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五彩天下
開局劍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作者:當時明月猶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處城頭上。
陳清都看向老秀才,這個一向嘴上功夫比手上功夫來的厲害的讀書人,沉吟一番後,問道:
“當年賈生的太平十二策,究其根本,到底是個什麽說法?”
“真能治天下?”
儒衫老人神色略微變幻,沒有多想,點頭道:“真能。”
後又反應過來,老秀才連忙問道:“當年賈生可是在劍氣長城擔任了百餘年刑官,此事老大劍仙不知?”
陳清都搖搖頭。
事實上,昔年浩然賈生,擔任刑官時期,曾與老大劍仙論道數十年,所談之事,包含天下萬物。
但從未提及過那本太平十二策。
賈生曾與他談論山上山下,廟堂朝野,諸子百家等等,哪怕是蠻荒妖族,也聊了不少。
最後許是讀書人覺得有了把握,說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說他已經得了一位文廟副教主還有一名學宮大祭酒的點頭,他賈生此行,就是充當文廟的一名使者。
隻要劍氣長城願意助陣,隨浩然修士一起殺向蠻荒,開創萬年未有之壯舉,此地十萬劍修,十萬老弱婦孺的刑徒身份,徹底翻篇。
賈生的口氣很大,說他已經在文廟那邊,為所有劍修求來了一個天大戰功,一切的前提,就是事成。
清掃妖族之後,這座蠻荒天下,一半的版圖歸屬這些劍修,到那時,隻需按部就班,開枝散葉,數千年後,蠻荒將不再是蠻荒。
而應該稱作為...劍氣天下。
賈生說的有模有樣,浩然與劍氣長城清掃蠻荒之後,斬盡所有地仙以上的妖孽,其餘數量以千億計算的妖族,作為牲畜豢養。
難以馴化的,要麽直接殺盡族群,要麽驅趕至蠻荒天下最南端的苦寒妖域,也就是流放。
這座蠻荒大地,為何稱為貧瘠?
靈氣駁雜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這座天下的龐大版圖裏,有超過四分之一,連妖族都難以生存。
托月山以南,七十萬裏之後,就是那傳說中的苦寒妖域,東西南北,方圓八十萬裏。
比劍氣長城這邊的黃沙漫天,還要貧瘠。
那處地界的天地盡頭處,缺失了一塊‘世界天幕’。
導致大天地連接著虛無,常年有罡風肆虐侵襲,地仙修士都無法堅持太久,下五境,觸之即死。
本身並沒有什麽,大不了妖族就遠離那塊版圖,可那虛無裂縫噴薄出的凜冽罡風,會逐漸將精純的天地靈氣,侵染成無法修煉的混亂之氣。
上古時期,那片苦寒妖域其實隻有數千裏方圓,而如今萬年過去,已經擴大到了數十萬裏。
這也是妖族為何非要攻打劍氣長城,非要想著入侵浩然天下的根本原因。
倘若自己的家鄉風調雨順,誰會願意死絕無數族人,而去侵占他人地盤?
還他媽打不下來。
蠻荒天下,版圖可是最為遼闊。
更別說一萬年來,連一座劍氣長城都越不過去。
早年曾有修士遠遊蠻荒,親自去了那塊妖域死地,得出一個結論,再來個萬載光陰,蠻荒天下將會十不存一。
天幕缺口無限擴大,遲早都會被虛無吞噬,消失在無垠的太虛之中。
十五境打不碎那座遠古天庭,照樣無法修補那塊天幕缺口。
那種缺口,是根源性的腐爛,與十三境修士破開天幕飛升,差距甚遠。
打個比方,那座神道天庭,占地廣袤,把四座天下丟進去都濺不起一點浪花,可不還是被虛無包裹其中?
老秀才摸著下巴,一雙渾濁老眼,視線恍惚,斟酌說道:“賈生的太平十二策,是真能治理天下的。”
老人笑道:“確實能開創太平世道,是一劑猛藥。”
“隻是根本問題,在於他賈生的學問理論,與儒家文廟產生了背道而馳的分歧。”
“若是采納賈生之策,短時間內,甚至隻需要三五年時間,就能讓浩然天下有那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十年內,可開太平盛世……”
“但治病救人,不能隻看當下病因,藥力過猛,治是治好了,卻留下了更大的隱患,一旦來年爆發,就是真正的洪水猛獸。”
“到那時,山上山下,將會徹底崩盤,聖賢學問、人倫綱常、禮樂道德...全都站不住腳,一朝流失殆盡。”
老大劍仙嗯了一聲,眺望蠻荒,冷不丁說道:“那麽我想問問文聖,如今的浩然風氣,可滿意否?”
老秀才破天荒的,不太能迴答的上來。
說的半點沒錯,你們儒家治理了一萬年的浩然天下,效果是有,可不還是人心向下?
不是說賈生的學問就對,而是你儒家這麽多年過去,教的還是同一本書。
一樣的道理,萬年之前是這麽教的,萬年之後,還是這麽教的。
老大劍仙覺著,當年那群讀書人做出的承諾,一半成了,另外一半,就是狗屎。
也就是這狗屎的一半,讓他陳清都枯坐的萬載光陰,成了個天大的笑話。
隻是已經如此,還能如何?
陳清都喝了口忘憂酒,感覺也不太怎麽忘憂,沒去繼續嘲諷這位半人半鬼的老秀才,問起了另外一事。
“那座五彩天下,你們儒家那邊,聽說已經找到了蛛絲馬跡?”
老秀才頷首道:“找到了一個大致方位,隻是最近文廟那邊雜事不少,禮聖也迴了天外,恐怕要耽擱一段時間。”
儒衫老人想起一事,覺得自己好像有了與老大劍仙平輩說話的底氣,笑眯眯道:“開辟第五座天下一事,不出意外,會落在晚輩身上。”
陳清都笑了笑,“文聖與我說話,自稱晚輩,我怕是會折壽啊。”
老秀才擺了擺手,毫不介意,“找到之後,開辟成形,估計不會超過十年時間。”
“十年?足夠了。”陳清都站起身,說完之後,自顧自迴了茅屋。
老秀才歎了口氣,此行前來,雖說早有預料借不到人,可還是難免有不少難過。
能敬重小齊的那個少年,能差到哪裏去?
這輩子練劍,下輩子讀讀書...怎麽了?
讀書之餘,又不是不能練劍。
老人心想,我那弟子左右,不也是個讀書人?隻是讀的累了,提劍隨意練了練,就練了個浩然天下的劍術第一出來。
茅屋內傳來一道聲響,“你那弟子的劍術這麽牛?”
“下次讓他來我劍氣長城練練,看看能不能夠到我的肩膀處。”
老秀才縮了縮脖子,沒敢迴話,徑直下了城頭。
待在城頭沒啥意思,這劍氣長城,有好幾處地方,老秀才都想去看看。
聽說此地新出了一種忘憂酒,是個讀書人釀的,那姑娘還是來自於浩然天下,不得了。
走到半道,老人忽然抬頭望了望明月。
“小寧啊,早點迴家。”
陳清都看向老秀才,這個一向嘴上功夫比手上功夫來的厲害的讀書人,沉吟一番後,問道:
“當年賈生的太平十二策,究其根本,到底是個什麽說法?”
“真能治天下?”
儒衫老人神色略微變幻,沒有多想,點頭道:“真能。”
後又反應過來,老秀才連忙問道:“當年賈生可是在劍氣長城擔任了百餘年刑官,此事老大劍仙不知?”
陳清都搖搖頭。
事實上,昔年浩然賈生,擔任刑官時期,曾與老大劍仙論道數十年,所談之事,包含天下萬物。
但從未提及過那本太平十二策。
賈生曾與他談論山上山下,廟堂朝野,諸子百家等等,哪怕是蠻荒妖族,也聊了不少。
最後許是讀書人覺得有了把握,說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
說他已經得了一位文廟副教主還有一名學宮大祭酒的點頭,他賈生此行,就是充當文廟的一名使者。
隻要劍氣長城願意助陣,隨浩然修士一起殺向蠻荒,開創萬年未有之壯舉,此地十萬劍修,十萬老弱婦孺的刑徒身份,徹底翻篇。
賈生的口氣很大,說他已經在文廟那邊,為所有劍修求來了一個天大戰功,一切的前提,就是事成。
清掃妖族之後,這座蠻荒天下,一半的版圖歸屬這些劍修,到那時,隻需按部就班,開枝散葉,數千年後,蠻荒將不再是蠻荒。
而應該稱作為...劍氣天下。
賈生說的有模有樣,浩然與劍氣長城清掃蠻荒之後,斬盡所有地仙以上的妖孽,其餘數量以千億計算的妖族,作為牲畜豢養。
難以馴化的,要麽直接殺盡族群,要麽驅趕至蠻荒天下最南端的苦寒妖域,也就是流放。
這座蠻荒大地,為何稱為貧瘠?
靈氣駁雜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這座天下的龐大版圖裏,有超過四分之一,連妖族都難以生存。
托月山以南,七十萬裏之後,就是那傳說中的苦寒妖域,東西南北,方圓八十萬裏。
比劍氣長城這邊的黃沙漫天,還要貧瘠。
那處地界的天地盡頭處,缺失了一塊‘世界天幕’。
導致大天地連接著虛無,常年有罡風肆虐侵襲,地仙修士都無法堅持太久,下五境,觸之即死。
本身並沒有什麽,大不了妖族就遠離那塊版圖,可那虛無裂縫噴薄出的凜冽罡風,會逐漸將精純的天地靈氣,侵染成無法修煉的混亂之氣。
上古時期,那片苦寒妖域其實隻有數千裏方圓,而如今萬年過去,已經擴大到了數十萬裏。
這也是妖族為何非要攻打劍氣長城,非要想著入侵浩然天下的根本原因。
倘若自己的家鄉風調雨順,誰會願意死絕無數族人,而去侵占他人地盤?
還他媽打不下來。
蠻荒天下,版圖可是最為遼闊。
更別說一萬年來,連一座劍氣長城都越不過去。
早年曾有修士遠遊蠻荒,親自去了那塊妖域死地,得出一個結論,再來個萬載光陰,蠻荒天下將會十不存一。
天幕缺口無限擴大,遲早都會被虛無吞噬,消失在無垠的太虛之中。
十五境打不碎那座遠古天庭,照樣無法修補那塊天幕缺口。
那種缺口,是根源性的腐爛,與十三境修士破開天幕飛升,差距甚遠。
打個比方,那座神道天庭,占地廣袤,把四座天下丟進去都濺不起一點浪花,可不還是被虛無包裹其中?
老秀才摸著下巴,一雙渾濁老眼,視線恍惚,斟酌說道:“賈生的太平十二策,是真能治理天下的。”
老人笑道:“確實能開創太平世道,是一劑猛藥。”
“隻是根本問題,在於他賈生的學問理論,與儒家文廟產生了背道而馳的分歧。”
“若是采納賈生之策,短時間內,甚至隻需要三五年時間,就能讓浩然天下有那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十年內,可開太平盛世……”
“但治病救人,不能隻看當下病因,藥力過猛,治是治好了,卻留下了更大的隱患,一旦來年爆發,就是真正的洪水猛獸。”
“到那時,山上山下,將會徹底崩盤,聖賢學問、人倫綱常、禮樂道德...全都站不住腳,一朝流失殆盡。”
老大劍仙嗯了一聲,眺望蠻荒,冷不丁說道:“那麽我想問問文聖,如今的浩然風氣,可滿意否?”
老秀才破天荒的,不太能迴答的上來。
說的半點沒錯,你們儒家治理了一萬年的浩然天下,效果是有,可不還是人心向下?
不是說賈生的學問就對,而是你儒家這麽多年過去,教的還是同一本書。
一樣的道理,萬年之前是這麽教的,萬年之後,還是這麽教的。
老大劍仙覺著,當年那群讀書人做出的承諾,一半成了,另外一半,就是狗屎。
也就是這狗屎的一半,讓他陳清都枯坐的萬載光陰,成了個天大的笑話。
隻是已經如此,還能如何?
陳清都喝了口忘憂酒,感覺也不太怎麽忘憂,沒去繼續嘲諷這位半人半鬼的老秀才,問起了另外一事。
“那座五彩天下,你們儒家那邊,聽說已經找到了蛛絲馬跡?”
老秀才頷首道:“找到了一個大致方位,隻是最近文廟那邊雜事不少,禮聖也迴了天外,恐怕要耽擱一段時間。”
儒衫老人想起一事,覺得自己好像有了與老大劍仙平輩說話的底氣,笑眯眯道:“開辟第五座天下一事,不出意外,會落在晚輩身上。”
陳清都笑了笑,“文聖與我說話,自稱晚輩,我怕是會折壽啊。”
老秀才擺了擺手,毫不介意,“找到之後,開辟成形,估計不會超過十年時間。”
“十年?足夠了。”陳清都站起身,說完之後,自顧自迴了茅屋。
老秀才歎了口氣,此行前來,雖說早有預料借不到人,可還是難免有不少難過。
能敬重小齊的那個少年,能差到哪裏去?
這輩子練劍,下輩子讀讀書...怎麽了?
讀書之餘,又不是不能練劍。
老人心想,我那弟子左右,不也是個讀書人?隻是讀的累了,提劍隨意練了練,就練了個浩然天下的劍術第一出來。
茅屋內傳來一道聲響,“你那弟子的劍術這麽牛?”
“下次讓他來我劍氣長城練練,看看能不能夠到我的肩膀處。”
老秀才縮了縮脖子,沒敢迴話,徑直下了城頭。
待在城頭沒啥意思,這劍氣長城,有好幾處地方,老秀才都想去看看。
聽說此地新出了一種忘憂酒,是個讀書人釀的,那姑娘還是來自於浩然天下,不得了。
走到半道,老人忽然抬頭望了望明月。
“小寧啊,早點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