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死亡分明是最趨近於永恆的事物,是哪怕次日來臨,失去的一切也都不會改變。
青竹開始感喟為何他的時歲如此長久,他想像自己若不是妖,或許就隻是抱犢山間最尋常的一條小蛇,他會在捕獵和冬眠中循環往復,那就不會是他感嘆凡人生命之短暫,因為他也許都活不過人生百年;等他輪迴後,或許會變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一員,他根本就不會體悟到死亡,他隻會看到日升和星落,春去和秋來,他會感受到時歲變換的美麗,卻不會再覺得它無情。
他想長生或許是個劫難,這塵世喧囂又孤寂,孕生萬物卻又空無一物,世間會因光陰腐朽變得枯燥無味,甚至關於往昔的記憶都會黯淡,一邊拚湊,一邊遺忘,忍受數以萬計的離別。
生命漫長乏善可陳,不知為何那麽多人對它趨之若鶩。
第0150章
沈珺也不知為何,青竹和玄度都沒有再甦醒的跡象。
雪倒是越飄越來了勁,覆蓋在一人一妖冰冷僵直的軀體,像一層人間喪事常用的、單薄的粗麻白布。
他靜默著佇立良久,等到從曾經恩師與曾經摯友體內流出的鮮血都涸凍,雪沫模糊了他們的麵目,魂魄鑄造的雙生劍亦飄渺散盡,天地間再無去處,才緩慢地俯身。
在玄度死後,他終歸還是拾起搖光。
但四下裏也有一些輕微改變,譬如他衣裳血跡消失不見,但貫穿左掌的窟窿仍流血不止,隱隱作痛。他發覺自己看不懂萬物有靈了,它何時來、何時走,如何生、如何滅,因為虛假與真實太過相像,於是殽雜了彼此邊界,好似一個渾圓球體,人們總是無法清晰地定義起點終點,難怪連燭陰都會迷失於此。
更令人惴惴不安的,是他還沒能見到洛餚。
沈珺提步往曲江池行去,雲裳素衣翩躚而起,頎長身軀似雪色凝霜。他手握搖光——一柄很長的劍,劍上無塵,光華澄淨足可鑑人,殺伐冷峻之意卻是懾人。
倏然,他突兀地定住步伐。
沈珺先是看見自己,十餘歲少年郎的模樣,藏在長街拐角,遙遙與他對望,分明樣貌稚嫩,還要強裝老成。是了,當年初入鬼域門,過去與將來曾經相逢,然後少年的自己飛奔向洛餚和青竹,說他們終究是餘生殊途。
緊接著,沈珺在古道另一端,看見朝思暮想的身影。
其實他從前很容易感時傷懷,尤其是燒餅離開的時候,當他俯下頭哭泣,才知曉眼淚是有重量的,至今猶記那五官充血、皺巴著擠到一起的感受。往後他亦有愴然落淚的時刻,譬如以為洛餚因他而死,譬如以為洛餚與他破鏡難圓,可此情此景,他的眼眶卻幹澀無比,像枯水期的河床。
皆因修行無情道的緣故罷......爹娘、師長、親人、朋友皆離世了,斬除自己的羈絆、湮滅自己的因果,絞殺自己的情意、了卻自己的凡心,這不正是無情道教予他的嗎?
但沈珺依舊執著地走向洛餚可能存在的地方,瞬息之間,亭台樓閣土崩瓦解,流光從大道無盡的遠端奔來,紛飛大雪染白了他的青絲,驀然迴望長安道,才發覺少年洛餚和少年青竹已然走遠,卻不知為何也默契地駐足,與他目光相接。
雪沫讓一切變得空蕩,甚至朦朧了彼此的形影。
唯有簷巔烏鴉,啊啊而鳴。
他是個聰明人,聰明人便應該知曉,為何洛餚遲遲沒有再出現、為何青竹遲遲沒有「死而復生」。
而他仍自欺欺人地裝作腦傻心癡,非要到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的九六之地瞧個清楚。
素舒喪命的長安城崩塌之後,鬼域門在他麵前搭建起長屋圍合的院落,可無論鬼域門的形貌如何變幻,依舊遵循河圖洛書的數理。
然而待他走近與世長辭時的墓穴佳處,卻是石碑映入眼簾,在他親手給燒餅攏的小土堆旁,碑上篆刻著生卒年份,籍貫、姓名,沈珺認得這個字跡,龍頭鳳尾,要刻意才能書寫得板正,亦認得這些名字,在他以手指摩挲刻痕的過程中,掌心的血灑在地麵,幾分似凡人祭奠時潑出去的一壺濁酒。他感到歉疚,盡管自責如同仇恨,都無法挽迴逝去的所有。
他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麽?
少頃,沈珺望見飾螭虎紋樣的棺槨,一時連自己的唿吸都聽不到了。
雪瓣落在棺木邊沿,翩然幾朵,卻像久積的霜寒,壓彎了他挺拔的脊樑。
恍惚間,隻覺得安靜。
好安靜,如鏡花水月,一觸即碎的倒影。
他應該明白洛餚早已死去,如今他伏靠棺槨,所撫摸的唇峰眉骨,都僅僅是尚存餘溫的屍體。他所不敢驚擾的微薄鼻息,亦隻是被護身靈係住的一線殘念,洛餚或許不會徹底離開,卻也永遠無法清醒。
他還能做些什麽?
沈珺緩緩闔目,雪晶親昵地擁上來,將他砌成冰雕玉琢的靜物,好似一切都封印沉寂,蒼天為依偎的新人披上鶴翎,在親朋好友的團簇中相許百年。
冰雪籠蓋的低溫之下,他們的屍首也許會留存很久,等到海枯石爛、等到滄海桑田,三劫循環的劫爭之力消散,才終被誤入此地的人訝然發現。
可他再度感到茫然,半晌,才驚覺茫然來自何處。是與洛餚在食館初遇,他沏茶飲茶,觀察的那條水痕——天道是否就像銀盒裏的混沅之氣,當你一無所知時,便是一片混沌,而一旦你察覺到、觀測到它,它就頃刻成型了。
青竹開始感喟為何他的時歲如此長久,他想像自己若不是妖,或許就隻是抱犢山間最尋常的一條小蛇,他會在捕獵和冬眠中循環往復,那就不會是他感嘆凡人生命之短暫,因為他也許都活不過人生百年;等他輪迴後,或許會變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一員,他根本就不會體悟到死亡,他隻會看到日升和星落,春去和秋來,他會感受到時歲變換的美麗,卻不會再覺得它無情。
他想長生或許是個劫難,這塵世喧囂又孤寂,孕生萬物卻又空無一物,世間會因光陰腐朽變得枯燥無味,甚至關於往昔的記憶都會黯淡,一邊拚湊,一邊遺忘,忍受數以萬計的離別。
生命漫長乏善可陳,不知為何那麽多人對它趨之若鶩。
第0150章
沈珺也不知為何,青竹和玄度都沒有再甦醒的跡象。
雪倒是越飄越來了勁,覆蓋在一人一妖冰冷僵直的軀體,像一層人間喪事常用的、單薄的粗麻白布。
他靜默著佇立良久,等到從曾經恩師與曾經摯友體內流出的鮮血都涸凍,雪沫模糊了他們的麵目,魂魄鑄造的雙生劍亦飄渺散盡,天地間再無去處,才緩慢地俯身。
在玄度死後,他終歸還是拾起搖光。
但四下裏也有一些輕微改變,譬如他衣裳血跡消失不見,但貫穿左掌的窟窿仍流血不止,隱隱作痛。他發覺自己看不懂萬物有靈了,它何時來、何時走,如何生、如何滅,因為虛假與真實太過相像,於是殽雜了彼此邊界,好似一個渾圓球體,人們總是無法清晰地定義起點終點,難怪連燭陰都會迷失於此。
更令人惴惴不安的,是他還沒能見到洛餚。
沈珺提步往曲江池行去,雲裳素衣翩躚而起,頎長身軀似雪色凝霜。他手握搖光——一柄很長的劍,劍上無塵,光華澄淨足可鑑人,殺伐冷峻之意卻是懾人。
倏然,他突兀地定住步伐。
沈珺先是看見自己,十餘歲少年郎的模樣,藏在長街拐角,遙遙與他對望,分明樣貌稚嫩,還要強裝老成。是了,當年初入鬼域門,過去與將來曾經相逢,然後少年的自己飛奔向洛餚和青竹,說他們終究是餘生殊途。
緊接著,沈珺在古道另一端,看見朝思暮想的身影。
其實他從前很容易感時傷懷,尤其是燒餅離開的時候,當他俯下頭哭泣,才知曉眼淚是有重量的,至今猶記那五官充血、皺巴著擠到一起的感受。往後他亦有愴然落淚的時刻,譬如以為洛餚因他而死,譬如以為洛餚與他破鏡難圓,可此情此景,他的眼眶卻幹澀無比,像枯水期的河床。
皆因修行無情道的緣故罷......爹娘、師長、親人、朋友皆離世了,斬除自己的羈絆、湮滅自己的因果,絞殺自己的情意、了卻自己的凡心,這不正是無情道教予他的嗎?
但沈珺依舊執著地走向洛餚可能存在的地方,瞬息之間,亭台樓閣土崩瓦解,流光從大道無盡的遠端奔來,紛飛大雪染白了他的青絲,驀然迴望長安道,才發覺少年洛餚和少年青竹已然走遠,卻不知為何也默契地駐足,與他目光相接。
雪沫讓一切變得空蕩,甚至朦朧了彼此的形影。
唯有簷巔烏鴉,啊啊而鳴。
他是個聰明人,聰明人便應該知曉,為何洛餚遲遲沒有再出現、為何青竹遲遲沒有「死而復生」。
而他仍自欺欺人地裝作腦傻心癡,非要到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的九六之地瞧個清楚。
素舒喪命的長安城崩塌之後,鬼域門在他麵前搭建起長屋圍合的院落,可無論鬼域門的形貌如何變幻,依舊遵循河圖洛書的數理。
然而待他走近與世長辭時的墓穴佳處,卻是石碑映入眼簾,在他親手給燒餅攏的小土堆旁,碑上篆刻著生卒年份,籍貫、姓名,沈珺認得這個字跡,龍頭鳳尾,要刻意才能書寫得板正,亦認得這些名字,在他以手指摩挲刻痕的過程中,掌心的血灑在地麵,幾分似凡人祭奠時潑出去的一壺濁酒。他感到歉疚,盡管自責如同仇恨,都無法挽迴逝去的所有。
他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麽?
少頃,沈珺望見飾螭虎紋樣的棺槨,一時連自己的唿吸都聽不到了。
雪瓣落在棺木邊沿,翩然幾朵,卻像久積的霜寒,壓彎了他挺拔的脊樑。
恍惚間,隻覺得安靜。
好安靜,如鏡花水月,一觸即碎的倒影。
他應該明白洛餚早已死去,如今他伏靠棺槨,所撫摸的唇峰眉骨,都僅僅是尚存餘溫的屍體。他所不敢驚擾的微薄鼻息,亦隻是被護身靈係住的一線殘念,洛餚或許不會徹底離開,卻也永遠無法清醒。
他還能做些什麽?
沈珺緩緩闔目,雪晶親昵地擁上來,將他砌成冰雕玉琢的靜物,好似一切都封印沉寂,蒼天為依偎的新人披上鶴翎,在親朋好友的團簇中相許百年。
冰雪籠蓋的低溫之下,他們的屍首也許會留存很久,等到海枯石爛、等到滄海桑田,三劫循環的劫爭之力消散,才終被誤入此地的人訝然發現。
可他再度感到茫然,半晌,才驚覺茫然來自何處。是與洛餚在食館初遇,他沏茶飲茶,觀察的那條水痕——天道是否就像銀盒裏的混沅之氣,當你一無所知時,便是一片混沌,而一旦你察覺到、觀測到它,它就頃刻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