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任俠意氣
開局劍落南海,我布局天下九洲 作者:當時明月猶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日的大玄都觀,好生熱鬧。
門前門後,皆是熱鬧。
寧遠與孫道長喝得盡興,聊的暢快,早就忘卻了時辰,天邊都已泛起了魚肚白。
以至於陸沉何時走的,兩人都沒有個準數。
不過一老一少也沒去理會他,自從這張酒桌擺出來,陸沉有樣學樣的跟著喝了幾杯之後,就深感無趣,插不上話。
大多數時候,都是老觀主開口,問寧遠家鄉那邊,也就是劍氣長城的事。
寧遠毫不隱瞞,這些也算不得是什麽禁忌,不止於此,早些時候,遠遊路上的諸多大小事,他也趁著酒興,一一細說。
這些事兒,寧遠不曾與任何人說過。
其實很多的事,他都是爛在肚子裏,就算碰見個好友,推杯換盞,也隻會在酒意未退之前,挑幾個隨口說說。
就連當初與齊先生喝酒,他也不曾多說。
在寧遠這邊,齊靜春是夫子先生,雖然對他敬重,但不免還是會有輩分的界限隔閡。
就連阮秀與她父親,父女之間,都有隔閡存在。
擱在老觀主這邊,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前者之於少年,既是前輩,也是道友,倘若多喝幾場,好友也不是問題。
少年灑脫,老人風趣,一個飛升境,一個合道境,兩人加起來沒多少仙氣,沒多少臉皮,但卻有一股子的俠氣。
說糙一點,就是市井氣。
寧遠忽然轉過頭去。
天光穿破雲層,傾斜人間,大玄都觀好風光。
玄都觀所在地,並不是類似於其他大多數仙家門派,隻是一處不高不低的山水地界,甚至算不上什麽山峰。
稱為小土包再好不過,沒有仙山被雲霧遮擋的縹緲意境,也沒有山門如天門一般高聳氣派。
小山包上有道觀。
而在玄都觀門前,更是沒有什麽恢宏大道,隻是一條山間小路,蜿蜒崎嶇十幾裏,坐落幾處小村莊。
仙與凡,在咫尺。
身後陪侍一夜的春輝,忽然眼神明亮,身形消散,化作一道虹光飄入門前的一棵桃樹上。
頃刻之間,滿樹花開。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孫道長笑眯起眼,“小劍仙胸中,居然有這等筆墨?”
寧遠笑著搖了搖頭,“道長這話,就是羞煞我了,小子我嘴裏偶爾蹦出來的點滴墨水,從來不是自個兒琢磨出來的。”
“都是前人所留,晚輩隻是照搬。”
老人卻不認可這話,笑道:“前人創作那些個詩詞佳句,難道就隻是為了孤芳自賞?”
一襲青衫啞然失笑。
老道人又問道:“小劍仙,若是不急,不妨就在我玄都觀多待些時日?”
寧遠搓了搓手,“老觀主,可是要教我幾門仙術?”
“別看小子我是個十四境,但其實除了會點劍術之外,其他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豈料老觀主沒有猶豫,點頭道:“好說,你想學哪一類?”
少年小心翼翼道:“若是開口就要學玄都觀的劍術,那就是犯了忌諱。”
頓了頓,他抬起頭來,神色認真道:“想學老觀主的一項絕技,袖裏乾坤。”
袖裏乾坤,其實放在山上一些個上五境大修士眼中,並不算稀奇,但玄都觀老觀主的這一手,天下罕有。
世人隻知孫懷中劍術通神,卻不知他那一手袖裏乾坤,能將幾萬裏山河收入袖中。
寧遠緊接著又自顧自搖頭,“非玄都觀門人,豈能要求學觀內道法,是小子冒犯了。”
老觀主哈哈大笑,也沒有說個確切說法,隻是起身緩緩走下台階,三步之後,天地一變,已經帶著寧遠來到了數萬裏之外。
老觀主孫懷中,大多數時候都不愛待在自家道觀內,因此在別處修建有一座修道之地。
這種裹挾他人瞬間遠遊的神通,也隻有飛升境以上才能做到,寧遠這個十四境,更加易如反掌,隻是老觀主沒有惡意,他自然不會拒絕。
庭院中,那株桃樹也被老觀主一並帶來,紮根原地,仙子春輝現出身形,依舊是背劍姿態。
樹下有石桌,兩人依次落座,這迴沒有再喝酒,春輝俯身泡茶。
寧遠注意到一事,這位桃樹仙子,她身後背著的長劍,與老觀主背著的那把,都是桃木劍。
而且以他的眼力不難看出,這兩把都是同根同源,兩截樹心幻化而來。
而此前的大玄都觀山門前,陸沉與他說的,孫道長早年親手栽種的兩株桃樹,也隻剩下一棵。
仙子俯身泡茶,察覺到一旁寧劍仙的目光,輕聲笑道:“姐姐春華,已經遠嫁他鄉。”
寧遠隻是輕微點頭,不好過多談論別人家事。
老觀主忽然出聲,“寧遠。”
青衫客抬起頭來,老人一記劍指點出。
少年郎沒有任何抵抗,任由那一粒劍光落入自己眉心。
老人以指作劍,橫豎縱橫上百道,活生生在寧遠神魂處,刻下一幅神通法訣。
袖裏乾坤。
談笑之間,就直接把一門看家本領傳了出去。
寧遠就算當下不能完全領會,可隻要日後多加修習,遲早也能掌握大半。
做完這一切,老人捋著胡須,笑道:“飛升傳道十四,貧道也是風光了一迴。”
寧遠睜開雙眼,心裏雖然有了答案,仍舊問道:“老觀主,何須如此?”
一旁的春輝倒是沒什麽驚訝之色,相反,還搶在祖師前頭說道:“我家祖師,一向如此。”
“早年祖師遠遊浩然天下,遇見了一個晚輩,瞧著喜歡,就隨手把仙劍太白送了出去。”
姑娘一股腦竹筒倒豆子,老人也不會責罵於她,“那讀書人也是個憨子,一把仙劍,說不要就不要。
可我家祖師豈會令他如願?他不要,那就算借的。”
寧遠突兀來了一句,“任俠意氣?”
老人眼前一亮,頷首笑道:“任俠意氣。”
寧遠有些意動,卻還是暫且忍住內心所想,神色蕭索道:“老觀主,您的十四境,隻缺一把劍。”
“一把好劍。”
話音剛落,寧遠身後的長劍自主升空,淩空挽了個劍花之後,懸停石桌一旁。
劍尖朝下,劍身繚繞萬千劍意,有著絕世鋒芒。
年輕人開口道:“倚天萬裏須長劍。”
“老觀主,我這把劍,在我躋身十四境後,多次出劍之下,已經溫養成一把真正的仙兵。”
“不過一把仙兵,這還不夠,無法讓老觀主合道破境。”
“但現在的它,有我劍氣長城數千種遠古劍意,不是仙劍,勝似仙劍。”
老人沒有伸手接劍,仔細一觀之後,點了點頭。
“此劍何名?”
“我劍遠遊。”
老觀主輕抿一口,忽然咧嘴大笑。
早茶依舊暖人心。
門前門後,皆是熱鬧。
寧遠與孫道長喝得盡興,聊的暢快,早就忘卻了時辰,天邊都已泛起了魚肚白。
以至於陸沉何時走的,兩人都沒有個準數。
不過一老一少也沒去理會他,自從這張酒桌擺出來,陸沉有樣學樣的跟著喝了幾杯之後,就深感無趣,插不上話。
大多數時候,都是老觀主開口,問寧遠家鄉那邊,也就是劍氣長城的事。
寧遠毫不隱瞞,這些也算不得是什麽禁忌,不止於此,早些時候,遠遊路上的諸多大小事,他也趁著酒興,一一細說。
這些事兒,寧遠不曾與任何人說過。
其實很多的事,他都是爛在肚子裏,就算碰見個好友,推杯換盞,也隻會在酒意未退之前,挑幾個隨口說說。
就連當初與齊先生喝酒,他也不曾多說。
在寧遠這邊,齊靜春是夫子先生,雖然對他敬重,但不免還是會有輩分的界限隔閡。
就連阮秀與她父親,父女之間,都有隔閡存在。
擱在老觀主這邊,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前者之於少年,既是前輩,也是道友,倘若多喝幾場,好友也不是問題。
少年灑脫,老人風趣,一個飛升境,一個合道境,兩人加起來沒多少仙氣,沒多少臉皮,但卻有一股子的俠氣。
說糙一點,就是市井氣。
寧遠忽然轉過頭去。
天光穿破雲層,傾斜人間,大玄都觀好風光。
玄都觀所在地,並不是類似於其他大多數仙家門派,隻是一處不高不低的山水地界,甚至算不上什麽山峰。
稱為小土包再好不過,沒有仙山被雲霧遮擋的縹緲意境,也沒有山門如天門一般高聳氣派。
小山包上有道觀。
而在玄都觀門前,更是沒有什麽恢宏大道,隻是一條山間小路,蜿蜒崎嶇十幾裏,坐落幾處小村莊。
仙與凡,在咫尺。
身後陪侍一夜的春輝,忽然眼神明亮,身形消散,化作一道虹光飄入門前的一棵桃樹上。
頃刻之間,滿樹花開。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孫道長笑眯起眼,“小劍仙胸中,居然有這等筆墨?”
寧遠笑著搖了搖頭,“道長這話,就是羞煞我了,小子我嘴裏偶爾蹦出來的點滴墨水,從來不是自個兒琢磨出來的。”
“都是前人所留,晚輩隻是照搬。”
老人卻不認可這話,笑道:“前人創作那些個詩詞佳句,難道就隻是為了孤芳自賞?”
一襲青衫啞然失笑。
老道人又問道:“小劍仙,若是不急,不妨就在我玄都觀多待些時日?”
寧遠搓了搓手,“老觀主,可是要教我幾門仙術?”
“別看小子我是個十四境,但其實除了會點劍術之外,其他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豈料老觀主沒有猶豫,點頭道:“好說,你想學哪一類?”
少年小心翼翼道:“若是開口就要學玄都觀的劍術,那就是犯了忌諱。”
頓了頓,他抬起頭來,神色認真道:“想學老觀主的一項絕技,袖裏乾坤。”
袖裏乾坤,其實放在山上一些個上五境大修士眼中,並不算稀奇,但玄都觀老觀主的這一手,天下罕有。
世人隻知孫懷中劍術通神,卻不知他那一手袖裏乾坤,能將幾萬裏山河收入袖中。
寧遠緊接著又自顧自搖頭,“非玄都觀門人,豈能要求學觀內道法,是小子冒犯了。”
老觀主哈哈大笑,也沒有說個確切說法,隻是起身緩緩走下台階,三步之後,天地一變,已經帶著寧遠來到了數萬裏之外。
老觀主孫懷中,大多數時候都不愛待在自家道觀內,因此在別處修建有一座修道之地。
這種裹挾他人瞬間遠遊的神通,也隻有飛升境以上才能做到,寧遠這個十四境,更加易如反掌,隻是老觀主沒有惡意,他自然不會拒絕。
庭院中,那株桃樹也被老觀主一並帶來,紮根原地,仙子春輝現出身形,依舊是背劍姿態。
樹下有石桌,兩人依次落座,這迴沒有再喝酒,春輝俯身泡茶。
寧遠注意到一事,這位桃樹仙子,她身後背著的長劍,與老觀主背著的那把,都是桃木劍。
而且以他的眼力不難看出,這兩把都是同根同源,兩截樹心幻化而來。
而此前的大玄都觀山門前,陸沉與他說的,孫道長早年親手栽種的兩株桃樹,也隻剩下一棵。
仙子俯身泡茶,察覺到一旁寧劍仙的目光,輕聲笑道:“姐姐春華,已經遠嫁他鄉。”
寧遠隻是輕微點頭,不好過多談論別人家事。
老觀主忽然出聲,“寧遠。”
青衫客抬起頭來,老人一記劍指點出。
少年郎沒有任何抵抗,任由那一粒劍光落入自己眉心。
老人以指作劍,橫豎縱橫上百道,活生生在寧遠神魂處,刻下一幅神通法訣。
袖裏乾坤。
談笑之間,就直接把一門看家本領傳了出去。
寧遠就算當下不能完全領會,可隻要日後多加修習,遲早也能掌握大半。
做完這一切,老人捋著胡須,笑道:“飛升傳道十四,貧道也是風光了一迴。”
寧遠睜開雙眼,心裏雖然有了答案,仍舊問道:“老觀主,何須如此?”
一旁的春輝倒是沒什麽驚訝之色,相反,還搶在祖師前頭說道:“我家祖師,一向如此。”
“早年祖師遠遊浩然天下,遇見了一個晚輩,瞧著喜歡,就隨手把仙劍太白送了出去。”
姑娘一股腦竹筒倒豆子,老人也不會責罵於她,“那讀書人也是個憨子,一把仙劍,說不要就不要。
可我家祖師豈會令他如願?他不要,那就算借的。”
寧遠突兀來了一句,“任俠意氣?”
老人眼前一亮,頷首笑道:“任俠意氣。”
寧遠有些意動,卻還是暫且忍住內心所想,神色蕭索道:“老觀主,您的十四境,隻缺一把劍。”
“一把好劍。”
話音剛落,寧遠身後的長劍自主升空,淩空挽了個劍花之後,懸停石桌一旁。
劍尖朝下,劍身繚繞萬千劍意,有著絕世鋒芒。
年輕人開口道:“倚天萬裏須長劍。”
“老觀主,我這把劍,在我躋身十四境後,多次出劍之下,已經溫養成一把真正的仙兵。”
“不過一把仙兵,這還不夠,無法讓老觀主合道破境。”
“但現在的它,有我劍氣長城數千種遠古劍意,不是仙劍,勝似仙劍。”
老人沒有伸手接劍,仔細一觀之後,點了點頭。
“此劍何名?”
“我劍遠遊。”
老觀主輕抿一口,忽然咧嘴大笑。
早茶依舊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