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大年初三,恭賀新禧。今日仍然連發十章。祝讀者朋友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四人東拉西扯地說了一會話,範四喜清咳了一聲,輕輕地擺擺手,範毓明和範青蓮知道自己的父親和範毓賓有話要說,就笑著和範毓賓告辭而去。
“賢侄呀,聽說你買了一批孩童安排進私塾,還要在私塾實行新式教學?”範四喜等他的一雙兒女出去後,才笑嗬嗬地說。他不喜歡做官經商,卻喜歡雜學,和範家私塾交集頗深,參與較多。
範毓賓心中一動,趕緊肅聲道:“是侄兒孟浪了,事前應該先向二叔稟告一聲的。”
“那倒不用。二叔也不喜歡這些虛的,今天讓你過來就是想知道你的想法,看看二叔有什麽可以幫上忙的地方。”範四喜仍然笑嗬嗬地說道。
範毓賓從袖子裏拿出一本手寫的薄書,遞給範四喜:“這是侄兒偶然從西洋得到的一本書,二叔您給把把關。”其實這隻是一本後世小學數學的綜合版。裏麵的阿拉伯數字對於明朝人來說倒是不陌生,但是和算術結合起來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好。真是標新立異,簡單明了,好呀!”範四喜眯起眼睛仔細地看了一會後,不禁拍案叫好。他對雜學鑽研頗深,倒是個識貨之人。
“侄兒那裏還有物理和化學兩本書,也都是從西洋得來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侄兒買入一些少年進入府中私塾學習新學,就是要好好培養他們。一方麵為範府儲備一些人才,另一方麵也想以後能通過他們讓這些知識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傳播。”範毓賓不失時機地接著說。
“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顧天下。好誌向。毓賓呀,做的好!為叔現在都有些佩服你了”範四喜看著範毓賓笑眯眯地說。
“二叔,侄兒其實還真有一事想請二叔出山相助。”範毓賓趁熱打鐵,微笑著說。
“二叔不會做官,也不善商事,恐怕有心相助也是力不從心呀。”範四喜打著哈哈說,眼光中卻閃爍著幾點狡黠。
“也是個千年老妖呀。”範毓賓心中感歎了一聲。是呀,在一個大家族中能夠刻意保持低調,何嚐不是一種大智若愚的大智慧呢。
“二叔既不圖功名富貴,又視錢財如糞土。敢問二叔心有何求?”範毓賓不想和這位二叔打太極了,他直截了當地問。
“唯求心安、心靜而已。”範四喜呐呐半晌才低聲說道。
“小侄不敢苟同。現在天下大亂,大明風雨飄搖。北方韃子長驅直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南方佛朗機人虎視眈眈,豺狼本色暴露無遺;中原大地流民四起,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甚至易子而食,可謂慘絕人寰。麵對此情此景,如何心靜,怎能心安?那些不過是逃避現實的借口罷了。”範毓賓一針見血地說,隨即他的口氣轉緩:“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二叔心有錦繡,才華卓著,難道真的是想虛度一生,甘當閑雲野鶴,讓一身本領付諸東流?”
“你。。。!”範四喜聽完範毓賓的話,不禁張口結舌。他手指著範毓賓,眼睛死死地盯著他,仿佛從來都不認識、也仿佛想重新認識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侄兒。
良久,範三喜重重地歎了口氣,心灰意冷地說:“我一介書生,有何德何能,能改變這一切,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有些事,不做就沒有一點希望,做了就可能有無限可能。”範毓賓一邊說,一邊從書桌上拿起一張紙,對中折疊,然後拿起一支筆,在上麵寫寫畫畫,很快一張後世四版報紙的雛形就出現了。範毓賓抬手又在第一版的抬頭提下了“先鋒報”三個大字。
“先鋒報?這是什麽?”範四喜不解的問。
“這是西洋的報紙。”範毓賓不想自找麻煩,不得不又用西洋做借口,他溫言道:“小侄請二叔出山做的事情就是辦報,用報紙來開化民智、引領輿論,做時代的先鋒。您看,這第一版可以登朝廷的邸報和一些時事,讓百姓也可以了解國家大事。第二版可以登文人士子的文章,治國理念、地方見解、學術交流、學派爭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麵。事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嘛。第三版可以登詩詞曲賦、風花秋月、連載小說,主要是增加趣味;第四版主要是雜學,有關民生。。。”。
範四喜的臉色陰晴變換不停,狐疑、迷惑、興奮,最後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豪氣。忽然,他眯起了眼睛,似乎想到了什麽。他重重的一拍桌子:“賢侄呀,這中間有一樣可是大大的難題呀!”
“是不是印刷的問題呀?”範毓賓笑嘻嘻地問。
“是呀。雕版既費時又費錢,木字印刷字跡模糊、效果不好。這個問題解決不了,辦報就是空話。”範四喜對辦報明顯是上了心,迫切地說:“還有,張家口隻是個邊關,不是個辦報的好地方。”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就是明朝時期我國就有了銅字印刷術,筆者以為可能是一種誤解。銅料堅硬,不適合刻字,這也是沒有鐵字印刷術的原因。活字印刷分為字和版兩部分,所謂的明朝銅字印刷術應該是銅板木字。
“侄兒剛從從西洋獲得一種新技術,印刷出來的效果和木字一樣快,效果卻比木字要好得多。”範毓賓眉毛一挑,嘴角微微上翹。他喝了一口茶,才慢悠悠地說:“另外,我想請二叔移駕到南京。。。”
“南京?好地方!好想法呀!”範四喜扶須大讚,望向範毓賓的眼光無比複雜。
“二叔,毓明也大了,過段時間我想帶帶他,做學問也好、從商也好、喜歡時學也罷,就隨他的意。”範毓賓大咧咧地說道,根本就沒有想他自己也不過隻是個十七歲的孩子。
“那就拜托了。”範四喜鄭重其事地向範毓賓拱拱手,也似乎忽視了他的年齡。
</p>
大年初三,恭賀新禧。今日仍然連發十章。祝讀者朋友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四人東拉西扯地說了一會話,範四喜清咳了一聲,輕輕地擺擺手,範毓明和範青蓮知道自己的父親和範毓賓有話要說,就笑著和範毓賓告辭而去。
“賢侄呀,聽說你買了一批孩童安排進私塾,還要在私塾實行新式教學?”範四喜等他的一雙兒女出去後,才笑嗬嗬地說。他不喜歡做官經商,卻喜歡雜學,和範家私塾交集頗深,參與較多。
範毓賓心中一動,趕緊肅聲道:“是侄兒孟浪了,事前應該先向二叔稟告一聲的。”
“那倒不用。二叔也不喜歡這些虛的,今天讓你過來就是想知道你的想法,看看二叔有什麽可以幫上忙的地方。”範四喜仍然笑嗬嗬地說道。
範毓賓從袖子裏拿出一本手寫的薄書,遞給範四喜:“這是侄兒偶然從西洋得到的一本書,二叔您給把把關。”其實這隻是一本後世小學數學的綜合版。裏麵的阿拉伯數字對於明朝人來說倒是不陌生,但是和算術結合起來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好。真是標新立異,簡單明了,好呀!”範四喜眯起眼睛仔細地看了一會後,不禁拍案叫好。他對雜學鑽研頗深,倒是個識貨之人。
“侄兒那裏還有物理和化學兩本書,也都是從西洋得來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侄兒買入一些少年進入府中私塾學習新學,就是要好好培養他們。一方麵為範府儲備一些人才,另一方麵也想以後能通過他們讓這些知識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傳播。”範毓賓不失時機地接著說。
“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顧天下。好誌向。毓賓呀,做的好!為叔現在都有些佩服你了”範四喜看著範毓賓笑眯眯地說。
“二叔,侄兒其實還真有一事想請二叔出山相助。”範毓賓趁熱打鐵,微笑著說。
“二叔不會做官,也不善商事,恐怕有心相助也是力不從心呀。”範四喜打著哈哈說,眼光中卻閃爍著幾點狡黠。
“也是個千年老妖呀。”範毓賓心中感歎了一聲。是呀,在一個大家族中能夠刻意保持低調,何嚐不是一種大智若愚的大智慧呢。
“二叔既不圖功名富貴,又視錢財如糞土。敢問二叔心有何求?”範毓賓不想和這位二叔打太極了,他直截了當地問。
“唯求心安、心靜而已。”範四喜呐呐半晌才低聲說道。
“小侄不敢苟同。現在天下大亂,大明風雨飄搖。北方韃子長驅直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南方佛朗機人虎視眈眈,豺狼本色暴露無遺;中原大地流民四起,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甚至易子而食,可謂慘絕人寰。麵對此情此景,如何心靜,怎能心安?那些不過是逃避現實的借口罷了。”範毓賓一針見血地說,隨即他的口氣轉緩:“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二叔心有錦繡,才華卓著,難道真的是想虛度一生,甘當閑雲野鶴,讓一身本領付諸東流?”
“你。。。!”範四喜聽完範毓賓的話,不禁張口結舌。他手指著範毓賓,眼睛死死地盯著他,仿佛從來都不認識、也仿佛想重新認識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侄兒。
良久,範三喜重重地歎了口氣,心灰意冷地說:“我一介書生,有何德何能,能改變這一切,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有些事,不做就沒有一點希望,做了就可能有無限可能。”範毓賓一邊說,一邊從書桌上拿起一張紙,對中折疊,然後拿起一支筆,在上麵寫寫畫畫,很快一張後世四版報紙的雛形就出現了。範毓賓抬手又在第一版的抬頭提下了“先鋒報”三個大字。
“先鋒報?這是什麽?”範四喜不解的問。
“這是西洋的報紙。”範毓賓不想自找麻煩,不得不又用西洋做借口,他溫言道:“小侄請二叔出山做的事情就是辦報,用報紙來開化民智、引領輿論,做時代的先鋒。您看,這第一版可以登朝廷的邸報和一些時事,讓百姓也可以了解國家大事。第二版可以登文人士子的文章,治國理念、地方見解、學術交流、學派爭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麵。事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嘛。第三版可以登詩詞曲賦、風花秋月、連載小說,主要是增加趣味;第四版主要是雜學,有關民生。。。”。
範四喜的臉色陰晴變換不停,狐疑、迷惑、興奮,最後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豪氣。忽然,他眯起了眼睛,似乎想到了什麽。他重重的一拍桌子:“賢侄呀,這中間有一樣可是大大的難題呀!”
“是不是印刷的問題呀?”範毓賓笑嘻嘻地問。
“是呀。雕版既費時又費錢,木字印刷字跡模糊、效果不好。這個問題解決不了,辦報就是空話。”範四喜對辦報明顯是上了心,迫切地說:“還有,張家口隻是個邊關,不是個辦報的好地方。”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就是明朝時期我國就有了銅字印刷術,筆者以為可能是一種誤解。銅料堅硬,不適合刻字,這也是沒有鐵字印刷術的原因。活字印刷分為字和版兩部分,所謂的明朝銅字印刷術應該是銅板木字。
“侄兒剛從從西洋獲得一種新技術,印刷出來的效果和木字一樣快,效果卻比木字要好得多。”範毓賓眉毛一挑,嘴角微微上翹。他喝了一口茶,才慢悠悠地說:“另外,我想請二叔移駕到南京。。。”
“南京?好地方!好想法呀!”範四喜扶須大讚,望向範毓賓的眼光無比複雜。
“二叔,毓明也大了,過段時間我想帶帶他,做學問也好、從商也好、喜歡時學也罷,就隨他的意。”範毓賓大咧咧地說道,根本就沒有想他自己也不過隻是個十七歲的孩子。
“那就拜托了。”範四喜鄭重其事地向範毓賓拱拱手,也似乎忽視了他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