜該族姓李,這才幫助他們統一了草原眾多部族,建立了北夏。
“父皇,我方才所說,軍中將士皆當場目睹,絕非虛言!”
一個勁裝青年跪伏在地,腰間馬刀也是鐺的一聲落在地麵。
入這王庭主帳還能佩刀不卸的,除了庭衛,隻有北夏皇帝和北夏太子二人而已。
而北夏皇帝,此時正是坐熊踏虎地高坐王台。這跪伏帳中的,便是幾日前剛剛率軍歸來的北夏太子,李元玨。
“我北夏強軍歸朝,從來都是帶迴可以照亮唿蘭伽瓦的金銀,鋪滿整個草原的絲綢。可這次太子歸朝,卻是丟盔卸甲。”
王庭左側,一個皮甲鐵盔的青年漫不經心地說道。
“臣觀歸朝馬隊,烏達王和圖庫王的勇士沒有按理先開王庭朝皇,便在桑塔河就奔迴領地去了。如此可見,那部族之中,對太子帥兵似有不滿啊!”
一個須發皆白的布衣老者也上前說到,其身後站著另一個麵帶狡黠笑意的青年。
王台之上,年近六旬的北夏皇帝仍是金盔金甲,大馬金刀。這位北夏光聖皇帝李德兆壯碩無匹,氣概衝天!
微虛著深邃大眼,左右看了看這兩位與李元玨年齡相仿的青年,令得二人趕緊埋頭不敢多有動作。
再次看向跪伏中庭的太子,李德兆威嚴低沉的話音響起。
“太子站起身來。”
李元玨微微一愣,旋即趕緊站起身來,躬身埋首站在下方。
“我李德兆的兒子領軍,無需旁人論道。”
方才那出言老者一聽趕緊跪伏在地,在皇帝漫不經心的目光中瑟瑟發抖!
“太子乃我北夏儲君,儲君即是君。議論他,便是論君。”
這下輪到兩個青年趕緊跪伏在地。特別是第一位出言不遜的青年,對自己的莽撞心驚膽戰。另一位還好,畢竟隻是他一方的臣下代言。
皇帝不怒自威的兩句話,使得大帳中一時間靜若寒蟬。不再理會幾人,李德兆站起身來,走向自己的兒子,拉著太子坐到自己身邊。
不顧李元玨的局促,將他按在與自己同坐的熊皮大椅之內,對著下方眾人開口。
“太子領軍出巡,本就是對那東宋一朝的試探。太子選定潭淵城占之以侯,而不深入宋境,便是護我草原部族勇士。”
北夏皇帝不愧為統領數十部族的首領之人,兩句話便將太子出兵的理由和行程講得天衣無縫。
“果然,未及久等,便有那白家後生前來。李元玨身先便試出了來人修為萬夫不敵。後有探出那白家隱藏多年的神弩營。”
說到此處,李德兆站起身來,一拍太子肩膀,高聲一喝。
“我北夏太子,策定潭淵,足智;獨探白青,足勇;逼神弩現身,多謀!”
帳內眾人哪裏還有議論?聽到此處,皆是人人跪伏三拜高唿!
“皇帝英明,太子威武!吾皇萬歲,太子千歲!”
李元玨如今一掃陰霾,欣喜萬分,也是趕緊起身下了王台,跪伏在地。
“元玨其罪,謝父皇不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得王庭議事結束,李德兆揮退眾人,唯獨留下太子李元玨。
“元玨我兒,你謹記我言,白青不可敵,他對你不惡,定要交之啊!”
李元玨一聽,初時很是驚訝。雄才大略的父皇竟然如此看中白青?!旋即似想到什麽,趕緊開口問道。
“玨兒已是成年,父皇不妨將所知之事告知兒臣!”
見太子如此聰慧,李德兆滿意點頭,卻有皺眉,緩緩說道。
“其中諸事我也不知,但半年前神山聖女親自來見過朕。她說天有吉星示諭,‘東南有子得天命’”!
聽到此處,李元玨麵色驚詫,轉而又變得奇異,再次緊盯著父親的眼睛。
這位老皇帝沉思片刻,看向那等待迴應的李元玨,鄭重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