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尋奇石有的抽象,有的具體,有的速寫,有的潑墨,有的素描,有的如國畫,有的象油畫,有的似地圖,有的似動植物的經絡,其形態多變,所表現的萬物好似繪出的圖畫一般,都在象與不象之中讓人神秘莫測,揣摸不定。圖案石就是在奇石的表麵,以平麵畫麵表現石情畫意。大自然以天然之筆將礦物質染浸在石上而形成的景物、人物、動物、靜物、建築物等社會之萬物,或以曲直線條表現,或以色塊構成,窮極變幻,手法各異,無奇不有,皆屬圖案石。紋理石由規則或不規則的紋理和線條組成的石塊。 辨別紋理石的優劣, 除石質優良外,主要看線條的構成,好的紋理石線條流暢、節奏明快,能形成一定的韻律,而且錯落有致,或層層疊起,分布均勻如梯田;或間隔性的排列,井然有序,形成各種圖案,可視為上品;若線條組成的圖案,而圖案又與石頭的造型相吻合,更是優中之精品。反之,線條雜亂無章,既構不成圖案,也不流暢,不能給人以美感者,則視為劣質品。肉型石,神州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賞石資源豐富,賞石文化源遠流長,據宋代《雲林石譜》記載奇石達17種,改革開放以來,《雲林石譜》所載奇石不斷被重新發現和開發,最為突出的是上饒地區的的玉山石和贛州地區的上猶石。除了老石種重新發現,新石種更不斷湧現,新開發的潦河石、章江石(南安石)和玉山石(三清石)、黃臘石中的黃龍玉。在黃龍玉當中,人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石種——肉形石,其豬肉的皮、肥瘦層次分明,色彩鮮豔,宛若一碗新鮮出爐的東坡肉,秀色可餐,形象逼真,為現代奇石愛好者所青睞。全國的奇石愛好者,目前對肉石尤為鍾愛,在十幾年的收藏過程中,對肉石的追求幾近癡迷,收藏有大量不同規格和造型的肉石。為讓大家一睹風采和提高對肉石的認識度。所以我對這些玩石的認知,今天才列舉出來。


    天然礦石,有的也很美麗,獨特,特別是寶石,網上都查得到,我就不再逐一介紹。


    十二屬相石是中國石文化中特有的紀念石。屬相之說與我國的幹支紀年有關,即幹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奇數與奇數相配、偶數與偶數相配,共配成60組,周而複始,循環使用,60年一大循環,12年一小循環。古代拿12種動物來配12地支,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


    文字石為比較獨特的一個石種晶臘石,其外形由石英晶體與臘石的結合,生成各種不同外形,主要色彩以黃白為主,黃色為臘石,白色為石英晶體。許多晶臘石外表都會呈現出流暢或飄逸的線條,組合成一幅幅象形圖案,其中不少為文字圖案,打破了人們禁錮已久的書法流派,而帶給大家的是一種超藝術美感。


    奇石分類——


    牡丹石——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石是天然形成的一種奇石,或白或粉綠的花朵隨意分散在黑色的大理石中,狀如牡丹,渾然天成,妙趣橫生。發現於河南洛陽,儲量稀少,富有觀賞性和收藏價值,而為人們所珍視。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品市場的興盛,這類奇石的市場價值也在提高。可做為節日禮品,收藏品,觀賞品,家庭、公司裝飾品,高檔裝修麵料等。


    清水石——產於桂林境內的漓江中,石形以小、巧、奇、美為主要特征;漓江包圍著整個桂林市,其江水清澈自然。 自古奇石‘生於山’,而‘成於水’;桂林在世界範圍內擁有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桂林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所以桂林的漓江清水石不僅‘奇’,‘美’是漓江石的天然標簽;最具代表的石種是近年來在漓江中發現的漓江“清水石”; 漓江清水石是一種在桂林漓江邊發現的地方特有石種,其石體上均勻以點狀形式遍布閃閃發光的微晶體,石體上的微晶體在光線的照射下能發出美輪美奐的''金色''或''鉑金''光芒,光芒含蓄不張揚,觀賞時如鑽石般閃耀又如夜空裏的滿天繁星般。此外,石表晶體非常纖細,需在放大鏡的幫助下才能觀察到,晶體大小在0.01--0.1毫米內,所以最佳觀賞的距離在距石1米左右;雖然漓江清水石形狀各異、顏色也多,但都具有下麵的特征:1、石體表麵遍布許多能發出金光的微細晶體;2、石皮具有多數石種不具有的表層''吸水''特性(稱為‘活氣’),石體在''吸水後''會呈現出與幹石完全不同的觀賞效果,吸水後的石體雖光芒被水覆蓋,但石體更顯細膩,柔美,似貴妃出浴。 由於漓江‘清水石’在燈光的照射下會發出璀璨的星光,而在白日觀察則不易發現,故此石難被人們所發現,正如一份石緣一樣“可遇不可求” ;由於此石的首次發現是在位於桂林象山區的漓江中,故被人們稱為漓江;此石種極其珍稀,具有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太湖石——狹義太湖石是指產於太湖地區的古生代碳酸鹽岩,經風化作用主要是岩溶作用形成千姿百態、剔透玲瓏的石頭。太湖石是中國園林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極高的觀賞價值,在北京、蘇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地都有太湖石裝點的園林。據白居易所著的《太湖石記》,說明至少在唐代太湖石已被廣泛開采利用.


    璧石——靈璧縣位於安徽省北部,古稱“零璧”,後因盛產“靈光閃爍,色如璧玉”的佳石,於宋代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更名為靈璧,其石亦稱靈璧石。“玉質金聲”,“金聲玉振”的靈璧磬石,早在3000年前的殷代,即成為當時重要的樂器――特磬。據宋·杜《雲林石譜》載:靈璧石“或成物狀盛成佛像,或成山巒峰崖,透空多孔,有婉轉之勢,可成雲氣,日月佛像或狀四時之景。


    九龍璧石——九龍璧玉石古又稱茶烘石、梅花石、華安玉,分布在福建漳州市一九龍江流域。係距今2.48億年古生代二疊紀的海相沉積岩,經距今1.63億年中生代侏羅紀陸相火山噴發變質而成條帶狀鈣矽角質岩,硬度在7.2至7.8度之間。經鑒定被權威的地質部命名為“九龍璧玉石”。而福建省梅花山脈汀江河名石“中國水墨石”為小型九龍壁玉石種,是奇石中的奇葩。


    泰山石——產於泰山山脈周邊的溪流山穀,其質地堅硬,基調沉穩、凝重、渾厚,多以滲透、半滲透的紋理畫麵而出現,以其美麗多變的紋理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樸、蒼勁、凝重的格調名揚海內外,直接還原了大自然景觀。其中用泰山石製作——泰山石敢當,價值不菲。


    英石——廣東英德地區岩溶地貌發育,英石實為裸露的石灰岩,經長時間的風化溶蝕作用而形成形態奇異、千姿百態的石體。英石園林與英石盆景是英石傳統開發的兩大拳頭產品,品種繁多的英石及其豐富的蘊藏量,已成為英德市的一棵巨大的搖錢樹。


    雨花石——產於雨花台組礫石層中具有觀賞價值的礫石統稱南京雨花石.南京雨花石五彩繽紛,造型奇特,晶瑩剔透,是一種令人喜愛的觀賞石。雨花石有質地美、形態美、色彩美、紋理美、呈像美、意境美六大特點,帶領人們進入如夢如幻如癡如醉的審美境界。 雨花石是觀賞石中的佼佼者,亦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有很長的研究曆史,為曆代的名流貴族所喜愛。


    三峽石——長江三峽既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藝術宮.三峽石石源來自該區古老的前震旦係變質岩、沉積岩和前寒武紀侵入的花崗岩。三峽石奇形怪狀,抽象奇巧,或狀人類物,惟妙惟肖;或色澤豔麗,自成畫卷;或金光閃閃,令人目眩;或花紋交叉,成為文字形狀。


    黃河石——黃河地域遼闊,地質條件複雜多變,形成了種類繁多的黃河奇石,在黃河的洛陽段,聚集形成了眾多的河床卵石與卵石灘,卵石大小不一,顏色多樣,其中以“日月星辰石”最為名貴,其色彩豔麗,並呈圓形點狀圖案,渦紋線條、酷似日月星辰,是難得的奇石珍品。


    菊花石——由於石頭中有似菊花形態的放射狀礦物而得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開發曆史。菊花石由花蕊和花瓣兩部分組成,花蕊為晶粒狀集合體,花瓣為長短不等的斜方柱狀天青石集合體,花瓣以花蕊為中心,向三度空間作放射狀排列,組成以菊花狀為主的各種形態的花朵。菊花石屬碳酸鹽岩,硬度一般較小,除依石玩外,還雕琢成工藝品,深受愛石者的歡迎。


    紅河石——紅水河是廣西著名的灘多流急大河之一,具有良好的奇石產生環境。紅河奇石提供品種豐富的觀賞石資源,柳州、南寧、桂林是紅河石的主要集散地,“柳州石玩天下奇”聲譽鵲起。 紅河石得益於獨具一格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創造的形象美、色彩美,含蓄美,使其身價百倍,為國內外愛石者所爭購。紅河石多以產地定名,天峨石、都安石、合山石、來賓石等,都是紅河石的石源。


    風淩石——在中國內蒙、青海、新疆等省區的戈壁荒漠區,風蝕作用發育,地麵流沙的旋磨把沙漠中的大石子磨光成帶有獨特外形的風棱石,以硬度大、均質的矽質岩為主,顏色五彩繽紛。風淩石一般歸屬造型石類,因風蝕作用,大多數棱角明顯,嶙峋崢嶸,鋒芒畢露。


    大理石——雲南大理出產的五彩石和紋理石,有的如崇山峻嶺,瀑布江河,氣勢磅石礴,有的像田園村莊,古樹修竹,幽遠寧靜;還有的似朝霞暮靄,風花雪月,絢麗多彩。品質堅韌,表麵光亮潤澤,永不衰敗,被譽為“國寶”。常見的大理石大多已鋸斷;磨琢成建築材料,或做裝飾的屏風,器具、文玩等。在天然大理石開采出後,隻要對斷麵和鋸截角度恰當選擇,再經加工琢磨,石麵上顯出的花紋常具有中國山水畫特色,雲山霧繞,變幻無窮,極具觀賞價值。


    水晶石——水晶觀賞石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水晶礦物和稍加打磨的包裹體水晶。因形象逼真,賦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得愛石朋友的喜愛。水晶觀賞石分三類:1晶族類:天然水晶在最初形成的時候的形狀,無需任何加工修飾就具有觀賞性;2晶洞類:水晶洞包括紫晶洞和聚寶盆兩大類,一般內部含有石英晶體或玉髓沉積;3包裹體類:天然水晶自然形成後晶體內包含的物質,這些物質必須是包裹在水晶晶體內,外表經過人工拋光,展現出晶體內部包含的礦物與某種畫麵相似,自然風光、人物、動物等等。


    在這裏,還有許多名石,舉不勝舉。


    奇石的評判特征,主要由——


    1皺:皺紋,是賞石在成型初期因自然收縮或經自然水流、風沙衝刷而形成的一凹一凸的條紋。


    2漏:賞石有孔或縫,使水或其他物體能滴入、透出或掉出。


    3瘦:跟胖或肥相對,是指賞石的形體或某一部分窄小或單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往事莫迴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道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道刀客並收藏往事莫迴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