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宮。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不知不覺間,你們也都已經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了。”


    “父皇這幾年隻顧著處理國事,倒是把這事給忽略了。”


    “朝廷上整日被新政事務忙得焦頭爛額,也是沒能顧及的上..............”


    “要是你們的母後、母妃都還在的話。”


    “這事肯定已經操辦上了..............”


    朱由檢看著陪同自己用膳的太子朱慈烺、三皇子朱慈炯、四皇子朱慈炤感慨道。


    “趁著此次選秀,正好也給你們的婚配大事一起給落實嘍。”


    “今兒正好都在,你們跟父皇說說——都喜歡什麽類型的姑娘?”


    “父皇心裏也好有個數。”


    “父皇,婚配大事兒臣還是聽父皇的安排。”


    “父皇的眼光肯定不會錯。”


    “是啊父皇,我們相信父皇的眼光。”


    “哈哈哈............”


    “那好吧,到時候父皇親自給你們物色把關。”


    “對了,給你們安排的新學課程,你們學習的都怎麽樣了?”


    “等有時間,朕可是要好好考考你們的。”


    “身為大明皇子,在舉國推行新政的大背景下。”


    “你們更得為天下人做出表率,更要與時俱進。”


    “朝廷現在正在全麵推行新學,力求為朝廷盡快培養出可以為國效力的新學人才。”


    “要是連朕的皇子都學不好新學,那朕這個大明皇帝豈不是很沒麵子...............”


    太子朱慈烺等人聞言,紛紛表示一定會用心學習新學。


    並且還向朱由檢現場展示了他們學習新學的成果。


    “好,看得出來你們都沒有偷懶。”


    “好好用心學著點,為天下人做個表率。”


    “與時俱進,多接觸接觸新學才能更好的開拓自己的眼界。”


    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以後,這些都用得上。”


    說著,朱由檢看著這三個與自己共同經曆過生死的兒子。


    語重心長道:“眼看著奧斯曼、薩法維、莫臥兒那邊的戰事也快該結束了。”


    “大明的疆土愈發廣闊。”


    “朕說過——以後,朕會將《坤輿萬國全圖》變成名副其實的的《大明疆域全圖》。”


    “凡日月所照皆為明土。”


    說著,朱由檢意味深長地將目光看向了太子朱慈烺。


    “朕以後交到後繼之君手上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真正實現天下大一統的江山!”


    然後,朱由檢又將目光掃向了三皇子朱慈炯與四皇子朱慈炤。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朕想過了.............”


    “想要實現“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這一美好夙願。”


    “還得靠你們兄弟齊心共同守護這廣闊山河。”


    “今兒,我就給你們透個底。”


    “待天下大定之後,想要更好的長久治理好這麽大的疆域。”


    “還是得靠咱們自家人多出出力。”


    “到時候,朕有可能會重啟分封之製,將你們分封到各大洲就藩。”


    “讓各洲之民更清楚的知道——這個天下是誰家之天下...............”


    身為一個穿越者,朱由檢自然知道重啟分封藩王所存在的矛盾優弊。


    一方麵,分封藩王可以作為皇室在地方的代表。


    加強對偏遠地區的控製。


    但另一方麵,此舉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畢竟,曆史上藩王權力過大易導致內亂。


    如將皇子分封到世界各地,距離遙遠,管控更難。


    如何預防遏製藩王擁兵自重、形成割據勢力就成為了一個繞不開的難題了。


    對於這個問題,朱由檢以一名穿越者的角度已經初步思索出了一套方案。


    盡可能的將這種風險降低到最低。


    比如,在朱由檢的初步設想中。


    在分封藩王的同時,首先就是——朝廷將采取軍政分離製度來限製藩王的軍事權力。


    藩王可以擁有一定的護衛軍隊,但人數和裝備受到嚴格限製。


    例如——規定藩王的衛隊人數不能超過當地常規駐軍的十分之一。


    且武器裝備以防禦性為主。


    軍事指揮權交給朝廷派遣的將領。


    這些將領定期輪換,避免和藩王形成過深的利益勾結。


    這樣一來,藩王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力量,但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對抗朝廷。


    另外,地方的軍事調動必須得到朝廷多個部門的授權。


    藩王可以參與監督,但沒有直接指揮大規模軍隊作戰的權力。


    譬如,設置一個由朝廷兵部、都督府以及當地監察機構共同構成的軍事決策小組。


    藩王可在其中提供建議,但最終決策不由藩王做出。


    其二,就是對藩王的經濟管控。


    藩王的經濟來源將由朝廷嚴格把控。


    一部分經費由朝廷直接撥款。


    另一部分來自當地的稅收。


    案稅收的種類、比例和征收方式都由朝廷製定法規。


    藩王不得私自增加賦稅或開辟新的財源。


    防止他們利用經濟實力擴充勢力。


    並建立嚴格的財務審計製度。


    定期對藩王的財務狀況進行審查。


    如每年由朝廷派遣專業的審計隊伍。


    對藩王的開支、收入等進行詳細審計,確保其經濟活動合法合規。


    其三,法律約束。


    製定專門針對藩王的法律條例。


    明確藩王的職責、權利和義務。


    對違法亂紀的行為規定嚴厲的懲罰措施。


    比如,藩王如果幹預地方行政事務、勾結地方勢力謀反等。


    將受到削藩、囚禁甚至處死等懲罰。


    設立獨立於地方行政係統的司法機構來審判涉及藩王的案件。


    確保審判的公正性和獨立性。


    這些司法官員由朝廷任命,直接對朝廷負責,避免地方勢力對司法的幹擾。


    其四,自然就是安排在藩王身邊的錦衣暗衛。


    確保皇帝可以隨時掌控藩王的一舉一動...............


    不過,關於一統萬國之後,朝廷最終會不會重啟分封藩王的製度。


    朱由檢現在還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


    如果在崇禎一朝自己實在是沒有想到更有效的中央集權與地方治理相結合的策略。


    再行重啟皇子分封也不遲。


    當然了,前提是必須製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相關配套機製。


    盡可能的避免給後世之君因藩王之事“埋雷”。


    畢竟,如果重啟分封而不設計出一套完善的配套機製的話,對於朱由檢這位開掛者而言。


    他自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太子朱慈烺接手後應該問題也不大。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往後可就不好說了。


    那搞不好就有皇家藩王效仿靖難之役來個“清君側”。


    但話又說迴來了。


    這皇帝當久了,這思維和觀念也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轉變。


    之所以讓朱由檢動了重新分封皇子的念頭。


    除了出於對龐大疆域的統治需求之外。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或者說比較出於私心的一個點。


    那就是——以後,自家人反總比別人站出來反好吧?


    最起碼,自家人搞來搞去,不管最後誰成功誰失敗。


    在不被人截胡的情況下。


    這皇位還是他們老朱家的皇位。


    這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芒並收藏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