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雙重暴擊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 作者:灰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朝廷為大明皇帝操辦選秀的同時。
崇禎二十二年九月。
霍無疾、衛烈、嶽武忠相繼向朝廷奏報。
奧斯曼境內最後一支殘餘抵抗武裝於特拉布宗被大明新軍圍殲。
敵首哈桑·阿克圖爾克被陣斬,殲敵萬餘。
自此,奧斯曼境內最大的抵抗勢力被徹底剿滅。
大明新軍攻克薩法維王朝軍事重鎮德爾本特,殲敵三萬。
將薩法維最後一支正規軍力量殲滅,逃亡的薩法維沙阿阿巴斯二世宣布投降。
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因反對投降被時任帝國維齊爾(相當於帝國宰相)的拉傑普特·辛格發動宮變。
莫臥兒王族被盡滅。
隨即,拉傑普特·辛格開城向城外的大名新軍投降。
莫臥兒新都城喀布爾不攻自破。
自此,莫臥兒帝國——滅!
而阿非利加那邊,由大明航海探索司探海少使於經義所率領的十國聯軍也成功攻破了薩阿迪王朝的都城馬拉喀什。
薩阿迪蘇丹阿卜杜勒·加利卜·本·穆罕默德逃亡...............
十一月,朱由檢在午門又一次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
由於這一次的獻俘儀式匯聚了奧斯曼、薩法維、莫臥兒、薩阿迪四國的高級戰俘。
所以,聲勢比上一次針對倭國的獻俘儀式還要大。
四國戰俘630人。
其中,除了已經被自己人砍死的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以及逃亡的薩阿迪蘇丹阿卜杜勒·加利卜·本·穆罕默德之外。
其餘兩國的蘇丹都在戰俘之列。
不過,這一次與上一次針對倭國的獻俘儀式有所不同的是——並沒有對戰俘簡單粗暴的采取格殺政策。
而是根據四國戰俘的實際表現對其中一些人給予的網開一麵的特赦懲處。
不過,四國王室貴族依舊沒有逃過被一擼到底的結局。
無論你原來是蘇丹還是王公貴胄,一律削為罪民。
因“投誠”有功者特赦除罪,一律為民。
除了保住了自身性命之外。
他們得到的最大恩賞也就是——被削為民後,依照人口分得了田地,並特“賞”了可供合家居住的民宅。
除此之外,概不另行封賞。
用朱由檢的話來說就是——為了更有利於日後朝廷在四國舊地推行同化政策。
原四國王族及舊貴這些容易勾起當地百姓“迴憶”的標記理應盡數滅除。
現在網開一麵,恩典留其性命已經是天恩浩蕩之舉。
要是有些人還想著仰仗舊時身份向朝廷討封賞爵。
那就是他們自己不懂事上趕著求死了..................
當月,朱由檢下《平四國詔》布告天下。
《平四國詔》
朕膺天命,禦天下,誌靖四夷。
奧斯曼、薩法維、莫臥兒、薩阿迪,犯我大明,罪不容誅,怒而興師。
簡精銳,整軍旅,備糧餉,伐無道。
神機破敵於前,步騎逐之,奧斯曼敗績。
設伏困薩法維,斷其糧道而勝。
水陸攻莫臥兒,其主降。
討薩阿迪,滅其國。
四國平,賴眾臣佐,諸軍忠勇。
望勉力,保太平。
欽此.............
-------------------------------------
另一邊。
遠在西伯利亞興京城的多爾袞也在此時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但是,從多爾袞差點把書房給砸個稀碎一把火點嘍的場麵來看。
這壞消息對多爾袞的刺激那是相當之大...............
好消息是——在範文程的積極遊說下。
合縱泰西共同對抗明朝的事情基本上算是成了。
範文程已經代表清國與泰西諸國秘密簽訂了《抗明盟約》。
大明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泰西人清晰地看到了大明皇帝的野心。
他們知道——大明的劍鋒是一定會指向泰西的。
清國與羅刹人要是玩完了。
緊接著要遭殃的必然是整個泰西!
所以,對於清國主動提出的合縱抗明大計。
再加上範文程針對性的遊說,泰西諸國最終決定——摒棄前嫌、終止內鬥。
無論泰西諸國之前有何恩怨,在共同的大敵之下都要一致抗明!
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有人的出人。
不遺餘力的全麵支持羅刹境內的戰事。
在範文程的建議下。
泰西諸國將阻戰火於羅刹之內作為了他們的最優戰略目標。
也就是說——泰西諸國會全力支持清國在羅刹戰場上與大明新軍的對決。
將這場東西方的全麵博弈的主戰場放在羅刹境內。
將羅刹作為緩衝之地。
戰況再怎麽慘烈、禍害的再怎麽狠,那也是發生在羅刹。
用範文程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願意充當這場東西全麵戰爭的“出頭鳥”、“急先鋒”。
但完成與大明新軍決戰於羅刹之地的戰略目的。
那還要靠泰西諸國的鼎力相助才行。
這也是組建抗明聯盟最根本的意義所在!
於是,在範文程的遊說下。
泰西諸國也立即行動了起來。
紛紛派遣使者趕赴興京與清國方麵商議具體的抗明事宜和部署。
這對於整個清國而言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傳來的壞消息卻把合縱成功的喜悅心情破壞的是一幹二淨..............
因為,這壞消息對於多爾袞而言實在是太過於誅心了!
原來,自己秘密派去大明疏通關係試圖求和的心腹齊蘇勒竟然攜帶著巨額“公關”資金跑了!
但這還不算完。
齊蘇勒不僅帶著幾百萬的秘密資金跑了。
還特麽給多爾袞送了封信。
信中的大致內容就是告訴多爾袞——您可千萬別怪罪我。
傻子都知道議和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這麽大筆銀子與其便宜了明朝人還辦不成事,那倒不如便宜我了!
本來,我是沒打算跑的。
但您都把機會硬塞進來了,我不拿著錢跑豈不辜負了王爺的一片“苦心”?
臥槽!
齊蘇勒留下的這封信差點沒把多爾袞當場氣嗝屁.............
但事情到這裏還沒算完。
跟著範文程一起出使泰西的額爾德尼也給多爾袞帶來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範文程留給多爾袞的。
原來,促成合縱大計之後,範文程也跑了...........
信中,範文程直言——自己早就知道多爾袞派額爾德尼在身邊的用意。
以及以他的項上人頭為獻禮派人秘密去大明求和的安排,他也知道。
但是,他還是為大清促成了合縱抗明之事。
也算是報了多爾袞這些年對自己的知遇與器重的恩情了。
於大清,他範文程已然是問心無愧、仁至義盡了。
至於留在興京的一家老小。
範文程也表示——任多爾袞處置。
很顯然——範文程選擇了拋家舍業自行跑路..............
範文程的出走對多爾袞而言無疑是來了個雙重暴擊。
多爾袞此時是萬分的後悔。
因為他知道——範文程的出走,對於整個大清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崇禎二十二年九月。
霍無疾、衛烈、嶽武忠相繼向朝廷奏報。
奧斯曼境內最後一支殘餘抵抗武裝於特拉布宗被大明新軍圍殲。
敵首哈桑·阿克圖爾克被陣斬,殲敵萬餘。
自此,奧斯曼境內最大的抵抗勢力被徹底剿滅。
大明新軍攻克薩法維王朝軍事重鎮德爾本特,殲敵三萬。
將薩法維最後一支正規軍力量殲滅,逃亡的薩法維沙阿阿巴斯二世宣布投降。
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因反對投降被時任帝國維齊爾(相當於帝國宰相)的拉傑普特·辛格發動宮變。
莫臥兒王族被盡滅。
隨即,拉傑普特·辛格開城向城外的大名新軍投降。
莫臥兒新都城喀布爾不攻自破。
自此,莫臥兒帝國——滅!
而阿非利加那邊,由大明航海探索司探海少使於經義所率領的十國聯軍也成功攻破了薩阿迪王朝的都城馬拉喀什。
薩阿迪蘇丹阿卜杜勒·加利卜·本·穆罕默德逃亡...............
十一月,朱由檢在午門又一次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
由於這一次的獻俘儀式匯聚了奧斯曼、薩法維、莫臥兒、薩阿迪四國的高級戰俘。
所以,聲勢比上一次針對倭國的獻俘儀式還要大。
四國戰俘630人。
其中,除了已經被自己人砍死的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以及逃亡的薩阿迪蘇丹阿卜杜勒·加利卜·本·穆罕默德之外。
其餘兩國的蘇丹都在戰俘之列。
不過,這一次與上一次針對倭國的獻俘儀式有所不同的是——並沒有對戰俘簡單粗暴的采取格殺政策。
而是根據四國戰俘的實際表現對其中一些人給予的網開一麵的特赦懲處。
不過,四國王室貴族依舊沒有逃過被一擼到底的結局。
無論你原來是蘇丹還是王公貴胄,一律削為罪民。
因“投誠”有功者特赦除罪,一律為民。
除了保住了自身性命之外。
他們得到的最大恩賞也就是——被削為民後,依照人口分得了田地,並特“賞”了可供合家居住的民宅。
除此之外,概不另行封賞。
用朱由檢的話來說就是——為了更有利於日後朝廷在四國舊地推行同化政策。
原四國王族及舊貴這些容易勾起當地百姓“迴憶”的標記理應盡數滅除。
現在網開一麵,恩典留其性命已經是天恩浩蕩之舉。
要是有些人還想著仰仗舊時身份向朝廷討封賞爵。
那就是他們自己不懂事上趕著求死了..................
當月,朱由檢下《平四國詔》布告天下。
《平四國詔》
朕膺天命,禦天下,誌靖四夷。
奧斯曼、薩法維、莫臥兒、薩阿迪,犯我大明,罪不容誅,怒而興師。
簡精銳,整軍旅,備糧餉,伐無道。
神機破敵於前,步騎逐之,奧斯曼敗績。
設伏困薩法維,斷其糧道而勝。
水陸攻莫臥兒,其主降。
討薩阿迪,滅其國。
四國平,賴眾臣佐,諸軍忠勇。
望勉力,保太平。
欽此.............
-------------------------------------
另一邊。
遠在西伯利亞興京城的多爾袞也在此時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但是,從多爾袞差點把書房給砸個稀碎一把火點嘍的場麵來看。
這壞消息對多爾袞的刺激那是相當之大...............
好消息是——在範文程的積極遊說下。
合縱泰西共同對抗明朝的事情基本上算是成了。
範文程已經代表清國與泰西諸國秘密簽訂了《抗明盟約》。
大明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泰西人清晰地看到了大明皇帝的野心。
他們知道——大明的劍鋒是一定會指向泰西的。
清國與羅刹人要是玩完了。
緊接著要遭殃的必然是整個泰西!
所以,對於清國主動提出的合縱抗明大計。
再加上範文程針對性的遊說,泰西諸國最終決定——摒棄前嫌、終止內鬥。
無論泰西諸國之前有何恩怨,在共同的大敵之下都要一致抗明!
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有人的出人。
不遺餘力的全麵支持羅刹境內的戰事。
在範文程的建議下。
泰西諸國將阻戰火於羅刹之內作為了他們的最優戰略目標。
也就是說——泰西諸國會全力支持清國在羅刹戰場上與大明新軍的對決。
將這場東西方的全麵博弈的主戰場放在羅刹境內。
將羅刹作為緩衝之地。
戰況再怎麽慘烈、禍害的再怎麽狠,那也是發生在羅刹。
用範文程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願意充當這場東西全麵戰爭的“出頭鳥”、“急先鋒”。
但完成與大明新軍決戰於羅刹之地的戰略目的。
那還要靠泰西諸國的鼎力相助才行。
這也是組建抗明聯盟最根本的意義所在!
於是,在範文程的遊說下。
泰西諸國也立即行動了起來。
紛紛派遣使者趕赴興京與清國方麵商議具體的抗明事宜和部署。
這對於整個清國而言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傳來的壞消息卻把合縱成功的喜悅心情破壞的是一幹二淨..............
因為,這壞消息對於多爾袞而言實在是太過於誅心了!
原來,自己秘密派去大明疏通關係試圖求和的心腹齊蘇勒竟然攜帶著巨額“公關”資金跑了!
但這還不算完。
齊蘇勒不僅帶著幾百萬的秘密資金跑了。
還特麽給多爾袞送了封信。
信中的大致內容就是告訴多爾袞——您可千萬別怪罪我。
傻子都知道議和這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這麽大筆銀子與其便宜了明朝人還辦不成事,那倒不如便宜我了!
本來,我是沒打算跑的。
但您都把機會硬塞進來了,我不拿著錢跑豈不辜負了王爺的一片“苦心”?
臥槽!
齊蘇勒留下的這封信差點沒把多爾袞當場氣嗝屁.............
但事情到這裏還沒算完。
跟著範文程一起出使泰西的額爾德尼也給多爾袞帶來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範文程留給多爾袞的。
原來,促成合縱大計之後,範文程也跑了...........
信中,範文程直言——自己早就知道多爾袞派額爾德尼在身邊的用意。
以及以他的項上人頭為獻禮派人秘密去大明求和的安排,他也知道。
但是,他還是為大清促成了合縱抗明之事。
也算是報了多爾袞這些年對自己的知遇與器重的恩情了。
於大清,他範文程已然是問心無愧、仁至義盡了。
至於留在興京的一家老小。
範文程也表示——任多爾袞處置。
很顯然——範文程選擇了拋家舍業自行跑路..............
範文程的出走對多爾袞而言無疑是來了個雙重暴擊。
多爾袞此時是萬分的後悔。
因為他知道——範文程的出走,對於整個大清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