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造新車四輪終現世 頂風雪幼童出遠門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作者:心慈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家的程大少等大人們搬完了東西,這才問起打造馬車的事。
程大龍幾人說以前也常幫富戶打馬車,這個他們熟,幾天就可以打好。
程大少問了馬車的樣式後,很是不滿意:“大爺您們打造的這馬車,結構太簡單,那碼就要承擔重力,又要承擔拉力,馬匹負重太大,拉不了多少東西,不好,您們明天先準備材料,我重新設計一種新式的馬車,明天下午你們過來,我畫出圖紙和您們細說您們就能看明白。”
程大龍幾人聽說自己打造的馬車很簡陋,不實用,心裏有些不服氣,紛紛爭辯:“風哥兒,俺們看到過的馬車多了去了,普通百姓用的,大戶人家用的,官老爺用的不都是那個樣,也就是車棚好看一點,華貴一點其他的沒什麽不同的,難不成你還能搞出其他樣式的馬車來?”
程風嗬嗬的一笑:“你們打造的那種兩輪馬車,馬與車之間是硬聯結,兩個車轅就壓在馬背上,那坐在馬車上的人或貨物稍微朝前一點或者朝後一點,那馬的承重就完全不同,貨物稍微朝後一點,那馬就可能被車轅吊起來,使馬的四條腿不能牢牢的抓住地麵,虛浮的四條腿便會使不上勁。如果貨物稍微朝前一點,大半個貨物的重量都會壓在馬的身上,那馬奔跑起來就會非常的困難,從而使馬的耐久力和奔跑速度都會大幅度的下降。
而我設計的這個馬車,馬與車之間是軟聯結,不管你裝多少貨物都隻是壓在馬車上,承受重量的隻是馬車的四個輪子。重量不會作用在馬背上,拉車的馬隻需要把力量用在四條腿上,用力向前拉就行。而且馬在奔跑過程中上下起伏的身體,也不會對馬車產生上下運動的作用力,馬車更加的平穩,坐起來更舒適。”
“依照風哥兒的說法,這種馬車肯定比俺們現在用的這種兩輪馬車好。俺們真的很想見識見識,風哥兒趕緊把這圖紙畫出來,俺們也打一輛來體驗體驗是不是真的那麽舒服。”
“這事情必須得加快,不說你們著急,我也很著急了。我明天就會把這個設計圖紙拿出來,讓你們抓緊打造。要不然我隻有寶馬沒有車,那我這寶馬車不就隻有發動機沒有車身,隻有發動機的車隻能叫寶馬,不能叫寶馬車,想想我心裏就不得勁。”程風也是迫不及待的表達了自己對早一點打造出新式馬車的迫切希望。
雖然大家聽不懂什麽是發動機,但風哥兒說出來的話聽不懂才是正常的,聽懂了反而不正常。所以也沒有人去深究什麽是什麽。對於自己聽不懂的內容,大家隻是嗬嗬一笑,表示了對這種新言新語的理解。
雖然天色還早,但程王氏也不可能讓大家各自迴家去吃飯。大家都幫了自家的忙,必須的招待還是要有的。程二虎請大家在堂屋裏坐著喝茶聊天,程王氏早早的做了頓豐盛的晚飯,請大家吃過晚飯後各自散去。
等到家裏的客人全部散去,已經吃飽喝足的程風想著自己的大四輪馬車,看了看西邊離落山還很遠的太陽。趁著天還沒黑,程大少拿出紙和筆,趴在搖搖欲墜的飯桌上奮筆疾書,很快就畫了一輛帶箱的四輪馬車圖樣及主要零部件分解圖紙。
等到圖紙畫好,天己經開始慢慢的黑了下來。等到老姐陳大妮迴到家吃飯的時候,跟著大人跑來跑去,跑了一天的程風,早已睡意上頭,哈欠連天,被老娘抱進被窩蜷縮在懷裏就昏昏睡去。
等到兒子已經睡熟,程二虎這才出門安頓馬兒,又喂飽了黑豆,添加好草料,把那牛圈房的門窗都關了個嚴實後,一家人收拾收拾,全都鑽進了被窩,早早的就休息了。
第二天大早,程風跟著程大妮去鹽場轉了一圈,參加完集體跑步運動後檢查了兔子和豬羊的情況,跟著上了一節識字課後就讓王趙氏送自己迴了家。
迴到家裏,隻有老娘親陪著自己,吃過午飯,程王氏喂好牛馬就背著程風拿上圖紙去了磚廠。
磚廠的烘烤房很是暖和,整個青山堡沒有比在烘烤房更舒適的地方了。堡子裏不用讀書的大小男人們沒事都喜歡待在這裏,一邊把烘幹的木料分解成板材,一邊還可以在這裏插科打混,聊天侃大山。這幾個月備製的的磚坯也燒了一小半。可能不等冬季過去這裏的磚坯都會燒製完。所以烘烤房的空間也比較的寬敞,十七八個人待在這烘烤房裏,一點壓力都沒有。
娘倆來到烘烤房,十幾個男人正在解著木料,為打造馬車做前期的準備,烘烤房裏正在烘烤幹燥的木料也是不少,滿滿的占了小半個烘烤房的空間。
大半個冬天都沒有辦法在外麵製造土坯。入冬前加工好的磚坯一點點的運出去煆燒,烘烤房裏的空間也一點點的被騰了出來。騰出來的空間一時也沒有新的土坯磚填充進去,大家就去山上殺了很多的樹放進烘烤房裏來烘幹。這一個多月新添的木材也很多,等到開春後,全青山堡的人家蓋房子用的房梁、門窗以及家具的木材都有了。
程王氏剛把背上的程風放下,程大少還沒有來得及說話,程大龍、石老爺子幾人都圍過來接過程風手裏的圖紙打開觀看。雖說圖紙上畫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三視圖,平麵圖,分解圖全都有,可惜一群文盲,能看懂圖紙的人沒有一個,十幾號人圍著圖紙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一個個還裝模作樣的在那搖頭晃腦故作高深,其實全看了一個寂寞。
看這圍著圖紙看的這群人的眼神,就能看出那眼神裏透露出來的全是螺旋紋,明顯的一個看懂的都沒有。唉,沒文化真可怕,沒辦法,程風隻好指著圖紙一點一點的解釋,一處一處的分析說明,直說的是唾沫子橫飛,最後是口幹舌燥,眼冒金星。
翻來覆去的不知解釋了多少遍,連程風自己都已經說不清楚次數。感覺到自己都已經從鬥轉星移說到了地老天荒,就在程風覺得自己快要完蛋了的時候,大家終於搞明白了:“俺說俺咋就看不明白,原來這四個輪子馬車的圖,是可以從正麵看,從側麵看,從上麵看的。虧得風哥兒這麽一解釋,俺總算是看明白了,放心把俺們能做出來。”
看見大家都點頭表示聽明白了,程風還是不太放心,又讓大家把自己所描述的是東西全部都清楚的描述了一遍,這才放心:“那就謝謝各位叔伯爺爺辛苦。大家先按圖紙把各個部件打造出來,等總裝的時候我再來指導。”
“風哥兒,啥是總裝?”有人提出了疑問,雖然他們也做過不少的木工活,也幫別人打過車,可這總裝一詞還是第一次聽說。
“總裝就是把大家提前打造好的各種零配件安裝在一起,使其成為一輛完整的可使用的車,就叫總裝。”程風有些頭大,這馬車打造出來到底會是什麽樣,隻能等見到成品再說。畢竟一種全新的東西是需要這些木匠師傅們慢慢的積累經驗才能做到更好,不可能一次就能完美的。
迴到家裏等馬車的幾天,程風把過剩的精力全都放在了那些準備裝舍利子的盒子上。那些普通盒子的中間隔板被一個個的取出來,在隔板上鋪上一層厚厚的棉花,又用上好的棉布把那棉花包裹起來。
把盒子的底、蓋全部都用棉花墊子包裹好,這才把那十三棵燒得最為普通的舍利裝進盒子蓋好。看著這十三個裝著舍利的盒子,程風心裏暗自的高興。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這不是全都有了。
隻是家裏沒有上好的綢緞,那些需要賣出去的盒子,暫時不能改裝。隻能等到去縣城之後再買綢緞來包裝一下才可以用。
本來冬天大家都無所事事,再加上程風新設計的新式馬車,也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奇,所以幫忙打造馬車的人特別的多。果然是因為人多力量大的緣故,隻是過了短短的四天,一輛全新款式馬車的所有零配件全部製作出來。
充滿著對新式馬車的各種好奇,早早的人們就來到了程家,還在睡夢中沒有睡醒過來的程風,就這樣被大家用小棉被包著抱到了烘烤房。在程大設計師的精心指導下,大家搬出各種配件開始組裝。
因為是第一次打造這種新式的馬車,大家都沒有實際的經驗,所以組裝起來非常的麻煩,各種零件的安裝時常出錯,修修改改的花了大半天,一輛全新的四輪馬車底盤總算是組裝完成。
看著四平八穩停放在地上的四輪馬車,所有的人都興奮不已,一個個的都在那裏品頭論足:“果然四個輪子的馬車就是平穩,這不用馬也能平穩的放在地上。”
“果然像風哥兒說的那樣,這樣的馬車不需要架在馬背上,馬隻需要向前拉就行,沒有承重,這樣的馬力要省很多的,沒有車轅架在馬背上,任憑馬怎麽跳動起伏也不會影響馬車的平穩。風哥兒的小腦瓜子果然是非常的好用,這樣的馬車都畫得出來。”
“風哥兒的腦瓜子肯定是好用的,要不然神仙也不會收他做徒弟。咱們堡裏這麽多的人,除了風哥兒,誰見過神仙長啥樣。”
“鄧老弟說的對,這樣的馬車肯定是神仙乘坐的,風哥兒看到了所以才畫得出來。”
“是及,是及,應該就是這樣的。”
一群人圍著輛馬車嘰嘰喳喳的說了半天,說來說去的除了風哥兒腦瓜子好用就是峰哥的腦瓜子好用,也說不出一個別的來。
可說的再多,最後還是要各自的親身體驗一下這馬車到底有什麽妙用。
本來想用馬具套上試一試的,可惜這是新式的馬車,原來買的馬車用具都找不到可以裝的地方,十乘十新的新皮馬具根本就用不上,一次沒用過就成了廢物。隻能根據現在新馬車的要求,重新做了改動後才可以用。
用不上馬,那就拴上繩子,用人來拉著空車順著堡子裏的路轉了幾圈。這樣的馬車果然是省力的,兩個人拉著空車圍著堡子裏的路轉了十幾圈,果然是一點壓力都沒有。又坐上十幾來個人,兩個人拉著走了一圈,沒用到多大能力就能輕鬆拿走。
又滿滿的裝了一馬車的紅磚,一車裝的數量估計比老式的馬車多了一倍還多。隻用了5個人拉車,還是輕鬆的把一馬車紅磚拉到了程家。果然是能省很多的力氣,而且拉的更多。這比一般的兩輪馬車可強的太多。而且還發現這雙條幅寬輪轂的車輪,在地上壓出來的車轍比一般的兩輪馬車車轍淺了很多。拉得比兩輪馬車多,車轍還比兩輪馬車淺。這說明四輪馬車比兩輪馬車更不容易被陷在泥土裏。
其實這並不是四輪馬車比兩輪馬車的輪子優秀,而是因為著四輪馬車被程風有意的把輪轂加寬了三倍的結果。也因為輪轂是加快了三倍的,所以馬車的條幅也是雙的。
在大家都覺得這馬車非常的優秀,拉的又多還省力的時候,他們口中誇獎的腦瓜子特好用的風哥兒,在看了馬車的性能之後卻淡淡的歎了口氣,無比惋惜的來了一句:“還行吧,勉強能用用。好在現在需要的不是那種快速馬車,隻要不是跑得很快,這馬車還是勉強能用的,先將就著用吧,等以後有條件了把轉向軸承和輪轂軸承做出來加進去就好用了。”
“都這樣好用的馬車了,風哥兒還在不滿意?那風哥兒心目中的馬車到底應該是個什麽樣的?風哥兒能說的更具體一點嗎?俺們也好根據你的描述進行改進。”雖然大家都覺得這馬車很不錯,但看風哥兒那嫌棄的口氣,這馬車必定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樣可以了,先將就用著吧,其他的現在條件也不成熟,想改也改不了。剩下的就是把車箱做出來再出刹車木裝上就行了,大家辛苦,謝謝各位叔伯們。\"程風非常禮貌的對著大家行禮。
又過了三天,一輛從中間開門的四輪馬車拉到了程家院子裏,堡裏的男女老少都來到程家看這新式的馬車。
這新式的馬車果然不是一般的霸氣,還沒有套上寶馬,就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車長二丈二尺,寬六尺,軸高二尺。中間雙開門的車箱高六尺,寬六尺,長二丈。全車總高超過八尺。前後兩大通窗,左右各有四道車窗。前後左右都顯出這與生俱來的不凡。
村子本來就很偏遠,很多人都沒坐過兩輪馬車,更別說是四輪的了。第1次看到這如同房子一樣的馬車,全都震驚不已。
一村的男女老少都圍在程家院子裏,如同看驚世珍寶一般的看著幾個人幫這奇怪的馬車安裝馬具。因為是四輪馬車,買來的馬具並不合用,大家根據新馬車的基本條件做了修改,但似乎還是不太合用,這會兒都圍在那裏都在邊比畫邊改進。
程風也讓老娘親丈量了馬車內部的尺寸,做各種墊子和能鋪滿車箱的棉被,車廂裏有三排帶靠背的座椅可以輕鬆的乘坐12個人加上趕馬車的地方可以坐四人。所以這輛馬車能輕鬆的坐下十六個人。而且三個座位的靠背都能夠放平,鋪上棉被就是床,這也算是古代版的房車了。
又是忙了一個上午,馬具終於改裝好。於是一堡的人換著坐上馬車試乘試駕。馬車在去衛所的官道上來來迴迴跑了幾十個來迴,馬車基本上還是可以的。主要是馬兒不用承擔馬車的重量,隻須要有足夠的拉力就行,節省了很多的馬力。但是即便是如此,這來迴幾十次的路程,雖然沒讓馬兒奔跑,隻是慢慢的行走,也把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馬累得個半死了,心疼得個程二虎當天就多喂了半盆黑豆補補膘。
坐了半天的馬車,村裏的老少都心滿意足迴家做飯去了。程風這才叫上程大龍等十三家的主事人,把那十三個盒子拿了出來,“各位叔伯哥哥們,我這裏有十三個盒子,盒子裏裝的是舍利珠,13顆珠子樣式各異,不過價值都差不多,每戶拿一個盒子,這也是我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希望大家不要嫌棄。至於盒子裏裝的是什麽樣的就看各位的運氣。各位叔伯哥哥們可有意見?”
聽見要分琉璃珠,大家都沒意見,各自假裝客氣了幾句後,一家拿了一個盒子,見大家都沒有當麵打開看,程風心情甚慰。
分了盒子,大家這才商量去文登縣城的時間和人員。同行人員安排好後,程大龍先去衛城問問有沒有商隊要去縣城的,如果有商隊最好,人多一起去要安全很多。
安排好各項事宜,要去縣城的五人各自迴家準備兵器裝備。程風也要重新開窯準備在燒製幾件物品,程二虎隻得加緊研磨石英砂,兩父子研磨了半個晚上一個上午,這才研磨得石英粉三十多斤,總算是可以把翻沙箱裝滿了。
把研磨的的石英砂粉加水至可以捏成團不散後,程風拿出一個小木碗,父子倆反反複複的試製了幾十次的碗模,再一次次的製模失敗中累個半死之時,總算是在最後幾次都連續製模成功,終於掌握了製作碗模的流程。
傍晚的時候,程大龍迴來了,說是後天集市後衛城裏有幾家商戶要一起去縣城采購年貨,到時可以一起去,也就是還有兩天準備時間。
第二天天剛亮,程王氏早早的起來做了鍋海鮮粥,一家人喝了粥,程大妮去了鹽場學習。程風跟著母親,程二虎抬著沙模箱子,程王氏挑著對木桶,木桶裏放著一大包鉛丹、一把木秤。一家人來到饅頭窯處,程王氏開始朝窯爐裏添加焦炭。並把鼓風機處的加溫爐點燃,開始給窯爐裏鼓進熱風。
程二虎挑上木桶去海邊挑了兩小桶石英砂迴來,把石英砂裝進大坩堝裏放入窯裏燒了幾分鍾的樣子,拿出坩堝抖了抖,看看坩堝裏的砂石己經完全幹透。
程風讓老爹提著秤,定好秤砣位置,先稱了半斤石英砂倒入小坩堝中,又稱了二兩四錢鉛丹倒入小坩堝,把坩堝裏的原料攪拌均勻後蓋上蓋子,扒開窯爐裏的焦煤把小坩鍋放在了焦煤的中間,重新用焦炭把小坩堝蓋好,關上窯門,開始用力的鼓風。隨著窯溫的增高,大約半小時左右,程風讓老娘打開觀察口,把自己抱到觀察口處看了看,窯裏的坩堝己經被燒得發出白色的光。
程風趕緊的讓老娘換下鼓風的程二虎,程二虎打開窯門,用鐵鉗子,把坩堝夾出了窯爐,程風用小鉗子夾住蓋子打開看了一下,坩堝裏的石英己經是液態,心裏了然:“老爹,先輕輕的搖晃坩堝,讓坩堝裏的液體先轉動一會,再試著往模具裏倒入,要慢慢的倒,不能快,也不能太慢,小心點,注意安全,這液體的溫度是超級高的。”
程二虎按照兒子的指示輕輕的搖晃了幾下坩堝,可能是怕坩鍋裏的液體飛濺出來,沒敢怎麽使勁。這被輕度搖晃了一把的玻璃液體一點點的倒入模具,很快模具倒滿,程風讓老爹把剩下的都倒在模具表麵的空白處,清空了坩堝。大約等了兩三分鍾,程風讓老爹打開模具的上層,看了看碗底那高出來的玻璃嘴,用剪刀剪平,又用剪刀修了修邊口,就等著玻璃降溫。
又過了五、六分鍾的樣子,玻璃己經不紅,但溫度還是很高,程風讓老爹用火鉗把玻璃碗從人模具裏夾了出來,完全暴露在外麵的玻璃很快冷卻下來,等到那碗不在燙手,程二虎先拿起來試了試,看表情內心很是急動,程王氏也過來接過碗看,嘴裏還說著:“好好看的琉璃碗。”
程風等父母都開心過後才接過碗來細看。父母親四支手還放在那碗下麵,看樣子是準備好萬一程風手滑時好接住碗。
程風仔細的看了看,這碗質量不行啊。別說裏麵大大小小的氣泡看著比馬蜂窩的密度還高,玻璃內部的氣泡緊密度就像用大量芝麻做填充物加工成的果凍一樣。而且這玻璃的色澤也不好,透明度不是很高,還返射著淡淡的暗藍色光芒。
春風看著這,半透明的玻璃碗直搖頭,鉛玻璃就是鉛玻璃,雖然溫度降了,可透明度也下降得利害,如果不是燒製的原材料,是最好的石英砂,可能透明度比這個還要差很多。
可這也不對呀,就算是鉛玻璃,最多就是透明度差一點,也不可能有這麽多的氣泡。這問題到底出在哪裏?難道是老爹的問題,讓它搖晃坩堝他沒有搖晃?還是隻是輕輕的搖晃了一下?真的要命,那一會兒自己好像走神了,沒有注意觀察老爹的操作。
唉,算了,氣泡就氣泡,先將就著吧,氣泡現在也懶得管他,程風暗想:“現在先搞幾套出來換個幾百兩銀子招人才是正經,一次就搞完美以後就不太好辦了。”
程二虎和程王氏看見兒子看著琉璃碗直搖頭,心裏好奇:“小啊,這麽好的琉璃碗你還不滿意,直搖頭幹嘛?心別太高,這己經值很多錢了你還嫌棄。”
程風笑笑:“也不是嫌棄,就是看到這碗氣泡實在是太多,按理說我們應該做得更好的才是。不過我們這也是第一次做,先這樣吧,這些隻是想賣到縣是去,就算質量不太好,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等咱家有人手賣到濟南甚至京城裏去時,必須要把這氣泡清理幹淨,隻有沒有一點點氣泡的,全透明的琉璃碗,才能賣到一個好的價錢。”
“這氣泡還能清理?那咱們下麵做的要不要清理一下。”父母很急動。
“現在不用,我們現在沒辦法賣到大城市去,隻是縣城的給不了高價。還是等以後我們有了自家的人手時重新建個坩堝窯再改進。我們這兩天先做個幾套出來,反正隻要做的時候你們多搖一搖,把琉璃液體搖勻一點,氣泡就會少很多。”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程二虎重新把原料稱好,一次放入兩個坩堝開始煆燒。然後又用木碗和琉璃碗重新做了兩個碗的模具。這迴是程二虎和程王氏各管一個坩堝,程風自己也把注意力放在了坩鍋之上,不敢再分神。
果然發現自家老爹搖坩鍋搖得很懶,隻是輕輕的晃了兩下就想模具裏倒。程風隻好直接指揮:“多搖幾下,多搖幾下,不要停,搖的力度稍微大一點。”就不讓他停,讓他多搖多搖多搖,果然這迴用力多搖了十幾下,這次倒出來的兩個碗,果然是氣泡少了很多,沒有再像第一個碗那樣氣泡多的可怕。
程風指著兩個氣泡多少完全不一樣的碗,對著自己的老爹說:“你看,你看,這兩個碗有什麽不一樣?”
程二虎拿著兩個碗看了半天,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沒什麽不一樣啊,兩個都是琉璃碗,兩個都很漂亮。”
程王氏也接過兩個碗來前後左右的看了看:“這兩碗都挺好的呀,都挺好看的,又沒個豁口,又沒個裂縫的。就是看著氣泡不一樣,一個多一個少。”
“老爹聽見沒有,我娘都看出來了,這兩碗一個氣泡多一個氣泡,質量上完全不一樣,第一個碗你肯定是偷懶了,沒有好好的搖,不然哪來這麽多的氣泡。”
程二虎嘿嘿嘿的笑著撓撓自己那有些雜亂的發髻:“兒子這麽一說果然是不一樣,看來還是得多搖,多搖可以減少氣泡,這迴可是學到了。”
“那也不能一直搖,瑤的時間和力度要把握好,搖的太過玻璃液體也就會因為冷卻凝固,到時候就沒辦法進行模具澆築了。”
“這個省的這個省的,這迴俺是知道了。下次一定按照兒子的要求,把握好搖的次數和力度,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對於在自己兒子麵前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對程二虎來說好像也沒什麽壓力。
操作規程的規則得到了解決,一家人又開始繼續自己的工作。一天下來用光了兩桶石英砂,一共燒得琉璃碗二十七個,天就快黑了。
程二虎又挑了一擔砂倒入大坩堝裏放在窯洞口烘烤,為明天的燒製做準備。一家人收拾收拾後把二十七個碗裝進木桶裏挑迴了家,
當天晚上,程風又讓程二虎去,撿了幾塊石灰石迴家,一家人花了半晚才把石灰石研磨成了粉。第二天程風又帶了石灰石粉,鉛丹,密陀僧、硼砂、食鹽,開始了新的一輪琉璃碗的燒製。這次程風有了更多的經驗,開始在石英溶解之後加入石灰石、密陀僧、硼砂和食鹽,這次的玻璃液就清澈多了,流體性能也更好。一天下來,燒出三十二個碗裏竟然有九個是沒有一點氣泡的。其它的二十三個也比昨天的氣泡少了大半,隻有極少的幾處有氣泡還很小。
當晚,程風把九個沒有氣泡的拿了八個單獨包裝好,剩下的五十個碗裏,挑出了48個比較好的也包裝出六套。
程風本來想按十個一套的,隻是沒有氣泡的隻有九個,總不能一套九個吧,湊不齊十個,隻能按八個來配套了。這樣總算有了七套碗,去縣城賣東西不在單調了。
天還沒亮,程王氏就起床把早飯做好。又把包裝好的七套琉璃碗用一床舊棉被包好放進馬車儲物倉裏。又把單獨分撿出來的五盒品相一般的舍利以及新做的小棉被和程風的新棉衣棉褲等放好。
最後把新做的棉墊子安放在馬車上,又裝了一大袋黑豆放進馬車,這才去牛圈裏把馬兒喂了飽飽的一頓黑豆餐。
這馬來到程家這十來天時間,天天黑豆管飽,早己經精神抖擻,身上也長了不少的膘,不在是那瘦骨嶙峋半死不活的樣子。
天剛閑魚肚白,程二虎就起來穿上了那一身很久沒有穿過的鴛鴦戰襖,腰間掛好腰刀,收拾幹淨後去吃早飯。
程王氏這才把程風抱起床,把了尿,洗了臉,把一身厚厚的全新的蘭底白花小棉襖穿戴好,戴上虎頭帽,穿上繡花虎頭鞋。又用小棉被把小人兒包包好,等程二虎吃完,牽出馬兒套好馬車,這才把程風抱進馬車放在,鋪著厚厚棉被的後排座椅上,又用小棉被蓋上,把多出來的小棉被折迴來裹在身上,小小的程風又被厚厚的包裹了一層。
在程王氏的千叮嚀萬囑咐中,程二虎揣好媳婦給的家裏最後的110兩銀子加兩串銅錢和兩個為程風準備的熱乎乎的煮雞蛋。趕著馬車去了曬穀場。
馬車剛到曬穀場,程大龍,石老爺子,馮二寶,薑二狗,薑狗剩五人也陸陸續續的趕了過來。
大家上了馬車,見程風還沒睡醒。都很小心的各自坐穩,手裏的武器也是輕輕的放好。程二虎趕著馬車直奔成山衛城而去。
等到程風從睡夢中醒來,馬車早己經同商戶的車隊匯合離開了成山衛,這都跑出去二、三十裏遠,快到埠柳鎮了。
看見程風醒來,程大龍趕緊的把程風從棉被裏抱出來,看著程風那紅撲撲的小臉,程大龍也不敢把他直接抱到馬車外去把尿,又怕他尿在褲子裏,隻得輕輕的問一下:“風哥兒要不要尿尿?”
程風揉著惺惺睡眼,迷迷糊糊中迴了一句:“要尿尿。”
程大龍沒法,隻好起身打開馬車門,好在這新式馬車的門開在中間,相對老式馬車更好操作一些,在加上程風雖然穿的很厚,可還是穿的開襠褲,隻是屁股後麵圍著一塊厚厚的圍兜。把尿不用脫褲子,這讓程大龍安心不少。
“二虎趕慢一點,風哥兒要尿尿。”程大龍對外麵趕車的程二虎提醒到。
程二虎聞言,把馬車放慢了些。程大龍這才叫身邊的薑二狗和薑狗剩拉著自己的衣服,怕不小心馬上顛簸,把自己和程風都顛出馬車外,等兩人牢牢的把自己拉穩,程大龍才放心的把程風抱到門邊,也不敢太靠外,急急的把完尿,轉身把程風遞給後麵的馮二寶,這才放心的迴身關好車門。
終於等程大龍把車門關好,程二虎從懷裏掏出兩個雞蛋,打開前麵的窗戶遞了進來:“大哥,把這兩蛋給風哥兒,他還沒吃早飯。”
程大龍接過雞蛋,把蛋殼剝了遞給程風。
半睡半醒中的程風,接過兩個雞蛋下肚,可能是因為肚子裏有了一點東西,本來無精打采的一個人立馬精神煥發,滿血複活了。
活過來的程風打開車尾的窗簾看了看後麵的馬車,後麵的馬車好像都是私家馬車,程風數了一下五輛。
又打開前窗看了看,前麵有馬車二十多輛,兩邊還有十幾個騎馬的,都帶著武器,一看就知道是護衛之類。
看著這麽多人,程風安心多了。迴頭坐迴位置,充滿全身的活力,無處安放,程大少爺打開話嘮模式,開始問東問西,那是滔滔不絕。
“大爺,這條道您走過幾迴?“
“大爺,這條道可有響馬?”
“大爺這山上有沒有老虎?”
“大爺,那些騎馬的是護院還是鏢師?”
“大爺…?”
“大爺…?”
“大爺…?”
……。
程大龍就這樣在程風的十萬個為什麽中來到埠柳鎮。車隊進入鎮子來到一家大車店前,車隊的管事大聲吆喝著讓大家在這裏休息一個時辰,各家各戶管好自己的人手和貨物,有什麽閃失車隊概不負責之類的後。就帶著手下進店吃飯去了。
車隊一停,程風家的馬車就慢慢的圍上了人,大家都對這奇怪的馬車指指點點。
程二虎很是不放心,幾個人商量一下,幾人分兩批去吃飯,於是石老爺子,馮二寶,石狗剩三人留下,石老爺子找店小二要了清水,又拿黑豆把馬喂喂飽。
程二虎這才抱著程風,陪同程大龍,薑二狗兩人一起也進了大車店。三人隨便點了幾樣小菜吃了些,程大龍就抱著程風同薑二狗一起迴到馬車旁換石老爺子三人。
很快一個時辰過去,車隊重新上路,這迴是程二虎迴到了車廂裏,換成了由程大龍趕馬車。一路平安無事,隻是離開埠柳鎮十多裏地時,車隊停了一下,程風聽見外麵趕車的程大龍對車裏說了句:“小心有情況。”就見幾個大人都拿起了武器,一付戒備的樣子朝外看。
程風撩開車窗簾看了看外麵,大約離官道兩三百米的地方立著十五六個人,騎著馬,拿著刀。就這樣遠遠的看著。程風懷疑那是想劫道的。不過車隊隻停頓了一下又繼續出發,程風看那十幾個人也沒動,隻是靜靜的看著車隊離開,沒有一點想動手好意思。
程風忍不住問老爹:“那些人是響馬嗎?”
“可能是吧,也可能不是,誰知道呢。”程二虎搖搖頭。
“這才離城多遠,這就有響馬,他們不怕衛所的兵嗎?”程風很好奇,也想證實一下自己心裏所想。
“衛所兵那敢得罪響馬,他看他們都是騎兵,衛所兵別說是馬,有很多手裏刀都沒有,別說打仗,飯都吃不飽,那有力氣打仗。”
”也對,我們不也一樣差點餓死。”程風想起自己還不會說話的兩年,天天吃不飽,自己長啥樣不知道,可一看姐姐那大頭娃娃樣就知道生活過得有多慘,當時的自己一定也是個大頭娃娃隻是自己看不到而已。
車隊離那些人越來越遠,大家都暗暗的輕了口氣。大約又過了一個多時辰,程風感覺可能有下午三、四點鍾的樣子,車隊終於來到橋頭鎮住下,不敢在繼續趕路。
第二天程風從夢境中睡醒時,時間都快到中午,車隊離文登縣城已經不足二十裏。
一路馬不停蹄,程風醒來不到兩個時辰,遠遠的看到了一座土城牆,城牆上好像還長有枯草。
等到慢慢的靠近,土城牆的破敗越發的清晰。城牆的外麵有很多的土屋,這些應該就是貧民窟了。
程風心裏暗歎:“這縣城真夠窮夠破的,難怪多年後孔有德造反都沒對這城感興趣,隻派了一小支軍隊就把這裏攻破。看來是人來多了會虧本。”
七個人一輛車,程二虎交了三十一文的入城費後一行人才進了城。
車隊進入縣城後各自散去,程二虎牽著馬,程大龍前頭帶路,其於幾人也下車圍繞在馬車左右,隻程風一人坐在車頭看著街道上的人來人往。
走過幾個路口,程風見到了不少沿街要飯的大人小孩,程風一行人都穿的是鴛鴦戰襖,腰間還掛著腰刀,一眼看上去就是很不好惹的樣子,那些乞丐也不敢上前攔截乞討。
街道兩邊有不少的店鋪,可沒看見有幾處程風心裏想象的高樓大院,看來這文登縣大富之人也並不是很多,程風有些擔心起自己的生意來。
過了幾條街,幾人來到一家還算可以的小馬店,要了兩間普通的房間住了下來。
安頓好車馬,程風同大家商量了一下,因為剛才從東門進來時隻是看到街上有乞丐並沒有看到有流民,程風決定還是先由程大龍,程二虎,薑二狗,薑狗剩、馮二寶五人分別去南、西、北三門看看有沒有流民,順路問那有伢房,也順路看看有幾家銀樓和當鋪或者是文玩店。石老爺子陪伴程風先在店裏休息,一切等幾人打探到消息再說。
程大龍幾人說以前也常幫富戶打馬車,這個他們熟,幾天就可以打好。
程大少問了馬車的樣式後,很是不滿意:“大爺您們打造的這馬車,結構太簡單,那碼就要承擔重力,又要承擔拉力,馬匹負重太大,拉不了多少東西,不好,您們明天先準備材料,我重新設計一種新式的馬車,明天下午你們過來,我畫出圖紙和您們細說您們就能看明白。”
程大龍幾人聽說自己打造的馬車很簡陋,不實用,心裏有些不服氣,紛紛爭辯:“風哥兒,俺們看到過的馬車多了去了,普通百姓用的,大戶人家用的,官老爺用的不都是那個樣,也就是車棚好看一點,華貴一點其他的沒什麽不同的,難不成你還能搞出其他樣式的馬車來?”
程風嗬嗬的一笑:“你們打造的那種兩輪馬車,馬與車之間是硬聯結,兩個車轅就壓在馬背上,那坐在馬車上的人或貨物稍微朝前一點或者朝後一點,那馬的承重就完全不同,貨物稍微朝後一點,那馬就可能被車轅吊起來,使馬的四條腿不能牢牢的抓住地麵,虛浮的四條腿便會使不上勁。如果貨物稍微朝前一點,大半個貨物的重量都會壓在馬的身上,那馬奔跑起來就會非常的困難,從而使馬的耐久力和奔跑速度都會大幅度的下降。
而我設計的這個馬車,馬與車之間是軟聯結,不管你裝多少貨物都隻是壓在馬車上,承受重量的隻是馬車的四個輪子。重量不會作用在馬背上,拉車的馬隻需要把力量用在四條腿上,用力向前拉就行。而且馬在奔跑過程中上下起伏的身體,也不會對馬車產生上下運動的作用力,馬車更加的平穩,坐起來更舒適。”
“依照風哥兒的說法,這種馬車肯定比俺們現在用的這種兩輪馬車好。俺們真的很想見識見識,風哥兒趕緊把這圖紙畫出來,俺們也打一輛來體驗體驗是不是真的那麽舒服。”
“這事情必須得加快,不說你們著急,我也很著急了。我明天就會把這個設計圖紙拿出來,讓你們抓緊打造。要不然我隻有寶馬沒有車,那我這寶馬車不就隻有發動機沒有車身,隻有發動機的車隻能叫寶馬,不能叫寶馬車,想想我心裏就不得勁。”程風也是迫不及待的表達了自己對早一點打造出新式馬車的迫切希望。
雖然大家聽不懂什麽是發動機,但風哥兒說出來的話聽不懂才是正常的,聽懂了反而不正常。所以也沒有人去深究什麽是什麽。對於自己聽不懂的內容,大家隻是嗬嗬一笑,表示了對這種新言新語的理解。
雖然天色還早,但程王氏也不可能讓大家各自迴家去吃飯。大家都幫了自家的忙,必須的招待還是要有的。程二虎請大家在堂屋裏坐著喝茶聊天,程王氏早早的做了頓豐盛的晚飯,請大家吃過晚飯後各自散去。
等到家裏的客人全部散去,已經吃飽喝足的程風想著自己的大四輪馬車,看了看西邊離落山還很遠的太陽。趁著天還沒黑,程大少拿出紙和筆,趴在搖搖欲墜的飯桌上奮筆疾書,很快就畫了一輛帶箱的四輪馬車圖樣及主要零部件分解圖紙。
等到圖紙畫好,天己經開始慢慢的黑了下來。等到老姐陳大妮迴到家吃飯的時候,跟著大人跑來跑去,跑了一天的程風,早已睡意上頭,哈欠連天,被老娘抱進被窩蜷縮在懷裏就昏昏睡去。
等到兒子已經睡熟,程二虎這才出門安頓馬兒,又喂飽了黑豆,添加好草料,把那牛圈房的門窗都關了個嚴實後,一家人收拾收拾,全都鑽進了被窩,早早的就休息了。
第二天大早,程風跟著程大妮去鹽場轉了一圈,參加完集體跑步運動後檢查了兔子和豬羊的情況,跟著上了一節識字課後就讓王趙氏送自己迴了家。
迴到家裏,隻有老娘親陪著自己,吃過午飯,程王氏喂好牛馬就背著程風拿上圖紙去了磚廠。
磚廠的烘烤房很是暖和,整個青山堡沒有比在烘烤房更舒適的地方了。堡子裏不用讀書的大小男人們沒事都喜歡待在這裏,一邊把烘幹的木料分解成板材,一邊還可以在這裏插科打混,聊天侃大山。這幾個月備製的的磚坯也燒了一小半。可能不等冬季過去這裏的磚坯都會燒製完。所以烘烤房的空間也比較的寬敞,十七八個人待在這烘烤房裏,一點壓力都沒有。
娘倆來到烘烤房,十幾個男人正在解著木料,為打造馬車做前期的準備,烘烤房裏正在烘烤幹燥的木料也是不少,滿滿的占了小半個烘烤房的空間。
大半個冬天都沒有辦法在外麵製造土坯。入冬前加工好的磚坯一點點的運出去煆燒,烘烤房裏的空間也一點點的被騰了出來。騰出來的空間一時也沒有新的土坯磚填充進去,大家就去山上殺了很多的樹放進烘烤房裏來烘幹。這一個多月新添的木材也很多,等到開春後,全青山堡的人家蓋房子用的房梁、門窗以及家具的木材都有了。
程王氏剛把背上的程風放下,程大少還沒有來得及說話,程大龍、石老爺子幾人都圍過來接過程風手裏的圖紙打開觀看。雖說圖紙上畫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三視圖,平麵圖,分解圖全都有,可惜一群文盲,能看懂圖紙的人沒有一個,十幾號人圍著圖紙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一個個還裝模作樣的在那搖頭晃腦故作高深,其實全看了一個寂寞。
看這圍著圖紙看的這群人的眼神,就能看出那眼神裏透露出來的全是螺旋紋,明顯的一個看懂的都沒有。唉,沒文化真可怕,沒辦法,程風隻好指著圖紙一點一點的解釋,一處一處的分析說明,直說的是唾沫子橫飛,最後是口幹舌燥,眼冒金星。
翻來覆去的不知解釋了多少遍,連程風自己都已經說不清楚次數。感覺到自己都已經從鬥轉星移說到了地老天荒,就在程風覺得自己快要完蛋了的時候,大家終於搞明白了:“俺說俺咋就看不明白,原來這四個輪子馬車的圖,是可以從正麵看,從側麵看,從上麵看的。虧得風哥兒這麽一解釋,俺總算是看明白了,放心把俺們能做出來。”
看見大家都點頭表示聽明白了,程風還是不太放心,又讓大家把自己所描述的是東西全部都清楚的描述了一遍,這才放心:“那就謝謝各位叔伯爺爺辛苦。大家先按圖紙把各個部件打造出來,等總裝的時候我再來指導。”
“風哥兒,啥是總裝?”有人提出了疑問,雖然他們也做過不少的木工活,也幫別人打過車,可這總裝一詞還是第一次聽說。
“總裝就是把大家提前打造好的各種零配件安裝在一起,使其成為一輛完整的可使用的車,就叫總裝。”程風有些頭大,這馬車打造出來到底會是什麽樣,隻能等見到成品再說。畢竟一種全新的東西是需要這些木匠師傅們慢慢的積累經驗才能做到更好,不可能一次就能完美的。
迴到家裏等馬車的幾天,程風把過剩的精力全都放在了那些準備裝舍利子的盒子上。那些普通盒子的中間隔板被一個個的取出來,在隔板上鋪上一層厚厚的棉花,又用上好的棉布把那棉花包裹起來。
把盒子的底、蓋全部都用棉花墊子包裹好,這才把那十三棵燒得最為普通的舍利裝進盒子蓋好。看著這十三個裝著舍利的盒子,程風心裏暗自的高興。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這不是全都有了。
隻是家裏沒有上好的綢緞,那些需要賣出去的盒子,暫時不能改裝。隻能等到去縣城之後再買綢緞來包裝一下才可以用。
本來冬天大家都無所事事,再加上程風新設計的新式馬車,也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奇,所以幫忙打造馬車的人特別的多。果然是因為人多力量大的緣故,隻是過了短短的四天,一輛全新款式馬車的所有零配件全部製作出來。
充滿著對新式馬車的各種好奇,早早的人們就來到了程家,還在睡夢中沒有睡醒過來的程風,就這樣被大家用小棉被包著抱到了烘烤房。在程大設計師的精心指導下,大家搬出各種配件開始組裝。
因為是第一次打造這種新式的馬車,大家都沒有實際的經驗,所以組裝起來非常的麻煩,各種零件的安裝時常出錯,修修改改的花了大半天,一輛全新的四輪馬車底盤總算是組裝完成。
看著四平八穩停放在地上的四輪馬車,所有的人都興奮不已,一個個的都在那裏品頭論足:“果然四個輪子的馬車就是平穩,這不用馬也能平穩的放在地上。”
“果然像風哥兒說的那樣,這樣的馬車不需要架在馬背上,馬隻需要向前拉就行,沒有承重,這樣的馬力要省很多的,沒有車轅架在馬背上,任憑馬怎麽跳動起伏也不會影響馬車的平穩。風哥兒的小腦瓜子果然是非常的好用,這樣的馬車都畫得出來。”
“風哥兒的腦瓜子肯定是好用的,要不然神仙也不會收他做徒弟。咱們堡裏這麽多的人,除了風哥兒,誰見過神仙長啥樣。”
“鄧老弟說的對,這樣的馬車肯定是神仙乘坐的,風哥兒看到了所以才畫得出來。”
“是及,是及,應該就是這樣的。”
一群人圍著輛馬車嘰嘰喳喳的說了半天,說來說去的除了風哥兒腦瓜子好用就是峰哥的腦瓜子好用,也說不出一個別的來。
可說的再多,最後還是要各自的親身體驗一下這馬車到底有什麽妙用。
本來想用馬具套上試一試的,可惜這是新式的馬車,原來買的馬車用具都找不到可以裝的地方,十乘十新的新皮馬具根本就用不上,一次沒用過就成了廢物。隻能根據現在新馬車的要求,重新做了改動後才可以用。
用不上馬,那就拴上繩子,用人來拉著空車順著堡子裏的路轉了幾圈。這樣的馬車果然是省力的,兩個人拉著空車圍著堡子裏的路轉了十幾圈,果然是一點壓力都沒有。又坐上十幾來個人,兩個人拉著走了一圈,沒用到多大能力就能輕鬆拿走。
又滿滿的裝了一馬車的紅磚,一車裝的數量估計比老式的馬車多了一倍還多。隻用了5個人拉車,還是輕鬆的把一馬車紅磚拉到了程家。果然是能省很多的力氣,而且拉的更多。這比一般的兩輪馬車可強的太多。而且還發現這雙條幅寬輪轂的車輪,在地上壓出來的車轍比一般的兩輪馬車車轍淺了很多。拉得比兩輪馬車多,車轍還比兩輪馬車淺。這說明四輪馬車比兩輪馬車更不容易被陷在泥土裏。
其實這並不是四輪馬車比兩輪馬車的輪子優秀,而是因為著四輪馬車被程風有意的把輪轂加寬了三倍的結果。也因為輪轂是加快了三倍的,所以馬車的條幅也是雙的。
在大家都覺得這馬車非常的優秀,拉的又多還省力的時候,他們口中誇獎的腦瓜子特好用的風哥兒,在看了馬車的性能之後卻淡淡的歎了口氣,無比惋惜的來了一句:“還行吧,勉強能用用。好在現在需要的不是那種快速馬車,隻要不是跑得很快,這馬車還是勉強能用的,先將就著用吧,等以後有條件了把轉向軸承和輪轂軸承做出來加進去就好用了。”
“都這樣好用的馬車了,風哥兒還在不滿意?那風哥兒心目中的馬車到底應該是個什麽樣的?風哥兒能說的更具體一點嗎?俺們也好根據你的描述進行改進。”雖然大家都覺得這馬車很不錯,但看風哥兒那嫌棄的口氣,這馬車必定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這樣可以了,先將就用著吧,其他的現在條件也不成熟,想改也改不了。剩下的就是把車箱做出來再出刹車木裝上就行了,大家辛苦,謝謝各位叔伯們。\"程風非常禮貌的對著大家行禮。
又過了三天,一輛從中間開門的四輪馬車拉到了程家院子裏,堡裏的男女老少都來到程家看這新式的馬車。
這新式的馬車果然不是一般的霸氣,還沒有套上寶馬,就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車長二丈二尺,寬六尺,軸高二尺。中間雙開門的車箱高六尺,寬六尺,長二丈。全車總高超過八尺。前後兩大通窗,左右各有四道車窗。前後左右都顯出這與生俱來的不凡。
村子本來就很偏遠,很多人都沒坐過兩輪馬車,更別說是四輪的了。第1次看到這如同房子一樣的馬車,全都震驚不已。
一村的男女老少都圍在程家院子裏,如同看驚世珍寶一般的看著幾個人幫這奇怪的馬車安裝馬具。因為是四輪馬車,買來的馬具並不合用,大家根據新馬車的基本條件做了修改,但似乎還是不太合用,這會兒都圍在那裏都在邊比畫邊改進。
程風也讓老娘親丈量了馬車內部的尺寸,做各種墊子和能鋪滿車箱的棉被,車廂裏有三排帶靠背的座椅可以輕鬆的乘坐12個人加上趕馬車的地方可以坐四人。所以這輛馬車能輕鬆的坐下十六個人。而且三個座位的靠背都能夠放平,鋪上棉被就是床,這也算是古代版的房車了。
又是忙了一個上午,馬具終於改裝好。於是一堡的人換著坐上馬車試乘試駕。馬車在去衛所的官道上來來迴迴跑了幾十個來迴,馬車基本上還是可以的。主要是馬兒不用承擔馬車的重量,隻須要有足夠的拉力就行,節省了很多的馬力。但是即便是如此,這來迴幾十次的路程,雖然沒讓馬兒奔跑,隻是慢慢的行走,也把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馬累得個半死了,心疼得個程二虎當天就多喂了半盆黑豆補補膘。
坐了半天的馬車,村裏的老少都心滿意足迴家做飯去了。程風這才叫上程大龍等十三家的主事人,把那十三個盒子拿了出來,“各位叔伯哥哥們,我這裏有十三個盒子,盒子裏裝的是舍利珠,13顆珠子樣式各異,不過價值都差不多,每戶拿一個盒子,這也是我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希望大家不要嫌棄。至於盒子裏裝的是什麽樣的就看各位的運氣。各位叔伯哥哥們可有意見?”
聽見要分琉璃珠,大家都沒意見,各自假裝客氣了幾句後,一家拿了一個盒子,見大家都沒有當麵打開看,程風心情甚慰。
分了盒子,大家這才商量去文登縣城的時間和人員。同行人員安排好後,程大龍先去衛城問問有沒有商隊要去縣城的,如果有商隊最好,人多一起去要安全很多。
安排好各項事宜,要去縣城的五人各自迴家準備兵器裝備。程風也要重新開窯準備在燒製幾件物品,程二虎隻得加緊研磨石英砂,兩父子研磨了半個晚上一個上午,這才研磨得石英粉三十多斤,總算是可以把翻沙箱裝滿了。
把研磨的的石英砂粉加水至可以捏成團不散後,程風拿出一個小木碗,父子倆反反複複的試製了幾十次的碗模,再一次次的製模失敗中累個半死之時,總算是在最後幾次都連續製模成功,終於掌握了製作碗模的流程。
傍晚的時候,程大龍迴來了,說是後天集市後衛城裏有幾家商戶要一起去縣城采購年貨,到時可以一起去,也就是還有兩天準備時間。
第二天天剛亮,程王氏早早的起來做了鍋海鮮粥,一家人喝了粥,程大妮去了鹽場學習。程風跟著母親,程二虎抬著沙模箱子,程王氏挑著對木桶,木桶裏放著一大包鉛丹、一把木秤。一家人來到饅頭窯處,程王氏開始朝窯爐裏添加焦炭。並把鼓風機處的加溫爐點燃,開始給窯爐裏鼓進熱風。
程二虎挑上木桶去海邊挑了兩小桶石英砂迴來,把石英砂裝進大坩堝裏放入窯裏燒了幾分鍾的樣子,拿出坩堝抖了抖,看看坩堝裏的砂石己經完全幹透。
程風讓老爹提著秤,定好秤砣位置,先稱了半斤石英砂倒入小坩堝中,又稱了二兩四錢鉛丹倒入小坩堝,把坩堝裏的原料攪拌均勻後蓋上蓋子,扒開窯爐裏的焦煤把小坩鍋放在了焦煤的中間,重新用焦炭把小坩堝蓋好,關上窯門,開始用力的鼓風。隨著窯溫的增高,大約半小時左右,程風讓老娘打開觀察口,把自己抱到觀察口處看了看,窯裏的坩堝己經被燒得發出白色的光。
程風趕緊的讓老娘換下鼓風的程二虎,程二虎打開窯門,用鐵鉗子,把坩堝夾出了窯爐,程風用小鉗子夾住蓋子打開看了一下,坩堝裏的石英己經是液態,心裏了然:“老爹,先輕輕的搖晃坩堝,讓坩堝裏的液體先轉動一會,再試著往模具裏倒入,要慢慢的倒,不能快,也不能太慢,小心點,注意安全,這液體的溫度是超級高的。”
程二虎按照兒子的指示輕輕的搖晃了幾下坩堝,可能是怕坩鍋裏的液體飛濺出來,沒敢怎麽使勁。這被輕度搖晃了一把的玻璃液體一點點的倒入模具,很快模具倒滿,程風讓老爹把剩下的都倒在模具表麵的空白處,清空了坩堝。大約等了兩三分鍾,程風讓老爹打開模具的上層,看了看碗底那高出來的玻璃嘴,用剪刀剪平,又用剪刀修了修邊口,就等著玻璃降溫。
又過了五、六分鍾的樣子,玻璃己經不紅,但溫度還是很高,程風讓老爹用火鉗把玻璃碗從人模具裏夾了出來,完全暴露在外麵的玻璃很快冷卻下來,等到那碗不在燙手,程二虎先拿起來試了試,看表情內心很是急動,程王氏也過來接過碗看,嘴裏還說著:“好好看的琉璃碗。”
程風等父母都開心過後才接過碗來細看。父母親四支手還放在那碗下麵,看樣子是準備好萬一程風手滑時好接住碗。
程風仔細的看了看,這碗質量不行啊。別說裏麵大大小小的氣泡看著比馬蜂窩的密度還高,玻璃內部的氣泡緊密度就像用大量芝麻做填充物加工成的果凍一樣。而且這玻璃的色澤也不好,透明度不是很高,還返射著淡淡的暗藍色光芒。
春風看著這,半透明的玻璃碗直搖頭,鉛玻璃就是鉛玻璃,雖然溫度降了,可透明度也下降得利害,如果不是燒製的原材料,是最好的石英砂,可能透明度比這個還要差很多。
可這也不對呀,就算是鉛玻璃,最多就是透明度差一點,也不可能有這麽多的氣泡。這問題到底出在哪裏?難道是老爹的問題,讓它搖晃坩堝他沒有搖晃?還是隻是輕輕的搖晃了一下?真的要命,那一會兒自己好像走神了,沒有注意觀察老爹的操作。
唉,算了,氣泡就氣泡,先將就著吧,氣泡現在也懶得管他,程風暗想:“現在先搞幾套出來換個幾百兩銀子招人才是正經,一次就搞完美以後就不太好辦了。”
程二虎和程王氏看見兒子看著琉璃碗直搖頭,心裏好奇:“小啊,這麽好的琉璃碗你還不滿意,直搖頭幹嘛?心別太高,這己經值很多錢了你還嫌棄。”
程風笑笑:“也不是嫌棄,就是看到這碗氣泡實在是太多,按理說我們應該做得更好的才是。不過我們這也是第一次做,先這樣吧,這些隻是想賣到縣是去,就算質量不太好,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等咱家有人手賣到濟南甚至京城裏去時,必須要把這氣泡清理幹淨,隻有沒有一點點氣泡的,全透明的琉璃碗,才能賣到一個好的價錢。”
“這氣泡還能清理?那咱們下麵做的要不要清理一下。”父母很急動。
“現在不用,我們現在沒辦法賣到大城市去,隻是縣城的給不了高價。還是等以後我們有了自家的人手時重新建個坩堝窯再改進。我們這兩天先做個幾套出來,反正隻要做的時候你們多搖一搖,把琉璃液體搖勻一點,氣泡就會少很多。”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程二虎重新把原料稱好,一次放入兩個坩堝開始煆燒。然後又用木碗和琉璃碗重新做了兩個碗的模具。這迴是程二虎和程王氏各管一個坩堝,程風自己也把注意力放在了坩鍋之上,不敢再分神。
果然發現自家老爹搖坩鍋搖得很懶,隻是輕輕的晃了兩下就想模具裏倒。程風隻好直接指揮:“多搖幾下,多搖幾下,不要停,搖的力度稍微大一點。”就不讓他停,讓他多搖多搖多搖,果然這迴用力多搖了十幾下,這次倒出來的兩個碗,果然是氣泡少了很多,沒有再像第一個碗那樣氣泡多的可怕。
程風指著兩個氣泡多少完全不一樣的碗,對著自己的老爹說:“你看,你看,這兩個碗有什麽不一樣?”
程二虎拿著兩個碗看了半天,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沒什麽不一樣啊,兩個都是琉璃碗,兩個都很漂亮。”
程王氏也接過兩個碗來前後左右的看了看:“這兩碗都挺好的呀,都挺好看的,又沒個豁口,又沒個裂縫的。就是看著氣泡不一樣,一個多一個少。”
“老爹聽見沒有,我娘都看出來了,這兩碗一個氣泡多一個氣泡,質量上完全不一樣,第一個碗你肯定是偷懶了,沒有好好的搖,不然哪來這麽多的氣泡。”
程二虎嘿嘿嘿的笑著撓撓自己那有些雜亂的發髻:“兒子這麽一說果然是不一樣,看來還是得多搖,多搖可以減少氣泡,這迴可是學到了。”
“那也不能一直搖,瑤的時間和力度要把握好,搖的太過玻璃液體也就會因為冷卻凝固,到時候就沒辦法進行模具澆築了。”
“這個省的這個省的,這迴俺是知道了。下次一定按照兒子的要求,把握好搖的次數和力度,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對於在自己兒子麵前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對程二虎來說好像也沒什麽壓力。
操作規程的規則得到了解決,一家人又開始繼續自己的工作。一天下來用光了兩桶石英砂,一共燒得琉璃碗二十七個,天就快黑了。
程二虎又挑了一擔砂倒入大坩堝裏放在窯洞口烘烤,為明天的燒製做準備。一家人收拾收拾後把二十七個碗裝進木桶裏挑迴了家,
當天晚上,程風又讓程二虎去,撿了幾塊石灰石迴家,一家人花了半晚才把石灰石研磨成了粉。第二天程風又帶了石灰石粉,鉛丹,密陀僧、硼砂、食鹽,開始了新的一輪琉璃碗的燒製。這次程風有了更多的經驗,開始在石英溶解之後加入石灰石、密陀僧、硼砂和食鹽,這次的玻璃液就清澈多了,流體性能也更好。一天下來,燒出三十二個碗裏竟然有九個是沒有一點氣泡的。其它的二十三個也比昨天的氣泡少了大半,隻有極少的幾處有氣泡還很小。
當晚,程風把九個沒有氣泡的拿了八個單獨包裝好,剩下的五十個碗裏,挑出了48個比較好的也包裝出六套。
程風本來想按十個一套的,隻是沒有氣泡的隻有九個,總不能一套九個吧,湊不齊十個,隻能按八個來配套了。這樣總算有了七套碗,去縣城賣東西不在單調了。
天還沒亮,程王氏就起床把早飯做好。又把包裝好的七套琉璃碗用一床舊棉被包好放進馬車儲物倉裏。又把單獨分撿出來的五盒品相一般的舍利以及新做的小棉被和程風的新棉衣棉褲等放好。
最後把新做的棉墊子安放在馬車上,又裝了一大袋黑豆放進馬車,這才去牛圈裏把馬兒喂了飽飽的一頓黑豆餐。
這馬來到程家這十來天時間,天天黑豆管飽,早己經精神抖擻,身上也長了不少的膘,不在是那瘦骨嶙峋半死不活的樣子。
天剛閑魚肚白,程二虎就起來穿上了那一身很久沒有穿過的鴛鴦戰襖,腰間掛好腰刀,收拾幹淨後去吃早飯。
程王氏這才把程風抱起床,把了尿,洗了臉,把一身厚厚的全新的蘭底白花小棉襖穿戴好,戴上虎頭帽,穿上繡花虎頭鞋。又用小棉被把小人兒包包好,等程二虎吃完,牽出馬兒套好馬車,這才把程風抱進馬車放在,鋪著厚厚棉被的後排座椅上,又用小棉被蓋上,把多出來的小棉被折迴來裹在身上,小小的程風又被厚厚的包裹了一層。
在程王氏的千叮嚀萬囑咐中,程二虎揣好媳婦給的家裏最後的110兩銀子加兩串銅錢和兩個為程風準備的熱乎乎的煮雞蛋。趕著馬車去了曬穀場。
馬車剛到曬穀場,程大龍,石老爺子,馮二寶,薑二狗,薑狗剩五人也陸陸續續的趕了過來。
大家上了馬車,見程風還沒睡醒。都很小心的各自坐穩,手裏的武器也是輕輕的放好。程二虎趕著馬車直奔成山衛城而去。
等到程風從睡夢中醒來,馬車早己經同商戶的車隊匯合離開了成山衛,這都跑出去二、三十裏遠,快到埠柳鎮了。
看見程風醒來,程大龍趕緊的把程風從棉被裏抱出來,看著程風那紅撲撲的小臉,程大龍也不敢把他直接抱到馬車外去把尿,又怕他尿在褲子裏,隻得輕輕的問一下:“風哥兒要不要尿尿?”
程風揉著惺惺睡眼,迷迷糊糊中迴了一句:“要尿尿。”
程大龍沒法,隻好起身打開馬車門,好在這新式馬車的門開在中間,相對老式馬車更好操作一些,在加上程風雖然穿的很厚,可還是穿的開襠褲,隻是屁股後麵圍著一塊厚厚的圍兜。把尿不用脫褲子,這讓程大龍安心不少。
“二虎趕慢一點,風哥兒要尿尿。”程大龍對外麵趕車的程二虎提醒到。
程二虎聞言,把馬車放慢了些。程大龍這才叫身邊的薑二狗和薑狗剩拉著自己的衣服,怕不小心馬上顛簸,把自己和程風都顛出馬車外,等兩人牢牢的把自己拉穩,程大龍才放心的把程風抱到門邊,也不敢太靠外,急急的把完尿,轉身把程風遞給後麵的馮二寶,這才放心的迴身關好車門。
終於等程大龍把車門關好,程二虎從懷裏掏出兩個雞蛋,打開前麵的窗戶遞了進來:“大哥,把這兩蛋給風哥兒,他還沒吃早飯。”
程大龍接過雞蛋,把蛋殼剝了遞給程風。
半睡半醒中的程風,接過兩個雞蛋下肚,可能是因為肚子裏有了一點東西,本來無精打采的一個人立馬精神煥發,滿血複活了。
活過來的程風打開車尾的窗簾看了看後麵的馬車,後麵的馬車好像都是私家馬車,程風數了一下五輛。
又打開前窗看了看,前麵有馬車二十多輛,兩邊還有十幾個騎馬的,都帶著武器,一看就知道是護衛之類。
看著這麽多人,程風安心多了。迴頭坐迴位置,充滿全身的活力,無處安放,程大少爺打開話嘮模式,開始問東問西,那是滔滔不絕。
“大爺,這條道您走過幾迴?“
“大爺,這條道可有響馬?”
“大爺這山上有沒有老虎?”
“大爺,那些騎馬的是護院還是鏢師?”
“大爺…?”
“大爺…?”
“大爺…?”
……。
程大龍就這樣在程風的十萬個為什麽中來到埠柳鎮。車隊進入鎮子來到一家大車店前,車隊的管事大聲吆喝著讓大家在這裏休息一個時辰,各家各戶管好自己的人手和貨物,有什麽閃失車隊概不負責之類的後。就帶著手下進店吃飯去了。
車隊一停,程風家的馬車就慢慢的圍上了人,大家都對這奇怪的馬車指指點點。
程二虎很是不放心,幾個人商量一下,幾人分兩批去吃飯,於是石老爺子,馮二寶,石狗剩三人留下,石老爺子找店小二要了清水,又拿黑豆把馬喂喂飽。
程二虎這才抱著程風,陪同程大龍,薑二狗兩人一起也進了大車店。三人隨便點了幾樣小菜吃了些,程大龍就抱著程風同薑二狗一起迴到馬車旁換石老爺子三人。
很快一個時辰過去,車隊重新上路,這迴是程二虎迴到了車廂裏,換成了由程大龍趕馬車。一路平安無事,隻是離開埠柳鎮十多裏地時,車隊停了一下,程風聽見外麵趕車的程大龍對車裏說了句:“小心有情況。”就見幾個大人都拿起了武器,一付戒備的樣子朝外看。
程風撩開車窗簾看了看外麵,大約離官道兩三百米的地方立著十五六個人,騎著馬,拿著刀。就這樣遠遠的看著。程風懷疑那是想劫道的。不過車隊隻停頓了一下又繼續出發,程風看那十幾個人也沒動,隻是靜靜的看著車隊離開,沒有一點想動手好意思。
程風忍不住問老爹:“那些人是響馬嗎?”
“可能是吧,也可能不是,誰知道呢。”程二虎搖搖頭。
“這才離城多遠,這就有響馬,他們不怕衛所的兵嗎?”程風很好奇,也想證實一下自己心裏所想。
“衛所兵那敢得罪響馬,他看他們都是騎兵,衛所兵別說是馬,有很多手裏刀都沒有,別說打仗,飯都吃不飽,那有力氣打仗。”
”也對,我們不也一樣差點餓死。”程風想起自己還不會說話的兩年,天天吃不飽,自己長啥樣不知道,可一看姐姐那大頭娃娃樣就知道生活過得有多慘,當時的自己一定也是個大頭娃娃隻是自己看不到而已。
車隊離那些人越來越遠,大家都暗暗的輕了口氣。大約又過了一個多時辰,程風感覺可能有下午三、四點鍾的樣子,車隊終於來到橋頭鎮住下,不敢在繼續趕路。
第二天程風從夢境中睡醒時,時間都快到中午,車隊離文登縣城已經不足二十裏。
一路馬不停蹄,程風醒來不到兩個時辰,遠遠的看到了一座土城牆,城牆上好像還長有枯草。
等到慢慢的靠近,土城牆的破敗越發的清晰。城牆的外麵有很多的土屋,這些應該就是貧民窟了。
程風心裏暗歎:“這縣城真夠窮夠破的,難怪多年後孔有德造反都沒對這城感興趣,隻派了一小支軍隊就把這裏攻破。看來是人來多了會虧本。”
七個人一輛車,程二虎交了三十一文的入城費後一行人才進了城。
車隊進入縣城後各自散去,程二虎牽著馬,程大龍前頭帶路,其於幾人也下車圍繞在馬車左右,隻程風一人坐在車頭看著街道上的人來人往。
走過幾個路口,程風見到了不少沿街要飯的大人小孩,程風一行人都穿的是鴛鴦戰襖,腰間還掛著腰刀,一眼看上去就是很不好惹的樣子,那些乞丐也不敢上前攔截乞討。
街道兩邊有不少的店鋪,可沒看見有幾處程風心裏想象的高樓大院,看來這文登縣大富之人也並不是很多,程風有些擔心起自己的生意來。
過了幾條街,幾人來到一家還算可以的小馬店,要了兩間普通的房間住了下來。
安頓好車馬,程風同大家商量了一下,因為剛才從東門進來時隻是看到街上有乞丐並沒有看到有流民,程風決定還是先由程大龍,程二虎,薑二狗,薑狗剩、馮二寶五人分別去南、西、北三門看看有沒有流民,順路問那有伢房,也順路看看有幾家銀樓和當鋪或者是文玩店。石老爺子陪伴程風先在店裏休息,一切等幾人打探到消息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