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次戰役(6)冰天雪地長津湖-5 分割包圍的第一戰
不能忘卻的197653 作者:行早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雪寒嶺、荒山嶺、死鷹嶺、劍山嶺,誌願軍九兵團第20軍和第27軍的10萬大軍,跋涉在一個又一個連名字都透露著寒氣的山嶺上,在幾乎沒有補給,嚴格進行隱蔽的情況下,創造了連續行軍十天,平均日行軍三十公裏的速度,於26日在美軍偵察機的眼皮子底下,集結在了長津湖的指定戰鬥位置上。
美國軍事評論家約瑟夫曾感慨道:
“無論用什麽標準來衡量,中國軍隊的強行軍能力都是非凡出眾的。”
而9兵團第26軍一開始作為預備隊,後期投入戰鬥比較匆忙,直到12月9日美軍全部通過水門橋後才投入戰場,並沒有發揮出真實戰力。綜合各種記錄來看,誌願軍與陸戰1師正麵作戰兵力對比大致在4:1至6:1之間,誌願軍有極大的兵力優勢。
美軍這邊,作為麥克阿瑟最忠誠的屬下,阿爾蒙德催促各部加快向鴨綠江突進。
為此,阿爾蒙德將第十軍兵分三路:
左路是美海軍陸戰1師,沿長津湖西岸行進,這是主力部隊;
中路是美7師,作為支援部隊,穿過新興山穀,沿長津湖東岸,直抵與東北相望的朝鮮邊境小城惠山津;
右路是韓首都師,沿海岸線北進。美第3師11月下旬剛抵達朝鮮,和韓3師負責元山警戒和接應。
美第10軍沿著朝鮮東北部廣闊的崇山峻嶺推進,事實上形成了從西到東9個無法相互支援的戰鬥群,戰線長達400公裏。
除了陸戰1師保持互為犄角的作戰隊形外,其餘8個都是團級戰鬥群。而且各個部隊的行進路線被一道道山脈隔斷,均處於孤軍深入的險境。
11月21日,美7師的先頭部隊,抵達鴨綠江邊境小城惠山津,一路上,除了在白山城與誌願軍發生了一次小型戰鬥外,並未遇到什麽阻礙。這更堅定了阿爾蒙德的信心,催促陸戰1師加速挺進長津湖區。
陸戰1師師長,是史密斯少將。
與阿爾蒙德的浮浪輕率不同,史密斯是一個老兵,二戰時參加了殘酷的貝裏琉島戰役,衝繩戰役。他謹言慎行、堅強嚴峻、尊重對手,作戰準備一絲不苟。
陸戰1師在抵達長津湖的路途中,兩次抓到誌願軍俘虜,都相繼透露了大軍伏擊的消息。
第一次在11月8日,陸戰1師在古土裏附近抓獲一名掉隊的誌願軍,該士兵透露說中國決定在朝鮮投入24個師。如此重大的軍事部署竟然出自低級別的士兵之口,阿爾蒙德不予置信。
第二次是11月24日,陸戰一師進占柳潭裏,意圖抵進鴨綠江。柳潭裏詭異的氣氛使得史密斯變得猶疑,史密斯即刻下令就地構築陣地宿營。
當日,陸戰1師 7 團,抓到了三名中國士兵。確切地說是遭遇,這三名士兵無法忍受極寒饑餓逃命出來,已經精神恍惚,在湖邊漫無目的地遊蕩。
隨後中國俘虜帶來的口供讓人心驚,分析判斷:至少有一個中國軍級建製以上的部隊,要開始進攻美軍陸戰一師,同時,還有中國軍隊將攻擊下碣隅裏——那是陸戰一師在南邊的退路。也就是說中國軍隊準備圍殲陸戰一師!
阿爾蒙德不斷催促陸戰1師前進,但史密斯卻極其謹慎的推進部隊,限製先頭部隊的前近距離,並加強隊伍之間的聯係,確保麵臨突襲作戰時,陸戰1師作為戰鬥整體能有效反擊。
為避免明顯的對抗上級,史密斯盡可能拉慢前進節奏,但在11月24日,陸戰1師還是不可避免的抵達了長津湖西岸。
11月26日,美軍第7師31團級作戰隊向陸戰1師靠攏,進駐水庫東麵新興裏。兵力包括美7師31團和32團各1個營、第57野戰炮兵營兩個連以及第15防空炮營一個連。
因美7師31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功攻入俄國西伯利亞,被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授予“北極熊團”稱號,並親自授予“北極熊”旗,誌願軍普遍稱該隊伍為“北極熊團”,應該說略有誤會,這是一支混編的加強團級戰鬥群。
11月27日黃昏前,中國9兵團的七個師已經埋伏在長津湖周圍,對長津湖西岸美陸戰1師和東岸麥克萊恩特遣隊張開了一張大網。
此時,他們完全不知誌願軍入朝總兵力已超過30萬,更不清楚此時有10萬大軍早已占據有利地勢,經過零下40度的極寒環境中潛伏了6天6夜,正以虎視眈眈的注視著他們。
11月27日18時30分,宋時輪下令:第20軍、第27軍立即向長津湖地區展開進攻!當天,陰沉的夜空被厚厚的雲層籠罩,凜冽的寒風在群山之間唿嘯旋轉,令人感到徹骨冰寒。
誌願軍的計劃是由北向南,將美國陸戰一師和美七師分割包圍在長津湖周圍的幾個地區。
在長津湖西南,誌願軍5個師圍剿陸戰1師4個團。
27軍的79師和89師、20軍的59師,3個師打擊柳潭裏陸戰1師的第5團和第7團;若不克,則由59師向南攻占德洞嶺關,切斷下碣隅裏和柳潭裏之間的聯係;20軍58師主攻下碣隅裏陸戰1師指揮部;20軍60師封鎖古土裏。
在長津湖東麵,誌願軍共五個團圍剿美7師31團。
誌願軍兵力為27軍80師的238、239、240團加上81師242團,以及11月30日抵達新興裏的27軍81師241團。
伏擊如暴風雨般來臨,戰鬥在11月27日夜間21點打響。
美軍的五處戰鬥部隊被誌願軍分割包圍。
第27軍80師以兩個團(第238、第239團)進攻新興裏,另以一個團(第240團,減去一個營)攻打內洞峙。
配屬作戰的第81師第242團,則插入新興裏與後浦之間的高地,切斷敵軍退路,形成戰術包圍。
整個夜晚,第80師在新興裏和內洞峙地區殲滅、擊傷並俘獲敵軍400餘人,但也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部隊減員高達全師三分之一。
而進攻柳潭裏的是第27軍79師,他們打的是一場更為艱難的仗。
79師前身為1938年膠東天福山起義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支隊,後成為第三野戰軍頭等主力師,擅長攻擊作戰,內戰時期在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戰役中都有上乘表現。
柳潭裏地區駐紮的部隊是美軍王牌中的王牌——陸戰一師。
這支部隊最早可以追溯到1775年的海軍陸戰隊第一連,參與過美國建國以來大部分戰爭,從來沒有吃過敗仗。
我們先來看一下美陸戰一師和誌願軍第九兵團的裝備對比。
空軍方麵
美軍陸戰1師:每個步兵營都配備有前線航空控製人員,可以隨時用無線電唿叫航空火力支援。
誌願軍第9兵團:沒有空軍支援,防空武器基本為零。這直接導致誌願軍隻能在夜晚行軍和進攻,白天則是美國人的天下。
坦克方麵
美軍陸戰1師:每團有一個坦克營,下轄四個坦克連,共有70輛坦克,包括m-26潘興式坦克和m-4a3中型坦克。每個陸戰團的反坦克炮兵連另有5輛坦克。
誌願軍第9兵團:無坦克和任何裝甲車輛。
通信方麵
美軍陸戰1師:每個陸戰團一直到排級都擁有完備的電台等聯絡設備,可以隨時獲得空軍幾乎是不間斷的火力支持。
誌願軍第9兵團:通信器材奇缺,隻有團以上部隊才有少量無線電台,營采用有線電話。營以下則主要用軍號、哨子、信號彈和手電筒等聯絡。
陸戰一師的裝備,已經超過誌願軍全軍重武器的總和。
另外,他們還能隨時得到陸戰隊第一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
雙方裝備差距實在太大。
以至於在長津湖戰役打響後不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德爾瑪軍營裏,一位軍官得知在朝鮮中國人已經包圍陸戰一師之後,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
“我隻能說我真為那些中國人感到惋惜。”
這位準將沒過多久就會知道,他到底應該為誰而感到惋惜了。
柳潭裏是美軍東線進攻的出發地,第1陸戰師已在此集結了三分之二的攻擊力量,其中包括剛從新興裏調動而來的陸戰第5團,以及先期抵達的陸戰第7團和第11陸戰炮兵團的兩個榴炮營。
東線原計劃以誌願軍4個師殲滅其2個團,中央依然覺得力量不夠,指示應再增派1到2個師。
參加攻擊柳潭裏的部隊是誌願軍第27軍79師三個步兵團以及師附屬炮團、歸第27軍指揮的第20軍59師兩個團、以及第20軍89師的一個團,第27軍94師的兩個團為預備隊,雙方在柳潭裏地區的兵力對比大約為1:4—1:5。
擔任主攻的是第27軍79師。
第79師當時下轄四個團,第235、236、237三個步兵團外加一個師屬炮團,共約一萬四千餘人,師長是肖鏡海。全師當晚呈三角隊形發起攻擊,主攻為第235團,助攻為第237團,第236團擔任師預備隊。
其中235團是著名的“濟南第一團”,團長是一步一個腳印升職上來的王歧秀,據三野戰史評價,第235團作風頑強,攻防能力俱佳,特別擅長攻堅作戰,堪稱第27軍的“第一主力團”,也是三野最為強大的主力團之一。
235團攻擊目標是距離柳潭裏最近的1282和1240兩個高地;
237團負責攻擊柳潭裏西北的小德村和1403高地,小德村西山,1384高地;
236團在後擔任師預備隊。
當日,美陸戰1師以10個步兵連圍繞柳潭裏建立了環形防線。陸戰1師在柳潭裏布防時出現了致命延誤:原計劃第二天補充一個坦克排進入防線。
結果當晚9點,誌願軍向柳潭裏發動總攻。這樣,陸戰隊就隻能單純以步兵抵抗中國軍隊的衝擊,其火力配置甚至趕不上東岸的麥克萊恩特遣隊。
更為要命的是,隨著誌願軍衝鋒抵近柳潭裏,炮群暴露目標,卻又由於氣溫陡降,榴彈炮凍結在原地,根本無法移動。
因此,11月27日晚的柳潭裏之戰完全是一場步兵戰。也就是說美軍在這場戰鬥中並不具備絕對的火力優勢,兩軍的戰鬥意誌成為決定勝負的因素。
頭天晚上,第79師組織各團悄悄接近美軍陣地附近偵察,對各個攻擊部隊的出發地點,運動路線,攻擊目標都做了實地考察,做好了充分的計劃和準備。
1950年11月27日深夜,柳潭裏攻擊戰發起。
這是一次典型的戰術性夜襲。
誌願軍發起夜襲,正是基於第9兵團在國內屢次夜戰經驗,一則以夜襲抵消美軍空襲和遠程炮火,盡量發揮兵力優勢;二則以美軍戰鬥意誌薄弱,疏於防範,發動夜襲,出其不意,即可爭取戰役主動。
79師主攻的方向是柳潭裏最為關鍵的屏障—西北和北部的幾個山頭陣地。
要進攻柳潭裏,就必須先要突破柳潭裏以北的1282高地、1240高地、1384高地、1403高地點等美軍以加強連級別兵力,嚴密守備的前哨警戒陣地。攻擊一開始,各部隊便在柳潭裏周圍的高地,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作戰極為艱苦。
由於是夜間混戰,加之高原山區通訊不暢,雙方的重炮用處不大,主要是迫擊炮、機槍、衝鋒槍、手榴彈等步兵武器的廝殺。
誌願軍有限的迫擊炮受凍變形不能使用,步兵持有的槍械,也有大量撞針受凍變形,難以使用。最有效的攻擊,就是依靠衝鋒,不惜代價抵近美軍,然後以手榴彈投擲,通過近戰,擊垮美軍。
依照之前在國內對國軍作戰經驗,如此猛烈衝鋒發起夜襲,抵近以手榴彈近戰,大多可以速戰速決,贏得勝利。
不過,79師的第一波進攻沒有突破美軍的防禦。
美軍前沿陣地設置大量的鐵絲網障礙、地雷,極大阻礙了誌願軍步兵衝鋒。美軍前線雖然也有迫擊炮受凍變形,但是美軍其餘重機槍、各型小口徑火炮依舊可以組織威力極大的火力網,使得誌願軍在火力弱勢情況下,傷亡極為慘重,卻極難衝鋒抵近,近戰製敵。
戰事變得膠著起來。一旦夜襲失去速戰速決可能,戰局也就變得更為危險。
就在柳潭裏外圍槍聲響起不過10分鍾,美軍密集發射照明彈,照亮柳潭裏上空,猶如白晝。同時,美軍部署在柳潭裏核心陣地的1個營建製的155mm榴彈炮群和1個營建製的105mm榴彈炮群,按照前線美軍引導,快速向誌願軍攻擊集群發起了猛烈炮擊。
密集的高強度、高烈度的火力急襲,以及照明彈此起彼落映照戰場,使得在國內戰爭積累了豐富夜戰經驗的誌願軍,陡遇全新戰場問題。
誌願軍入朝作戰初期,無線電通訊裝備極為欠缺,僅在師、團級別使用。當時,第9兵團參戰各部極缺無線電通訊裝備,長途行軍,發起夜襲,誌願軍更無足夠物資、時間為各主攻營、連單位牽置電話線。
因而,柳潭裏激戰之時,誌願軍團級指揮往營、連之間,隻能依靠通訊員跑步傳遞信息,輔以軍號、口哨、信號彈、手電筒光完成戰時通訊。戰時通訊無法得到保障,衝鋒部隊雖然英勇,但是攻擊效率大受影響。
第235團1營營長遲念佳率先向1282高地發動進攻,配合本團特務連和機炮1連共五個連的兵力,輪番攻擊防守高地的美軍。
1282高地,是柳潭裏北麵最重要高地。不僅庇護柳潭裏美軍主陣地,而且還庇護著柳潭裏的美軍至關重要的榴彈炮陣地。
按照國內戰爭的經驗,以濟南第一團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攻擊一個山頭(連級陣地),應該是手攥把掐。但235團1營的運氣不佳,遇到對手是士氣旺盛的陸7團e連的兩個排。該連曾在煙台峰對陣四野第42軍的戰鬥中有過上乘表現,戰鬥力強,還有個美國著名悍將排長楊西中尉。
戰鬥異常激烈,雙方多次進行肉搏戰。
楊西右臉中了一槍,子彈從後脖子下麵打出去,右眼球都打出來了,顯然這是因為爭奪山頭時開槍的誌願軍在上麵,楊西在下麵。
按美軍e連的士兵迴憶,楊西模糊中掏出手槍擊斃對方,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眼球放迴眼眶,竟然繼續打。然後在山頭間又跑又喊,每出一聲都要吐口血,場麵驚人。
天氣嚴寒,雙方水冷重機槍都受到影響,誌願軍用棉被包裹也無用,基本是輕武器拚搏與刺刀工兵鍬肉搏。美軍e連連長陣亡,副連長代替指揮後重傷,各排各自為戰,士兵傷亡慘重。由於1282高地的位置非常重要,美軍先後派出五個排陸續增援1282高地。
連長菲利浦斯滿目赤紅,撿起一支步槍插入雪地,怒吼道:“我他媽就在這守著!”話音未落,便被亂槍射殺。
連長菲利普斯陣亡,雷蒙德中尉接任,隨後負傷死亡,排長楊西中尉被炸雙目失明,但e連仍然沒有放棄陣地。
兩軍抵近鏖戰,1282高地吃緊,高地背後的美軍跑群幾乎沒有步兵守衛。於是,激戰之時,美軍再無退路,隻得以兩個155mm、105mm大口徑重炮群,40餘門重炮,幾乎以90度仰角,向1282高地集中火力,實施無間歇射擊,火力強度、烈度,遠非淮海戰場國共激戰,雙方在數十平方公裏戰場投入十餘門重炮的火力可比。
簡單火力換算,一門大口徑重炮,最少可以相當1個步兵連。
因此,美軍在柳潭裏的2個炮群,火力大約相當誌願軍的5個步兵團。
然而,由於沒有無線電保障,再加上初戰對美軍情況了解不多,使得無論坐鎮江界指揮全局的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還是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副司令陶勇,以及其他軍長、師長們,均無法在激戰之時,對1282高地作戰進行適時指揮,快速調整。
現代戰爭,節奏既快,變數極大。指揮稍微滯後,前線官兵就會遇到相當的麻煩。
整整一夜,第79師第235團等攻擊部隊按照戰前預定計劃進攻,都是遭遇美軍炮群以密集彈幕阻擋,傷亡慘重,無法爭取實質性突破。
28日天明時分,誌願軍235團1營集合剩下的士兵以排為單位再次衝向山頂,全部英勇犧牲。1282高地的主峰仍在美軍手中,235團1營僅占領了部分高地,但五個進攻連隊基本打光,剩餘人員不得不合編為一個小連,80人左右,撤出山頭。山坡上來不及搬運的誌願軍烈士遺體,就高達三百餘具。
美軍在1282高地的1個加強陸戰連,除凍傷、輕重傷和陣亡之外,幸存者也僅30來人。
進攻1240高地的是235團2營,營長是馬永清,對手為陸戰一師7團d連。
第2營在夜間行軍時走錯了道路,拂曉前發起進攻。
戰鬥發起之時,誌願軍衝鋒集群吹響口哨,軍號,於積雪深達半米的山坡,一步一步地艱難、緩慢地移動著凍僵身軀,向美軍陣地發起仰攻。
誌願軍的嚴明紀律和戰鬥意誌,使得美軍震驚。
這一幕,美軍參戰者迴憶錄記載:
“搖搖晃晃,像僵硬的木頭一樣……雖緩慢,但卻堅定的在加速、在衝鋒!”
通常,美軍陸戰隊一個連有2挺重機槍、10挺以上的輕機槍和數門輕型迫擊炮。此外,便是配屬作戰官兵的各型當時火力最為猛烈的自動、半自動單兵武器。
而他們對麵的誌願軍,已經苦苦行軍一周,兜裏可能隻有幾顆土豆,一排子彈。這點微不足道的物資,可能就是他們在未來數天激戰裏,所能用的、關乎生死的全部單兵物資。
誌願軍仰攻美軍陣地,沒有炮火準備,迫擊炮、步槍等等武器也大多被酷寒凍壞了槍栓、撞針,少量能夠發射的迫擊炮,也很快耗盡了炮彈。
結果,235團2營“因衝擊隊形密集,遭敵火力和反衝擊之殺傷,大部失去戰鬥力”。美軍7團d連,這個200多人的美軍陸戰連,遭遇凍傷、輕重傷和陣亡減員,最後打得也隻剩16個人,連長赫爾上尉也負傷,退路也被切斷,但仍然死戰不退。
235團2營經過一夜戰鬥後也基本喪失戰鬥力,團長王歧秀看到攻擊部隊傷亡殆盡,不得不調動平時舍不得排的3營增援。3營7連是著名的濟南第一連,是3營三個鋼、鐵、錘連隊之一的鋼連,由7連副連長的辛殿良親自帶隊增援1240高地,與美軍形成對峙。
這裏要點明的是,7連副連長辛殿良是華東一級戰鬥英雄。
相對第235團,當夜第237團的攻擊較為順利。因為237團負責攻擊的三個高地距離柳潭裏比較遠,即便丟失也不會對柳潭裏形成威脅,所以美軍沒有發出死守的命令。
甚至入朝第一天就遭到美機轟炸營部(營連幹部中僅存活一名查崗外出的副指導員)的第237團3營,也順利攻占小德村西山,但第237團在居高臨下向柳潭裏突擊時,經過一片開闊地時,遭受美軍來自兩個方向的火力夾擊,三個營基本喪失戰鬥力。
據第237團2營6連迫擊炮班戰士沈雲田迴憶,“打到第二天天亮時,指導員清點人數,連裏就沒剩幾個人了,迫擊炮班算是最好的,活著的隻剩5人”。
第79師對柳潭裏的進攻,以27日晚最為猛烈,算是一鼓作氣。雖然占領了柳潭裏西北部幾個高地,但距離柳潭裏較遠,作用不大。最關鍵的1282與1240高地都僅僅是部分占領,形成對峙局麵。
79師第235團,共6個步兵營,僅在一夜之間,就損失了5個營。雖然1282高地,調上了3營鐵8連投入戰鬥,但很快就消耗殆盡,連長濟南英雄李永江陣亡。
第27軍79師下轄的3個團中,隻有負責從東麵迂迴的第236團傷亡較小。
這並非因為該部隊表現得特別出色,而是由於向南迂迴時,舊邑的裏江成為阻礙,導致當晚未能按計劃展開行動。
當時誌願軍所用的地圖是30年前由日本人繪製的老版本,長津湖水庫尚未完工,地圖上標注的地形與實際情況存在諸多出入。
第236團抵達江邊時,因尋找渡口而耽誤了時間。事實上,當晚氣溫驟降至零下27攝氏度,江麵早已結上厚厚的冰層,足以讓人馬通過。然而,當他們發現可以直接踏冰渡江時,天已經大亮,戰機因此錯失。
經過11月27日夜間的戰鬥,美軍發現誌願軍英勇頑強的戰鬥意誌舉世罕見。誌願軍也開始明白:陸戰1師的火力優勢遠超想象,而且陸戰1師的戰鬥精神也遠遠超出預料。
後來,中國的抗美援朝戰史中,客觀且公正地將陸戰一師評價為“美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在所有減員人數中,除了因火力造成的傷亡外,凍傷的比例竟然高達三分之一。查看當時誌願軍的戰報,頻繁可以看到“傷亡嚴重”“大部分傷亡”“失去戰鬥力”“大部分失去戰鬥能力”等詞句,令人觸目驚心。
28日79師投入了師預備隊236團,守衛這些出發陣地的236團,又不得不暴露在美軍優勢的航空和重炮攻擊之下,以1240高地為例,28日拂曉投入236團2營,兩天後2營打光,1營奉命接替。
據236團1營教導員李炳章迴憶,1營上山後展開1連和3連,天亮後美軍的飛機和大炮發揮了優勢,沒工事沒戰壕,光禿禿的山頂上挨炮彈,其3連僅剩6-7人。
這時236團政委溫茂卿打來電話:老李啊,你們是否繳獲了美國駱駝牌香煙?如果有的話,派人送點到團部。氣得李炳章大叫:“送你個球!不知道我的3連僅剩7個人了嗎?”
實施兩翼迂迴,是第79師當日攻擊部署的重要環節。然而,承擔迂迴任務的兩個團均未能成功完成任務,導致全師陷入正麵強攻的被動局麵。到28日清晨,部隊僅攻下柳潭裏以北的多個高地,與敵軍呈現對峙狀態。
從28日起,誌願軍已經無力再度發起全麵攻擊,在剩餘的四天裏不得不轉入對即得陣地的防守,等待軍預備隊第94師援兵的到來。
第27軍在長津湖兩側發動攻擊的同時,第20軍各部按照計劃,分別在長津湖以西和以南展開了行動。
第58師推進至下碣隅裏以南的上坪裏和富盛裏,從東、南、西三麵對下碣隅裏形成包圍態勢;
第59師攻占了下碣隅裏西北的死鷹嶺和西興裏,切斷了柳潭裏與下碣隅裏的聯係;
第60師占領了下碣隅裏以南的乾磁開至小民泰裏一線,截斷了由下碣隅裏向南的交通線,並派出一部分部隊向古土水及其南側的黃草嶺推進,準備阻擊從興南北援的敵軍;
與此同時,第89師逼近社倉裏。
就此,第9兵團第20軍、第27軍尚有建製完整、基本齊裝滿員的5個步兵師,分路穿插,完成了對長津湖地區的美陸戰1師,及配屬美陸戰1師作戰的美7師第31團戰鬥隊包圍在柳潭裏、新興裏和下碣隅裏等幾個孤立據點中,切斷了它們之間的聯絡,為下一步的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簡而言之,誌願軍第9兵團主力10餘萬人,以優勢兵力,對長津湖地區的美軍各部約萬餘人,基本形成了包圍態勢。
長津湖戰役由此全麵打響。
然而,誌願軍缺乏通訊設備、後勤保障及相應重武器裝備,雖然完成了對美軍的包圍,要想圍殲美軍,確實非常困難。
其中,在美軍主力防守的柳潭裏地區,為美陸戰1師第5團、第7團等主力,雖然失去大多外圍陣地,但是憑借美軍空援和柳潭裏強大火力,美軍依然與誌願軍形成對峙。
這時,宋時輪在遠在100公裏之外的第9兵團指揮部判讀戰況,認為柳潭裏美軍為美軍陸戰1師主力,兵力為戰前預判2倍。
同時,宋時輪也得到了下碣隅裏為美陸戰1師基地及防務空虛的報告。
就此,宋時輪決定避實擊虛,命令放緩進攻柳潭裏,調整主攻,轉向新興裏和下碣隅裏。
命令下達,第27軍即刻將預備投入1282高地兵力轉向下碣隅裏,第79師也就隻得趕在天亮美軍戰機攻擊之前,快速從占領美軍的陣地撤退。
由此,誌願軍未及破壞繳獲的數門重炮,以致美軍失而複得。
第27軍等部放緩了對柳潭裏的進攻,尤其放緩了對1282高地的進攻,使得美軍在長津湖戰區的主要重炮部隊得以幸免。此後,這支重炮部隊則成為美軍對誌願軍威脅最大的地麵火力集群。
1950年11月28日,西線戰場的美第8集團軍與誌願軍西線兵團在清川江一帶,正麵展開激戰。就此,誌願軍援朝參戰既成事實,麥克阿瑟迫於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麵的逼壓,沮喪命令西線部隊撤退。
同時,麥克阿瑟也給阿爾蒙德下達命令,要求東線美軍第10軍各部退往興南港。
美國軍事評論家約瑟夫曾感慨道:
“無論用什麽標準來衡量,中國軍隊的強行軍能力都是非凡出眾的。”
而9兵團第26軍一開始作為預備隊,後期投入戰鬥比較匆忙,直到12月9日美軍全部通過水門橋後才投入戰場,並沒有發揮出真實戰力。綜合各種記錄來看,誌願軍與陸戰1師正麵作戰兵力對比大致在4:1至6:1之間,誌願軍有極大的兵力優勢。
美軍這邊,作為麥克阿瑟最忠誠的屬下,阿爾蒙德催促各部加快向鴨綠江突進。
為此,阿爾蒙德將第十軍兵分三路:
左路是美海軍陸戰1師,沿長津湖西岸行進,這是主力部隊;
中路是美7師,作為支援部隊,穿過新興山穀,沿長津湖東岸,直抵與東北相望的朝鮮邊境小城惠山津;
右路是韓首都師,沿海岸線北進。美第3師11月下旬剛抵達朝鮮,和韓3師負責元山警戒和接應。
美第10軍沿著朝鮮東北部廣闊的崇山峻嶺推進,事實上形成了從西到東9個無法相互支援的戰鬥群,戰線長達400公裏。
除了陸戰1師保持互為犄角的作戰隊形外,其餘8個都是團級戰鬥群。而且各個部隊的行進路線被一道道山脈隔斷,均處於孤軍深入的險境。
11月21日,美7師的先頭部隊,抵達鴨綠江邊境小城惠山津,一路上,除了在白山城與誌願軍發生了一次小型戰鬥外,並未遇到什麽阻礙。這更堅定了阿爾蒙德的信心,催促陸戰1師加速挺進長津湖區。
陸戰1師師長,是史密斯少將。
與阿爾蒙德的浮浪輕率不同,史密斯是一個老兵,二戰時參加了殘酷的貝裏琉島戰役,衝繩戰役。他謹言慎行、堅強嚴峻、尊重對手,作戰準備一絲不苟。
陸戰1師在抵達長津湖的路途中,兩次抓到誌願軍俘虜,都相繼透露了大軍伏擊的消息。
第一次在11月8日,陸戰1師在古土裏附近抓獲一名掉隊的誌願軍,該士兵透露說中國決定在朝鮮投入24個師。如此重大的軍事部署竟然出自低級別的士兵之口,阿爾蒙德不予置信。
第二次是11月24日,陸戰一師進占柳潭裏,意圖抵進鴨綠江。柳潭裏詭異的氣氛使得史密斯變得猶疑,史密斯即刻下令就地構築陣地宿營。
當日,陸戰1師 7 團,抓到了三名中國士兵。確切地說是遭遇,這三名士兵無法忍受極寒饑餓逃命出來,已經精神恍惚,在湖邊漫無目的地遊蕩。
隨後中國俘虜帶來的口供讓人心驚,分析判斷:至少有一個中國軍級建製以上的部隊,要開始進攻美軍陸戰一師,同時,還有中國軍隊將攻擊下碣隅裏——那是陸戰一師在南邊的退路。也就是說中國軍隊準備圍殲陸戰一師!
阿爾蒙德不斷催促陸戰1師前進,但史密斯卻極其謹慎的推進部隊,限製先頭部隊的前近距離,並加強隊伍之間的聯係,確保麵臨突襲作戰時,陸戰1師作為戰鬥整體能有效反擊。
為避免明顯的對抗上級,史密斯盡可能拉慢前進節奏,但在11月24日,陸戰1師還是不可避免的抵達了長津湖西岸。
11月26日,美軍第7師31團級作戰隊向陸戰1師靠攏,進駐水庫東麵新興裏。兵力包括美7師31團和32團各1個營、第57野戰炮兵營兩個連以及第15防空炮營一個連。
因美7師31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功攻入俄國西伯利亞,被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授予“北極熊團”稱號,並親自授予“北極熊”旗,誌願軍普遍稱該隊伍為“北極熊團”,應該說略有誤會,這是一支混編的加強團級戰鬥群。
11月27日黃昏前,中國9兵團的七個師已經埋伏在長津湖周圍,對長津湖西岸美陸戰1師和東岸麥克萊恩特遣隊張開了一張大網。
此時,他們完全不知誌願軍入朝總兵力已超過30萬,更不清楚此時有10萬大軍早已占據有利地勢,經過零下40度的極寒環境中潛伏了6天6夜,正以虎視眈眈的注視著他們。
11月27日18時30分,宋時輪下令:第20軍、第27軍立即向長津湖地區展開進攻!當天,陰沉的夜空被厚厚的雲層籠罩,凜冽的寒風在群山之間唿嘯旋轉,令人感到徹骨冰寒。
誌願軍的計劃是由北向南,將美國陸戰一師和美七師分割包圍在長津湖周圍的幾個地區。
在長津湖西南,誌願軍5個師圍剿陸戰1師4個團。
27軍的79師和89師、20軍的59師,3個師打擊柳潭裏陸戰1師的第5團和第7團;若不克,則由59師向南攻占德洞嶺關,切斷下碣隅裏和柳潭裏之間的聯係;20軍58師主攻下碣隅裏陸戰1師指揮部;20軍60師封鎖古土裏。
在長津湖東麵,誌願軍共五個團圍剿美7師31團。
誌願軍兵力為27軍80師的238、239、240團加上81師242團,以及11月30日抵達新興裏的27軍81師241團。
伏擊如暴風雨般來臨,戰鬥在11月27日夜間21點打響。
美軍的五處戰鬥部隊被誌願軍分割包圍。
第27軍80師以兩個團(第238、第239團)進攻新興裏,另以一個團(第240團,減去一個營)攻打內洞峙。
配屬作戰的第81師第242團,則插入新興裏與後浦之間的高地,切斷敵軍退路,形成戰術包圍。
整個夜晚,第80師在新興裏和內洞峙地區殲滅、擊傷並俘獲敵軍400餘人,但也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部隊減員高達全師三分之一。
而進攻柳潭裏的是第27軍79師,他們打的是一場更為艱難的仗。
79師前身為1938年膠東天福山起義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支隊,後成為第三野戰軍頭等主力師,擅長攻擊作戰,內戰時期在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戰役中都有上乘表現。
柳潭裏地區駐紮的部隊是美軍王牌中的王牌——陸戰一師。
這支部隊最早可以追溯到1775年的海軍陸戰隊第一連,參與過美國建國以來大部分戰爭,從來沒有吃過敗仗。
我們先來看一下美陸戰一師和誌願軍第九兵團的裝備對比。
空軍方麵
美軍陸戰1師:每個步兵營都配備有前線航空控製人員,可以隨時用無線電唿叫航空火力支援。
誌願軍第9兵團:沒有空軍支援,防空武器基本為零。這直接導致誌願軍隻能在夜晚行軍和進攻,白天則是美國人的天下。
坦克方麵
美軍陸戰1師:每團有一個坦克營,下轄四個坦克連,共有70輛坦克,包括m-26潘興式坦克和m-4a3中型坦克。每個陸戰團的反坦克炮兵連另有5輛坦克。
誌願軍第9兵團:無坦克和任何裝甲車輛。
通信方麵
美軍陸戰1師:每個陸戰團一直到排級都擁有完備的電台等聯絡設備,可以隨時獲得空軍幾乎是不間斷的火力支持。
誌願軍第9兵團:通信器材奇缺,隻有團以上部隊才有少量無線電台,營采用有線電話。營以下則主要用軍號、哨子、信號彈和手電筒等聯絡。
陸戰一師的裝備,已經超過誌願軍全軍重武器的總和。
另外,他們還能隨時得到陸戰隊第一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
雙方裝備差距實在太大。
以至於在長津湖戰役打響後不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德爾瑪軍營裏,一位軍官得知在朝鮮中國人已經包圍陸戰一師之後,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
“我隻能說我真為那些中國人感到惋惜。”
這位準將沒過多久就會知道,他到底應該為誰而感到惋惜了。
柳潭裏是美軍東線進攻的出發地,第1陸戰師已在此集結了三分之二的攻擊力量,其中包括剛從新興裏調動而來的陸戰第5團,以及先期抵達的陸戰第7團和第11陸戰炮兵團的兩個榴炮營。
東線原計劃以誌願軍4個師殲滅其2個團,中央依然覺得力量不夠,指示應再增派1到2個師。
參加攻擊柳潭裏的部隊是誌願軍第27軍79師三個步兵團以及師附屬炮團、歸第27軍指揮的第20軍59師兩個團、以及第20軍89師的一個團,第27軍94師的兩個團為預備隊,雙方在柳潭裏地區的兵力對比大約為1:4—1:5。
擔任主攻的是第27軍79師。
第79師當時下轄四個團,第235、236、237三個步兵團外加一個師屬炮團,共約一萬四千餘人,師長是肖鏡海。全師當晚呈三角隊形發起攻擊,主攻為第235團,助攻為第237團,第236團擔任師預備隊。
其中235團是著名的“濟南第一團”,團長是一步一個腳印升職上來的王歧秀,據三野戰史評價,第235團作風頑強,攻防能力俱佳,特別擅長攻堅作戰,堪稱第27軍的“第一主力團”,也是三野最為強大的主力團之一。
235團攻擊目標是距離柳潭裏最近的1282和1240兩個高地;
237團負責攻擊柳潭裏西北的小德村和1403高地,小德村西山,1384高地;
236團在後擔任師預備隊。
當日,美陸戰1師以10個步兵連圍繞柳潭裏建立了環形防線。陸戰1師在柳潭裏布防時出現了致命延誤:原計劃第二天補充一個坦克排進入防線。
結果當晚9點,誌願軍向柳潭裏發動總攻。這樣,陸戰隊就隻能單純以步兵抵抗中國軍隊的衝擊,其火力配置甚至趕不上東岸的麥克萊恩特遣隊。
更為要命的是,隨著誌願軍衝鋒抵近柳潭裏,炮群暴露目標,卻又由於氣溫陡降,榴彈炮凍結在原地,根本無法移動。
因此,11月27日晚的柳潭裏之戰完全是一場步兵戰。也就是說美軍在這場戰鬥中並不具備絕對的火力優勢,兩軍的戰鬥意誌成為決定勝負的因素。
頭天晚上,第79師組織各團悄悄接近美軍陣地附近偵察,對各個攻擊部隊的出發地點,運動路線,攻擊目標都做了實地考察,做好了充分的計劃和準備。
1950年11月27日深夜,柳潭裏攻擊戰發起。
這是一次典型的戰術性夜襲。
誌願軍發起夜襲,正是基於第9兵團在國內屢次夜戰經驗,一則以夜襲抵消美軍空襲和遠程炮火,盡量發揮兵力優勢;二則以美軍戰鬥意誌薄弱,疏於防範,發動夜襲,出其不意,即可爭取戰役主動。
79師主攻的方向是柳潭裏最為關鍵的屏障—西北和北部的幾個山頭陣地。
要進攻柳潭裏,就必須先要突破柳潭裏以北的1282高地、1240高地、1384高地、1403高地點等美軍以加強連級別兵力,嚴密守備的前哨警戒陣地。攻擊一開始,各部隊便在柳潭裏周圍的高地,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作戰極為艱苦。
由於是夜間混戰,加之高原山區通訊不暢,雙方的重炮用處不大,主要是迫擊炮、機槍、衝鋒槍、手榴彈等步兵武器的廝殺。
誌願軍有限的迫擊炮受凍變形不能使用,步兵持有的槍械,也有大量撞針受凍變形,難以使用。最有效的攻擊,就是依靠衝鋒,不惜代價抵近美軍,然後以手榴彈投擲,通過近戰,擊垮美軍。
依照之前在國內對國軍作戰經驗,如此猛烈衝鋒發起夜襲,抵近以手榴彈近戰,大多可以速戰速決,贏得勝利。
不過,79師的第一波進攻沒有突破美軍的防禦。
美軍前沿陣地設置大量的鐵絲網障礙、地雷,極大阻礙了誌願軍步兵衝鋒。美軍前線雖然也有迫擊炮受凍變形,但是美軍其餘重機槍、各型小口徑火炮依舊可以組織威力極大的火力網,使得誌願軍在火力弱勢情況下,傷亡極為慘重,卻極難衝鋒抵近,近戰製敵。
戰事變得膠著起來。一旦夜襲失去速戰速決可能,戰局也就變得更為危險。
就在柳潭裏外圍槍聲響起不過10分鍾,美軍密集發射照明彈,照亮柳潭裏上空,猶如白晝。同時,美軍部署在柳潭裏核心陣地的1個營建製的155mm榴彈炮群和1個營建製的105mm榴彈炮群,按照前線美軍引導,快速向誌願軍攻擊集群發起了猛烈炮擊。
密集的高強度、高烈度的火力急襲,以及照明彈此起彼落映照戰場,使得在國內戰爭積累了豐富夜戰經驗的誌願軍,陡遇全新戰場問題。
誌願軍入朝作戰初期,無線電通訊裝備極為欠缺,僅在師、團級別使用。當時,第9兵團參戰各部極缺無線電通訊裝備,長途行軍,發起夜襲,誌願軍更無足夠物資、時間為各主攻營、連單位牽置電話線。
因而,柳潭裏激戰之時,誌願軍團級指揮往營、連之間,隻能依靠通訊員跑步傳遞信息,輔以軍號、口哨、信號彈、手電筒光完成戰時通訊。戰時通訊無法得到保障,衝鋒部隊雖然英勇,但是攻擊效率大受影響。
第235團1營營長遲念佳率先向1282高地發動進攻,配合本團特務連和機炮1連共五個連的兵力,輪番攻擊防守高地的美軍。
1282高地,是柳潭裏北麵最重要高地。不僅庇護柳潭裏美軍主陣地,而且還庇護著柳潭裏的美軍至關重要的榴彈炮陣地。
按照國內戰爭的經驗,以濟南第一團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攻擊一個山頭(連級陣地),應該是手攥把掐。但235團1營的運氣不佳,遇到對手是士氣旺盛的陸7團e連的兩個排。該連曾在煙台峰對陣四野第42軍的戰鬥中有過上乘表現,戰鬥力強,還有個美國著名悍將排長楊西中尉。
戰鬥異常激烈,雙方多次進行肉搏戰。
楊西右臉中了一槍,子彈從後脖子下麵打出去,右眼球都打出來了,顯然這是因為爭奪山頭時開槍的誌願軍在上麵,楊西在下麵。
按美軍e連的士兵迴憶,楊西模糊中掏出手槍擊斃對方,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眼球放迴眼眶,竟然繼續打。然後在山頭間又跑又喊,每出一聲都要吐口血,場麵驚人。
天氣嚴寒,雙方水冷重機槍都受到影響,誌願軍用棉被包裹也無用,基本是輕武器拚搏與刺刀工兵鍬肉搏。美軍e連連長陣亡,副連長代替指揮後重傷,各排各自為戰,士兵傷亡慘重。由於1282高地的位置非常重要,美軍先後派出五個排陸續增援1282高地。
連長菲利浦斯滿目赤紅,撿起一支步槍插入雪地,怒吼道:“我他媽就在這守著!”話音未落,便被亂槍射殺。
連長菲利普斯陣亡,雷蒙德中尉接任,隨後負傷死亡,排長楊西中尉被炸雙目失明,但e連仍然沒有放棄陣地。
兩軍抵近鏖戰,1282高地吃緊,高地背後的美軍跑群幾乎沒有步兵守衛。於是,激戰之時,美軍再無退路,隻得以兩個155mm、105mm大口徑重炮群,40餘門重炮,幾乎以90度仰角,向1282高地集中火力,實施無間歇射擊,火力強度、烈度,遠非淮海戰場國共激戰,雙方在數十平方公裏戰場投入十餘門重炮的火力可比。
簡單火力換算,一門大口徑重炮,最少可以相當1個步兵連。
因此,美軍在柳潭裏的2個炮群,火力大約相當誌願軍的5個步兵團。
然而,由於沒有無線電保障,再加上初戰對美軍情況了解不多,使得無論坐鎮江界指揮全局的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還是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的副司令陶勇,以及其他軍長、師長們,均無法在激戰之時,對1282高地作戰進行適時指揮,快速調整。
現代戰爭,節奏既快,變數極大。指揮稍微滯後,前線官兵就會遇到相當的麻煩。
整整一夜,第79師第235團等攻擊部隊按照戰前預定計劃進攻,都是遭遇美軍炮群以密集彈幕阻擋,傷亡慘重,無法爭取實質性突破。
28日天明時分,誌願軍235團1營集合剩下的士兵以排為單位再次衝向山頂,全部英勇犧牲。1282高地的主峰仍在美軍手中,235團1營僅占領了部分高地,但五個進攻連隊基本打光,剩餘人員不得不合編為一個小連,80人左右,撤出山頭。山坡上來不及搬運的誌願軍烈士遺體,就高達三百餘具。
美軍在1282高地的1個加強陸戰連,除凍傷、輕重傷和陣亡之外,幸存者也僅30來人。
進攻1240高地的是235團2營,營長是馬永清,對手為陸戰一師7團d連。
第2營在夜間行軍時走錯了道路,拂曉前發起進攻。
戰鬥發起之時,誌願軍衝鋒集群吹響口哨,軍號,於積雪深達半米的山坡,一步一步地艱難、緩慢地移動著凍僵身軀,向美軍陣地發起仰攻。
誌願軍的嚴明紀律和戰鬥意誌,使得美軍震驚。
這一幕,美軍參戰者迴憶錄記載:
“搖搖晃晃,像僵硬的木頭一樣……雖緩慢,但卻堅定的在加速、在衝鋒!”
通常,美軍陸戰隊一個連有2挺重機槍、10挺以上的輕機槍和數門輕型迫擊炮。此外,便是配屬作戰官兵的各型當時火力最為猛烈的自動、半自動單兵武器。
而他們對麵的誌願軍,已經苦苦行軍一周,兜裏可能隻有幾顆土豆,一排子彈。這點微不足道的物資,可能就是他們在未來數天激戰裏,所能用的、關乎生死的全部單兵物資。
誌願軍仰攻美軍陣地,沒有炮火準備,迫擊炮、步槍等等武器也大多被酷寒凍壞了槍栓、撞針,少量能夠發射的迫擊炮,也很快耗盡了炮彈。
結果,235團2營“因衝擊隊形密集,遭敵火力和反衝擊之殺傷,大部失去戰鬥力”。美軍7團d連,這個200多人的美軍陸戰連,遭遇凍傷、輕重傷和陣亡減員,最後打得也隻剩16個人,連長赫爾上尉也負傷,退路也被切斷,但仍然死戰不退。
235團2營經過一夜戰鬥後也基本喪失戰鬥力,團長王歧秀看到攻擊部隊傷亡殆盡,不得不調動平時舍不得排的3營增援。3營7連是著名的濟南第一連,是3營三個鋼、鐵、錘連隊之一的鋼連,由7連副連長的辛殿良親自帶隊增援1240高地,與美軍形成對峙。
這裏要點明的是,7連副連長辛殿良是華東一級戰鬥英雄。
相對第235團,當夜第237團的攻擊較為順利。因為237團負責攻擊的三個高地距離柳潭裏比較遠,即便丟失也不會對柳潭裏形成威脅,所以美軍沒有發出死守的命令。
甚至入朝第一天就遭到美機轟炸營部(營連幹部中僅存活一名查崗外出的副指導員)的第237團3營,也順利攻占小德村西山,但第237團在居高臨下向柳潭裏突擊時,經過一片開闊地時,遭受美軍來自兩個方向的火力夾擊,三個營基本喪失戰鬥力。
據第237團2營6連迫擊炮班戰士沈雲田迴憶,“打到第二天天亮時,指導員清點人數,連裏就沒剩幾個人了,迫擊炮班算是最好的,活著的隻剩5人”。
第79師對柳潭裏的進攻,以27日晚最為猛烈,算是一鼓作氣。雖然占領了柳潭裏西北部幾個高地,但距離柳潭裏較遠,作用不大。最關鍵的1282與1240高地都僅僅是部分占領,形成對峙局麵。
79師第235團,共6個步兵營,僅在一夜之間,就損失了5個營。雖然1282高地,調上了3營鐵8連投入戰鬥,但很快就消耗殆盡,連長濟南英雄李永江陣亡。
第27軍79師下轄的3個團中,隻有負責從東麵迂迴的第236團傷亡較小。
這並非因為該部隊表現得特別出色,而是由於向南迂迴時,舊邑的裏江成為阻礙,導致當晚未能按計劃展開行動。
當時誌願軍所用的地圖是30年前由日本人繪製的老版本,長津湖水庫尚未完工,地圖上標注的地形與實際情況存在諸多出入。
第236團抵達江邊時,因尋找渡口而耽誤了時間。事實上,當晚氣溫驟降至零下27攝氏度,江麵早已結上厚厚的冰層,足以讓人馬通過。然而,當他們發現可以直接踏冰渡江時,天已經大亮,戰機因此錯失。
經過11月27日夜間的戰鬥,美軍發現誌願軍英勇頑強的戰鬥意誌舉世罕見。誌願軍也開始明白:陸戰1師的火力優勢遠超想象,而且陸戰1師的戰鬥精神也遠遠超出預料。
後來,中國的抗美援朝戰史中,客觀且公正地將陸戰一師評價為“美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在所有減員人數中,除了因火力造成的傷亡外,凍傷的比例竟然高達三分之一。查看當時誌願軍的戰報,頻繁可以看到“傷亡嚴重”“大部分傷亡”“失去戰鬥力”“大部分失去戰鬥能力”等詞句,令人觸目驚心。
28日79師投入了師預備隊236團,守衛這些出發陣地的236團,又不得不暴露在美軍優勢的航空和重炮攻擊之下,以1240高地為例,28日拂曉投入236團2營,兩天後2營打光,1營奉命接替。
據236團1營教導員李炳章迴憶,1營上山後展開1連和3連,天亮後美軍的飛機和大炮發揮了優勢,沒工事沒戰壕,光禿禿的山頂上挨炮彈,其3連僅剩6-7人。
這時236團政委溫茂卿打來電話:老李啊,你們是否繳獲了美國駱駝牌香煙?如果有的話,派人送點到團部。氣得李炳章大叫:“送你個球!不知道我的3連僅剩7個人了嗎?”
實施兩翼迂迴,是第79師當日攻擊部署的重要環節。然而,承擔迂迴任務的兩個團均未能成功完成任務,導致全師陷入正麵強攻的被動局麵。到28日清晨,部隊僅攻下柳潭裏以北的多個高地,與敵軍呈現對峙狀態。
從28日起,誌願軍已經無力再度發起全麵攻擊,在剩餘的四天裏不得不轉入對即得陣地的防守,等待軍預備隊第94師援兵的到來。
第27軍在長津湖兩側發動攻擊的同時,第20軍各部按照計劃,分別在長津湖以西和以南展開了行動。
第58師推進至下碣隅裏以南的上坪裏和富盛裏,從東、南、西三麵對下碣隅裏形成包圍態勢;
第59師攻占了下碣隅裏西北的死鷹嶺和西興裏,切斷了柳潭裏與下碣隅裏的聯係;
第60師占領了下碣隅裏以南的乾磁開至小民泰裏一線,截斷了由下碣隅裏向南的交通線,並派出一部分部隊向古土水及其南側的黃草嶺推進,準備阻擊從興南北援的敵軍;
與此同時,第89師逼近社倉裏。
就此,第9兵團第20軍、第27軍尚有建製完整、基本齊裝滿員的5個步兵師,分路穿插,完成了對長津湖地區的美陸戰1師,及配屬美陸戰1師作戰的美7師第31團戰鬥隊包圍在柳潭裏、新興裏和下碣隅裏等幾個孤立據點中,切斷了它們之間的聯絡,為下一步的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簡而言之,誌願軍第9兵團主力10餘萬人,以優勢兵力,對長津湖地區的美軍各部約萬餘人,基本形成了包圍態勢。
長津湖戰役由此全麵打響。
然而,誌願軍缺乏通訊設備、後勤保障及相應重武器裝備,雖然完成了對美軍的包圍,要想圍殲美軍,確實非常困難。
其中,在美軍主力防守的柳潭裏地區,為美陸戰1師第5團、第7團等主力,雖然失去大多外圍陣地,但是憑借美軍空援和柳潭裏強大火力,美軍依然與誌願軍形成對峙。
這時,宋時輪在遠在100公裏之外的第9兵團指揮部判讀戰況,認為柳潭裏美軍為美軍陸戰1師主力,兵力為戰前預判2倍。
同時,宋時輪也得到了下碣隅裏為美陸戰1師基地及防務空虛的報告。
就此,宋時輪決定避實擊虛,命令放緩進攻柳潭裏,調整主攻,轉向新興裏和下碣隅裏。
命令下達,第27軍即刻將預備投入1282高地兵力轉向下碣隅裏,第79師也就隻得趕在天亮美軍戰機攻擊之前,快速從占領美軍的陣地撤退。
由此,誌願軍未及破壞繳獲的數門重炮,以致美軍失而複得。
第27軍等部放緩了對柳潭裏的進攻,尤其放緩了對1282高地的進攻,使得美軍在長津湖戰區的主要重炮部隊得以幸免。此後,這支重炮部隊則成為美軍對誌願軍威脅最大的地麵火力集群。
1950年11月28日,西線戰場的美第8集團軍與誌願軍西線兵團在清川江一帶,正麵展開激戰。就此,誌願軍援朝參戰既成事實,麥克阿瑟迫於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麵的逼壓,沮喪命令西線部隊撤退。
同時,麥克阿瑟也給阿爾蒙德下達命令,要求東線美軍第10軍各部退往興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