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王姮姬在祠堂上香祈禱,願二哥可以順利拿下江州,平安歸來。
之後她乘雲母車往建康城的各田地莊子去,代臥病的父親王章查驗帳本,收繳賃銀,例行檢查。
迴程時忽遇一男子攔車,衣衫淩亂,滿身風塵之色,似已在此蹲守良久。
王姮姬以為是被剋扣工錢的佃客,隔著雲母車的珠簾問:「你有何冤情?」
那公子衣著清素,頭帶帷帽,腦袋死死垂地,似一尊泥塑木雕,三緘其口。
侍衛以為是鬧事的,要扒了帷帽將人趕出去。王姮姬製止,此人或許有難言之隱不便明說,單獨將其請上臨近酒樓。
那公子見四周無人,才緩緩摘下帷帽,露出一張文質彬彬的臉。
他從隨身竹簍中取出一包油紙包裹的草藥,有些哽咽道:「鄭蘅賢弟,我終於見到你了,我來給你送藥。」
王姮姬足足愣了一彈指的工夫,才反應過來,「……文兄。」
那日在草場鄭蘅忽發病昏倒,文硯之不知她隨身攜有藥物,縱馬趕迴婆婆處,跑跌了一雙鞋才將藥取迴。
可為時已晚,鄭蘅被琅琊王氏帶走了。文硯之跟王家的人來到驛館,欲將解藥奉上,又被王家二哥轟了出去。
「後來我隻好在王氏莊子附近等候,功夫不負有心人,今日終於把賢弟你盼到了。你的病痊可了嗎?這些藥請盡快服下,婆婆說晚了就來不及了。」
王姮姬怔怔凝視文硯之消瘦的麵孔,他下巴覆蓋一層青乎乎的鬍子茬兒,可見這幾日風餐露宿,所受折磨深重。
枕邊人尚且反目成仇,她從不以為拿根柳條結拜能成什麽生死兄弟,獨獨文硯之這樣認真,這樣迂腐,這樣赤誠。
「文兄明知我是富貴人家的,請得起名醫,為何還巴巴跑過來呢?」
文硯之指骨蜷曲,由內而外地慚愧,「是我對不住你。賢弟那日突然發病是受我所累,我不能一走了之。」
那日下馬時,他們肌膚無意中碰觸了下。這一舉動給她帶來了困擾。後來他琢磨著,她忽然暈倒並非因為過度在意禮教之防而受驚,而是因為某種疾病。
她身有情蠱,婆婆診斷過,情蠱認主,最忌與其他異性接觸。
所以是他害了她。
「你的病隻有婆婆能治。你請得起天下名醫,還向婆婆問診,可見天下名醫治不了你的病。又或許他們治得了,由於某種隱情和脅迫,不敢給你治。」
王姮姬聽他言之有物,年紀輕輕,未進官場,一雙眼睛敏銳而雪亮。
她確實被投入到一座巨大的繭房,四壁都是厚厚的牆,處處被那人掌控,阻塞了接觸外界的所有通道。
前世磋磨了那麽多時光,她病入膏肓,沒有一位大夫將真相告知。
若非許昭容最後為了氣死她透露了情蠱之事,她現在仍蒙在鼓裏。
「文兄當真火眼金睛。」
文硯之羞赧內斂地垂了垂眼,其實憑從文人的直覺,答案顯而易見。
她是富貴人家最受寵的女兒。
她要和未婚夫退婚。
她被人種了情蠱……
這些線索連成串,可以料定她在家中過得並不好,甚至受未婚夫的操控。
她未婚夫不是別人,正是那位新上任的當朝帝師郎靈寂。
此人沉靜內斂深沉如淵,大多數時候一副無可無不可的態度,暗地裏卻諂媚門閥、架空皇帝、逼得老師陳輔在朝廷上血濺三尺,充當門閥的庇護傘,擁護弊端良多的九品官人法,端端是惡毒之人。
他們共同的敵人。
文硯之娓娓剖析道:「從在驛館你家人對你的重視程度來看,鄭蘅兄定是家族的掌上明珠吧?想必你的婚事極重要,誰能獲取你丈夫的名分,誰便一步登天。」
「賢弟你傾心誰,無法預料。於是便有人動了歪心思,暗置情蠱這種操縱心智的秘藥。使用此藥,兩人即便相互仇恨也會燃起不可阻擋的愛意,誓死相隨。」
王姮姬暗暗點頭,文硯之所猜測的與自己大致吻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前世她確實不知不覺就愛上了郎靈寂,錯把狼主當恩主。
郎靈寂以前隻是末流的皇室宗親,因攀上了琅琊王氏才如日中天,進入朝廷中樞,乃至於控製皇帝。
在家族備受寵愛、擁有主持祠堂儀式特殊地位的她,是打開頭號門閥琅琊王氏的一把鑰匙。她喜歡誰,爹爹便會扶持誰位極人臣,與誰合作。
而當時爹爹看好的人是陳留王司馬玖,他便施了些蠱,叫她鬼迷心竅,退掉與司馬玖的婚約,轉而嫁給他。
邏輯完全自洽。
那人前世娶她完全出於政治目的,沒有絲毫感情,婚前他小意溫柔,婚後他就像變了個人,對她敬而遠之,相敬如冰,在外私養白月光外室。
「文兄分析得在理,乃真知灼見,但……」
她心中感念,又有一分懷疑。
梅骨先生文硯之忠心於帝室,對門閥深惡痛絕,卻對她這門閥之後真心相待,屢屢捨命襄助。這種深厚的情義,已不是簡簡單單的結拜能解釋的了。
「難道時至今日,文兄還想拉攏我去你們的陣營嗎?」
她就算再恨郎靈寂也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階級,背叛在外拚殺的哥哥,背叛為她殫精竭慮謀劃前程的爹爹。她身上留著琅琊王氏的血,永遠姓王。<="<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之後她乘雲母車往建康城的各田地莊子去,代臥病的父親王章查驗帳本,收繳賃銀,例行檢查。
迴程時忽遇一男子攔車,衣衫淩亂,滿身風塵之色,似已在此蹲守良久。
王姮姬以為是被剋扣工錢的佃客,隔著雲母車的珠簾問:「你有何冤情?」
那公子衣著清素,頭帶帷帽,腦袋死死垂地,似一尊泥塑木雕,三緘其口。
侍衛以為是鬧事的,要扒了帷帽將人趕出去。王姮姬製止,此人或許有難言之隱不便明說,單獨將其請上臨近酒樓。
那公子見四周無人,才緩緩摘下帷帽,露出一張文質彬彬的臉。
他從隨身竹簍中取出一包油紙包裹的草藥,有些哽咽道:「鄭蘅賢弟,我終於見到你了,我來給你送藥。」
王姮姬足足愣了一彈指的工夫,才反應過來,「……文兄。」
那日在草場鄭蘅忽發病昏倒,文硯之不知她隨身攜有藥物,縱馬趕迴婆婆處,跑跌了一雙鞋才將藥取迴。
可為時已晚,鄭蘅被琅琊王氏帶走了。文硯之跟王家的人來到驛館,欲將解藥奉上,又被王家二哥轟了出去。
「後來我隻好在王氏莊子附近等候,功夫不負有心人,今日終於把賢弟你盼到了。你的病痊可了嗎?這些藥請盡快服下,婆婆說晚了就來不及了。」
王姮姬怔怔凝視文硯之消瘦的麵孔,他下巴覆蓋一層青乎乎的鬍子茬兒,可見這幾日風餐露宿,所受折磨深重。
枕邊人尚且反目成仇,她從不以為拿根柳條結拜能成什麽生死兄弟,獨獨文硯之這樣認真,這樣迂腐,這樣赤誠。
「文兄明知我是富貴人家的,請得起名醫,為何還巴巴跑過來呢?」
文硯之指骨蜷曲,由內而外地慚愧,「是我對不住你。賢弟那日突然發病是受我所累,我不能一走了之。」
那日下馬時,他們肌膚無意中碰觸了下。這一舉動給她帶來了困擾。後來他琢磨著,她忽然暈倒並非因為過度在意禮教之防而受驚,而是因為某種疾病。
她身有情蠱,婆婆診斷過,情蠱認主,最忌與其他異性接觸。
所以是他害了她。
「你的病隻有婆婆能治。你請得起天下名醫,還向婆婆問診,可見天下名醫治不了你的病。又或許他們治得了,由於某種隱情和脅迫,不敢給你治。」
王姮姬聽他言之有物,年紀輕輕,未進官場,一雙眼睛敏銳而雪亮。
她確實被投入到一座巨大的繭房,四壁都是厚厚的牆,處處被那人掌控,阻塞了接觸外界的所有通道。
前世磋磨了那麽多時光,她病入膏肓,沒有一位大夫將真相告知。
若非許昭容最後為了氣死她透露了情蠱之事,她現在仍蒙在鼓裏。
「文兄當真火眼金睛。」
文硯之羞赧內斂地垂了垂眼,其實憑從文人的直覺,答案顯而易見。
她是富貴人家最受寵的女兒。
她要和未婚夫退婚。
她被人種了情蠱……
這些線索連成串,可以料定她在家中過得並不好,甚至受未婚夫的操控。
她未婚夫不是別人,正是那位新上任的當朝帝師郎靈寂。
此人沉靜內斂深沉如淵,大多數時候一副無可無不可的態度,暗地裏卻諂媚門閥、架空皇帝、逼得老師陳輔在朝廷上血濺三尺,充當門閥的庇護傘,擁護弊端良多的九品官人法,端端是惡毒之人。
他們共同的敵人。
文硯之娓娓剖析道:「從在驛館你家人對你的重視程度來看,鄭蘅兄定是家族的掌上明珠吧?想必你的婚事極重要,誰能獲取你丈夫的名分,誰便一步登天。」
「賢弟你傾心誰,無法預料。於是便有人動了歪心思,暗置情蠱這種操縱心智的秘藥。使用此藥,兩人即便相互仇恨也會燃起不可阻擋的愛意,誓死相隨。」
王姮姬暗暗點頭,文硯之所猜測的與自己大致吻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前世她確實不知不覺就愛上了郎靈寂,錯把狼主當恩主。
郎靈寂以前隻是末流的皇室宗親,因攀上了琅琊王氏才如日中天,進入朝廷中樞,乃至於控製皇帝。
在家族備受寵愛、擁有主持祠堂儀式特殊地位的她,是打開頭號門閥琅琊王氏的一把鑰匙。她喜歡誰,爹爹便會扶持誰位極人臣,與誰合作。
而當時爹爹看好的人是陳留王司馬玖,他便施了些蠱,叫她鬼迷心竅,退掉與司馬玖的婚約,轉而嫁給他。
邏輯完全自洽。
那人前世娶她完全出於政治目的,沒有絲毫感情,婚前他小意溫柔,婚後他就像變了個人,對她敬而遠之,相敬如冰,在外私養白月光外室。
「文兄分析得在理,乃真知灼見,但……」
她心中感念,又有一分懷疑。
梅骨先生文硯之忠心於帝室,對門閥深惡痛絕,卻對她這門閥之後真心相待,屢屢捨命襄助。這種深厚的情義,已不是簡簡單單的結拜能解釋的了。
「難道時至今日,文兄還想拉攏我去你們的陣營嗎?」
她就算再恨郎靈寂也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階級,背叛在外拚殺的哥哥,背叛為她殫精竭慮謀劃前程的爹爹。她身上留著琅琊王氏的血,永遠姓王。<="<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