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使簡直是瞠目結舌,如今大漢那邊,漢天子崇尚節儉,自個都是一日兩餐,也就是皇太後年紀大了,中間能多加一頓,下麵的人哪怕整日宴飲,但是明麵上,還是一日兩餐居多,也就是那些常住在封地的貴族,才會沒什麽顧忌的一日三餐甚至是四餐。結果到了這邊,連普通的百姓午時都能加一餐了!
見幾個漢使震驚了,韓丘也是與有榮焉,一開始來這裏的時候,他是做好了吃苦的準備的,結果來了之後,他才發現,根本用不著吃什麽苦,這裏除了氣候寒冷一些,其他沒什麽不好的地方。衣食住行,各方麵條件都比他在大漢強得多。這也讓他迅速對劉昌死心塌地起來,人家能在這苦寒之地短時間內造就這樣的一片樂土,若是他能繼承大漢呢?
韓丘含笑說道:「此時也該用餉食了,幾位貴使是在自個院內用,還是去後麵飯堂用?飯堂那邊二樓是雅室,也不會被打擾,諸位以為如何?」
幾個漢使對視了一眼,正使章汾開口說道:「我等倒是想要見識一些,不如就去飯堂吧!」
隨從們自然是在驛卒的引導下,將馬牽到馬廄,又將隨身的行李送到給使團安排的院子裏,為主的幾個人就跟著韓丘去了飯堂。
飯堂二樓有不少包間,但是窗戶都可以支起來,可以看見樓下大堂的情況。樓下那些人手裏都拿著一個帶把手的大缸子,正在一個個窗口處排隊,他們用手指幾下,窗口裏麵的人就揮動著大勺,從大盆裏頭舀出以大勺菜,往缸子裏麵一倒,至於主食,要麽是饅頭,要麽是米飯,大家自個去選。各自打滿一大缸子的飯菜,筷子上插著饅頭,找個地方坐下來,一個個就開始埋頭大吃起來。
幾個漢使各種不習慣,雖說看不清楚下麵人吃的菜究竟如何,但光是那個分量,就已經叫他們瞠目結舌了,然後再看他們一個個居然都在長條形的木板上坐著,簡直像是胡人的作派。好在驛館雅間裏頭也有席案,知道來的是漢使,之前就叫人撤下了桌椅,換上了席案,這才叫他們覺得舒服了一些。
不多久,飯菜竟是已經上來了,驛卒們提著食盒,從食盒裏將大大小小的碗碟擺出來,然後他們就發現,這裏頭大半他們都不認識。沒有佐餐的醢醬,而是做菜的時候就加入了各種調料,有葷有素,湯羹俱全,章汾試探性地夾了一塊看起來油汪汪顫巍巍的肉送到口中,入口肥而不膩,肥肉入口即化,瘦肉也很是香甜,吃了一塊之後,他ren不住又夾了一塊。
這邊的菜主要是炒菜和燉菜,濃油赤醬,非常符合這個時代人的口味,因此,用不著韓丘介紹,一個個就大快朵頤,吃得酣暢淋漓,等到吃完摸著鼓鼓的肚皮,又生出了極大的懷疑來。畢竟,來之前,誰能想得到,遼東這樣大家一致認為的苦寒之地,如今居然是這樣的光景呢?他們還記得,七八年前,朝鮮還有其他那些小國部族的使臣到大漢之後一副土包子的模樣呢,如今反倒是輪到他們變成土鱉了。
韓丘很謹慎,並沒有讓這些漢使去接觸什麽工坊,也沒叫他們去看什麽新鮮的東西,哪怕他們覺得屋裏溫暖如春,他也隻是告訴他們,因為用了火炕,直接在炕道裏麵點火,熱氣就順著炕道進入室內,如此室內也就變得溫暖起來,至於點的是什麽東西,這些漢使也是不清楚的。
不過即便如此,章汾他們也見識了不少新鮮玩意,比如說,他們如今身上都穿上了羽絨衫。他們來的時候,還專門準備了不少皮裘,但是這玩意別的都好,穿在身上卻顯得臃腫,而且還比較沉重,然後他們就發現遼東這邊許多人穿得並不算厚實,仔細觀察了一番,就發現他們外麵穿的衣褲別有幹坤,稍微一打聽,他們就知道了羽絨衫的存在。
因為大量養殖雞鴨鵝等家禽,所以在遼東這邊,羽毛製品其實很多,那些小吏習慣於用鵝毛製作的羽毛筆寫字,雞毛也有用處,毛撣子,毽子,打碎了之後還能做成飼料。另外,比較柔軟的細羽和絨羽,就可以用來做衣服被子枕頭之類的。遼東這邊,最便宜的羽絨服就摻雜了許多雞毛,比較貴重的就會用鴨絨和鵝絨,仔細清洗,去除了上頭的油脂和味道之後,填充到衣服裏麵就行。
章汾他們買的就是鴨絨鵝絨的羽絨服,因為紡織技術的問題,為了防止穿絨,裏麵用了細絹先做內囊,然後外麵再用細綢做外罩,這樣也可以拆洗。當然,你要是豪橫到衣服不穿第二次,那也不錯,這也是拉動內需。劉昌從來不怕有人在這種事情上奢侈浪費,隻要肯消費,那都是小錢錢!
章汾他們在大漢也就是小官,一開始到了這裏還有些來自**上國的盛氣淩人,如今見識了這些之後,心態自然出現了變化,心裏還琢磨著,這些能不能學一學,迴頭在大漢也這麽搞,像是這種羽絨服,看起來很簡單的樣子,要是能幹成,自家也能成一方巨賈了吧!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這群漢使順順噹噹地到了王險城。
劉昌也沒有晾著他們的意思,畢竟,有的事情還是得先通個氣,免得迴頭鬧出點笑話來,正好這幾日也沒什麽大朝會,劉昌就先設了一個小宴,準備招待這幫使臣。
那些以前的朝鮮舊臣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畢竟,做父親的私底下給兒子帶個信也沒什麽,如今遼國跟大漢,與當年的朝鮮可不一樣,如今遼國說是外藩,但是因為那一重血緣關係,可比尋常外藩占便宜多了。以前的時候,哪怕箕子也是華夏貴胄出身,朝鮮也是周天子親封的侯國,但是許多人依舊不將朝鮮當做是華夏諸侯,如今,誰敢再說這種話呢?<="<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見幾個漢使震驚了,韓丘也是與有榮焉,一開始來這裏的時候,他是做好了吃苦的準備的,結果來了之後,他才發現,根本用不著吃什麽苦,這裏除了氣候寒冷一些,其他沒什麽不好的地方。衣食住行,各方麵條件都比他在大漢強得多。這也讓他迅速對劉昌死心塌地起來,人家能在這苦寒之地短時間內造就這樣的一片樂土,若是他能繼承大漢呢?
韓丘含笑說道:「此時也該用餉食了,幾位貴使是在自個院內用,還是去後麵飯堂用?飯堂那邊二樓是雅室,也不會被打擾,諸位以為如何?」
幾個漢使對視了一眼,正使章汾開口說道:「我等倒是想要見識一些,不如就去飯堂吧!」
隨從們自然是在驛卒的引導下,將馬牽到馬廄,又將隨身的行李送到給使團安排的院子裏,為主的幾個人就跟著韓丘去了飯堂。
飯堂二樓有不少包間,但是窗戶都可以支起來,可以看見樓下大堂的情況。樓下那些人手裏都拿著一個帶把手的大缸子,正在一個個窗口處排隊,他們用手指幾下,窗口裏麵的人就揮動著大勺,從大盆裏頭舀出以大勺菜,往缸子裏麵一倒,至於主食,要麽是饅頭,要麽是米飯,大家自個去選。各自打滿一大缸子的飯菜,筷子上插著饅頭,找個地方坐下來,一個個就開始埋頭大吃起來。
幾個漢使各種不習慣,雖說看不清楚下麵人吃的菜究竟如何,但光是那個分量,就已經叫他們瞠目結舌了,然後再看他們一個個居然都在長條形的木板上坐著,簡直像是胡人的作派。好在驛館雅間裏頭也有席案,知道來的是漢使,之前就叫人撤下了桌椅,換上了席案,這才叫他們覺得舒服了一些。
不多久,飯菜竟是已經上來了,驛卒們提著食盒,從食盒裏將大大小小的碗碟擺出來,然後他們就發現,這裏頭大半他們都不認識。沒有佐餐的醢醬,而是做菜的時候就加入了各種調料,有葷有素,湯羹俱全,章汾試探性地夾了一塊看起來油汪汪顫巍巍的肉送到口中,入口肥而不膩,肥肉入口即化,瘦肉也很是香甜,吃了一塊之後,他ren不住又夾了一塊。
這邊的菜主要是炒菜和燉菜,濃油赤醬,非常符合這個時代人的口味,因此,用不著韓丘介紹,一個個就大快朵頤,吃得酣暢淋漓,等到吃完摸著鼓鼓的肚皮,又生出了極大的懷疑來。畢竟,來之前,誰能想得到,遼東這樣大家一致認為的苦寒之地,如今居然是這樣的光景呢?他們還記得,七八年前,朝鮮還有其他那些小國部族的使臣到大漢之後一副土包子的模樣呢,如今反倒是輪到他們變成土鱉了。
韓丘很謹慎,並沒有讓這些漢使去接觸什麽工坊,也沒叫他們去看什麽新鮮的東西,哪怕他們覺得屋裏溫暖如春,他也隻是告訴他們,因為用了火炕,直接在炕道裏麵點火,熱氣就順著炕道進入室內,如此室內也就變得溫暖起來,至於點的是什麽東西,這些漢使也是不清楚的。
不過即便如此,章汾他們也見識了不少新鮮玩意,比如說,他們如今身上都穿上了羽絨衫。他們來的時候,還專門準備了不少皮裘,但是這玩意別的都好,穿在身上卻顯得臃腫,而且還比較沉重,然後他們就發現遼東這邊許多人穿得並不算厚實,仔細觀察了一番,就發現他們外麵穿的衣褲別有幹坤,稍微一打聽,他們就知道了羽絨衫的存在。
因為大量養殖雞鴨鵝等家禽,所以在遼東這邊,羽毛製品其實很多,那些小吏習慣於用鵝毛製作的羽毛筆寫字,雞毛也有用處,毛撣子,毽子,打碎了之後還能做成飼料。另外,比較柔軟的細羽和絨羽,就可以用來做衣服被子枕頭之類的。遼東這邊,最便宜的羽絨服就摻雜了許多雞毛,比較貴重的就會用鴨絨和鵝絨,仔細清洗,去除了上頭的油脂和味道之後,填充到衣服裏麵就行。
章汾他們買的就是鴨絨鵝絨的羽絨服,因為紡織技術的問題,為了防止穿絨,裏麵用了細絹先做內囊,然後外麵再用細綢做外罩,這樣也可以拆洗。當然,你要是豪橫到衣服不穿第二次,那也不錯,這也是拉動內需。劉昌從來不怕有人在這種事情上奢侈浪費,隻要肯消費,那都是小錢錢!
章汾他們在大漢也就是小官,一開始到了這裏還有些來自**上國的盛氣淩人,如今見識了這些之後,心態自然出現了變化,心裏還琢磨著,這些能不能學一學,迴頭在大漢也這麽搞,像是這種羽絨服,看起來很簡單的樣子,要是能幹成,自家也能成一方巨賈了吧!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這群漢使順順噹噹地到了王險城。
劉昌也沒有晾著他們的意思,畢竟,有的事情還是得先通個氣,免得迴頭鬧出點笑話來,正好這幾日也沒什麽大朝會,劉昌就先設了一個小宴,準備招待這幫使臣。
那些以前的朝鮮舊臣也沒覺得有什麽問題,畢竟,做父親的私底下給兒子帶個信也沒什麽,如今遼國跟大漢,與當年的朝鮮可不一樣,如今遼國說是外藩,但是因為那一重血緣關係,可比尋常外藩占便宜多了。以前的時候,哪怕箕子也是華夏貴胄出身,朝鮮也是周天子親封的侯國,但是許多人依舊不將朝鮮當做是華夏諸侯,如今,誰敢再說這種話呢?<="<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