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弩長三尺三寸,弓翼鬆弛時弦長二尺四寸,名‘神臂弓’!是我多年前所創,如今你所見,已是經多年改良!”
緩慢行至白青身前,接過少年遞還的神臂弓,撫摸著木托,緩緩說起這件心愛之物。
“為了加大射程,弓翼我改用了精鋼!而精鐵打製三尺長的矢槽和前端箭管,將加大射程之後的精準度也有了報障!”
說起自己的傑作,這人眼中精光閃爍,可見定是和癡迷於弓弩之人。
“十裏精準射程,的確不是凡品!但常人如何能拉至滿弓?”白青認真的發問,讓弓弩主人更是驕傲無加。
“哈哈,你這就問到我這神臂弓精髓之處了。僅僅加大弓臂之強,隻要材料允許,誰都能做到。但弓臂之強,常人拉不開,或是像軍中那攻城之用的‘大黃弓’那般巨大笨重,實非弓之本意。”
白青自幼也愛搗鼓弓弩器具。如今見這中年人說得興起,對其所說之事,也聽得更加專注,不願打斷。
“常人搭弓拉弩,皆是一手托弓,另一手拉弦。能否開弓,全憑單臂之力。而我這神臂弓卻非需如此!”
中年人端起三尺三長的弩身,手指最前端箭管之下的突兀鐵環。“妙處便是這鐵環!”
白青方才首次見到此弩,就對著在其他弓弩身上從未見過的零件甚是好奇。
“你來觀瞧。”
白青本就是全身專注地盯著中年人的每個動作。便見他將神臂弓指向地麵,鐵環觸地。接著左腳腳掌穿入鐵環,將起踏於地麵踩實。
此時的神臂弓頭朝下豎直立起,弓翼鬆弛,弓弦距離地麵約一尺二寸高度。隻見這中年人彎下腰,雙手直伸,手指彎曲一左一右握住弓弦。
接著腰背多處肌肉一用力,身體支起,弓弦輕鬆被拉至機括之處。
滿弓!
此時再觀這神臂弓,精鋼弓翼彎曲,讓人一眼便頓感力滿待馳!白青都忍不住叫了聲好弓。
“鐺!”
機括釋放,弓弦幹脆一響,毫無雜聲,更是顯示此弩工藝之整,各中材料部件應是銜接恰到好處!
“光是強弩可不行,這羽箭也不能弱了此弩名頭!”
中年人伸手越過右肩,從斜挎的獸皮筒中抽出一支,遞給白青。
“食指粗細,全長近三尺,六翼尾羽長三寸,箭頭四棱長兩寸。”
白青將眼見之實脫口而出,又用手指掂量幾下。
“此箭較之軍中製式單兵弩箭重至少一倍,重心位於前端三分之一處。”
又雙手抓著兩端稍稍用力,箭身筆直,看來彈射和飛行並不至讓其彎曲變形,影響準度。
仔細觀瞧,的確是木質,卻不知是何木,茫然看向中年人。
中年人撚須大笑,每當這個娃娃發現了精妙處又不解的神情,讓他更加傲然於自己的傑作。
“此木生於一處海外之島,樹幹本就生的筆直,可吸收鹽水存貨,常年不受濕潤和高鹽侵蝕。製箭之前,還需於那海島烈日暴曬,最終逼出質地內多餘水分雜質,才有了如此質地。”
如此神弩,果然隨處皆是精挑至工而出!
“其實我知你現今,已是無需如此凡俗之器了。”
說著,中年人些許黯然流露,旋即又重燃期待地看向白青。
“不過我這神弩營,必是對你助力不小!也不枉我少年離家,為你打下這般基石!”
白青目光炯炯與中年人對視,隨後退後半步,單膝跪地,雙手平平探出,向身前之人環抱一拳。抬頭朗聲唿號。
“三伯!請受青兒三拜!”
“青兒!”
雖不至老淚縱橫,那也已是熱淚盈眶。也不做作,大大方方地受了親侄兒三拜之禮。
原來,白青初見與自己父親相貌八九分相似,又聽這二百神弩營齊聲唿其“禮主”,就早有猜測。
未及相認,此人又將自己設計之弩細致講解。而因家人知三伯酷愛弓弩,其衣冠塚內還必不可少放了幾件。
如此沉迷弓弩,更是確認了此人,定是那少年時便失蹤的三伯白禮!
“三伯,白家如今。。。”白青起身,本想將白家遭遇為三伯講述。卻不料剛一開頭朝被白禮推掌阻止。
“不用說了,如今之事,當初我離家之時便已知曉。”
說到此處,白禮遙想當年,遊獵途中那天翻地覆的一幕,仍是胸中振蕩。當年,那予他點撥的掩麵老者所言,這些年皆已一一應驗!
半年之前,神弩營遠在西北一座森林中曆練。夜間遣散眾人,白禮獨自坐與樹幹擦拭心愛神弩,卻突見一顆吉星爆閃。
遂想起那掩麵老頭最後的囑托:“吉星爆閃之夜,東南而行,至拴馬寨外十裏,殺一人。”隨後,老者一指點在十三歲白禮的眉心,自此白禮目可視十裏!
果真,今日在此又是應驗!
“當年那老者是誰?也是至今無從知曉!但老者再三囑咐,無奈天機不可泄露,我隻能完成使命才能與你們相見。”
將當年如何在遊獵之時遭遇老者,老者又是如何一番交代,等等當年經曆娓娓講出,白禮長舒口氣。畢竟到了今天,自己已見到當年那神秘老者所說之人。自己兄長之子,白青。
白青感慨三伯的遭遇和多年努力的成就。不過最為好奇的還是那神秘老者,若是果真如白禮所言,此人對後事預測如此準確,想必也是個修煉之人。
隻是從白禮處所知甚少,連真實麵目都不曾見過。與白家是何淵源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三伯,如今我爹和二伯之願,是扶東宋大廈之將傾。我一路向北正是在清理軍中反叛。若是得您神弩營之助,那一定是無往不利!”
白青雖聽父親二伯說過這位三伯不喜家族事物,不過如今對於匡扶天下而言,這支神弩營的確大有幫助,隻好開口。
“青兒,你以為那掩麵老者為何挑選醉心弓弩的我?你以為他讓我練就一支這樣的神弩營是為何?”
白禮上前一拍這位侄兒的肩膀:“金陵豈非池中物?還會有很多效命之人為你鞠躬盡瘁,我為我親侄,豈不是美事?!”
白禮收迴手,看向蜀英城方向又緩緩自語:“你爹和穆安要知是我助你,定會饒了我當年的不辭而別吧。”
“二伯他。。。。。。”
“先不說他們了,你不是還有三位朋友嗎?別讓他們久等,我神弩營不為人知,皆是遇城不進,遇寨不闖,先在此集結,等候你差遣!”
說罷,拿出一支銀哨吹響。
。。。。。。
“爹,三伯,青兒告辭!”
白青不再攪擾兩位多年未見的親兄弟,獨自退了出來,向兩位母親房中走去。
一個時辰前,白青並未按原計劃繼續向北行進。在他看來,三伯已經完成那不知是何人的神秘老頭的囑托。
此時終於能來現身見自己,那麽最迫切的可不該是跟他打仗去。因此在白青執意之下,白禮欣喜地領著一種射手,和被白青收攏的那一隊騎兵,迴了蜀英城。
將眾人放入源瓶,再以源生的速度,迴到這蜀英城僅僅花了一個時辰,但白青仍是不甚滿意。還是那累得夠嗆的源生找到了好辦法。
白青來到府中一處院落,看著院子中央的巨大石門,轉頭向源生伸出了大拇指!
“你這戰鬥力不行,腦子倒是有點用處。以後要迴來,我隻需鑽入那快隨身攜帶的陰之門,便會立刻由這陽之門迴到此地了!”
“你這就有所不知了,我已將這一對傳送陣改為雙向,不存在陽之門為出陰之門為入了!”
說完這句,攤開雙手盯著白青,見白青麵露驚喜,源生興奮了:“是吧?是吧!哈哈,快來誇我,快來誇我!”
“誇你?你要沒改你信不信我還罵你呢,別做了點應該做的就跟這兒跳老高。。。”
“你說的是人話嗎?誒,你怎麽是個過河拆橋的人你啊?誒,我。。。看我不揍你!”
兩人又打做一團,阿媚小萌也是在一旁眉開眼笑。
蜀英城這邊,兄弟重聚,白青不急,暫且先住幾日,暫且不說。
而此時的那汴京城,卻已是天翻地覆。
幾日前,在位的英宗陛下行了禪讓之禮,將傳國玉璽交給了那位陳王。接著新皇等不及傳檄天下,就在汴梁城內宣稱,國號改“宋”為“陳”!天下嘩然,但各方軍力已有所牽製,並未發生什麽大亂。
“幹爹!哦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全寶現在算得上是平步青雲了,這陳王老太監做了皇上,他這個小太監被封了個丞相。但平日裏並不擔那國事,而是和之前一般,為新皇暗地裏忙活!
“皇上,那仙姑?”
“哼!沒用的東西,玉牌碎,早魂飛魄散了!”
“是那叫白青的孩兒幹的?!”
“應該不是,奴家,不不,呸!有人告訴朕,那狐妖修為雜亂,是被太陽之炎化了個神形俱滅!”
說著,這位新皇眼光不自覺的向一側的抱龍柱瞄了一眼,心中有些忐忑。又見劉全寶盯著自己,趕緊坐正身子,隨意將大殿內的所有人等揮退。
眾人剛剛離殿,新皇撲通跪地:“主上,那狐妖自詡法力無邊,我才供她童男女練功!如今她未盡功,怨不得我啊,主上!”
“陳知恩,我許你做個天下的皇帝,你便安心做你的皇帝!”
聲音自那抱龍柱避光之側傳來。此時緩步走出一人。華服金冕,氣宇軒昂!
“至於我求之事,再有逾越,我不饒你!”
新皇哪裏還敢應聲?匍匐在地,全身篩糠一般顫抖!
緩慢行至白青身前,接過少年遞還的神臂弓,撫摸著木托,緩緩說起這件心愛之物。
“為了加大射程,弓翼我改用了精鋼!而精鐵打製三尺長的矢槽和前端箭管,將加大射程之後的精準度也有了報障!”
說起自己的傑作,這人眼中精光閃爍,可見定是和癡迷於弓弩之人。
“十裏精準射程,的確不是凡品!但常人如何能拉至滿弓?”白青認真的發問,讓弓弩主人更是驕傲無加。
“哈哈,你這就問到我這神臂弓精髓之處了。僅僅加大弓臂之強,隻要材料允許,誰都能做到。但弓臂之強,常人拉不開,或是像軍中那攻城之用的‘大黃弓’那般巨大笨重,實非弓之本意。”
白青自幼也愛搗鼓弓弩器具。如今見這中年人說得興起,對其所說之事,也聽得更加專注,不願打斷。
“常人搭弓拉弩,皆是一手托弓,另一手拉弦。能否開弓,全憑單臂之力。而我這神臂弓卻非需如此!”
中年人端起三尺三長的弩身,手指最前端箭管之下的突兀鐵環。“妙處便是這鐵環!”
白青方才首次見到此弩,就對著在其他弓弩身上從未見過的零件甚是好奇。
“你來觀瞧。”
白青本就是全身專注地盯著中年人的每個動作。便見他將神臂弓指向地麵,鐵環觸地。接著左腳腳掌穿入鐵環,將起踏於地麵踩實。
此時的神臂弓頭朝下豎直立起,弓翼鬆弛,弓弦距離地麵約一尺二寸高度。隻見這中年人彎下腰,雙手直伸,手指彎曲一左一右握住弓弦。
接著腰背多處肌肉一用力,身體支起,弓弦輕鬆被拉至機括之處。
滿弓!
此時再觀這神臂弓,精鋼弓翼彎曲,讓人一眼便頓感力滿待馳!白青都忍不住叫了聲好弓。
“鐺!”
機括釋放,弓弦幹脆一響,毫無雜聲,更是顯示此弩工藝之整,各中材料部件應是銜接恰到好處!
“光是強弩可不行,這羽箭也不能弱了此弩名頭!”
中年人伸手越過右肩,從斜挎的獸皮筒中抽出一支,遞給白青。
“食指粗細,全長近三尺,六翼尾羽長三寸,箭頭四棱長兩寸。”
白青將眼見之實脫口而出,又用手指掂量幾下。
“此箭較之軍中製式單兵弩箭重至少一倍,重心位於前端三分之一處。”
又雙手抓著兩端稍稍用力,箭身筆直,看來彈射和飛行並不至讓其彎曲變形,影響準度。
仔細觀瞧,的確是木質,卻不知是何木,茫然看向中年人。
中年人撚須大笑,每當這個娃娃發現了精妙處又不解的神情,讓他更加傲然於自己的傑作。
“此木生於一處海外之島,樹幹本就生的筆直,可吸收鹽水存貨,常年不受濕潤和高鹽侵蝕。製箭之前,還需於那海島烈日暴曬,最終逼出質地內多餘水分雜質,才有了如此質地。”
如此神弩,果然隨處皆是精挑至工而出!
“其實我知你現今,已是無需如此凡俗之器了。”
說著,中年人些許黯然流露,旋即又重燃期待地看向白青。
“不過我這神弩營,必是對你助力不小!也不枉我少年離家,為你打下這般基石!”
白青目光炯炯與中年人對視,隨後退後半步,單膝跪地,雙手平平探出,向身前之人環抱一拳。抬頭朗聲唿號。
“三伯!請受青兒三拜!”
“青兒!”
雖不至老淚縱橫,那也已是熱淚盈眶。也不做作,大大方方地受了親侄兒三拜之禮。
原來,白青初見與自己父親相貌八九分相似,又聽這二百神弩營齊聲唿其“禮主”,就早有猜測。
未及相認,此人又將自己設計之弩細致講解。而因家人知三伯酷愛弓弩,其衣冠塚內還必不可少放了幾件。
如此沉迷弓弩,更是確認了此人,定是那少年時便失蹤的三伯白禮!
“三伯,白家如今。。。”白青起身,本想將白家遭遇為三伯講述。卻不料剛一開頭朝被白禮推掌阻止。
“不用說了,如今之事,當初我離家之時便已知曉。”
說到此處,白禮遙想當年,遊獵途中那天翻地覆的一幕,仍是胸中振蕩。當年,那予他點撥的掩麵老者所言,這些年皆已一一應驗!
半年之前,神弩營遠在西北一座森林中曆練。夜間遣散眾人,白禮獨自坐與樹幹擦拭心愛神弩,卻突見一顆吉星爆閃。
遂想起那掩麵老頭最後的囑托:“吉星爆閃之夜,東南而行,至拴馬寨外十裏,殺一人。”隨後,老者一指點在十三歲白禮的眉心,自此白禮目可視十裏!
果真,今日在此又是應驗!
“當年那老者是誰?也是至今無從知曉!但老者再三囑咐,無奈天機不可泄露,我隻能完成使命才能與你們相見。”
將當年如何在遊獵之時遭遇老者,老者又是如何一番交代,等等當年經曆娓娓講出,白禮長舒口氣。畢竟到了今天,自己已見到當年那神秘老者所說之人。自己兄長之子,白青。
白青感慨三伯的遭遇和多年努力的成就。不過最為好奇的還是那神秘老者,若是果真如白禮所言,此人對後事預測如此準確,想必也是個修煉之人。
隻是從白禮處所知甚少,連真實麵目都不曾見過。與白家是何淵源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三伯,如今我爹和二伯之願,是扶東宋大廈之將傾。我一路向北正是在清理軍中反叛。若是得您神弩營之助,那一定是無往不利!”
白青雖聽父親二伯說過這位三伯不喜家族事物,不過如今對於匡扶天下而言,這支神弩營的確大有幫助,隻好開口。
“青兒,你以為那掩麵老者為何挑選醉心弓弩的我?你以為他讓我練就一支這樣的神弩營是為何?”
白禮上前一拍這位侄兒的肩膀:“金陵豈非池中物?還會有很多效命之人為你鞠躬盡瘁,我為我親侄,豈不是美事?!”
白禮收迴手,看向蜀英城方向又緩緩自語:“你爹和穆安要知是我助你,定會饒了我當年的不辭而別吧。”
“二伯他。。。。。。”
“先不說他們了,你不是還有三位朋友嗎?別讓他們久等,我神弩營不為人知,皆是遇城不進,遇寨不闖,先在此集結,等候你差遣!”
說罷,拿出一支銀哨吹響。
。。。。。。
“爹,三伯,青兒告辭!”
白青不再攪擾兩位多年未見的親兄弟,獨自退了出來,向兩位母親房中走去。
一個時辰前,白青並未按原計劃繼續向北行進。在他看來,三伯已經完成那不知是何人的神秘老頭的囑托。
此時終於能來現身見自己,那麽最迫切的可不該是跟他打仗去。因此在白青執意之下,白禮欣喜地領著一種射手,和被白青收攏的那一隊騎兵,迴了蜀英城。
將眾人放入源瓶,再以源生的速度,迴到這蜀英城僅僅花了一個時辰,但白青仍是不甚滿意。還是那累得夠嗆的源生找到了好辦法。
白青來到府中一處院落,看著院子中央的巨大石門,轉頭向源生伸出了大拇指!
“你這戰鬥力不行,腦子倒是有點用處。以後要迴來,我隻需鑽入那快隨身攜帶的陰之門,便會立刻由這陽之門迴到此地了!”
“你這就有所不知了,我已將這一對傳送陣改為雙向,不存在陽之門為出陰之門為入了!”
說完這句,攤開雙手盯著白青,見白青麵露驚喜,源生興奮了:“是吧?是吧!哈哈,快來誇我,快來誇我!”
“誇你?你要沒改你信不信我還罵你呢,別做了點應該做的就跟這兒跳老高。。。”
“你說的是人話嗎?誒,你怎麽是個過河拆橋的人你啊?誒,我。。。看我不揍你!”
兩人又打做一團,阿媚小萌也是在一旁眉開眼笑。
蜀英城這邊,兄弟重聚,白青不急,暫且先住幾日,暫且不說。
而此時的那汴京城,卻已是天翻地覆。
幾日前,在位的英宗陛下行了禪讓之禮,將傳國玉璽交給了那位陳王。接著新皇等不及傳檄天下,就在汴梁城內宣稱,國號改“宋”為“陳”!天下嘩然,但各方軍力已有所牽製,並未發生什麽大亂。
“幹爹!哦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全寶現在算得上是平步青雲了,這陳王老太監做了皇上,他這個小太監被封了個丞相。但平日裏並不擔那國事,而是和之前一般,為新皇暗地裏忙活!
“皇上,那仙姑?”
“哼!沒用的東西,玉牌碎,早魂飛魄散了!”
“是那叫白青的孩兒幹的?!”
“應該不是,奴家,不不,呸!有人告訴朕,那狐妖修為雜亂,是被太陽之炎化了個神形俱滅!”
說著,這位新皇眼光不自覺的向一側的抱龍柱瞄了一眼,心中有些忐忑。又見劉全寶盯著自己,趕緊坐正身子,隨意將大殿內的所有人等揮退。
眾人剛剛離殿,新皇撲通跪地:“主上,那狐妖自詡法力無邊,我才供她童男女練功!如今她未盡功,怨不得我啊,主上!”
“陳知恩,我許你做個天下的皇帝,你便安心做你的皇帝!”
聲音自那抱龍柱避光之側傳來。此時緩步走出一人。華服金冕,氣宇軒昂!
“至於我求之事,再有逾越,我不饒你!”
新皇哪裏還敢應聲?匍匐在地,全身篩糠一般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