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起電影,做不起宣傳,終是慘淡收場,這是當今絕大多數電影人的現狀。——題記
從《小時代》、《後會無期》到《分手大師》、《匆匆那年》,這幾部電影都取得了令不少電影人豔羨的高票房。《匆匆那年》的導演是步入知天命之年的知名資深導演,取得高票房不足為奇,所以先撇下《匆匆那年》不說,先論另外三部由新進反串導演執導之作。
對於小四的《小時代》,我曾買過實體書,但看了幾章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至如今還在床櫃裏壓著。我很費解《小時代》為什麽會暢銷,不明白追捧小四的粉絲為何走火入魔般著迷。後來,聽說《小時代》拍成了電影,書看不下去,看電影如何,於是便從網上看了下《小時代1》。不要問我看後的感受,這麽說吧,看完《小時代1》,沒有想看《小時代2》《小時代3》的絲毫欲望,甚至產生了排斥。
對於《小時代》係列電影,明顯的存在著口碑兩極分化。分化的不是作品,而是人品。
其實,《小時代》係列電影能取得高票房,也是情理之中的。要知道,小四是作家起步,後來又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名氣一點點積累,在當今網絡盛行的時代,改編成的電影票房成績勢必不壞,這與影片好壞無關。可以說,《小時代》的高票房是過去攢下人氣的爆發。
同樣,《後會無期》能取得高票房也是常年積累人氣的結果。
至於《分手大師》,我很無語。對於爛片,國外有個金酸莓獎,我們有個金掃帚獎,如果我有一票的話,絕對投給《分手大師》,要是有兩票的話,另一票非《小時代》係列莫屬。
再說《匆匆那年》的高票房。首先,原著小說本來就小有名氣,後來還出了網絡劇,在搜狐上動靜不小,緊接著就是電影。電影主題曲又請樂壇天後王菲演唱,要知道鋒菲複合被曝光後,這是王菲在電影發布會上首次公開亮相。這種大肆宣傳的營銷手段,初涉導演界的童鞋是想不到的。
說到票房高低與電影好壞,不得不提馮導的《一九四二》和《私人定製》。《一九四二》可謂是曆史巨製,因此小剛同學也費盡了心血,對高票房也是信心滿滿。可當上映後,票房成績卻並非馮導滿懷期待的那般,結果讓他大失所望。相反,沒怎麽投入身心、隻是消遣玩玩的《私人定製》出人意料的取得了驕人的票房成績。這兩部電影,先後我都看了,個人感覺《一九四二》確實比《私人定製》要好,好很多。
“隨便拍的電影,一個星期賣4個億。我認真拍的電影不賣錢,這給我很大的困惑。”這是馮小剛納悶的。
拍電影跟為人處世一樣,你掏心掏肺,最終換來的卻是沒心沒肺,反倒是那些違心的曲意逢迎、阿諛奉承這些表麵文章獲得了青睞。
宣傳不到位,人們的關注度就不高,人氣不旺,就意味著慘淡票房。每年都有海量的影片連院線都上不了,即使有的能進入影院,也是石沉大海。
眼下是個宣傳炒作的時代,無聲無息,實難贏得人氣,除非實力相當出類拔萃。不光影視圈,各行各業都存在這一道理。就像刷貼吧,一條帖子如果不灌水的話,轉眼間就會被湮沒沉入海底,於是就出現了“水軍”;再比如開網店,如今開網店容易,把網店開好可不簡單。不少人氣網店都是不住的花錢找人刷單,把銷量評價做上去,再加上砸錢做頁麵廣告,根據大眾消費心理學(網購的人通常都依賴銷量和評價),實際銷量自然低不了(當然,產品質量也要說得過去,否則長久不了)。所以說,小民一個,想創業開網店賺得滿桶金絕非易事,此一時彼一時,白手起家的年代已不在,想賺錢的前提是往裏投錢,無本不起。
說迴電影,拿春節時上映的《天將雄師》、《鍾馗伏魔》、《狼圖騰》和《澳門風雲2》來說,明星效應自不用說,單就宣傳造勢而言,可謂鋪天蓋地,片方可是下了血本,居然包下地鐵線用來打廣告做宣傳,可謂賺足了眼球。這樣的宣傳費用,不是一般電影人能承受的。
好電影不一定票房高,票房高的未必是好電影!票房高低與電影好壞沒有必然的聯係。
人們心理通常很怪,對於別人說的壞東西,非要一看究竟才甘休。一部電影也如此,無論別人怎麽說一部影片垃圾,自己也要看看到底有多爛。這麽說來,使一部電影票房過億,隻要宣傳到位,跟玩兒似的。因為中國有13億多人口,咱們假設其中的百分之一人次看電影,一張電影票平均按十塊錢算的話,那麽就是上億票房。當然,這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院線的排片率,排片率又與影片的人氣息息相關,影片的人氣跟宣傳又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看出,歸根結底還是宣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影片的好壞,拿票房說事很不靠譜。大張旗鼓有力的宣傳+強大的明星陣容,隻要不是稀巴爛的影片,輕而易舉就能取得不錯的票房。
在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為拍電影而拍電影的著實不多,為賺錢而搞電影的不在少數。不說百分之百都是為了賺錢,最起碼十有八九是衝著票房去的。
不奔著名和利,不迎合市場,單純的做電影,很難得。無論哪個領域,正在努力奮鬥的人不外乎分為兩類:功利為主,其他次之;無利益的驅使,死心塌地、毫無雜念的追求夢想。前後兩者也可以看成兩個階段,在骨感的現實裏,多數人正處於或是曾處於第一階段;能進入第二階段的人在少數。處於第二階段裏的人又分為兩類,一是成功經曆第一階段進到第二階段的,二是跟跳級似的跳過第一階段直接邁進來的。後者混得都很慘,因為有現實生活逼迫;前者令人神往,但屈指可數,馮小剛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功成名就後,他就可以安下心來做他心中的電影夢。
不得不說,現今的影視劇商業性很強,就拿大家都熟知的植入性廣告來說。在影視劇中植入廣告,大家都理解,廣告方投錢,可以變相降低製片成本。但不考慮劇情的植入廣告,難眠讓人排斥。舉例說明,《變形金剛4》裏男配在生死關頭,都命懸一線了,還悠哉悠哉的站在樓頂喝牛奶,鏡頭還將此品牌牛奶拍的那麽明顯,著實荒唐可笑。硬生生的設計出這麽一橋段,顯然是不折不扣的插入廣告(說白了就是,為了做廣告才有的此片段,本末倒置),這樣非但起不到廣告宣傳的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令人反感厭惡。電視劇《咱們結婚吧》植入廣告也很多,但順應劇情,比方說第5集中,因為洗衣液沒了,所以去超市買,水到渠成的就有了果然母子與桃子母女在超市偶遇,本來就有矛盾的雙方家長因爭搶商品發生口角的這出戲。這樣安排的合情合理,明知是植入廣告也不會讓人不太舒服。
關於植入廣告,在不少影視作品存在一種有趣兒現象。其實很多時候,一些廣告可以順帶做的,不經意間就能幫人給做了,而且給人白做。自從植入廣告興起後,順帶幫人白做廣告的影片少之又少。別人做廣告都出錢讚助,你分毫不出,我為什麽要白給你做廣告,於是乎,許多影視劇在製作過程中就多此一舉的加工處理掉了一些廣告,這種現象在“大”電影中尤為明顯。當有利可圖時,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會改變,以致影響到整個社會。
關於電影好壞,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大話西遊》。《大話西遊》1995年在香港上映時,雖然開門紅,但隨後急轉直下,最終勉強收迴成本。後來在內地上映,票房低得可憐。直到兩年後,才開始在內地高校和網絡上流傳並迅速走紅,引起反響。連周星馳和導演都搞不懂為什麽會火得一塌糊塗。
需要注意的是,《大話西遊》是被bj高校的學生給捧火的,為什麽不是其他群體呢?大學生是特殊的群體,首先他們在受高等教育,思想什麽的也較特殊,再者他們是最“閑”的,沒事喜歡胡想瞎捉摸,想來想去就想出“事兒”了。實事求是的說,我第一次正兒八經的看《大話西遊》是在大學,看後,沒啥感覺,於是我就跟同學講:“我怎麽看不出好在何處?”我那同學歎息一聲說:“你得認真看!”不久,我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一般。畢業後的某天,閑來無事,翻看電腦,又看了一次《大話西遊》,結果還是沒啥感受,沒過多久,趕上《大話西遊》重映,我再次看了一遍。順著網上所說,終於,我看出了點眉目。像這種需要被牽引,在看之前,告訴你這部電影要表達什麽什麽,當你看的時候,直接往什麽什麽上靠的生搬硬套,說明了影片的失敗性。畢竟大家都很忙,沒閑工夫把一部電影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更騰不出腦子琢磨參悟其中高大上的深意,
《英雄本色1》裏有這麽一段,做警察的弟弟阿傑像審犯人般盤問出獄不久曾混過黑社會的哥哥,可一問三不知,阿傑很來氣,脫口來了句“你什麽都不知道,怎麽做大哥”。哥哥頓時怔住了,雙眼淚光閃閃,望著弟弟,剛喊了句“阿傑”。誰知阿傑厲聲打斷,指著哥哥的鼻子,咬牙切齒的教訓到:“不許叫我名字,叫我警官!”聞言,哥哥望著眼前自己的弟弟,徹底愣住了。做哥哥的喊一聲弟弟的小名,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哪成想不被自己的弟弟允許這麽叫,能不傷心麽!終於,哥哥轉過臉垂下頭,手扶著牆,強忍著淚水。親弟弟居然這麽對待自己,這時的哥哥實在痛心的很。沒辦法,承受著滿腹委屈和不被理解,哥哥狠狠咬了下嘴唇,抬起頭凝望著自己的弟弟。盡管淚水在眼裏打轉,但他終於還是很費力的叫了聲“警官”,然後哽咽道:“我沒做大哥很久了。”一語雙關,表麵上是在迴答所問,表示自己不做**上的“大哥”很久了,實則更多指沒做血肉至親的這種大哥很久了(因為大哥蹲監獄的幾年裏,弟弟非但沒探望過,甚至連一封信都沒寫過),表達內心的悲切。這些東西,多數人都能看出,而且是電影人所要表達的。
其實,《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是過度解讀(類似於“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使然。對於該劇想要表達的東西,網上分層列條說得頭頭是道,對此,人家周星馳和導演都承認,當初拍的時候並沒想那麽多。真的是我們想象力太豐富了!
我們之所以會過度解讀,有時是靈感乍現的一種頓悟,但更多時候僅僅是因為作品出自“大師”之手或口。可以這麽說,有思想的地方就排除不了過度解讀,比如,對別人(尤其是領導)說的話、做的事,容易產生過度解讀。過度解讀是把雙刃劍,至於利害,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圈圈相通,道理互用……
ps:以上僅為本人一家之言,如有不謀而合處,純屬英雄所見略同!
——千金馬(千金一諾,馬到功成)
2015年4月.春
從《小時代》、《後會無期》到《分手大師》、《匆匆那年》,這幾部電影都取得了令不少電影人豔羨的高票房。《匆匆那年》的導演是步入知天命之年的知名資深導演,取得高票房不足為奇,所以先撇下《匆匆那年》不說,先論另外三部由新進反串導演執導之作。
對於小四的《小時代》,我曾買過實體書,但看了幾章就再也看不下去了,至如今還在床櫃裏壓著。我很費解《小時代》為什麽會暢銷,不明白追捧小四的粉絲為何走火入魔般著迷。後來,聽說《小時代》拍成了電影,書看不下去,看電影如何,於是便從網上看了下《小時代1》。不要問我看後的感受,這麽說吧,看完《小時代1》,沒有想看《小時代2》《小時代3》的絲毫欲望,甚至產生了排斥。
對於《小時代》係列電影,明顯的存在著口碑兩極分化。分化的不是作品,而是人品。
其實,《小時代》係列電影能取得高票房,也是情理之中的。要知道,小四是作家起步,後來又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名氣一點點積累,在當今網絡盛行的時代,改編成的電影票房成績勢必不壞,這與影片好壞無關。可以說,《小時代》的高票房是過去攢下人氣的爆發。
同樣,《後會無期》能取得高票房也是常年積累人氣的結果。
至於《分手大師》,我很無語。對於爛片,國外有個金酸莓獎,我們有個金掃帚獎,如果我有一票的話,絕對投給《分手大師》,要是有兩票的話,另一票非《小時代》係列莫屬。
再說《匆匆那年》的高票房。首先,原著小說本來就小有名氣,後來還出了網絡劇,在搜狐上動靜不小,緊接著就是電影。電影主題曲又請樂壇天後王菲演唱,要知道鋒菲複合被曝光後,這是王菲在電影發布會上首次公開亮相。這種大肆宣傳的營銷手段,初涉導演界的童鞋是想不到的。
說到票房高低與電影好壞,不得不提馮導的《一九四二》和《私人定製》。《一九四二》可謂是曆史巨製,因此小剛同學也費盡了心血,對高票房也是信心滿滿。可當上映後,票房成績卻並非馮導滿懷期待的那般,結果讓他大失所望。相反,沒怎麽投入身心、隻是消遣玩玩的《私人定製》出人意料的取得了驕人的票房成績。這兩部電影,先後我都看了,個人感覺《一九四二》確實比《私人定製》要好,好很多。
“隨便拍的電影,一個星期賣4個億。我認真拍的電影不賣錢,這給我很大的困惑。”這是馮小剛納悶的。
拍電影跟為人處世一樣,你掏心掏肺,最終換來的卻是沒心沒肺,反倒是那些違心的曲意逢迎、阿諛奉承這些表麵文章獲得了青睞。
宣傳不到位,人們的關注度就不高,人氣不旺,就意味著慘淡票房。每年都有海量的影片連院線都上不了,即使有的能進入影院,也是石沉大海。
眼下是個宣傳炒作的時代,無聲無息,實難贏得人氣,除非實力相當出類拔萃。不光影視圈,各行各業都存在這一道理。就像刷貼吧,一條帖子如果不灌水的話,轉眼間就會被湮沒沉入海底,於是就出現了“水軍”;再比如開網店,如今開網店容易,把網店開好可不簡單。不少人氣網店都是不住的花錢找人刷單,把銷量評價做上去,再加上砸錢做頁麵廣告,根據大眾消費心理學(網購的人通常都依賴銷量和評價),實際銷量自然低不了(當然,產品質量也要說得過去,否則長久不了)。所以說,小民一個,想創業開網店賺得滿桶金絕非易事,此一時彼一時,白手起家的年代已不在,想賺錢的前提是往裏投錢,無本不起。
說迴電影,拿春節時上映的《天將雄師》、《鍾馗伏魔》、《狼圖騰》和《澳門風雲2》來說,明星效應自不用說,單就宣傳造勢而言,可謂鋪天蓋地,片方可是下了血本,居然包下地鐵線用來打廣告做宣傳,可謂賺足了眼球。這樣的宣傳費用,不是一般電影人能承受的。
好電影不一定票房高,票房高的未必是好電影!票房高低與電影好壞沒有必然的聯係。
人們心理通常很怪,對於別人說的壞東西,非要一看究竟才甘休。一部電影也如此,無論別人怎麽說一部影片垃圾,自己也要看看到底有多爛。這麽說來,使一部電影票房過億,隻要宣傳到位,跟玩兒似的。因為中國有13億多人口,咱們假設其中的百分之一人次看電影,一張電影票平均按十塊錢算的話,那麽就是上億票房。當然,這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院線的排片率,排片率又與影片的人氣息息相關,影片的人氣跟宣傳又存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看出,歸根結底還是宣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影片的好壞,拿票房說事很不靠譜。大張旗鼓有力的宣傳+強大的明星陣容,隻要不是稀巴爛的影片,輕而易舉就能取得不錯的票房。
在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為拍電影而拍電影的著實不多,為賺錢而搞電影的不在少數。不說百分之百都是為了賺錢,最起碼十有八九是衝著票房去的。
不奔著名和利,不迎合市場,單純的做電影,很難得。無論哪個領域,正在努力奮鬥的人不外乎分為兩類:功利為主,其他次之;無利益的驅使,死心塌地、毫無雜念的追求夢想。前後兩者也可以看成兩個階段,在骨感的現實裏,多數人正處於或是曾處於第一階段;能進入第二階段的人在少數。處於第二階段裏的人又分為兩類,一是成功經曆第一階段進到第二階段的,二是跟跳級似的跳過第一階段直接邁進來的。後者混得都很慘,因為有現實生活逼迫;前者令人神往,但屈指可數,馮小剛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功成名就後,他就可以安下心來做他心中的電影夢。
不得不說,現今的影視劇商業性很強,就拿大家都熟知的植入性廣告來說。在影視劇中植入廣告,大家都理解,廣告方投錢,可以變相降低製片成本。但不考慮劇情的植入廣告,難眠讓人排斥。舉例說明,《變形金剛4》裏男配在生死關頭,都命懸一線了,還悠哉悠哉的站在樓頂喝牛奶,鏡頭還將此品牌牛奶拍的那麽明顯,著實荒唐可笑。硬生生的設計出這麽一橋段,顯然是不折不扣的插入廣告(說白了就是,為了做廣告才有的此片段,本末倒置),這樣非但起不到廣告宣傳的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令人反感厭惡。電視劇《咱們結婚吧》植入廣告也很多,但順應劇情,比方說第5集中,因為洗衣液沒了,所以去超市買,水到渠成的就有了果然母子與桃子母女在超市偶遇,本來就有矛盾的雙方家長因爭搶商品發生口角的這出戲。這樣安排的合情合理,明知是植入廣告也不會讓人不太舒服。
關於植入廣告,在不少影視作品存在一種有趣兒現象。其實很多時候,一些廣告可以順帶做的,不經意間就能幫人給做了,而且給人白做。自從植入廣告興起後,順帶幫人白做廣告的影片少之又少。別人做廣告都出錢讚助,你分毫不出,我為什麽要白給你做廣告,於是乎,許多影視劇在製作過程中就多此一舉的加工處理掉了一些廣告,這種現象在“大”電影中尤為明顯。當有利可圖時,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會改變,以致影響到整個社會。
關於電影好壞,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大話西遊》。《大話西遊》1995年在香港上映時,雖然開門紅,但隨後急轉直下,最終勉強收迴成本。後來在內地上映,票房低得可憐。直到兩年後,才開始在內地高校和網絡上流傳並迅速走紅,引起反響。連周星馳和導演都搞不懂為什麽會火得一塌糊塗。
需要注意的是,《大話西遊》是被bj高校的學生給捧火的,為什麽不是其他群體呢?大學生是特殊的群體,首先他們在受高等教育,思想什麽的也較特殊,再者他們是最“閑”的,沒事喜歡胡想瞎捉摸,想來想去就想出“事兒”了。實事求是的說,我第一次正兒八經的看《大話西遊》是在大學,看後,沒啥感覺,於是我就跟同學講:“我怎麽看不出好在何處?”我那同學歎息一聲說:“你得認真看!”不久,我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一般。畢業後的某天,閑來無事,翻看電腦,又看了一次《大話西遊》,結果還是沒啥感受,沒過多久,趕上《大話西遊》重映,我再次看了一遍。順著網上所說,終於,我看出了點眉目。像這種需要被牽引,在看之前,告訴你這部電影要表達什麽什麽,當你看的時候,直接往什麽什麽上靠的生搬硬套,說明了影片的失敗性。畢竟大家都很忙,沒閑工夫把一部電影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更騰不出腦子琢磨參悟其中高大上的深意,
《英雄本色1》裏有這麽一段,做警察的弟弟阿傑像審犯人般盤問出獄不久曾混過黑社會的哥哥,可一問三不知,阿傑很來氣,脫口來了句“你什麽都不知道,怎麽做大哥”。哥哥頓時怔住了,雙眼淚光閃閃,望著弟弟,剛喊了句“阿傑”。誰知阿傑厲聲打斷,指著哥哥的鼻子,咬牙切齒的教訓到:“不許叫我名字,叫我警官!”聞言,哥哥望著眼前自己的弟弟,徹底愣住了。做哥哥的喊一聲弟弟的小名,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哪成想不被自己的弟弟允許這麽叫,能不傷心麽!終於,哥哥轉過臉垂下頭,手扶著牆,強忍著淚水。親弟弟居然這麽對待自己,這時的哥哥實在痛心的很。沒辦法,承受著滿腹委屈和不被理解,哥哥狠狠咬了下嘴唇,抬起頭凝望著自己的弟弟。盡管淚水在眼裏打轉,但他終於還是很費力的叫了聲“警官”,然後哽咽道:“我沒做大哥很久了。”一語雙關,表麵上是在迴答所問,表示自己不做**上的“大哥”很久了,實則更多指沒做血肉至親的這種大哥很久了(因為大哥蹲監獄的幾年裏,弟弟非但沒探望過,甚至連一封信都沒寫過),表達內心的悲切。這些東西,多數人都能看出,而且是電影人所要表達的。
其實,《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是過度解讀(類似於“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使然。對於該劇想要表達的東西,網上分層列條說得頭頭是道,對此,人家周星馳和導演都承認,當初拍的時候並沒想那麽多。真的是我們想象力太豐富了!
我們之所以會過度解讀,有時是靈感乍現的一種頓悟,但更多時候僅僅是因為作品出自“大師”之手或口。可以這麽說,有思想的地方就排除不了過度解讀,比如,對別人(尤其是領導)說的話、做的事,容易產生過度解讀。過度解讀是把雙刃劍,至於利害,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圈圈相通,道理互用……
ps:以上僅為本人一家之言,如有不謀而合處,純屬英雄所見略同!
——千金馬(千金一諾,馬到功成)
2015年4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