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山傳聞三百多年前,有一雲遊僧人,喚作色空。


    無色即無相,無相即無塵,無塵亦是空。


    色空正是在大覺山悟道,但彼時的大覺山尚不叫這個名字。


    喚作大絕山,方圓百裏俱是瘴氣,而一朝悟道的色空和尚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不知以何種法力將瘴氣掃除一空,並在大絕山上建一寺廟,名為大覺寺。


    此等神跡被當時的百姓奉為佛主轉世,一時間香火不絕,萬民朝聖。


    而大覺山在大漢帝國崩滅之後,天下陷入亂世紛爭,大覺寺山門關閉躲避戰亂。


    但不知當時民間有一傳言,大覺寺主持色空和尚不是人,而是大絕山內的山怪成精,否則怎可能有一夜間驅逐漫山遍野的瘴氣的法術。


    並且大覺寺受天下香火,寺中金銀財寶更是無數。


    各方勢力帶著各種目的強行攻破了大覺寺山門,掠奪無數,卻唯獨不見色空和尚,眾人驚疑。


    正欲退去之時,漫山遍野的瘴氣再一次出現,吞沒了所有身處大覺山的人。


    可這一次瘴氣沒有聚之不散,幾天之後,有人膽大欲上山撿漏,但當瘴氣散去後,整個大覺山屍橫遍野,瘟疫滔天。


    竟是血六百裏而不止。


    當然,這是傳說,至於這位色空法師究竟是不是山怪成精,或者當時的情景是否有傳聞中的驚悚和離奇。


    陳應生都無力去思考,因為今晚所經曆的一切已經超過了他的負荷了,無論是從身體上的消耗還是頭腦上的思考。


    而麵前冰層內的老僧如此栩栩如生,若不是沒有唿吸,陳應生都要以為這人沒死。


    那根據他所知道的傳聞,莫不是這老僧就是幾百年前失蹤的色空和尚?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有點駭人聽聞了,這世間並無長生法,無數修法先賢和武道宗師所追求的長生不老與天同壽,到最後都會化為一捧塵土,重新歸於這天地時間。


    可麵前此人又不像是有生機,倒像是被定格在了冰封前的那一刻,世間雖無長生法,可保持肉身不腐的辦法還是有的。


    陳應生還發現,冰層中除了這老僧外,他背後的峭壁中竟還刻著壁畫,描寫的正是傳聞中屍橫遍野的景象。


    而在壁畫的結尾,有一字跡。


    吾身成道大絕山寒潭,本是這山間野蛇,誤入寒潭中,得以塑成人身,後知此地乃汐祖坐化之地,吾得汐祖傳承卻貪圖人間香火,更欲染指長生,終得四方來攻,身死道消方知這世間本無長生,吾知大限將至,重迴寒潭還身與汐祖,若有緣尋得此地,汐祖傳承便在此寒潭之底,此寒潭乃汐祖之身所化,卻已為築我人身消耗殆盡,若得汐祖傳承則須遠赴南海,切勿貪戀人間。


    這一段話讀下來讓陳應生屬實有些難以消化,這傳言果然不是空穴來風,這色空和尚還真是大妖,這世間本是有妖,卻早已不顯於人前了,可這色空和尚倒是心大,得了造化修成人身後還想著受這大絕山的香火,窺得長生。


    那傳聞他們是為了金銀財寶才來攻打的大覺寺應該是個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要得到色空和尚背後的力量?


    那這個秘聞就有點耐人尋味了,此地連經北魏,大晉兩朝國都在旁,卻無人來探,豈不是說不過去。


    而這寒潭真如色空和尚所說乃那個所謂的汐祖肉身所化,本就被他用來重鑄肉身了,可這如今這寒潭依然在這,並沒有為我所變化啊,難不成這寒潭在色空和尚身死道消之後又迴到了原本的位置?


    這就是所謂的還身與汐祖?


    那現在是什麽情況,我依然被困於此地,這四周皆是冰壁,隻有頭頂處有一小洞口,看來我便是由此洞口墜落到此處。


    真是稍微偏差一點就粉身碎骨了。可現在的情況和粉身碎骨沒有什麽區別,這冰天雪地恐怕撐不了多久,陳應生就要和色空和尚一樣變成一個冰雕了。


    那現在按照色空和尚的意思就是潭底有得救之法。


    那這潭底也不知道有多深,以陳應生的水性,又陷入了兩難,盲目潛下去很有可能被淹死。


    不下去,就被凍死。


    到底跳不跳?


    ......


    思考了片刻,陳應生二跳了!


    真不是為了什麽傳承,陳應生不練武,所以對這些沒有概念,隻是知道應該是很珍貴的傳承。


    但現在還在生死存亡之際,是來不及想這些的,現在隻想活著。


    陳應生心中默念著,汐祖也好,色空大師也好,我隻求你們讓我能夠離開這裏,逃出生天,至於傳承,你們願意給或者不願意給我都無所謂,真的。


    想著這些,陳應生的身體開始向潭底沉了下去。


    潭水還是無比清澈的,但是太深了,至於下麵已經是光照不到的地方了。


    所以麵前已經是一片黑暗了。


    而且還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陳應生沒有氣了,並且潭底有一股吸力在拉扯著陳應生的身體,往潭底墜落,陳應生想要向水麵遊去換氣,但是力竭直接拉扯了下去。


    陷入了黑暗之中。


    一直墜落,墜落。


    感覺離潭底越來越近,但又似乎絲毫沒有見底的意思,陳應生已經快要陷入昏迷之中了,而潭底突然出現了一個光點,隨後光點越來越大。


    最後陳應生落入了這個光點之中。


    猛地掉在了地上,是的,就是地上。陳應生抬頭望去,隻見上方穹頂便是剛剛下來的深潭,頭頂便是潭水,但中間隔著一層光層,泛著水的波紋,卻又隔斷出了這一方空間。


    潭底這方空間,真的如同色空和尚所說,是汐祖坐化之地,因為在陳應生前方的台階之上是一具白骨,而這具白骨絲毫不單純是人的骨骸。


    因為這具白骨的上半部分是人,下半部分竟然像是,蛇?


    那這位汐祖看來也並不是人,是比三百年前的色空和尚還要久遠的人物。


    關鍵是它的弟子也是條蛇。


    這就耐人尋味了,陳應生這輩子聽過的妖魔傳說都沒有今天見的多,那是不是現在有些神秘的武道宗師和修行之人也是妖,而世人根本未曾察覺?


    這個腦洞讓陳應生後背一涼,想到了沈師師,這個女人就給他一種極其神秘而且有一股特殊的感覺。


    就好像她,不是人!


    這樣一想陳應生倒是明白了,他之前是被妖迷住了。


    不待查證,他就直接認定了這沈師師應該是妖,否則怎麽可能生的如妖精一樣。


    當然現在逃不出去的話,那一輩子都別想知道真相了,隻能跟汐祖老人家地底長眠。


    這具骸骨不光下半部是蛇,就連整個身軀都十分之大,粗略目測,整個人立起來竟然已經達到了五米之高。


    陳應生又一次驚駭了,這上古的人竟然都這麽高大的嗎?


    不過這也不算完全的人,它還有一半是蛇身。


    屍骸旁邊還放著一顆珠子,布滿了灰塵,陳應生拿起用衣角擦拭了一下,珠子露出了深邃得湛藍光彩。


    一直吸引著人得眼睛,陳應生忙移開了目光,旁邊還有一張類似皮質得東西,陳應生拿一看,正麵好像是武功心法。


    寫著《太上無量星隕神咒》。


    陳應生看名字倒是覺得很高深,但是他不會武功,沒有概念,反過來看了看反麵,是一張地圖!


    但是是殘缺的,好像是指引人去找什麽東西的藏寶圖。


    這方空間隻有這些東西,除了屍骸及這張殘缺的地圖還有這顆湛藍色的珠子之外就沒有東西了。


    陳應生望了望四周,再三確認是不是遺漏了什麽,但是一無所獲。


    這傳承就是這個嗎?!


    我甚至離逃出去越來越遠了,這個洞感覺都已經到地底了,就算我陳應生得了你所謂的汐祖傳承又有何用?


    我還是要在這跟著汐祖的白骨長眠,還有家人可能也沒有機會再見到了。


    甚至到了這個時候,陳應生居然還在想沈師師那個妖女,還有李淑瑛那個惡女。


    可能陳應生比較潔身自好,雖愛逛青樓,但卻依然守身如玉。


    這樣死了,不免覺得窩囊。


    陳應生捏著這顆湛藍色的珠子,不敢過於深入的投向目光,隻敢用餘光瞟去,這顆珠子感覺魔力太深了。


    簡直是要深深的把人的魂都給勾進去。


    “既然如此,聽憂然居的那些說書先生將這些神鬼故事時經常說到,高深的寶物都是要滴血認主的,這枚珠子怕是就是如此?”


    “既然是傳承,那總不會害我,而且我現在也走投無路了,就算有什麽陰謀,我也沒有辦法了,很有可能得了這寶珠會變得和汐祖一樣不人不蛇也說不定。”


    陳應生將目光正式投向了這顆珠子,瞬間感覺到一股靈魂深處的吸引力,似乎整個靈魂都開始雀躍,要投身其中。


    “不管了,死就死吧,變蛇也好過在這變白骨!”陳應生猛然咬破了食指,將鮮血滴到了這顆湛藍的寶珠之上。


    頓時藍光大作,整個山洞都變成詭異的藍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可否應生了無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好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好君並收藏可否應生了無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