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女的清香飄飄蕩蕩,溢滿整間羅帳。
李襄退出去之前,攏了攏簾幔,最後看一眼熟睡的她,便走出了禪室,閉合了房門。
他所言的要事,就是在庭院中默默沖了一把涼水澡。春寒料峭,化雪之水從頭到腳澆個透徹,如此才算熄火。
幾瓢水下去,清圓的水珠一滴滴浸透他的濕發,淌落玉雕般的麵龐,沿著寬肩闊背,最後墜於地麵。
待身上寒意散盡,恢復清明,李襄披上外衣,一轉身,才發現樹下立著一個人。
來人身材高大而清臒,青袍玉冠,書生裝扮,卻透著一股凜然銳氣。他輕咳幾聲,從陰翳中走了出來,眉眼之間竟與李襄有五分相似。
李襄看清了來人,躬身道:
「舅舅。」
這位被他喚作舅舅的男子乃大梁隴西侯,隴西軍主帥蕭肅,燕北王妃的胞弟。蕭肅覆手在背,看一眼樹下的貴妃榻,聲音淡然醇厚:
「阿曜向我告狀說,你在寺中藏了一姑娘。我起初還不信……」
蕭肅頓了頓,望著這位身姿如玉,不苟言笑的外甥,薄唇微勾,道:
「這麽多年沒有看上過一位姑娘,給你議親也不肯,一來就是位公主?」
李襄淡淡道:
「從前,不祥之身,從未想過連累旁人,妄求姻緣之事。今日,公主對我情深義重,不可辜負。」
蕭肅沉默了一會兒,舉頭望著一縷縹緲的月色從枝椏間漏下,開口道:
「你父王已召了隴西軍,意欲與燕北軍一道出兵定襄了。打算借北匈大軍進攻定襄之時,防守薄弱,經由定襄直取長安逼宮。」
李襄猛然抬首,拱手道:
「請舅舅允我,即刻領隴西軍前去攔截。」
蕭肅沉眉斂目,氣勢肅然,道:
「你可想好了,此一去,你雖救得了定襄和長安萬民,但燕北王李晟為了奪位,苦心經營多年,一朝皇帝夢為你所斷送,必與你父子徹底決裂,勢不兩立,將你從族譜除名,逐出燕北王府。」
這些後果李襄早已思慮周全,麵上無絲毫猶豫之色,道:
「母妃與我謀劃十年,正是為了今日之局。唯望我此去,將燕北王府,還有阿弟摘除在此事之外。」
蕭肅輕輕嘆息,唿出的熱氣在寒夜裏化作白煙散去:
「為了保全整個燕北王府,隻能暗地裏解決此番叛亂危機,無法上報長安,論功行賞。既要犧牲父子親情,又得不到一點功勳封賞。有時候,我不知你是太過聰慧,還是愚蠢至極……」
李襄麵色沉定從容。
化雪時節,夜風吹拂,樹梢上簌簌的殘雪落滿他的肩頭,整個人顯得愈發孤絕而冷冽:
「我自小被批了命,無親緣情緣。我本來就不會是燕北世子,此番脫離燕北王府,也無甚可惜。從此以後,可以在舅舅的隴西軍中從底層做起,以軍功安身立命,也並無不可。」
一句輕描淡寫,將一世尊榮化作過眼煙雲。
「阿姐真是好狠的心,自小將你拖入這場眾叛親離的死局。從前,我由著你……」蕭肅眉頭皺得更緊,指著禪室的房門,道,「可此局之後,你既非世子,也再非皇族,被逐出家門,定會遭世人詆毀。再不過隴西軍中一小小邊將,尚無軍功,無法封侯。陛下如何會允你求娶他最寵愛最尊貴的公主?」
「舅舅是過來人,心疼你難得有了一心悅之人。萬一無法如願,怕你痛苦萬分。」
蕭肅深知,自己這個外甥,性子生得極為堅毅,隱忍不拔,自小背負太重,所謀甚大,犧牲過多。
父母親情,榮華富貴,自由天地,男歡女愛,從孩提時期起便註定不屬於他。
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什麽,永遠在失去,所以,一旦得到了,就不會想放手。
本是一樁難得的姻緣,在他艱難的命途中是如此稀有的美好之物。若是所執著之事,所鍾愛之人,最終得而復失,該會是何等的心痛?
樹影搖曳,寒風吹動他單薄的衣衫。李襄閉了閉眸子,輕聲道: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方才,她說她不會後悔,念出了他最愛的那句楚辭。
亦吾心之所善兮,雖九死猶未悔也。
他阻止父親李晟舉兵逼宮,不僅是救定襄和長安萬民,也是在救她的家,她的國。
即便最後或許得而復失,與她終成陌路,又有何好後悔的呢?
永遠,永遠不會後悔。
一個額間吻,就足夠了。
「舅舅,請允我虎符,領兵前去。」
濃墨般的夜色裏,少年最後望了一眼靜謐的禪室,仿佛可以嗅到滿室花開的清香,縈繞心懷。
他揚鞭策馬,獨向夜色的最深處,絕塵而去。
***
翌日清晨。
朝露醒來的時候,遙遙望見禪室的桌案上坐著一個人,不緊不慢地在飲茶。
她披衣起身,看到那人後驀然一驚,大聲道:
「怎麽是你?你怎麽會在這裏?襄哥哥呢?」
李曜吹了吹燙手的茶盞,背靠著太師椅,慢悠悠地道:
「叫我一聲曜哥哥,我就告訴你。」
朝露推門就走,被他攔下,好聲好氣地道:
「代郡近日不安定,我哥讓我先護送你迴長安。」
朝露心頭莫名一跳。
她想起他昨夜說過的隻字片語,他說他身負要事,關乎家國天下。她想起偶爾聽父皇母後談論國事,知道如今朝廷上,最大的事,就是北匈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李襄退出去之前,攏了攏簾幔,最後看一眼熟睡的她,便走出了禪室,閉合了房門。
他所言的要事,就是在庭院中默默沖了一把涼水澡。春寒料峭,化雪之水從頭到腳澆個透徹,如此才算熄火。
幾瓢水下去,清圓的水珠一滴滴浸透他的濕發,淌落玉雕般的麵龐,沿著寬肩闊背,最後墜於地麵。
待身上寒意散盡,恢復清明,李襄披上外衣,一轉身,才發現樹下立著一個人。
來人身材高大而清臒,青袍玉冠,書生裝扮,卻透著一股凜然銳氣。他輕咳幾聲,從陰翳中走了出來,眉眼之間竟與李襄有五分相似。
李襄看清了來人,躬身道:
「舅舅。」
這位被他喚作舅舅的男子乃大梁隴西侯,隴西軍主帥蕭肅,燕北王妃的胞弟。蕭肅覆手在背,看一眼樹下的貴妃榻,聲音淡然醇厚:
「阿曜向我告狀說,你在寺中藏了一姑娘。我起初還不信……」
蕭肅頓了頓,望著這位身姿如玉,不苟言笑的外甥,薄唇微勾,道:
「這麽多年沒有看上過一位姑娘,給你議親也不肯,一來就是位公主?」
李襄淡淡道:
「從前,不祥之身,從未想過連累旁人,妄求姻緣之事。今日,公主對我情深義重,不可辜負。」
蕭肅沉默了一會兒,舉頭望著一縷縹緲的月色從枝椏間漏下,開口道:
「你父王已召了隴西軍,意欲與燕北軍一道出兵定襄了。打算借北匈大軍進攻定襄之時,防守薄弱,經由定襄直取長安逼宮。」
李襄猛然抬首,拱手道:
「請舅舅允我,即刻領隴西軍前去攔截。」
蕭肅沉眉斂目,氣勢肅然,道:
「你可想好了,此一去,你雖救得了定襄和長安萬民,但燕北王李晟為了奪位,苦心經營多年,一朝皇帝夢為你所斷送,必與你父子徹底決裂,勢不兩立,將你從族譜除名,逐出燕北王府。」
這些後果李襄早已思慮周全,麵上無絲毫猶豫之色,道:
「母妃與我謀劃十年,正是為了今日之局。唯望我此去,將燕北王府,還有阿弟摘除在此事之外。」
蕭肅輕輕嘆息,唿出的熱氣在寒夜裏化作白煙散去:
「為了保全整個燕北王府,隻能暗地裏解決此番叛亂危機,無法上報長安,論功行賞。既要犧牲父子親情,又得不到一點功勳封賞。有時候,我不知你是太過聰慧,還是愚蠢至極……」
李襄麵色沉定從容。
化雪時節,夜風吹拂,樹梢上簌簌的殘雪落滿他的肩頭,整個人顯得愈發孤絕而冷冽:
「我自小被批了命,無親緣情緣。我本來就不會是燕北世子,此番脫離燕北王府,也無甚可惜。從此以後,可以在舅舅的隴西軍中從底層做起,以軍功安身立命,也並無不可。」
一句輕描淡寫,將一世尊榮化作過眼煙雲。
「阿姐真是好狠的心,自小將你拖入這場眾叛親離的死局。從前,我由著你……」蕭肅眉頭皺得更緊,指著禪室的房門,道,「可此局之後,你既非世子,也再非皇族,被逐出家門,定會遭世人詆毀。再不過隴西軍中一小小邊將,尚無軍功,無法封侯。陛下如何會允你求娶他最寵愛最尊貴的公主?」
「舅舅是過來人,心疼你難得有了一心悅之人。萬一無法如願,怕你痛苦萬分。」
蕭肅深知,自己這個外甥,性子生得極為堅毅,隱忍不拔,自小背負太重,所謀甚大,犧牲過多。
父母親情,榮華富貴,自由天地,男歡女愛,從孩提時期起便註定不屬於他。
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什麽,永遠在失去,所以,一旦得到了,就不會想放手。
本是一樁難得的姻緣,在他艱難的命途中是如此稀有的美好之物。若是所執著之事,所鍾愛之人,最終得而復失,該會是何等的心痛?
樹影搖曳,寒風吹動他單薄的衣衫。李襄閉了閉眸子,輕聲道: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方才,她說她不會後悔,念出了他最愛的那句楚辭。
亦吾心之所善兮,雖九死猶未悔也。
他阻止父親李晟舉兵逼宮,不僅是救定襄和長安萬民,也是在救她的家,她的國。
即便最後或許得而復失,與她終成陌路,又有何好後悔的呢?
永遠,永遠不會後悔。
一個額間吻,就足夠了。
「舅舅,請允我虎符,領兵前去。」
濃墨般的夜色裏,少年最後望了一眼靜謐的禪室,仿佛可以嗅到滿室花開的清香,縈繞心懷。
他揚鞭策馬,獨向夜色的最深處,絕塵而去。
***
翌日清晨。
朝露醒來的時候,遙遙望見禪室的桌案上坐著一個人,不緊不慢地在飲茶。
她披衣起身,看到那人後驀然一驚,大聲道:
「怎麽是你?你怎麽會在這裏?襄哥哥呢?」
李曜吹了吹燙手的茶盞,背靠著太師椅,慢悠悠地道:
「叫我一聲曜哥哥,我就告訴你。」
朝露推門就走,被他攔下,好聲好氣地道:
「代郡近日不安定,我哥讓我先護送你迴長安。」
朝露心頭莫名一跳。
她想起他昨夜說過的隻字片語,他說他身負要事,關乎家國天下。她想起偶爾聽父皇母後談論國事,知道如今朝廷上,最大的事,就是北匈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