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納秋風,萬種思量。淡煙流水畫屏幽,卻看天光正好,雲斂清空,午時欲來秋風湧。世間諸事,凡要論個分明,大多便不得清晰,如今這般披肝瀝膽暢言心事,倒不多見。
高陽又欲反駁,不順本心,決不能做到,這是她身為公主的傲氣:“我知道房遺愛是個本分的人,我若是出降房家,他定是會待我很好,興許也會視若珍寶的護著。
然後將我藏在後宅之中,做他最賢惠的妻子,繼而又化身慈愛的母親,終此一生相敬如賓地過活下去。看似完美異常的日子,因著無愛,卻終究是無趣的。
高陽不願這般糊塗下去,我隻求能夠自己做一迴主,卻不想橫亙了千山萬水的禮教與體統。”
說罷,她卻依舊垂淚不止,蕭青婉自知那種不能為自己之事做主的心緒,且讓她沉靜一下,才會更好。
爐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聽罷了她這些言語,蕭青婉心內實則是震驚的,那些的想法,莫說是公主,縱使為普通人家荊釵布裙的女子,亦是萬萬不該有的。
文明之世,此種境況亦屬尋常,但總歸反對之聲愈多,如今時日大多是吞了苦水往肚裏咽。
畢竟眾口鑠金,銷毀積骨,多少的無奈。居於高位的那些王姬邦媛,最終隻能是退迴於神龕之中,享得天獨厚的福澤,按照原有的安排,過完這風光無限的一生。
世事有過現,熏性無變遷。佛語有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卻終究毀於執念,敗於根深永固的人性。
李恪飲了一口茶喝,又繼續與她說道:
“你既是知道,又為何想不通這些個道理呢?父皇澤被天下,掌管萬民,每日有許多事物等著處理,早已身心俱疲。不為其它計,你總該體諒一下他的辛勞吧。
國家當前,他首先是君,而後才是父。帝王最是懂得權衡利弊,與房家聯姻已是他能想到最好的籠絡朝臣的法子,亦是最為你著想的歸宿。
如此你可不要再胡鬧,待會兒用了午膳便迴了吧,總歸父皇對你是極好的。”
今日好賴亦是讓他們說了個遍,高陽所幸不再落淚,可到底還是一副神傷的模樣,柳眉彎蹙,眸若清泉。低頭做了個沉思狀,興許是認命了罷,亦或是尋求它法。
蕭青婉瞅了她一眼,卻終究有些心疼,少年不識愁滋味,偏生過早地承受了這些。來吳王府本是尋求安慰,卻不曾想更是於心上覆了一層寒霜。
這便想著改變一下這壓抑的氛圍,於是開口說了話:“公主現今也不必太過憂慮,總歸時日還有些,也不是立馬就出降。當下必得開心過下去,就如同往常一般,公主可說是?”
她聽罷心內果然就要好受多了,左不過還有時日,興許就有轉圜的餘地也未可知,當即就多了一些希望,也不多想後來會怎麽樣了。
一邊展了笑顏,在椅子上蹭了幾下,倒顯得不安分起來,忙又與蕭青婉道:“三嫂說的倒極是,趁著有些日子,我可不得高興一番。”
蕭青婉往她那處瞅了幾眼,雖不似前時激動,或可泫然欲泣,到底這麵色是好了不少,可那自眼底而散出的輕愁是不可磨滅的,總歸是傷了心。
幾人又聚在一處說了會子話,便有婢女進了來於外間忙著布膳事宜,設下玉碗銀箸,那佳肴美味自不必說。這便又移步,歸了座,各自悶頭用了起來,再無言語。
閑度虛時,外頭清淡天和,寒氣也是滲不進來,倘或屋宇寂靜,又散了幾多香霧書墨渲染之氣,既得凝神,又是最適宜宴息的,然則今日怕是不能夠。
撤了席,幾人又待在一處多說了不少話,左不過又是混扯胡說,勸高陽寬心些的,也不知後麵端底。
卻聽得說起:“三嫂可知,我亦是看過不少書帙,卻每每叫人瞧著,總要說我看的不是正經書物,竟是些雜學旁籍。
說我這樣身份高貴的,《女誡》之類是必不可少的。聽了他們的話,我也就硬著頭皮讀了一些,一會子就看不下來,總歸是全無趣味。”
說罷,話語間輕鬆活脫,像是說的一番玩笑話似的,此話若是與旁人道來或可批判幾多。王姬邦媛之輩,最是注重女德教養這等大事,而她卻張口言自己看不下去,倒也是迂闊怪詭,或可惹得百口嘲謗,可真真是怪哉。
但觀這公主脾性,興許也不將這些放在心上,這樣說來,倒也不足為奇了。
高陽既已說了這麽一些,她也不好沉默以觀,故問道:“不知公主平日裏看的可是些什麽?”
“也就《詩經》與《楚辭》一類帶些風月筆墨的,每每看了就十分向往,興許是魔障了,故才被人說道。
看卓文君、潘嶽之流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我可愛讀了。”
她一壁說,一壁笑道,又支頤在案上,像是帶著些許向往似的,蕭青婉聽罷,也不知她是為何意,可覷一眼李恪卻見其麵色黑沉,略一思索便知是為了什麽。
大唐較前時,後世雖是較為開放,對女子亦不過多要求,但到底還是封建社會,當著旁人的麵這般言語總歸是不好的。
至若才子佳人等書大多為閑適文人茶餘飯後,消愁解悶的玩意兒,正經求仕途的,大抵不看。
“這《詩經》並《楚辭》豈不是極好,哪裏就是不正經書物,每日裏讀上幾首,既換了新眼目,又顯了才情,也能使得性子更為恬淡,不是便利麽?
文君、安仁合著旁人能夠偷著看,便不許人光明正大般瞧麽?可是沒道理,再者說這些看多了,隻要不移了性情,又有什麽關係呢?”
蕭青婉隻如實說道,卻不想李恪直盯著她瞧,眸眼如墨,嘴角往上彎了幾度,一段笑意全在眉梢,而那正主卻未有察覺。
李恪心內想道:怨不得平日裏這般不同,原是早就偷著看這些書了,虧得往日裏他去了,還總拿些《女誡》作掩。
高陽聽她這般說道,心內一喜,忙又接著,麵上笑意自不必說:“可不就是麽,三嫂說的正是這麽個理。”
這廂又說了會話,便隻聽李恪催促著高陽快些迴,那公主不願,便賴著吃了幾口茶,仍舊還是往外趕了。
高陽又欲反駁,不順本心,決不能做到,這是她身為公主的傲氣:“我知道房遺愛是個本分的人,我若是出降房家,他定是會待我很好,興許也會視若珍寶的護著。
然後將我藏在後宅之中,做他最賢惠的妻子,繼而又化身慈愛的母親,終此一生相敬如賓地過活下去。看似完美異常的日子,因著無愛,卻終究是無趣的。
高陽不願這般糊塗下去,我隻求能夠自己做一迴主,卻不想橫亙了千山萬水的禮教與體統。”
說罷,她卻依舊垂淚不止,蕭青婉自知那種不能為自己之事做主的心緒,且讓她沉靜一下,才會更好。
爐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聽罷了她這些言語,蕭青婉心內實則是震驚的,那些的想法,莫說是公主,縱使為普通人家荊釵布裙的女子,亦是萬萬不該有的。
文明之世,此種境況亦屬尋常,但總歸反對之聲愈多,如今時日大多是吞了苦水往肚裏咽。
畢竟眾口鑠金,銷毀積骨,多少的無奈。居於高位的那些王姬邦媛,最終隻能是退迴於神龕之中,享得天獨厚的福澤,按照原有的安排,過完這風光無限的一生。
世事有過現,熏性無變遷。佛語有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卻終究毀於執念,敗於根深永固的人性。
李恪飲了一口茶喝,又繼續與她說道:
“你既是知道,又為何想不通這些個道理呢?父皇澤被天下,掌管萬民,每日有許多事物等著處理,早已身心俱疲。不為其它計,你總該體諒一下他的辛勞吧。
國家當前,他首先是君,而後才是父。帝王最是懂得權衡利弊,與房家聯姻已是他能想到最好的籠絡朝臣的法子,亦是最為你著想的歸宿。
如此你可不要再胡鬧,待會兒用了午膳便迴了吧,總歸父皇對你是極好的。”
今日好賴亦是讓他們說了個遍,高陽所幸不再落淚,可到底還是一副神傷的模樣,柳眉彎蹙,眸若清泉。低頭做了個沉思狀,興許是認命了罷,亦或是尋求它法。
蕭青婉瞅了她一眼,卻終究有些心疼,少年不識愁滋味,偏生過早地承受了這些。來吳王府本是尋求安慰,卻不曾想更是於心上覆了一層寒霜。
這便想著改變一下這壓抑的氛圍,於是開口說了話:“公主現今也不必太過憂慮,總歸時日還有些,也不是立馬就出降。當下必得開心過下去,就如同往常一般,公主可說是?”
她聽罷心內果然就要好受多了,左不過還有時日,興許就有轉圜的餘地也未可知,當即就多了一些希望,也不多想後來會怎麽樣了。
一邊展了笑顏,在椅子上蹭了幾下,倒顯得不安分起來,忙又與蕭青婉道:“三嫂說的倒極是,趁著有些日子,我可不得高興一番。”
蕭青婉往她那處瞅了幾眼,雖不似前時激動,或可泫然欲泣,到底這麵色是好了不少,可那自眼底而散出的輕愁是不可磨滅的,總歸是傷了心。
幾人又聚在一處說了會子話,便有婢女進了來於外間忙著布膳事宜,設下玉碗銀箸,那佳肴美味自不必說。這便又移步,歸了座,各自悶頭用了起來,再無言語。
閑度虛時,外頭清淡天和,寒氣也是滲不進來,倘或屋宇寂靜,又散了幾多香霧書墨渲染之氣,既得凝神,又是最適宜宴息的,然則今日怕是不能夠。
撤了席,幾人又待在一處多說了不少話,左不過又是混扯胡說,勸高陽寬心些的,也不知後麵端底。
卻聽得說起:“三嫂可知,我亦是看過不少書帙,卻每每叫人瞧著,總要說我看的不是正經書物,竟是些雜學旁籍。
說我這樣身份高貴的,《女誡》之類是必不可少的。聽了他們的話,我也就硬著頭皮讀了一些,一會子就看不下來,總歸是全無趣味。”
說罷,話語間輕鬆活脫,像是說的一番玩笑話似的,此話若是與旁人道來或可批判幾多。王姬邦媛之輩,最是注重女德教養這等大事,而她卻張口言自己看不下去,倒也是迂闊怪詭,或可惹得百口嘲謗,可真真是怪哉。
但觀這公主脾性,興許也不將這些放在心上,這樣說來,倒也不足為奇了。
高陽既已說了這麽一些,她也不好沉默以觀,故問道:“不知公主平日裏看的可是些什麽?”
“也就《詩經》與《楚辭》一類帶些風月筆墨的,每每看了就十分向往,興許是魔障了,故才被人說道。
看卓文君、潘嶽之流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我可愛讀了。”
她一壁說,一壁笑道,又支頤在案上,像是帶著些許向往似的,蕭青婉聽罷,也不知她是為何意,可覷一眼李恪卻見其麵色黑沉,略一思索便知是為了什麽。
大唐較前時,後世雖是較為開放,對女子亦不過多要求,但到底還是封建社會,當著旁人的麵這般言語總歸是不好的。
至若才子佳人等書大多為閑適文人茶餘飯後,消愁解悶的玩意兒,正經求仕途的,大抵不看。
“這《詩經》並《楚辭》豈不是極好,哪裏就是不正經書物,每日裏讀上幾首,既換了新眼目,又顯了才情,也能使得性子更為恬淡,不是便利麽?
文君、安仁合著旁人能夠偷著看,便不許人光明正大般瞧麽?可是沒道理,再者說這些看多了,隻要不移了性情,又有什麽關係呢?”
蕭青婉隻如實說道,卻不想李恪直盯著她瞧,眸眼如墨,嘴角往上彎了幾度,一段笑意全在眉梢,而那正主卻未有察覺。
李恪心內想道:怨不得平日裏這般不同,原是早就偷著看這些書了,虧得往日裏他去了,還總拿些《女誡》作掩。
高陽聽她這般說道,心內一喜,忙又接著,麵上笑意自不必說:“可不就是麽,三嫂說的正是這麽個理。”
這廂又說了會話,便隻聽李恪催促著高陽快些迴,那公主不願,便賴著吃了幾口茶,仍舊還是往外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