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兵敗卒豕突狼奔迴到樊城,向曹仁報告兵敗將亡的過程。


    曹仁大怒,拍案而起:“劉備匹夫,明欺我軍無人!今夜我親自去和他拚殺!”


    李典勸道:“都督切勿意氣用事,我看最好遲幾天再動兵。對方士氣正旺,若再與之交鋒,吃虧的必是我方。”


    曹仁不聽勸告,說:“我是總都督,何時進軍由我來決定!呂曠、呂翔慘死,五千人馬幾乎全軍覆沒,此仇不報非君子!”


    李典說:“不但要報仇,而且要加倍奉還!但還不是時候。此時出兵,我方的勝率可謂接近零;劉備是個用兵的將才,萬萬不可輕視。”


    曹仁瞪著他說:“難道李將軍怕了他嗎?”


    “在下並非怕他,隻是勸都督小心行事,以免再次失利。”


    “劉備區區縣令能有何作為?二呂之敗是因其過於輕敵,誤中奸計而已;如果是我領兵,必獲全勝。”曹仁信心十足。


    李典見他執意要去,便說:“都督若要出戰,在下願留守樊城。”


    曹仁一聽,臉色驟變:“你不隨我一同出戰,是怕死還是懷著二心呢?”


    李典慌忙解釋道:“不不不,都督千萬別誤會。既然如此,在下願隨都督一同前往。”


    曹仁當即下令重整旗鼓,卷土重來。


    軍隊滿載而歸,劉備大喜,親自犒勞三軍,並拜謝單福:“若非軍師指教,我軍豈能大獲全勝!軍師功勞莫大啊!”


    單福忙扶起他,說:“主公過獎,本次勝利全靠各位將士的共同努力。不過,敵人絕不會就此罷休,如果我沒猜錯,今夜他們的主將一定會親自率兵前來。”


    劉備不解:“我盛敵衰,他們不會這麽快又來吧?”


    “對方以為我軍已鬆懈,必會出其不意,實施夜襲。”


    “那該如何是好?”


    “主公莫怕。大軍前來,後方必定空虛。對方屯兵於樊城,可乘其出城之際,先派一隊人馬抄小路去奪了城,斷其歸路;曹軍若到,盡管拚殺,彼竭我盈,雖寡亦勝。”


    當晚,單福吩咐關羽領一支軍乘夜偷襲樊城,張飛引兩千騎兵出城埋伏,趙雲引一百騎兵出城誘敵,誌鳴等人到城樓上聽候差遣;此外,他還派人在城中傳諭百姓:今夜城外有大型軍事演習,大家莫驚,放心休息即可。


    一切準備就緒後,單福下令緊閉城門,禁止百姓出入。


    到了子時,單福和劉備登上城樓,觀察遠方動靜。誌鳴本想隨軍隊出城作戰,但單福卻讓他一起到城樓上,負責指揮放箭及保護主公,以防萬一。


    不久,遠方火光衝天,人喊馬嘶聲此起彼伏。單福笑道:“曹軍果然來了,這次我要他們有來無迴!”


    趙雲受單福指示,早已帶領一百名騎兵到城外二裏處列隊,專候敵軍。見曹軍來了,騎兵們個個舉起武器,作出準備廝殺的樣子。


    曹仁下令停軍,問李典:“劉備既然知道我軍要實施夜襲,為何隻派這麽少人來迎戰?”


    李典說:“此為誘敵深入之計,後方必有大軍埋伏,我們要小心。”


    曹仁借助火光望見對方隊形不整,騎兵東倒西歪,心想這支隊伍必定缺乏嚴格訓練,便大笑道:“你看,這種軍隊也配和我們打!人說劉備是人傑,想不到他的士兵竟如此差勁!呂曠、呂翔竟敗於此輩,活該!”


    李典仔細觀察了一下敵方的隊形,發現有點不對勁,便悄聲說:“都督,此乃‘扮豬吃虎’之計,對方明顯是在示弱,試圖讓我軍鬆懈後再予以反擊,其真正實力絕不止於此,切莫大意。”


    曹仁不以為然,出陣以槍指趙雲曰:“喂,領隊的,你快迴去稟告劉備,叫他速速獻城投降,以免損兵折將。”


    趙雲出陣迴應:“貴軍主將可報姓名。”


    “曹軍大都督曹仁是也!你是誰?”


    “常山趙子龍,奉我主之命,在此恭候多時。”


    曹仁大笑道:“哼,管你是哪座山的龍!就憑汝等烏合之眾也想對抗我們?既然如此,我就先搠死你!”


    曹仁拍馬直衝上去,氣焰囂張。李典在後麵高喊:“都督小心,趙雲槍法過人,非等閑之輩!”


    趙雲挺槍迎戰。二人交鋒,曹仁連刺數槍,趙雲一一閃過。他奉單福之命,暫不作反擊。


    曹仁越戰越勇,使出嫻熟的對戰槍術,氣勢上儼然已完全壓製對方;趙雲佯裝抵擋不住,很吃力地擋下對方的最後一波攻擊後,體力不支,撥馬迴走,同時下令軍隊撤退。


    曹仁以為他畏戰,便令大軍追殺。曹軍如潮湧般追趕上去。


    趙雲見敵軍上當,忙揮動手勢發出暗號,令一部分人丟下頭盔和武器,裝作狼狽不堪的樣子。


    曹軍果然上鉤,更加肆無忌憚地追趕過來,一步步踏入單福精心設計的戰局中。


    正追間,前方火光衝天,一支軍隊從半路截殺出來。曹仁一驚。


    這支軍隊顯然受過正規訓練,遇敵不慌,以三列標準的進攻隊形殺了過來。


    看見對方軍威雄壯、氣勢十足,曹軍不禁開始心慌,紛紛勒馬止韁。


    曹仁謂全軍道:“大家莫慌,敵寡我眾,上!”


    話音未落,前方一大漢挺矛拍馬直衝過來,聲如巨雷:“曹仁小子何在?燕人張飛在此,快快納命來!”


    曹仁一聽是張飛,忙令眾軍圍攻。曹軍不知對方實力,紛紛上前圍截。


    張飛一路衝殺,如入無人之境,頓時血肉橫飛、屍堆如山。


    曹仁曾聽說張飛當年與呂布打成平手,現在又看到他快刀斬亂麻式的攻擊,造成本軍人馬銳減,不禁怛然失色。


    那三路精兵和曹軍混戰起來。劉軍雖寡,但論戰鬥力卻在曹軍之上,這也是劉備平日練兵有素的結果。


    這時,趙雲率眾殺起迴馬槍來。令人驚訝的是,這支隊伍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有如神靈相助。曹仁、李典見狀,驚慌不已。


    趙雲出馬搦戰。兩馬相遇,曹仁厲聲喝道:“手下敗將,還不趕緊下馬投降!”


    趙雲厲聲說:“你才是真正的手下敗將!”


    二人大打出手。趙雲這次稍認真了一點,使出一招“金針長刺”,快槍如影,曹仁一下子便抵擋不住了,幸虧李典及時來救,他才得以脫身。


    李典自知非趙雲對手,打了幾合後也撥馬迴走。


    見主將逃走,曹軍開始軍心癱瘓,紛紛迴逃。


    張飛舞動著長矛追殺,剛猛無儔、氣吞山河;趙雲也率領“神槍隊”追趕上去,遇敵便刺。原來,這支隊伍是趙雲精心培養出來的,每一位隊員都熟練掌握了他親自傳授的趙家槍法。趙雲的槍法堪稱天下無雙,所以他培養出來的戰士也是無人能敵。


    劉軍在張飛和趙雲的帶領下,把敵兵殺得星落雲散、七斷八續,首尾不能相接。喪失鬥誌的曹兵早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二萬五千曹軍,就這樣慘敗於五千劉軍之下。


    在城樓上觀戰的單福見自己的策略二度成功,不禁露出笑容。他深記著司馬徽說過的話:“驕兵必敗。兵不在多而在精,勝不在器而在氣。”他想,對方連失兩局,皆因其誤以為人數決定勝負,這是導致兵敗的主因。


    站在一旁的劉備看到此情此景,說:“看來,以少勝多的戰例在史書上又要新添一頁了。”


    在城樓上待命的誌鳴也對單福的戰術佩服不已,本來他是負責指揮弓箭手往城外射箭的,現在看來全無必要。誌鳴想,作為一名剛出道、缺乏實戰經驗的新人,單福竟能像久經沙場的老將一樣,輕車熟駕地指揮作戰,若無深厚的軍事理論功底、嚴謹睿智的邏輯思維和當機立斷的決策能力,如何能做到?難道這些戰術都是傳自其師嗎?看來,司馬徽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聖人,說不定與自己的使命還存在著某種聯係。


    誌鳴覺得自己又成長了,他已慢慢適應了這種戰場生活,也順利完成了角色轉換,從一名普通的習武者轉變成正式的軍人了。


    曹仁敗走,李典一路保駕護航。趙雲等受單福指示不加追趕,使他們得以逃脫。


    奔至樊城門外,曹仁對著城樓高喊:“我是曹都督,速速開門!”


    沒有迴應。他又喊了一遍,還是沒人應。


    曹仁感到不對勁。這時,城樓上出現了一個高大的身影,一闊麵長髯之人對著他們大笑。


    眾人借助火光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是關羽——趁曹軍出城之際,他率軍拿下了城池。


    關羽指著曹仁說:“曹都督,你隻顧出戰,不顧守城,我關羽奉單福軍師之命,特來奪下此城!如今你們已無路可逃,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曹仁害怕得差點落馬,對眾人說:“撤!快撤!”


    殘兵敗將們尾隨落魄主將往許昌方向急速逃去;有幾個慌亂之中自己摔落下馬,來不及跟上大隊,隻好夾著尾巴往偏僻處逃去了。


    望見他們狼狽不堪的樣子,關羽捋須而笑。其實,他隻要在城外伏下一支兵,百分百可以捉住曹仁,但單福有命,放他迴去報告曹操,煞煞魏王的威風。


    劉軍得勝迴城,劉備再次拜謝單福。單福扶起他,說:“皇叔不必行‘君臣之禮’,此乃本人的份內之事。雲長想必已奪了城,我們過去慶功吧。”


    劉備當即率眾渡河往樊城來。雖然已是深夜時分,但大家都精神抖擻,等著痛飲黃龍。


    眾人來到城下,關羽和縣令劉泌早已在城門下等候。一番敘禮過後,劉泌將眾人迎入縣衙。酒席早已備好,慶功宴開始。


    眾人落座。劉備舉杯謂眾將曰:“今日兩番大敗曹軍,全靠我的軍師單福,還有各位將士的共同努力,劉某感激不盡!讓我們為此次勝利幹杯!”


    眾人舉杯,一飲而盡。坐在劉備身旁的劉泌說:“各位,請聽在下一言。我劉某雖隻坐任小小縣令之職,但也是深明大義之人。曹操把持朝政、濫用權力,我早已對他恨之入骨。當初曹軍進駐本城時,我已有策動造反的打算,隻因兵力不足,加上曹仁說,他們乃奉天子之命來討伐劉皇叔。我猶豫許久,雖知他們乃假托天子之名,但還是不敢行動。現在迴想起來,實在慚愧!”


    關羽說:“劉縣令不必自責,你雖未策反,可也立了大功呀!剛才我來奪城時,全靠你主動大開城門,我軍才得以不費一兵一卒順利入城。”


    眾人一聽,紛紛鼓掌。劉備舉杯說:“有劉縣令在此,真是樊城之福,荊州之福。曹操的野心天下皆知,相信不管在朝中還是朝外,均有不計其數像劉縣令這樣的愛國人士存在。來,我們為劉縣令的正義之舉幹杯!”


    眾人一幹而盡,打勝仗後喝酒的感覺的確很爽。


    席後,劉備與單福計議,暫且留下趙雲和一千人馬守樊城,以防敵軍迴頭;餘眾皆迴新野。


    迴到新野後,誌鳴認識到自身實力的不足和對武器認識的不全麵,便虛心向關羽、張飛請教。二人一聽有人拜師,自然非常樂意。關羽教他使用大刀,張飛教他使用長矛。趁著目前沒有戰事,誌鳴每日在二人的指導下苦練刀、矛之術,頗有成果。關羽和張飛也看得出,他是個武術全才,凡事一點即通,且進步飛快,心裏暗自佩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鳴亂世第一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波波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波波丹並收藏劍鳴亂世第一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