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大年初三,恭賀新禧。今日仍然連發十章。祝讀者朋友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這兩天,範毓馨、範毓馥兄弟倆心下有些忐忑。範老爺子大壽後,範毓賓橫空出世,隨後便雷厲風行,動作連連。他們既為這個三弟高興,心裏多少也有些失落。但他們都是磊落之人,平時五兄弟也是兄友弟恭,感情默契。而且範毓賓是長房長孫,接掌範家家業也是名正言順。很快,這點失落也就煙消雲散了。讓他們心中忐忑的是範毓賓所有的大動作既沒有和他們商量,也沒有讓他們參與。完全當他們弟兄倆是空氣。
今天早飯後,範毓馨、範毓馥兄弟倆便約在一起,他們準備商量一下,一起去找範毓賓談談,解除他們之間的心結,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正在這時,家仆來報,範毓賓的貼身家仆範福來了,稟告說範毓賓請他們到迎賓廳有要事相商。
弟兄倆聯袂來到迎賓廳,範毓賓早早泡好了茶,靜候在那裏。兄弟三人寒暄過後,便圍坐在一起。
“大哥、二哥,小弟有兩件大事要請兩位兄長好好參詳參詳。如果兩位兄長覺得沒有問題,再報給父親和爺爺知曉,請他們二老定奪。”範毓賓等範毓馨、範毓馥坐下後,沒有轉彎抹角,而是選擇了單刀直入,他直截了當地說。
範毓馨微笑著溫言道:“三弟何必那麽客氣,你我兄弟一體,有什麽事情大家一起商量就是。”範毓馥也是含笑點頭。
範毓賓拿出幾張圖紙攤在桌子上,笑吟吟地說:“這是水力紡織機的圖紙,它的效率比起手工紡織要高數十倍,所產棉紗、棉布的質量比手工紡織的更好。”範毓賓一開口就石破天驚,驚得範毓馨、範毓馥目瞪口呆。
“兩位兄長,有什麽想法沒有?”範毓賓笑嗬嗬地接著說,眼睛卻看向範毓馨。
範家邊貿生意需要大量的糧食、布匹、茶葉、絲綢等,這些都需要在江南采購,現在基本上是範毓馨在負責,所以他對江南了解頗深,交遊甚廣。他思考了片刻,慎重地說:“其一,賣這種設備,可是很快就會有人仿製,得不償失;其二,在江南辦廠,但一定會對當地的紡織業造成衝擊,強龍不壓地頭蛇,風險甚大。最好還是和當地大戶聯合辦廠,雖然利潤要分潤出去一些,但是是目前最穩妥的辦法。”
範毓賓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大哥分析的好呀。”又打開一張地圖。地圖很粗糙,屬於印象派,不過大的山川河流城市標注的還是很清楚。“那大哥覺得廠設在哪裏比較好呢?”
“蘇州。”範毓馨毫不猶豫。“那裏交通方便、原料豐富、市場廣闊、熟練技工多。”
“大哥、二哥不覺得還有一個地方也不錯嗎?”範毓賓微笑著說。二人思考片刻,都是目光一亮,齊齊指向一個地方。範毓賓也脫口而出:“鬆江!”三人相視哈哈大笑,均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大哥、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棉紡廠在蘇州和鬆江各開一家,都是和當地大戶合辦。不過鬆江,海江匯集,是個難得的寶地,要重點經營,在那裏建設一個範家在南方的基地。”範毓賓目光清澈,滿是信任:“如果父親和爺爺沒有意見的話,這件事我想拜托給大哥。萬事開頭難,大哥可以多帶一些經驗豐富的人過去,先把棉紡廠、玻璃廠、鋼鐵廠辦起來。以後陸陸續續還會開很多的作坊,所以前期的基礎工作要打好。我想要不了幾年,江南這一塊的收入不會少於邊貿。”
範毓馨眼眶有些潮濕,他很清楚這塊蛋糕的大小。他向範毓賓拱拱手,朗聲道:“三弟,大哥必不負所托!”範毓馥也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
範毓賓也趕緊起身迴禮,隨後又拿出一大卷紙,把他打開,範毓馨、範毓馥一看,不由得一起驚唿起來:“海航圖!”
這是一張非常清晰的手畫的海航圖。從渤海灣一直到淡馬錫(現在叫新加坡),洋流、季風、暗礁、島嶼、停靠點、各地特產。。。林林總總,清楚明了。“二哥,你一直負責範家的商路,手裏也有船隊。如果是你,有了這張海圖,你準備怎麽做?”範毓賓笑嗬嗬地看著範毓馥。
“跑海!”範毓馥斬釘截鐵地說:“三弟,你不知道,跑海一直是我的夢想。可惜我們範家地處邊關,鞭長莫及,又對海運一竅不通,隻能罷了。要知道,跑海可是要比邊貿私貨的利潤還要豐厚的多呀!有了這張海圖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西洋的線路基本上是閩南鄭家在做,蘇浙這邊基本上是跑鮮國和倭國。我想還是先易後難,先在鮮國和倭國這邊試試水。”
“能不能具體談談?”範毓賓微微額首,溫言道。範毓馥對於海運確實深思熟慮過,他不假思索,侃侃而談:“我想從佛狼機人那裏購入兩艘炮船用於護航,他們的帆船船速快、炮打的遠。招募一些佛朗機人做教習,他們航海經驗豐富,航海技術好,炮打得準。海盜作戰基本上是近船跳幫作戰,我們可以在炮船上布置數百軍卒,配以犀利火銃,這樣遠攻近守,安全無虞也。再買入幾首大型商船用於運貨。還可以聯絡一些蘇浙的海商,他們對於鮮國和倭國的海路也很熟悉,特別在這兩個國家有很好的人,他們畏懼的就是海盜。有我們的跑船護航,他們求之不得。還可以讓他們繳納一定的費用,這樣要不了多久,買炮船的花費,養船、養兵的費用也就有了著落。”
這些想法和範毓賓不謀而合。範家有人才呀!範毓賓感慨地想著。“二哥想法的很好,費心了。我想這個船隊的基地也放在鬆江。還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要在鬆江建一船廠,想辦法從南京船廠裏挖一些好的工匠,先造商船,條件成熟了再造戰船。”
</p>
大年初三,恭賀新禧。今日仍然連發十章。祝讀者朋友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這兩天,範毓馨、範毓馥兄弟倆心下有些忐忑。範老爺子大壽後,範毓賓橫空出世,隨後便雷厲風行,動作連連。他們既為這個三弟高興,心裏多少也有些失落。但他們都是磊落之人,平時五兄弟也是兄友弟恭,感情默契。而且範毓賓是長房長孫,接掌範家家業也是名正言順。很快,這點失落也就煙消雲散了。讓他們心中忐忑的是範毓賓所有的大動作既沒有和他們商量,也沒有讓他們參與。完全當他們弟兄倆是空氣。
今天早飯後,範毓馨、範毓馥兄弟倆便約在一起,他們準備商量一下,一起去找範毓賓談談,解除他們之間的心結,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正在這時,家仆來報,範毓賓的貼身家仆範福來了,稟告說範毓賓請他們到迎賓廳有要事相商。
弟兄倆聯袂來到迎賓廳,範毓賓早早泡好了茶,靜候在那裏。兄弟三人寒暄過後,便圍坐在一起。
“大哥、二哥,小弟有兩件大事要請兩位兄長好好參詳參詳。如果兩位兄長覺得沒有問題,再報給父親和爺爺知曉,請他們二老定奪。”範毓賓等範毓馨、範毓馥坐下後,沒有轉彎抹角,而是選擇了單刀直入,他直截了當地說。
範毓馨微笑著溫言道:“三弟何必那麽客氣,你我兄弟一體,有什麽事情大家一起商量就是。”範毓馥也是含笑點頭。
範毓賓拿出幾張圖紙攤在桌子上,笑吟吟地說:“這是水力紡織機的圖紙,它的效率比起手工紡織要高數十倍,所產棉紗、棉布的質量比手工紡織的更好。”範毓賓一開口就石破天驚,驚得範毓馨、範毓馥目瞪口呆。
“兩位兄長,有什麽想法沒有?”範毓賓笑嗬嗬地接著說,眼睛卻看向範毓馨。
範家邊貿生意需要大量的糧食、布匹、茶葉、絲綢等,這些都需要在江南采購,現在基本上是範毓馨在負責,所以他對江南了解頗深,交遊甚廣。他思考了片刻,慎重地說:“其一,賣這種設備,可是很快就會有人仿製,得不償失;其二,在江南辦廠,但一定會對當地的紡織業造成衝擊,強龍不壓地頭蛇,風險甚大。最好還是和當地大戶聯合辦廠,雖然利潤要分潤出去一些,但是是目前最穩妥的辦法。”
範毓賓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大哥分析的好呀。”又打開一張地圖。地圖很粗糙,屬於印象派,不過大的山川河流城市標注的還是很清楚。“那大哥覺得廠設在哪裏比較好呢?”
“蘇州。”範毓馨毫不猶豫。“那裏交通方便、原料豐富、市場廣闊、熟練技工多。”
“大哥、二哥不覺得還有一個地方也不錯嗎?”範毓賓微笑著說。二人思考片刻,都是目光一亮,齊齊指向一個地方。範毓賓也脫口而出:“鬆江!”三人相視哈哈大笑,均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大哥、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棉紡廠在蘇州和鬆江各開一家,都是和當地大戶合辦。不過鬆江,海江匯集,是個難得的寶地,要重點經營,在那裏建設一個範家在南方的基地。”範毓賓目光清澈,滿是信任:“如果父親和爺爺沒有意見的話,這件事我想拜托給大哥。萬事開頭難,大哥可以多帶一些經驗豐富的人過去,先把棉紡廠、玻璃廠、鋼鐵廠辦起來。以後陸陸續續還會開很多的作坊,所以前期的基礎工作要打好。我想要不了幾年,江南這一塊的收入不會少於邊貿。”
範毓馨眼眶有些潮濕,他很清楚這塊蛋糕的大小。他向範毓賓拱拱手,朗聲道:“三弟,大哥必不負所托!”範毓馥也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
範毓賓也趕緊起身迴禮,隨後又拿出一大卷紙,把他打開,範毓馨、範毓馥一看,不由得一起驚唿起來:“海航圖!”
這是一張非常清晰的手畫的海航圖。從渤海灣一直到淡馬錫(現在叫新加坡),洋流、季風、暗礁、島嶼、停靠點、各地特產。。。林林總總,清楚明了。“二哥,你一直負責範家的商路,手裏也有船隊。如果是你,有了這張海圖,你準備怎麽做?”範毓賓笑嗬嗬地看著範毓馥。
“跑海!”範毓馥斬釘截鐵地說:“三弟,你不知道,跑海一直是我的夢想。可惜我們範家地處邊關,鞭長莫及,又對海運一竅不通,隻能罷了。要知道,跑海可是要比邊貿私貨的利潤還要豐厚的多呀!有了這張海圖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西洋的線路基本上是閩南鄭家在做,蘇浙這邊基本上是跑鮮國和倭國。我想還是先易後難,先在鮮國和倭國這邊試試水。”
“能不能具體談談?”範毓賓微微額首,溫言道。範毓馥對於海運確實深思熟慮過,他不假思索,侃侃而談:“我想從佛狼機人那裏購入兩艘炮船用於護航,他們的帆船船速快、炮打的遠。招募一些佛朗機人做教習,他們航海經驗豐富,航海技術好,炮打得準。海盜作戰基本上是近船跳幫作戰,我們可以在炮船上布置數百軍卒,配以犀利火銃,這樣遠攻近守,安全無虞也。再買入幾首大型商船用於運貨。還可以聯絡一些蘇浙的海商,他們對於鮮國和倭國的海路也很熟悉,特別在這兩個國家有很好的人,他們畏懼的就是海盜。有我們的跑船護航,他們求之不得。還可以讓他們繳納一定的費用,這樣要不了多久,買炮船的花費,養船、養兵的費用也就有了著落。”
這些想法和範毓賓不謀而合。範家有人才呀!範毓賓感慨地想著。“二哥想法的很好,費心了。我想這個船隊的基地也放在鬆江。還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要在鬆江建一船廠,想辦法從南京船廠裏挖一些好的工匠,先造商船,條件成熟了再造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