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傳言,羅浮劍宗的南唐三公主年僅十七歲便可劍氣化形。


    一劍生則萬劍出。


    喚作一劍梨雨百花落。


    而眼前之景正是如此。


    陳應生掀開轎簾,隻見目光所至俱是一群黑衣人倒在地上。


    大概有個十幾人的規模。


    無聲無息的躺在地上,身體上毫無傷痕,但這情景,卻好像是死了?


    而此刻,整個密林靜的可怕。


    就連鳥叫聲都沒聽到,周建安那兩個人也不見其蹤影。


    看來這個情形與陳應生剛才所想完全對上了。


    並且事情壞到了極點,這是光明正大的皇室發起的截殺,還是以太子的名義。


    當然,朝廷不會明麵上說這場截殺是他們所主導的,在國慶前夕,東京人來人往,三教九流各方勢力匯聚一堂,陳應生夜訪同泰寺,遭遇他國暗殺,這種謊言也並不是不能封住百姓們的嘴。


    可究竟是為了什麽?毫無任何征兆的對陳家下手,僅僅是為了殺陳家實力最低的我?


    陳應生來不及思考太多,此處已經大概離開了京都城二十幾裏,而眼前此景不知這群倒地的黑衣人是敵是友,但不管如何。


    首要的任務是活下來。


    這個時候陳應生開始後悔了,哪怕學個輕功現在也更容易逃之夭夭,如今怕是跑不出去了。


    隻盼這些黑衣人是刺客,被前來營救自己的人殺了?


    現在他倒是無比懷念那個他討厭的三公主了。


    這個時候怎麽就不跟蹤自己了?


    這個惡婆娘,如果這次全身而退定要找她算賬。


    再三確認周邊無人後,陳應生趕緊拔腿就跑。


    盡管不知敵人在何處,但是對於沒有武功的陳應生來講,這個密林大概都是敵人吧。


    不是說因為他養尊處優,生在法武世家便有顆雄心壯膽,山崩於前麵不改。


    他其實拋卻一切頭銜,也是一個普通人,甚至毫無縛雞之力的一介書生罷了。


    在猜到有可能是皇室背後主導的這場刺殺之後,陳應生沒有被嚇到腿軟就已經很不錯了。


    像個無頭蒼蠅一樣的在密林裏竄來竄去,往日都是在同泰寺會過一晚,這密林夜晚屬實容易迷路。


    不過這也和同泰寺的山門陣法有關,雖說如今太平盛世,佛門大開受世人香火。


    可同泰寺依舊也是這江湖中數一數二的佛門聖地,在入夜之後山門之下會有迷魂陣以免讓無聊之人驚擾佛門清靜。


    而此時,陳應生就迷失在了這處迷魂陣之中,無論他跑多久都會迴到原地。


    這可急壞了這位此時已束手無策的錦衣書生。


    這大覺山的密林看來是走不出去了,想逃看來除了跳崖沒辦法了。


    陳應生看了看不遠處的斷崖,本來這就是條斷崖邊的山路要麽穿越密林,要麽可以從原路走出去。


    可這兩條路,陳應生已經行不通了。


    迫在眉睫,火燒眉毛了。再不走,誰知道還有沒有人殺迴來。


    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此刻站在這,就等於在等著牆倒。


    還不如跳了,我陳應生雖說平日裏表現得很貪生怕死,處處貪小便宜,耍小聰明,但是不代表我在可以自我了結的時候還要等待被俘虜。


    陳應生心中突然不慌了,既然事已至此,想必我陳家也糟了大難,否則平日裏那些暗中保護我的隱門弟子已經這番局麵了,也沒見到他們出手。


    那我沒什麽遺憾了,不管他們為了什麽要殺我或是抓我,我都不會讓他們白白如願。


    隻是不知道爺爺還有老頭老娘,還有姐姐,他們會有事嗎?


    陳應生絕望的閉上了雙眼,往斷崖走過去,沒有迴頭靜立了三秒。


    縱身一躍。


    迷途自斷大覺山,


    浮生功業幾時還。


    問君人間二十載,


    何懼黃泉鬼門關?


    是的,他就是這樣的豁達,豁達到像一個人們眼中不學無術,成日遊手好閑心無大誌的廢物公子。


    當廢物可以,遠離權力可以,不練武功也行。


    若是你要我束手待降,陳應生辦不到。


    ......


    大覺山密林深處。


    月色被護山大陣的迷霧所掩蓋,朦朧中還透著一絲寒意。


    此刻已不是一身紅衣的沈師師,果然如那日陳應生所見,身著白衣,腰懸長劍。


    而在人前她確是不使劍法的。


    在她身後皆是與剛才到底的黑衣扮相的刺客。個個手持白刃,蓄勢待發。


    另有一頭戴麵具的公子立於沈師師旁,正是詩會上那位林公子。


    他們對麵隻立著一人,也是一白衣宮裝,手持一梨花木劍。


    一人一劍,卻是一女子,正是陳應生的未婚妻,羅浮劍宗李淑瑛。


    沈師師望著麵前這位幾個時辰前還出言折辱過她的南唐三公主,露出了一絲笑容,似得意又似別的。


    一旁的林公子盤弄著手中的一顆佛珠,看向李淑瑛的目光雖看不到表情,但麵具之下的他,可能也是在嘲笑這位三公主有點不自量力。


    想要以一人之力頂過他與沈師師聯手。


    李淑瑛未成就元神便必不可能。


    但他依舊拍手鼓掌道:“三公主前幾日就曾破壞我的好事,今日更是有備而來,貴宗的大挪移陣法可真是鬼神之力。竟然可以以自身為陣將我們一同轉移到這護山大陣中。”


    “羅浮劍宗不愧是曾經的天下第一劍宗。羅浮劍氣更是精妙啊。”


    三公主麵色不變,但心中卻想道,這人看上去深不可測,尤其是他手上所持之佛珠,仔細感知之下竟然有一絲邪氣縈繞,而他身旁的沈師師更像是換了一人,與前幾日在同泰寺後山所遇到的氣息完全不一樣。


    仿佛紅衣和白衣不是一個人似的,至少從功力深淺上是這樣的。


    此刻麵前兩人的功力都比她要高,雖然她如今僅距世間法力修行的終點成就元神境半步之遙,可這一步確實很難跨過,而此刻麵前兩人的境界雖未達到元神,卻也不遠,這個世界不是修仙世界,沒有神仙也沒有顛覆天地的能量,法力隻是人類上古流傳下來的修煉法門,得以使人可以運用天地間的一小股力量。


    聚法成元種,破法得玉枝,悟法生寶樹,化氣證元神。


    這便是修法的盡頭,而再想要更大的力量就需要從自身出發,以法為基,禦身為器,結法成術。


    而羅浮劍宗的術精妙就在於劍氣修行之上,以法禦氣成劍,按常理來講成就元神則體內法力與天地靈氣之間互為補足,像剛剛用來瞬間秒殺刺客的羅浮劍氣對她的消耗不會很大。


    可未證元神,禦使法術,對人的身體會帶來極大的負荷,最重要的是沒有元神供給,這些法力是用一分則少一分。


    所以林公子才胸有成竹,李淑瑛必不可能頂得住這一群人的車輪鬥,就算羅浮劍氣再強。


    也總有法力真元耗盡之時。


    那個時候李淑瑛也就敗了,這點三公主自己心裏也是清楚的。


    而此時,體內真元即將耗盡的李淑瑛依然沒有逃,她答應過師父的事情一定會做到。


    就是保護這個陳家公子,未來的夫君,雖然她很不想接受,但是師父的話也說得很明白。


    當年他的爺爺救你母親和還在肚子裏的李淑瑛一命,如今你報他一命,嫁與一世,則是因果報應,逃不掉的。


    但此刻,還能報的了嗎?


    難道真的要把命還給他陳家交代在這裏嗎?


    可是我抽身走了,還在迷魂陣的那個廢物公子豈不是束手待斃?


    究竟如何,李淑瑛還是沒有開口。


    而此時沈師師拔出了,手中的青光寶劍,喚作潮月劍。


    ......


    大覺山,斷崖底。


    一泓寒潭,甚至還冒著寒氣,但潭水卻未被凍住,真乃奇觀,而陳應生正靜靜的飄在寒潭之上,沒有沉下去。


    寒潭四周所林立的峭壁皆為冰層所凍住,形成四周皆是冰壁,而冰層之中竟是一老僧盤坐在其中!


    時間不知過了多久,至少在陳應生的腦海裏仿佛從跳下來斷崖之時,時間仿佛便已停滯。


    而在墜落之中,陳應生便已陷入昏迷,他像是做了很長很長一個夢,夢到在九天之上遨遊之時,見到了雲層之上的景色。


    是一尊大佛,金光如日照般刺眼,而大佛一掌推向陳應生,陳應生便從九天之上不停地下落。


    一直墜落。


    突然,陳應生猛然的驚醒了,發現自己正躺在水裏,原來剛才不是夢,他是從斷崖之上躍下。


    而此刻好像還沒去鬼門關,好像是掉入了斷崖底的水流之中。


    陳應生慌忙掙紮著像岸邊遊去。


    狼狽上岸後,陳應生才發現,潭水的岸上竟然也全是冰層覆蓋。


    甚至寒潭之中還要比岸上暖和。


    檢查了一下身體,陳應生竟然發現自己毫無外傷,而體內也並無血腥味道,也不像是內傷。


    按道理來講,從如此之高的斷崖跳下,就算是有潭水,也如摔到石頭上一樣。


    看來這寒潭竟然還有療傷之起效,陳應生看了眼這泓潭水,感覺到不可思議,這世界上神奇的事情他陳應生聽的太多。


    雖不會太過驚訝,但這生死人肉白骨的潭水著實顛覆了陳應生的世界觀。


    而陳應生抬起頭,正好看到了那位在冰壁中入定的老僧。


    一時之間,愣住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可否應生了無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好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好君並收藏可否應生了無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