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露腦袋飛速地轉動,轉頭問李曜道:
「你們燕北軍呢?他可是領著燕北軍去打北匈人了?」
被她如此一問,李曜亦是開始察覺有異。
今日他一晨起便收到李襄的親筆傳書,要他護送公主迴長安。他本以為是她擾了他哥清修,惹得他哥終於膩煩了她,要他送走這位大神。
此刻冷靜下來,稍一思索,才發現此事並不簡單。
李曜搖了搖頭,迴道:
「燕北軍乃我父王親兵,莫說我哥了,連我這世子都無領兵實權。」
朝露眉頭蹙起。這其中好生奇怪。若是燕北王是去抗擊北匈的,為何李襄也要跟去呢?
她左思右想,心中越發不安,問道:
「代郡附近還有其餘駐軍?」
李曜沉思片刻道:
「北麵有龐山營,西麵有成均營,可這些兵營皆需皇帝親令方可調動。」
語罷,他藏鋒含銳的目光輕飄飄地落在她身上,好整以暇地等她發話。
如他所料,朝露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父皇從前賜予她的禦令,道:
「燕北世子李曜聽令。與本公主同去龐山營、成均營調兵。」
她心中已有一番計較,有燕北世子陪同,她說服那些兩營將士出兵的機會更大一些。
李曜見她終於露出真身,輕笑一聲,雙臂交疊抱在胸前,反問道:
「公主殿下,你這是要拉我一道假傳聖旨麽?」
「我是替我父皇傳旨,有何不可?」朝露秀眉一挑,不以為意。
從前,她還蒙著父皇眼睛,讓他給自己寫好的聖旨蓋上玉璽頒下呢。
李曜唇角翹了翹,幽聲道:
「假傳聖旨,可是淩遲之罪。我為殿下以身犯險,捨生忘死,有何好處?」
朝露想了想,望著他,鄭重地道:
「我可以帶世子去長安。」
她想著,她和李襄昨夜已成了親,之後還要一道迴長安見父皇母後,行婚禮儀式,今日事先請他親弟同往長安觀禮,也是理所應當。
李曜先是一怔,麵上不露聲色,心中大動。
去了長安,那離他想要的,便更近一步了。
他隨口一言,未曾想竟有意外之喜,自然是喜不自勝,欣然應下。
……
天蒙蒙亮,四野清寂。
定襄城的輪廓在北地塵煙中隱隱浮現,女牆上星星點點的火杖猶如瀚海孤舟一般,伶仃發亮。
駘蕩的北風自遠處的崇山峻嶺勁吹而來,帶著砂礫,青草,雪漬的氣息,還有一絲微微的血腥。
一聲戰馬的嘶鳴打破四下的沉寂。
謀士驅馬上前,對遙望定襄城的燕北王李晟,道:
「趁著定襄為了防範北匈自顧不暇,我們領兵自定襄抄近道,定能勢如破竹,直取長安。」
風沙中,李晟眯了眯眼,沉鬱的麵色中露出一絲陰狠的笑意:
「十年了,我等了十年。整整十年的遺憾……我此夙願,終要達成。當年吳王稱帝,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我才是父皇的親子,我才最有資格繼承皇位!」
另一裨將從遠處奔來,稟道:
「大王,燕北軍就位,隴西軍始終未受召前來。」
李晟迴身,橫眉冷目,正欲駕馬前去查探,卻見西麵沙塵滾滾,馬蹄如雷。
天邊出現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當中一麵一麵雪色的旌旗高高迎風揚起,每一麵上麵皆有大大的「蕭」字,正朝他們湧來。
李晟滿意地笑道:
「隴西軍紀律嚴明,時機分毫不差。」
那名裨將心下稍舒,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那支軍隊擋在燕北軍和定襄城之間,大有分庭抗禮之勢。他低聲喃喃道:
「隴西軍既來了,為何不歸入隊伍?」
李晟不悅地皺眉,「駕」一聲奔馬朝那支軍隊奔去,怒吼道:
「爾等何以不聽軍令?」
長風烈烈,飛沙走石。一片死寂中,忽然傳來一聲高昂而清亮的聲音:
「隴西軍不會聽你調令。」
李晟凝目望去,隻見前麵的騎兵陣中走出一匹白馬,馬上的少年一襲玄邊玉袍在疾風中獵獵振起,如翻雲滾墨。
「父王,你手上隴西軍的虎符是假的,自然無法調動隴西軍。」少年手持一道青銅獸首符,駕馬迫近。
「是你……」李晟盯著與自己容貌相似的少年,終於認出他來,冷笑道,「虎符是你母妃當年親手予我的,怎會有假?」
李襄漠然道:
「父王,母妃知你當年娶她,不過為了隴西軍兵權。她知你狼子野心,隻恨在燕北王府日夜受你監視,先是假意順從,予你假虎符,然後不惜服毒稱病,將我送去無相寺,為了能使隴西軍擺脫你的掌控,不為你染指,成為你謀權的工具。」
「她將真虎符給了我,令我暗地裏與舅舅一道統領隴西軍,就是為了防你有朝一日,賊心不死,謀朝篡位。」
李晟怔忪了片刻,忽然狂笑起來。
「原來如此。竟是如此!」他死死盯著眼前的少年,道,「我苦心籌謀了十年,沒想到你們母子倆演了一出雙簧,竟然也算計了我十年。」
他的癲狂顯得少年愈發沉定,少年望著他,一字一句道:
「父王,收手吧。」
「此時迴頭,尚且不晚。你領著燕北軍,與我的隴西軍一道與定襄擊破北匈大軍,你仍是大梁的燕北王,阿弟仍是燕北世子,燕北王府功德無量,功勳卓著。母妃還在府中等你歸來,她不想你一錯再錯,倒行逆施。」<="<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們燕北軍呢?他可是領著燕北軍去打北匈人了?」
被她如此一問,李曜亦是開始察覺有異。
今日他一晨起便收到李襄的親筆傳書,要他護送公主迴長安。他本以為是她擾了他哥清修,惹得他哥終於膩煩了她,要他送走這位大神。
此刻冷靜下來,稍一思索,才發現此事並不簡單。
李曜搖了搖頭,迴道:
「燕北軍乃我父王親兵,莫說我哥了,連我這世子都無領兵實權。」
朝露眉頭蹙起。這其中好生奇怪。若是燕北王是去抗擊北匈的,為何李襄也要跟去呢?
她左思右想,心中越發不安,問道:
「代郡附近還有其餘駐軍?」
李曜沉思片刻道:
「北麵有龐山營,西麵有成均營,可這些兵營皆需皇帝親令方可調動。」
語罷,他藏鋒含銳的目光輕飄飄地落在她身上,好整以暇地等她發話。
如他所料,朝露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父皇從前賜予她的禦令,道:
「燕北世子李曜聽令。與本公主同去龐山營、成均營調兵。」
她心中已有一番計較,有燕北世子陪同,她說服那些兩營將士出兵的機會更大一些。
李曜見她終於露出真身,輕笑一聲,雙臂交疊抱在胸前,反問道:
「公主殿下,你這是要拉我一道假傳聖旨麽?」
「我是替我父皇傳旨,有何不可?」朝露秀眉一挑,不以為意。
從前,她還蒙著父皇眼睛,讓他給自己寫好的聖旨蓋上玉璽頒下呢。
李曜唇角翹了翹,幽聲道:
「假傳聖旨,可是淩遲之罪。我為殿下以身犯險,捨生忘死,有何好處?」
朝露想了想,望著他,鄭重地道:
「我可以帶世子去長安。」
她想著,她和李襄昨夜已成了親,之後還要一道迴長安見父皇母後,行婚禮儀式,今日事先請他親弟同往長安觀禮,也是理所應當。
李曜先是一怔,麵上不露聲色,心中大動。
去了長安,那離他想要的,便更近一步了。
他隨口一言,未曾想竟有意外之喜,自然是喜不自勝,欣然應下。
……
天蒙蒙亮,四野清寂。
定襄城的輪廓在北地塵煙中隱隱浮現,女牆上星星點點的火杖猶如瀚海孤舟一般,伶仃發亮。
駘蕩的北風自遠處的崇山峻嶺勁吹而來,帶著砂礫,青草,雪漬的氣息,還有一絲微微的血腥。
一聲戰馬的嘶鳴打破四下的沉寂。
謀士驅馬上前,對遙望定襄城的燕北王李晟,道:
「趁著定襄為了防範北匈自顧不暇,我們領兵自定襄抄近道,定能勢如破竹,直取長安。」
風沙中,李晟眯了眯眼,沉鬱的麵色中露出一絲陰狠的笑意:
「十年了,我等了十年。整整十年的遺憾……我此夙願,終要達成。當年吳王稱帝,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我才是父皇的親子,我才最有資格繼承皇位!」
另一裨將從遠處奔來,稟道:
「大王,燕北軍就位,隴西軍始終未受召前來。」
李晟迴身,橫眉冷目,正欲駕馬前去查探,卻見西麵沙塵滾滾,馬蹄如雷。
天邊出現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當中一麵一麵雪色的旌旗高高迎風揚起,每一麵上麵皆有大大的「蕭」字,正朝他們湧來。
李晟滿意地笑道:
「隴西軍紀律嚴明,時機分毫不差。」
那名裨將心下稍舒,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那支軍隊擋在燕北軍和定襄城之間,大有分庭抗禮之勢。他低聲喃喃道:
「隴西軍既來了,為何不歸入隊伍?」
李晟不悅地皺眉,「駕」一聲奔馬朝那支軍隊奔去,怒吼道:
「爾等何以不聽軍令?」
長風烈烈,飛沙走石。一片死寂中,忽然傳來一聲高昂而清亮的聲音:
「隴西軍不會聽你調令。」
李晟凝目望去,隻見前麵的騎兵陣中走出一匹白馬,馬上的少年一襲玄邊玉袍在疾風中獵獵振起,如翻雲滾墨。
「父王,你手上隴西軍的虎符是假的,自然無法調動隴西軍。」少年手持一道青銅獸首符,駕馬迫近。
「是你……」李晟盯著與自己容貌相似的少年,終於認出他來,冷笑道,「虎符是你母妃當年親手予我的,怎會有假?」
李襄漠然道:
「父王,母妃知你當年娶她,不過為了隴西軍兵權。她知你狼子野心,隻恨在燕北王府日夜受你監視,先是假意順從,予你假虎符,然後不惜服毒稱病,將我送去無相寺,為了能使隴西軍擺脫你的掌控,不為你染指,成為你謀權的工具。」
「她將真虎符給了我,令我暗地裏與舅舅一道統領隴西軍,就是為了防你有朝一日,賊心不死,謀朝篡位。」
李晟怔忪了片刻,忽然狂笑起來。
「原來如此。竟是如此!」他死死盯著眼前的少年,道,「我苦心籌謀了十年,沒想到你們母子倆演了一出雙簧,竟然也算計了我十年。」
他的癲狂顯得少年愈發沉定,少年望著他,一字一句道:
「父王,收手吧。」
「此時迴頭,尚且不晚。你領著燕北軍,與我的隴西軍一道與定襄擊破北匈大軍,你仍是大梁的燕北王,阿弟仍是燕北世子,燕北王府功德無量,功勳卓著。母妃還在府中等你歸來,她不想你一錯再錯,倒行逆施。」<="<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