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息之間,洛餚後背就起了層毛栗子,敏銳地感到仿佛被天目諦視著,在沈珺陣成迴步的瞬時,他已三步並作兩步地飛身上前,於半空將人攬腰入懷,傳送符驀地騰起焰光,在二人身形消散的那一剎那,他原先站立之地就已猝然閃過刀光劍影。
「我們僅有半刻鍾。」
二人雙足剛剛點地,沈珺遂折桃枝行了套劍走如飛的冰鏡劍法,最後劍鋒所指為東南向,「這邊。」
崑崙山、西涼山、不周山三大靈脈橫跨東西,縱越南北,可以點連線,將抱犢山「定」在三者圍合的大三角內,逼其現世,故而此法之威自是常人力所不能及,不知今日之事要驚動修真界多少人。他們不敢耽擱,當即便飛身奔走,期間唯聞耳邊窸窣聲響,不知是風嘯還是異動已生,總之愈往東南,洛餚便愈感一股厚重壓迫感。
他極少有諸如此類的感受,除卻登不周山「天柱」之時。彼時落魂鍾餘音響徹雲霄,孤傲山巒肅穆而崇高,好似天道俯瞰的眉眼,目視著螻蟻般的芸芸眾生。
遠山林莽,不論春秋如何歸往,總是不增不減地寂然矗立,而他有關抱犢山的記憶,或愉悅或苦痛的,都已經時隔太久太久,像隔了一層泛黃的生宣紙。
或許有些近鄉情怯的意味在心田蕩漾,以至難以言喻此刻臨近山影的感受,那朦朧輪廓在霧靄間時隱時現,他就站在這頭,眺望千裏之外的那頭,在他離去的數餘年後,騰挪輾轉,終於還是迴到了此地。
可他猛然驚覺,他同此山所隔著的那一層泛黃的生宣紙,也許是從生死薄上撕下的。
判官對他說:「你信因緣果報,卻獨不信命?」
思緒流轉之間,龜息遁形訣令洛餚要如飛鳶般飄起來,卻忽而感到自己被拉住了往下墜,穩穩墜迴地麵之上。
沈珺牢牢牽緊了他,借劍訣帶他破雲穿霧,好似一支開弓不迴頭的利箭、一柄一往無前的寶刀,使得人錯覺他隻是其劍上一抹裝飾點綴的流蘇。
饒是洛餚再胸無大誌,也不禁捫心自問:我已經在那人手上死過一次,又憑什麽去賭這一次能全身而退?
他心念一轉,想起自己生前所占的「死局」。
......死局......
他已經死了,那麽此局破了嗎?
洛餚一時頗感後悔,此行前應該再卜一卦,可現在儼然是已來不及了,再垂眸看了看那隻牽著他的、骨節分明的手,十指緊扣間是灼熱的體溫,但他心頭卻逐漸升上一股涼意,暗暗思索為何地府要借他之手,或者說.…..地府想如何藉助他打開鬼域門?
「到了。」沈珺桃枝橫斬,破開霧障。
抱犢山的影像近在咫尺,霎時層林盡染,深潭碧透,流瀑恰似一條自九天垂下的皎白緞帶,甫一踏上曾經熟悉的土地,就有清風跨越千山撲麵而來。
沈珺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剛剛好。」
他們方穩身站定,山體即開始無聲無息地移動,稍轉目,便是千裏之外。
沈珺側過臉看他,「記得路嗎?」
洛餚撚了撚指腹,將沈珺的手攥得更緊,悶聲不響地點點頭,途徑當年沈珺與青竹吵架而負氣出走的小徑,山花開了遍野,入眸滿是芳菲。洛餚數著步子,算走到哪一處是他當年拖著尾音喊「腿疼」的地方,沈珺又是在哪個位置停步,轉身向他走來。
當時他以為沈珺會離開很遠,停下時才發現都不過是在圍繞著家兜圈子。既然都已到達此處,估計離目的地近了。
待那堂屋圍垸在林木間若隱若現,兩人俱是各有所思地沒再開口,周匝陷入鳥獸聲息皆無的沉寂。青竹說張嬸的埋身葬骨之地有異,而他卜卦算到的則是屍體不見了。
那人千裏迢迢再赴抱犢山,為尋一具屍體?
可是張嬸的屍骨有何特殊之處麽......等等。洛餚額角青筋突突跳動,忽然記起當年素舒那塊玉佩便是被張嬸攥在掌中的,難道那人實則是為這玉佩而來?然這其中卻又有些許蹊蹺,抱犢山並非想來就來、想往就往之地,那人當年又是如何準確地尋到鬼域門之所在,輕而易舉地再度打開這道通往幽冥的「門」?
這諸般多疑問交疊在心頭,將洛餚唇角都壓得平直,直到屋簷的一角逐漸展露,他才切實地感受到,那夢境中緊閉的門扉、流不盡一般的血液,同時也在午後打盹過的庭院、闔家閑話的團圓夜,都已近在眼前。
槐樹簌簌作響,投下墨點般的影翳,落葉飄零間,恰似一出亂秋紛飛。
青竹坐在槐樹之下,聞聲抬首。
令洛餚腦中有道聲音輕輕響起,他說他正在此處埋了壇梅子酒。
「什麽風把二位吹來了。」青竹又垂下頭,不疾不徐地落下一子。
他正持白黑兩色棋子與自己對弈,這樹下石台,便是沈珺從前常與文叔手談的那一張。
洛餚悠悠應道:「西北風。」語畢環顧四周,發覺院落與記憶中分毫未變,但視線落迴青竹身上,又覺得還是不可挽迴地改變了許多。
青竹顯得過於平靜了,並未對他二人到訪有任何訝然,也未見他對可能亦在抱犢山的「那個人」有絲毫皆備,抑或仇恨,這與他先前所表現的狀態十分反常。洛餚多睨了他兩眼,隨後側目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沈珺的神情,見沈珺仍舊神色淡然,不知故地重遊是否令他有所觸動。
三人就這般默然靜立,好像縱然曾有千言萬語,也於此刻在一瞬間說盡了。
「我們僅有半刻鍾。」
二人雙足剛剛點地,沈珺遂折桃枝行了套劍走如飛的冰鏡劍法,最後劍鋒所指為東南向,「這邊。」
崑崙山、西涼山、不周山三大靈脈橫跨東西,縱越南北,可以點連線,將抱犢山「定」在三者圍合的大三角內,逼其現世,故而此法之威自是常人力所不能及,不知今日之事要驚動修真界多少人。他們不敢耽擱,當即便飛身奔走,期間唯聞耳邊窸窣聲響,不知是風嘯還是異動已生,總之愈往東南,洛餚便愈感一股厚重壓迫感。
他極少有諸如此類的感受,除卻登不周山「天柱」之時。彼時落魂鍾餘音響徹雲霄,孤傲山巒肅穆而崇高,好似天道俯瞰的眉眼,目視著螻蟻般的芸芸眾生。
遠山林莽,不論春秋如何歸往,總是不增不減地寂然矗立,而他有關抱犢山的記憶,或愉悅或苦痛的,都已經時隔太久太久,像隔了一層泛黃的生宣紙。
或許有些近鄉情怯的意味在心田蕩漾,以至難以言喻此刻臨近山影的感受,那朦朧輪廓在霧靄間時隱時現,他就站在這頭,眺望千裏之外的那頭,在他離去的數餘年後,騰挪輾轉,終於還是迴到了此地。
可他猛然驚覺,他同此山所隔著的那一層泛黃的生宣紙,也許是從生死薄上撕下的。
判官對他說:「你信因緣果報,卻獨不信命?」
思緒流轉之間,龜息遁形訣令洛餚要如飛鳶般飄起來,卻忽而感到自己被拉住了往下墜,穩穩墜迴地麵之上。
沈珺牢牢牽緊了他,借劍訣帶他破雲穿霧,好似一支開弓不迴頭的利箭、一柄一往無前的寶刀,使得人錯覺他隻是其劍上一抹裝飾點綴的流蘇。
饒是洛餚再胸無大誌,也不禁捫心自問:我已經在那人手上死過一次,又憑什麽去賭這一次能全身而退?
他心念一轉,想起自己生前所占的「死局」。
......死局......
他已經死了,那麽此局破了嗎?
洛餚一時頗感後悔,此行前應該再卜一卦,可現在儼然是已來不及了,再垂眸看了看那隻牽著他的、骨節分明的手,十指緊扣間是灼熱的體溫,但他心頭卻逐漸升上一股涼意,暗暗思索為何地府要借他之手,或者說.…..地府想如何藉助他打開鬼域門?
「到了。」沈珺桃枝橫斬,破開霧障。
抱犢山的影像近在咫尺,霎時層林盡染,深潭碧透,流瀑恰似一條自九天垂下的皎白緞帶,甫一踏上曾經熟悉的土地,就有清風跨越千山撲麵而來。
沈珺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剛剛好。」
他們方穩身站定,山體即開始無聲無息地移動,稍轉目,便是千裏之外。
沈珺側過臉看他,「記得路嗎?」
洛餚撚了撚指腹,將沈珺的手攥得更緊,悶聲不響地點點頭,途徑當年沈珺與青竹吵架而負氣出走的小徑,山花開了遍野,入眸滿是芳菲。洛餚數著步子,算走到哪一處是他當年拖著尾音喊「腿疼」的地方,沈珺又是在哪個位置停步,轉身向他走來。
當時他以為沈珺會離開很遠,停下時才發現都不過是在圍繞著家兜圈子。既然都已到達此處,估計離目的地近了。
待那堂屋圍垸在林木間若隱若現,兩人俱是各有所思地沒再開口,周匝陷入鳥獸聲息皆無的沉寂。青竹說張嬸的埋身葬骨之地有異,而他卜卦算到的則是屍體不見了。
那人千裏迢迢再赴抱犢山,為尋一具屍體?
可是張嬸的屍骨有何特殊之處麽......等等。洛餚額角青筋突突跳動,忽然記起當年素舒那塊玉佩便是被張嬸攥在掌中的,難道那人實則是為這玉佩而來?然這其中卻又有些許蹊蹺,抱犢山並非想來就來、想往就往之地,那人當年又是如何準確地尋到鬼域門之所在,輕而易舉地再度打開這道通往幽冥的「門」?
這諸般多疑問交疊在心頭,將洛餚唇角都壓得平直,直到屋簷的一角逐漸展露,他才切實地感受到,那夢境中緊閉的門扉、流不盡一般的血液,同時也在午後打盹過的庭院、闔家閑話的團圓夜,都已近在眼前。
槐樹簌簌作響,投下墨點般的影翳,落葉飄零間,恰似一出亂秋紛飛。
青竹坐在槐樹之下,聞聲抬首。
令洛餚腦中有道聲音輕輕響起,他說他正在此處埋了壇梅子酒。
「什麽風把二位吹來了。」青竹又垂下頭,不疾不徐地落下一子。
他正持白黑兩色棋子與自己對弈,這樹下石台,便是沈珺從前常與文叔手談的那一張。
洛餚悠悠應道:「西北風。」語畢環顧四周,發覺院落與記憶中分毫未變,但視線落迴青竹身上,又覺得還是不可挽迴地改變了許多。
青竹顯得過於平靜了,並未對他二人到訪有任何訝然,也未見他對可能亦在抱犢山的「那個人」有絲毫皆備,抑或仇恨,這與他先前所表現的狀態十分反常。洛餚多睨了他兩眼,隨後側目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沈珺的神情,見沈珺仍舊神色淡然,不知故地重遊是否令他有所觸動。
三人就這般默然靜立,好像縱然曾有千言萬語,也於此刻在一瞬間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