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國防建設人民解放軍駐地之處。2017年漢潢古道旅遊業開發古村落之一。
熊河壪五代時為劉知遠封地沙陀國國都古城。
一九四九年前逢集開市。最早遺留的建築,是村後山大約在春秋時期烽燧台,毀於一九三八年十月份日寇的炮火之下,地基由夯土築建。
目前發現最早的墓葬是南北朝時期皇室墓遺跡,有雕刻十二生肖墓頂條石與小型墓磚為證。
最古老的樹為桂花樹,據考證為元末明初江西大遷徙時移民所植栽。樹齡約五百年。也是考證《八月桂花遍地開》的來源之樹。
最耀目的風景,光山縣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記載的古三台八景之一,“[沙窩(熊河)]夕照\"與山水關及沿河的堰潭山水奇景。
據明代嘉靖光山縣誌載,光山古八景之一的“五馬秋雲”,根據地理考證,存在於,淮南第一峰的馬崗嶺下、熊河村漢潢古道南側所屬山區。
最深得讚譽的風景是一排排扶貧搬遷安置新房。最受保護的動物有淮源(黃緣)閉殼龜(夾板龜),娃娃魚(大鯢),蠑螈等。最受保護的植物有刺楸,紅豆杉,香榧,野八角等。熊河村礦產豐富,非金屬有石英石,熒石,雲母,石灰岩,紅粘土等。金屬礦位於熊河後山烽燧台周圍及附近,含有錳,鉬,鐵,鋅,鎢,鉛,金,銀,銅等及稀有金屬。
熊河村將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整合旅遊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城鄉全域旅遊。熊河,將變成漢潢古道上現代古村落旅遊的一顆亮麗璀璨的明珠!
206
魏叔正式任命村支部書記之後,我感知他處事剛複自用之後,拒絕進入熊河村任何微信群聊。並且徹底與生活交際中無關聯的微信與電話,盡數刪除。所以我宣傳熊河村厚重文史及旅遊資源的文章,本村人無多少人知曉,而新縣的文化工作者及喜歡文字的領導、老師與文學愛好者,以及周邊縣域,有不少人知曉,我喜歡寫文章,宣傳家鄉熊河村。這樣,我也結交了許多文友。並擴展了視野,學習他們豐富的文字經驗。
而利佬升任村支部書記之後,他處事比曆任支部書記縝密。我早已習慣獨處,更不會參與村政群聊。如有事尋我,都是電話或微信單線聯係。而經過他的助力宣傳與推廣,熊河村村民,才逐漸發覺,我早已為本村旅遊文化,作文字宣傳與探尋。如此厚重的文史,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巨著,記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而那美麗的自然風光,恰似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展現出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魅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盡管擁有這般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村中那古村落的設計與建設,卻始終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實。這就像是一座沉重無比的大山,悄無聲息地壓在了我的心頭上,讓人感到壓抑和無奈。我與利佬每一次提及此事,都仿佛能感受到那座無形之山,所帶來的沉甸甸的壓力,使得彼此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但我背負著如山般沉重的債務,每走一步都仿佛被無形的枷鎖,束縛住了雙腳,生計變得異常艱難。相對我的收入來說,那巨額的欠款,就像一片黑暗的烏雲,時刻籠罩在我的頭頂,讓我幾乎無法喘息。它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負擔,更是心靈上一座沉甸甸的大山,無時無刻不在壓迫著我的神經。
每當夜深人靜時,那些數字,便會如幽靈一般在我的腦海中遊蕩,讓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白天裏,我四處奔波勞碌,試圖尋找一絲解脫的曙光,但往往事與願違,疲憊和絕望、逐漸侵蝕著我的內心。這座大山似乎越來越重,快要將我徹底壓垮。
我想到了鄭州豹爺。
春節期間民工都迴鄉過年,每年工地都缺人守工地,我這是聽濤哥說的。
濤哥從海寧務工之後,被豹爺請去了為其工作,至今已五年了。
我去守工地,一、可以掙錢,二、可以減少開支,三、可以躲討債人的騷擾,四、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考慮下一步的計劃,五、可以有一處靜心的文學創作空間。
但打電話與豹爺溝通了兩次,最後都無果而終。
我私下打電話告知濤哥,濤哥告知我,說小文曾在憨爺手下工作時,那年我在鄭州銷售羽絨服,拒絕與小文打牌,小文在豹爺麵前說我孤傲,看不起人。是“老王不愛一村人,一村人不愛老王”的貨色。看豹爺財大氣粗,想巴結他。豹爺思之再三,想到在鄭州我送其母親羽絨服,與相互聯係至皇朝大酒店喝酒的事,再加上我這五年與他少有聯係,更聽說我負債累累,便作罷了。
事與願違,我早已習以為常。
那個春節前二十天,潘武來與介紹人舅佬來尋我,此時確實已無錢還債。他們都氣鼓鼓地走了。
春節還差半個月。逐一打了我欠錢人的電話,告知他們那年我的狀況,來找尋我也無法拿到錢。
我想到了斌哥,想去鄭州,但思量其是入贅武春芳,也有諸多難處與不便,也打消了這個念頭。
又去尋弢爺,弢爺此時癡迷於玩牌。已輸了手中的大部分資產。但弢爺對我很仗義,那一天下午至夜晚,為我籌了一萬多元的小費。讓我安心陪父母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第二天,我去小吳的皮鞋店,買了兩雙合腳的皮鞋。快過年了,西裝、褲子等衣服自己會做,比商場買的還上檔次。但總需要一雙合腳的鞋,走親訪友時也顯得幹淨利索。
小吳依舊風韻猶存,四十一歲的年齡,保養的很到位。她是我認識其中的一名跑友,也是朝陽門租門麵房時的鄰居,問十月份參加中國登山協會、舉辦的羚銳杯半馬賽之後,再沒見到我,又在忙什麽好生意的。並告訴我、訂做鞋店的生意日漸凋零,她準備迴泗店老家開農家飯店。
“恭喜你發財哈,都忙著混日子唄”。我苦澀地笑了笑,就急忙離開了。
207
那年的年三十,孩子去了浙江,隻有我在熊河,陪著父母過節。上午貼對聯後,打掃衛生,準備食材,忙到下午時,年夜飯是嫂子來我家做的,父母很是高興。
吃過晚飯已是十七點三十分,夜幕早已降臨了,我穿上專門設計的防寒衣,把身體從頭到腳包裹的嚴嚴實實,騎摩托車又上了縣城。路上車輛很多,轎車堵車排起了長龍,而我的摩托車還占了優勢,沿途七十碼飛馳,三十公裏的路程,二十六分鍾便進入了新縣縣城。
我在縣城的家中,點亮了屋子裏所有的燈。然後又出門,來到小潢河邊,放了兩隻點蠟燭的紙船。一隻寫上歐陽妹的名字,另一隻寫上李婷雲與張睿的名字。願她們在天堂裏春節快樂。然後又在解放橋小潢河岸邊的小廣場,燒了一些冥幣,放了爆竹煙花。
一個人,沿著潢河岸邊散步,縣城的夜景極美,霓虹閃爍,燈火璀璨,爆竹聲聲。把節日裝扮的分外高調。
岸邊的霜風唿嘯,河中波浪滔滔,一會兒卷起千萬幅燦爛星空,一會兒又卷起萬家燈火,城在水中漾,水在城中飄。
煙花朵朵,星空點點,斯人已去兮。往事一幕幕……
(一)
不由猶憶江南夜,對月對星還對燈。相伴煙花忽懾夢,那年那影那紅綾。
(二)
與舊歲時今歲同,惟觀煙火滿城隆。誰人不眷迴鄉路?多少相思沉寂中。
獨自作吟了兩首詩,小潢河水依舊悄然東流,感歎著物是人非。
夜更冷了。
迴至家中時,打開電視,正在播放春節聯歡晚會。我放低了音量,又跟妻與兒子通了電話,互相問候了一番,兒子說在浙江過春節太安靜了,沒有一點過大年的氛圍。我笑著說孩子長大了。
那一年的年三十夜裏,心中五味雜陳,一個人用被子裹著,躺在客廳的沙發上,不知什麽時侯睡著了,醒來時,已是第二天早上八點鍾了,窗外飄起了雪花,電視正在播放著喜慶的新聞致辭。
我給弢爺、利佬等發完拜年的信息之後,從冰箱裏拿出了小區鄰居們為我包的水餃,煮了一大碗,吃完後不到十分鍾,妻打手機與孩子一起向我問好,然後問我做什麽好吃的,我便說了小區鄰居幫忙包的餃子。
雪花飄飄,潔白無瑕。雪是人間的天使。雪是瑞年的先兆。雪讓大地淨美。雪讓江川冰封。雪讓自然沉寂。 雪讓心靈靜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猶急春遲遲,雪花飾春色。梅綻枝朵朵,踏冰尋香來。雪紛紛,掩樓門,倚望梅呤韻。天將暮,花亂舞,片絮梨飄疏。
好多年沒有下這麽深的雪了。皚皚白雪,迷茫茫、雲霧繞,連綿的群山飄忽於天地之間時隱時現。簇簇的雪花在北風中吟嘯。
我取了鏟鍬,在院子的樓道口清理了一條小路。寧靜的小區在今天清晨更加沉寂,簌落的雪如花飄地……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送有誰來?遊絲軟係如飄蕾,落絮輕沾襲陽台。手執鏟鍬迴房處,歡喜滿胸難消除。純潔無瑕轉暖失,忍踏覆雪來複去……
曹雪芹的《紅樓夢》,勾起了我的沉思,漫天飛雪臨,又是一年歲尾,遠在異鄉飄泊的伊人,年關無奈返家難。
雪似撕碎的信箋紙片,隨風飛揚,如隱約迴旋飛在天際邊的雁,饃糊點點……
小時候的雪下得很大,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溜雪坡,滾雪球,蓋雪屋……
少時那時記憶裏下雪是快樂的,可以在土炕爐中烤紅薯,烤糍粑,可以吃銅吊鍋裏的那幾塊肉,還可以和同學在寒假中玩撲克,捕動物……
再大了,漂泊到了南方城市,雪是思憶中的童話。流浪到了東北,雪是草原的風景,雪是陰山下遊人馳騁的懷抱。
如今迴到了家鄉,又見到如此大雪,風景如詩意飄悠,大雪冰封的山水畫卷,大自然的筆墨丹青。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思緒卻又一次帶入我居住的小區、與鄰裏生活之間的點點滴滴……
208
濃厚的人情味——打罔工!
搬進縣城十年了,時有一種甘甜的觸感,午夜在夢裏情不自禁地從微笑中醒來……
城鎮化的發展,讓來自不同鄉鎮的農村人匯聚到現在居住的小區,互不認識的居民從此變成了日夜相伴的鄰居。夏天乖涼,冬季曬太陽,晚飯後散步,早晨上班,節假日踏春偶遇,大家在一起相處一段時間,便相互熟悉了。但各家有各自的工作,各家有各家的家事,相互之間便攀談起來,相互之間便多了一份了解。
淳樸厚道的莊稼人,生活雖然改變模式後,仍然傳承著和鄰睦族的傳統,相互間分擔著憂愁,分享著喜悅。今天我幫你抬移一下家具,明天我幫你帶買急需的生活用品。
在古老的言語之中曾這樣講述:“倘若你真心實意地對待我好,那麽我必然會以加倍的善意迴饋於你。”還有那一句“若鄰裏之間相處融洽友好,便應將其視作珍貴無比的寶物。”日常生活裏,眾多看似平凡無奇、微不足道的家務瑣碎之事,一旦觸及到你急切所需之處,著手去處理時竟也能夠變得遊刃有餘起來。如此這般,讓人內心毫無紛擾雜念,隻覺安穩踏實。就好像當你忙碌了一整天後迴到家中,發現鄰居已經幫你把門口的垃圾清理得幹幹淨淨;又或者當你生病臥床不起時,隔壁的大媽特意送來一碗熱氣騰騰且營養美味的雞湯。這些看似細微的舉動,卻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溫暖著心房。
熊河壪五代時為劉知遠封地沙陀國國都古城。
一九四九年前逢集開市。最早遺留的建築,是村後山大約在春秋時期烽燧台,毀於一九三八年十月份日寇的炮火之下,地基由夯土築建。
目前發現最早的墓葬是南北朝時期皇室墓遺跡,有雕刻十二生肖墓頂條石與小型墓磚為證。
最古老的樹為桂花樹,據考證為元末明初江西大遷徙時移民所植栽。樹齡約五百年。也是考證《八月桂花遍地開》的來源之樹。
最耀目的風景,光山縣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記載的古三台八景之一,“[沙窩(熊河)]夕照\"與山水關及沿河的堰潭山水奇景。
據明代嘉靖光山縣誌載,光山古八景之一的“五馬秋雲”,根據地理考證,存在於,淮南第一峰的馬崗嶺下、熊河村漢潢古道南側所屬山區。
最深得讚譽的風景是一排排扶貧搬遷安置新房。最受保護的動物有淮源(黃緣)閉殼龜(夾板龜),娃娃魚(大鯢),蠑螈等。最受保護的植物有刺楸,紅豆杉,香榧,野八角等。熊河村礦產豐富,非金屬有石英石,熒石,雲母,石灰岩,紅粘土等。金屬礦位於熊河後山烽燧台周圍及附近,含有錳,鉬,鐵,鋅,鎢,鉛,金,銀,銅等及稀有金屬。
熊河村將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整合旅遊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城鄉全域旅遊。熊河,將變成漢潢古道上現代古村落旅遊的一顆亮麗璀璨的明珠!
206
魏叔正式任命村支部書記之後,我感知他處事剛複自用之後,拒絕進入熊河村任何微信群聊。並且徹底與生活交際中無關聯的微信與電話,盡數刪除。所以我宣傳熊河村厚重文史及旅遊資源的文章,本村人無多少人知曉,而新縣的文化工作者及喜歡文字的領導、老師與文學愛好者,以及周邊縣域,有不少人知曉,我喜歡寫文章,宣傳家鄉熊河村。這樣,我也結交了許多文友。並擴展了視野,學習他們豐富的文字經驗。
而利佬升任村支部書記之後,他處事比曆任支部書記縝密。我早已習慣獨處,更不會參與村政群聊。如有事尋我,都是電話或微信單線聯係。而經過他的助力宣傳與推廣,熊河村村民,才逐漸發覺,我早已為本村旅遊文化,作文字宣傳與探尋。如此厚重的文史,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巨著,記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而那美麗的自然風光,恰似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展現出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魅力。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盡管擁有這般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村中那古村落的設計與建設,卻始終未能得到有效的落實。這就像是一座沉重無比的大山,悄無聲息地壓在了我的心頭上,讓人感到壓抑和無奈。我與利佬每一次提及此事,都仿佛能感受到那座無形之山,所帶來的沉甸甸的壓力,使得彼此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但我背負著如山般沉重的債務,每走一步都仿佛被無形的枷鎖,束縛住了雙腳,生計變得異常艱難。相對我的收入來說,那巨額的欠款,就像一片黑暗的烏雲,時刻籠罩在我的頭頂,讓我幾乎無法喘息。它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負擔,更是心靈上一座沉甸甸的大山,無時無刻不在壓迫著我的神經。
每當夜深人靜時,那些數字,便會如幽靈一般在我的腦海中遊蕩,讓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白天裏,我四處奔波勞碌,試圖尋找一絲解脫的曙光,但往往事與願違,疲憊和絕望、逐漸侵蝕著我的內心。這座大山似乎越來越重,快要將我徹底壓垮。
我想到了鄭州豹爺。
春節期間民工都迴鄉過年,每年工地都缺人守工地,我這是聽濤哥說的。
濤哥從海寧務工之後,被豹爺請去了為其工作,至今已五年了。
我去守工地,一、可以掙錢,二、可以減少開支,三、可以躲討債人的騷擾,四、可以有充足的時間考慮下一步的計劃,五、可以有一處靜心的文學創作空間。
但打電話與豹爺溝通了兩次,最後都無果而終。
我私下打電話告知濤哥,濤哥告知我,說小文曾在憨爺手下工作時,那年我在鄭州銷售羽絨服,拒絕與小文打牌,小文在豹爺麵前說我孤傲,看不起人。是“老王不愛一村人,一村人不愛老王”的貨色。看豹爺財大氣粗,想巴結他。豹爺思之再三,想到在鄭州我送其母親羽絨服,與相互聯係至皇朝大酒店喝酒的事,再加上我這五年與他少有聯係,更聽說我負債累累,便作罷了。
事與願違,我早已習以為常。
那個春節前二十天,潘武來與介紹人舅佬來尋我,此時確實已無錢還債。他們都氣鼓鼓地走了。
春節還差半個月。逐一打了我欠錢人的電話,告知他們那年我的狀況,來找尋我也無法拿到錢。
我想到了斌哥,想去鄭州,但思量其是入贅武春芳,也有諸多難處與不便,也打消了這個念頭。
又去尋弢爺,弢爺此時癡迷於玩牌。已輸了手中的大部分資產。但弢爺對我很仗義,那一天下午至夜晚,為我籌了一萬多元的小費。讓我安心陪父母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第二天,我去小吳的皮鞋店,買了兩雙合腳的皮鞋。快過年了,西裝、褲子等衣服自己會做,比商場買的還上檔次。但總需要一雙合腳的鞋,走親訪友時也顯得幹淨利索。
小吳依舊風韻猶存,四十一歲的年齡,保養的很到位。她是我認識其中的一名跑友,也是朝陽門租門麵房時的鄰居,問十月份參加中國登山協會、舉辦的羚銳杯半馬賽之後,再沒見到我,又在忙什麽好生意的。並告訴我、訂做鞋店的生意日漸凋零,她準備迴泗店老家開農家飯店。
“恭喜你發財哈,都忙著混日子唄”。我苦澀地笑了笑,就急忙離開了。
207
那年的年三十,孩子去了浙江,隻有我在熊河,陪著父母過節。上午貼對聯後,打掃衛生,準備食材,忙到下午時,年夜飯是嫂子來我家做的,父母很是高興。
吃過晚飯已是十七點三十分,夜幕早已降臨了,我穿上專門設計的防寒衣,把身體從頭到腳包裹的嚴嚴實實,騎摩托車又上了縣城。路上車輛很多,轎車堵車排起了長龍,而我的摩托車還占了優勢,沿途七十碼飛馳,三十公裏的路程,二十六分鍾便進入了新縣縣城。
我在縣城的家中,點亮了屋子裏所有的燈。然後又出門,來到小潢河邊,放了兩隻點蠟燭的紙船。一隻寫上歐陽妹的名字,另一隻寫上李婷雲與張睿的名字。願她們在天堂裏春節快樂。然後又在解放橋小潢河岸邊的小廣場,燒了一些冥幣,放了爆竹煙花。
一個人,沿著潢河岸邊散步,縣城的夜景極美,霓虹閃爍,燈火璀璨,爆竹聲聲。把節日裝扮的分外高調。
岸邊的霜風唿嘯,河中波浪滔滔,一會兒卷起千萬幅燦爛星空,一會兒又卷起萬家燈火,城在水中漾,水在城中飄。
煙花朵朵,星空點點,斯人已去兮。往事一幕幕……
(一)
不由猶憶江南夜,對月對星還對燈。相伴煙花忽懾夢,那年那影那紅綾。
(二)
與舊歲時今歲同,惟觀煙火滿城隆。誰人不眷迴鄉路?多少相思沉寂中。
獨自作吟了兩首詩,小潢河水依舊悄然東流,感歎著物是人非。
夜更冷了。
迴至家中時,打開電視,正在播放春節聯歡晚會。我放低了音量,又跟妻與兒子通了電話,互相問候了一番,兒子說在浙江過春節太安靜了,沒有一點過大年的氛圍。我笑著說孩子長大了。
那一年的年三十夜裏,心中五味雜陳,一個人用被子裹著,躺在客廳的沙發上,不知什麽時侯睡著了,醒來時,已是第二天早上八點鍾了,窗外飄起了雪花,電視正在播放著喜慶的新聞致辭。
我給弢爺、利佬等發完拜年的信息之後,從冰箱裏拿出了小區鄰居們為我包的水餃,煮了一大碗,吃完後不到十分鍾,妻打手機與孩子一起向我問好,然後問我做什麽好吃的,我便說了小區鄰居幫忙包的餃子。
雪花飄飄,潔白無瑕。雪是人間的天使。雪是瑞年的先兆。雪讓大地淨美。雪讓江川冰封。雪讓自然沉寂。 雪讓心靈靜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猶急春遲遲,雪花飾春色。梅綻枝朵朵,踏冰尋香來。雪紛紛,掩樓門,倚望梅呤韻。天將暮,花亂舞,片絮梨飄疏。
好多年沒有下這麽深的雪了。皚皚白雪,迷茫茫、雲霧繞,連綿的群山飄忽於天地之間時隱時現。簇簇的雪花在北風中吟嘯。
我取了鏟鍬,在院子的樓道口清理了一條小路。寧靜的小區在今天清晨更加沉寂,簌落的雪如花飄地……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送有誰來?遊絲軟係如飄蕾,落絮輕沾襲陽台。手執鏟鍬迴房處,歡喜滿胸難消除。純潔無瑕轉暖失,忍踏覆雪來複去……
曹雪芹的《紅樓夢》,勾起了我的沉思,漫天飛雪臨,又是一年歲尾,遠在異鄉飄泊的伊人,年關無奈返家難。
雪似撕碎的信箋紙片,隨風飛揚,如隱約迴旋飛在天際邊的雁,饃糊點點……
小時候的雪下得很大,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溜雪坡,滾雪球,蓋雪屋……
少時那時記憶裏下雪是快樂的,可以在土炕爐中烤紅薯,烤糍粑,可以吃銅吊鍋裏的那幾塊肉,還可以和同學在寒假中玩撲克,捕動物……
再大了,漂泊到了南方城市,雪是思憶中的童話。流浪到了東北,雪是草原的風景,雪是陰山下遊人馳騁的懷抱。
如今迴到了家鄉,又見到如此大雪,風景如詩意飄悠,大雪冰封的山水畫卷,大自然的筆墨丹青。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思緒卻又一次帶入我居住的小區、與鄰裏生活之間的點點滴滴……
208
濃厚的人情味——打罔工!
搬進縣城十年了,時有一種甘甜的觸感,午夜在夢裏情不自禁地從微笑中醒來……
城鎮化的發展,讓來自不同鄉鎮的農村人匯聚到現在居住的小區,互不認識的居民從此變成了日夜相伴的鄰居。夏天乖涼,冬季曬太陽,晚飯後散步,早晨上班,節假日踏春偶遇,大家在一起相處一段時間,便相互熟悉了。但各家有各自的工作,各家有各家的家事,相互之間便攀談起來,相互之間便多了一份了解。
淳樸厚道的莊稼人,生活雖然改變模式後,仍然傳承著和鄰睦族的傳統,相互間分擔著憂愁,分享著喜悅。今天我幫你抬移一下家具,明天我幫你帶買急需的生活用品。
在古老的言語之中曾這樣講述:“倘若你真心實意地對待我好,那麽我必然會以加倍的善意迴饋於你。”還有那一句“若鄰裏之間相處融洽友好,便應將其視作珍貴無比的寶物。”日常生活裏,眾多看似平凡無奇、微不足道的家務瑣碎之事,一旦觸及到你急切所需之處,著手去處理時竟也能夠變得遊刃有餘起來。如此這般,讓人內心毫無紛擾雜念,隻覺安穩踏實。就好像當你忙碌了一整天後迴到家中,發現鄰居已經幫你把門口的垃圾清理得幹幹淨淨;又或者當你生病臥床不起時,隔壁的大媽特意送來一碗熱氣騰騰且營養美味的雞湯。這些看似細微的舉動,卻如同冬日裏的暖陽,溫暖著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