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銀河之初始,


    狂風吹沬造須彌。


    七山八海交繞之,


    鐵圍外廓固真實。


    四大部及八萬洲,


    苦海漂流各自異。


    日月山腰循行繞,


    上覆諸天為穹氣。


    下根係定金輪上,


    七寶飾成極瑰麗。


    接著這些狂風,又吹起水上的泡沫,造出了須彌山之外的大山,名曰佉提羅迦(又稱持雙山)(指的是星球)。


    這個山又高又廣,高和寬各達四萬二千由旬。也都是金銀銅鐵琉璃等七寶,莊嚴造就,無比的宏偉壯麗,令人讚歎。


    然後以此類推,於佉提羅迦山造作一山,名曰伊沙陀羅山(又稱持軸山),其山高廣各二萬一千由旬。


    又更擲置伊沙陀羅山外造作一山。名曰由乾陀羅(又稱擔木山)。其山高廣一萬二千由旬。皆七寶所成,壯闊無比。


    按照這個順序,又造出了善見山。高廣正等六千由旬。


    然後又造作馬片頭山(又稱馬耳山)。高廣正等三千由旬。


    緊接著造作尼民陀羅山(又稱象鼻山,障礙山)。高廣正等一千二百由旬。


    之後又造作毗那耶迦山(又稱持邊山,持地山)。高廣正等六百由旬。


    最後造作斫迦羅山(又稱金剛輪圍山)。高廣正等三百由旬。五彩繽紛,宏偉壯觀,都是金銀,銅鐵,琉璃,赤珠,硨磲,瑪瑙等七寶所成。


    以上各山之間共有七香水海環繞;而香水海之外則是廣闊的苦海。


    再一次,這種狂風又吹動積聚的泡沫,又散擲置斫迦羅山外,於東南西北四方麵造作四大部洲(指的是四種人類文明形態的星球),及八萬小洲(指的是小行星),和其餘的大山(更高維度的星體)。


    在四大部洲,八萬小洲,須彌山王,並餘一切大山之外,周圍安置,名曰大輪圍山(又稱大鐵圍山),高廣正等六百八十萬億由旬。


    牢固真實,金剛材料所成,難可破壞。這是一個與黑暗地獄世界隔離的保護殼。


    小世界以同一日月天子運行和管轄的範圍,(非人類認為的一個月亮和一個太陽)所照的空間,以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繞之,以鐵圍山為外郭,外圍四大部洲、八萬小洲為一小世界。


    (此處的四大部洲,八萬小洲,指的是不同文明等級類型的人類所居住的星球或小行星,而非具體星球數量)


    小世界最下層,係一層氣層,稱為風輪,依虛空而立,厚達三十六萬由旬,周長闊度亦廣大無量;風輪之上為一層水層,稱為水輪,水輪厚達六十萬由旬,周長闊度廣大無量;


    水輪之上為一層金層,或謂硬石,稱為金輪;


    金輪之上即山、海洋、大洲等所構成之大地,大地厚四十八萬由旬,麵積廣大無量。


    須彌山王的高度有一十六萬八千由旬,有一半(八萬四千由旬)入於海水(在海下),有一半(八萬四千由旬)出於海水(在海上)。


    此大海水,在其最深之處,深度有八萬四千由旬,其周長闊度還是廣大無量,須彌山即位於此世界之中央。


    (此處的計量單位,用以形容須彌山的廣大,以及位置布局狀態)


    須彌山王的底座平正,下根係固定住在大金輪上。居於大海中,下狹上闊,逐漸寬大廣闊,端正剛直,沒有彎曲;


    須彌山王的大身牢固,其形相微妙至極,殊勝可觀,由金、銀、琉璃(青色之寶石,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頗梨四寶合成;


    (頗梨亦名玻璃,眾寶之一的玻璃不是人們常見的玻璃,其質瑩淨通明,光瑩如水,堅實如玉,故又稱水玉,有紫、白、紅、碧等多種顏色,其中以紅色、碧色最珍貴)


    在須彌山上,生長有各種各樣的樹,樹木繁盛鬱茂,散發出種種馨香,其香遠熏,能遍滿諸山;有眾多聖賢者,最大威德者,勝妙天神等在這裏居住。


    須彌山的上麵部分,有山峰從四麵挺出,曲臨海上。山峰各高挺七百由旬,由金、銀、琉璃、頗梨、真珠(此寶出自魚腹蛇腦中,其色明瑩,最為殊勝);


    車磲(青白色之寶石,體堅色明,以其狀如車之渠和車之牙輞而得名,世間稀有)、瑪瑙(赤白色之寶石,狀如馬腦因而得名,世間稀有)等七寶合成的飾物裝飾,殊勝微妙莊嚴。


    (此處的七寶形容眾多,是圓滿和齊全的意思,而非是僅有的七種材料。人類到現在還無法觀測到佛陀所說的須彌山。


    是因為它的振動頻率在現階段來說,仍然是超越於人類所能觀測的範圍,他不是我們類地球,三維低頻振動世界的物質狀態。)


    須彌山王的下麵部分,另有三級地方,是諸神所住之處。其中最下麵的那一級地方,縱深和廣闊正等,各有六十由旬。


    在這一級地方,有七重牆院、七重欄杆、七重鈴網、還有七重多羅行樹周匝圍繞,樹是以金、銀、琉璃、頗梨、真珠、車磲、瑪瑙等七寶所裝飾,其境端肅莊嚴令人喜愛。


    (注:多羅樹類似棕櫚科之熱帶喬木。其葉長廣,平滑堅實,自古即用於書寫經文,稱為貝多羅葉,果熟則赤,狀如石榴)


    在這一級的地方,有很多很多的牆院,每一牆院各有四門,在各個門內,有許多的精美建築和裝飾。


    重閣、輦軒、卻敵、樓櫓、台殿、房廊、苑園、池沼等,一切的宮殿樓閣,亭台樓榭,泉池林院都具足莊嚴。


    在各泉池溪流中,長有眾多妙花,五彩繽紛的花朵,散發出各種各樣的香氣;這裏豐盛繁茂的樹木,有著種種不同的莖葉,開著百千萬色的花朵,和結著琳琅滿目的果實,也都散發出種種殊妙香氣,樣樣具足;


    還有千奇百怪的飛鳥,他們都能鳴唱出美妙的音聲,眾妙音相互交匯,和諧優雅,清新婉轉,悅耳動聽。


    其中中間的地方,縱深和廣闊正等,各有四十由旬。在這中間,也有七重牆院、七重欄杆、七重鈴網,多羅行樹同樣亦有七重,周匝齊平,端嚴可愛。


    同樣也是為金、銀、琉璃、頗梨、赤珠、硨磲、瑪瑙等七寶所裝飾。這裏的一切,包括門觀、樓閣、台殿、園池、果樹、眾鳥等,也都都具足莊嚴。


    而最上級的地方,縱深和廣闊正等,各有二十由旬。在這最上級的地方,同樣有七重牆院,乃至千萬珍稀瑞鳥,以及鳥兒各種和諧動聽的妙音,沒有不莊嚴而殊勝的!


    同學們,在這三級地方的下級,有夜叉神居住,這裏的夜叉神亦稱為缽手神;在三級的中層,也有夜叉神居住,此地夜叉神又稱持鬘神;在最上層級,還是有夜叉神居住,居住在這裏的夜叉神 也稱為常醉神。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慈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慈雲並收藏永恆之愛之聖界慈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