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蜀英城是我白家根基,有您坐鎮,我和三伯也是心安。東宋忠國之事,有我在呢。”


    “大哥,白青今非昔比,你不用擔心。再說,若真有事,那後院傳送之門也唯你可以開啟。”


    到了該出發的日子了,白禮,白青免不了一番辭別。短暫的相聚後,再次踏上北上之路。


    如今神峪關以南,各城寨已恢複白家控製,驍白衛們被派往各地鎮守。加上白青之前的神威震懾,應該是無礙了。


    出行之前,白青跟著父親白榮,三伯白禮有過些部署和計劃。三人一致認為汴京城方麵雖然不知是何原因,對邊關的確並非十分重視。


    然而按照白禮訓練出的神弩營戰力,十裏範圍精準打擊!應是足夠將邊關那些不聽話的城寨收服,以及震懾蠢蠢欲動的鄰國。兵分兩路,這白青四人,則是直搗黃龍。去探子一探那東都汴京,到底是什麽龍潭虎穴!


    “三伯,我與我那三位朋友已有過商量,他們三人先去那汴京城,我還是陪您走上一兩座城吧。”


    白青雖然對白禮的神弩營信心十足,但如果再加上自己稍微展示一點神威。那麽收服神峪關以北的過程,應該會更加順利一些。


    白禮也明白此中道理,便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再說這也省去神弩營一些腿腳。


    西北,康紮河流域。哢什沁大草原水草豐美,草甸接天。這片橫跨兩國的草原上生活著一個曆史悠久的部族,那努。


    傳聞那努族人,無論男女皆是天生的戰士,大人小孩皆是騎射之術精湛無匹。但唯有一點,讓該族一直無法壯大,往往稍有起色,周邊勢力便會合力壓製。


    東宋有遊曆北疆的文豪“範文仲”,給皇帝進言的《北關策》裏,關於那努的評價是“無義蠻族,唯利而動。”


    北夏有鎮守此地太守說到那努,有句概括“盜族無常,賊唯那努”。說的是行偷盜的,不確定是哪族,到要說到賊寇,唯有那努!


    那努族生活的大草原橫跨兩國,而這兩國對其的評價皆是如此。可見其口碑著實不怎麽樣。但該族騎兵戰力,又被雙方看中。


    所以兩國之間在此處的摩擦,常有今天北夏收買那努族騎兵偷襲東宋城寨,明天同一撥騎兵又揣著東宋賜下的金銀去偷襲北夏。


    不過,這一迴,北夏的確給了那努族大筆的金銀。卻並非讓他們出力,而是讓他們在北夏大軍路過哢什沁大草原,進入東宋境內時不要聲張。


    東宋境,潭淵城,作為麵對強鄰北夏的主城,高牆堅壁!向來是東宋西北邊境最為重要的要塞。


    但此時的城牆上,東宋軍旗不複存在,獵獵展空的早已換為北夏戰旗!唯有城樓正中,還飄著一麵銀狼旌旗。


    十裏,常人視線無法達到如此距離,但此處二百餘人除外。白青四人當然已非常人,白禮也是被開過靈眼。


    而那二百神弩營,則是從腰間獸皮袋中取出手臂粗細的圓筒,熟練地裝在神臂弓之上。調節圓筒之中那幾片晶體之間的距離,十裏之外,清晰可見!


    “銀狼旗。嗬嗬,真的這麽快就要見麵了啊,李元玨!”


    見到代表北夏太子的銀狼圖案,白青淡淡說到。


    “三伯,如何行事,請您定奪!”


    白禮知白青已有打算,便取下背上的神臂弓。又向神弩營做了一番簡單清晰的手勢。接著獨自一人走到前方,抽出背囊中一支羽箭放入矢槽,輕鬆拉出滿弓。左手托弩,右手撫著機括。


    刹那,“鐺!”


    以白青的目力勉強能跟上這支黑影。隻見剪頭均勻割開空氣,為緊緊相連的箭身提供一個穿越的真空管道。


    緊接著箭身在弓弦推出刹那彎曲之後馬上繃得筆直,無有越出真空管道導致改變方向的情況。


    末端的六羽劍翎高速飛行時保持向後收攏的狀態,隻有待到速度降低到某個程度,它們便會帶著整支羽箭迅速旋轉。


    “噠!噔!”


    黑箭將銀狼旗杆射爆,釘在後方城樓之上,入牆一尺,尾羽絲毫不顫!


    首次目睹神臂弓的神威,看著銀狼旌旗從城樓掉落,白青心中暢快無比!


    白禮隻是微微一笑,似是認為理所當然。神臂弓再次背在身後,退到一側,神弩營迅速擺開陣勢,四十人一排,五排交替上前。


    白青再看,城樓上再也沒有任何一麵旗幟飄揚。不再關注城樓上的混亂局麵,轉身走向白禮。


    “三伯,您與眾位神弩營在此等候,我去會會那位北夏太子。”


    說罷,向潭淵城走去。


    李元玨登上城樓,朝著插在牆內的羽箭來勢方向,聚目眺望。令他奇怪的是,這潭淵城堅壁清野,前方又是一片大草原,根本沒有可供箭手藏身之所,但反複眺望確是空無一人。


    疑惑間,李元玨蹲下身形,撿起爆碎的木屑,又看了看釘在牆內的箭尾。北夏善騎射,太子李元玨當然也是行家。此時對如此攻擊力的羽箭大感興趣。想要看看這箭身材質,便抽出馬刀砍去。


    “鐺!”


    料想中那箭身應刀而斷的情景並未出現,反而大意揮刀的手被震麻!心中一驚,仔細觀瞧,那箭身被砍出一個深深豁口,卻沒有斷裂!要知道,這位太子的佩刀,可是隕鐵打造,削鐵如泥的寶刀啊!


    李元玨有些呆了,明明是木質,卻堅硬如斯!費了一番功夫,將羽箭取下,正要喚來軍需官。突然汗毛乍起,警兆頓生!


    “太子殿下,尊駕可還記得小子我啊?”


    李元玨猛然轉身,戒備地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強垛之上盤膝坐著一個少年,灰布短衣褲,頭發隨意紮了個結,束在頭頂。掃視全身,上下沒帶任何物件。十三四歲年紀,那張濃眉大眼的臉上掛著笑容,正盯著自己。


    “你是?”


    北夏太子隻覺麵善,但一時半會地沒想起來。不過畢竟為一朝太子,很快便恢複了上位者的氣魄。


    “何人闖我北夏城池?!速報上名來!”


    “北夏城池?看來您這位北夏太子殿下的記性甚是不好啊。”


    白青從牆垛落下,一邊緩步走向李元玨,一邊說著。


    “我東宋潭淵城,太子記錯。連我這個救命恩人都不認識了,北夏恐怕要亡啊。”


    “爾敢!勿論你是何人,也不管你是如何來得這城樓之上。就憑你方才這大逆不道之語,我讓你有命來沒命迴!”


    說著,李元玨往後一步,大喝一聲:“來啊!”


    城樓前過道上立馬湧進二三十名刀斧手,頓時此處寒光照衣,煞氣衝天!北夏士兵們一邊警惕盯著手無寸鐵的灰衣小子,一邊豎起雙耳等候太子殿下一聲令下。


    “我名白青,太子殿下可有印象?”


    白青打算再給一次機會。


    “慢!白青?!你是白青?!蜀英侯白榮之子白青?!”


    白青點頭,未及說話,李元玨便抓著他上下打量。


    “不對,我親眼見你死了,就在我父皇王庭!你怎麽可能還活著?!”


    太子殿下再次退後一步,滿麵驚疑!


    這迴輪到白青瞪眼了:“我死了,在北夏王庭?!”


    “不僅是白青,還有白青之父,穆安將軍,都被國師活捉。三人於我父皇王庭自刎而死。我親眼所見啊!你是何人?休想迷惑本王!給我拿下!”


    刀斧手一聽喝令,連忙快步上前,無奈城牆過道狹窄,隻容單人,便整齊排成了一排。就在此時,白青微微一笑,抬手做了個手勢。


    下一刻,“鐺鐺鐺鐺!”


    一排整齊的皮盔被釘在了牆上,同樣的羽箭入牆一尺!刀斧手們摸著頭頂,冷汗直冒!


    李元玨也不好受,銀盔頂端紅玉被射爆,紅纓釘在身後牆上!


    “白青替我爹白榮,請太子殿下給北夏皇帝帶句話。勿論白家人如何,東宋國土也容不得他國來犯。”


    見李元玨呆立當場,白青走到他身前,抬手替他把銀盔扶正。


    “現在,領著你的兵將,怎麽來的怎麽迴去,我保你無恙!否則,我可以做到一個不留!”


    白青說完,一眨不眨地看著這位太子殿下。


    這時的李元玨,內心掙紮不已,他對白家恩情有所掛念。但自己生在帝王家,更是太子之位。強敵環伺,如履薄冰。


    這次國師將白家一族毀滅,國內群情激奮請戰無數。他也是被架著上了戰場。如今再未損兵折將直接迴朝,定是落個畏戰之名。


    “不行,不行,我不能就此班師。但白青之言不能不信,那不知何處射來的羽箭,足以將冒頭之人射殺幹淨。”


    李元玨心無定論,臉色變換,手心都捏出了冷汗。白青看在眼裏,心知這位太子於蜀英城都有人敢當街刺殺,必定北夏奪嫡之爭甚是火熱。


    “你很猶豫,我便給你些決心吧。”


    白青不再多言,自那牆垛起身,一步向城外跨出。在眾人驚恐呆滯的目光中,銀光包裹飛向遠處。


    一盞茶的功夫,一道巨大銀盤自遠處極速飛來。懸浮在潭淵城的上空,二百神弩營射手居高臨下!


    “鐺!”


    白禮當先一箭,釘在了鍾樓巨鍾之上!


    隨即這座城池中心的巨鍾開始轟鳴!隨著月華銀盤載著二百射手圍著鍾樓繞完一周,鍾聲停下。


    李元玨望著那被射成刺蝟的巨鍾,終於頹然坐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鼎青雲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浮一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浮一念並收藏九鼎青雲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