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瘋批病嬌上線
宋三郎同秀娘不管宋景辰, 兩人自行去堂屋裏用飯,老太太往兩口子身後瞅了瞅,見自家小孫子沒跟過來,心裏納悶, 不由問三郎, 「老三, 辰哥兒呢?怎麽沒跟你們一塊兒過來吃飯。」
宋三郎拉了椅子坐下, 「娘,辰哥兒忙著寫書院先生給布置的課業,昨晚落下一項, 今早起來補寫呢,寫完就過來, 咱們先吃,不用等他。」
老太太點點頭,朝秀娘道:「老三媳婦兒,你給孩子把飯菜留出來, 實在趕不及, 在車上吃也是一樣。」
秀娘忙應下。
宋大郎忍不住側過頭朝宋三郎道:「三弟, 辰哥兒這半年越發知道上進,是個好孩子。」
宋三郎笑笑「還好。」
宋二郎伸過頭來插一嘴:「大哥, 你說咱們宋家不會到時候一門三進士吧?」
聞言宋大郎哈哈大笑,豪氣道:「為何不可, 睿哥兒考上秀才是板上釘釘之事, 十二歲的秀才,已經趕上咱爹當年了, 古往今來這十二歲就能考上秀才的,有幾個不是成就了得, 咱辰哥兒也排場呀,八歲就能寫出如此策論,將來給咱家賺個爵位迴來都不一定。」
文官封爵幾乎難如登天,除非是開國功臣亦或是王朝危難之時力挽狂瀾,挽救大廈之將傾,宋大郎也就是說笑說笑,沒人當真。
薑氏湊到秀娘跟前笑道:「弟妹,咱辰哥兒現在是真出息。」
秀娘有苦說不出,隻能「嗬嗬,嗬嗬。」
宋三郎的原則是「在家教子」,最是不喜當著人麵說自己家孩子的不是,自家兒子天大的糗事不準出屋。
眾人正說笑著,宋景辰一陣小旋風似的刮進來了,三郎伸手攬住他,「沒人追你,沒個穩當氣兒。」
宋景辰不好意思地朝眾人打了個招唿坐到他爹旁邊,秀娘替他盛上一碗粥,把剛才收拾好的小菜放到兒子跟前。
宋景辰快速扒拉著飯菜,肉照單全收,青菜全當看不見,秀娘瞪了他一眼,宋景辰委委屈屈夾起青菜胡亂嚼吧兩口,直接往下咽,青菜什麽的苦不拉幾,他實在愛不起來,除非青菜做成餡料拌著肉味兒他還能吃得下去。
宋三郎垂眸看了兒子一眼,朝秀娘低聲道:「不是說讓早上給小孩做些小餛飩或是小包子之類嗎?」
秀娘道:「興許是他們忘了吧。」
宋三郎:「嗯,若總記性不好,那就換個記性好的來。」
秀娘:「……」
秀娘覺得三郎有些小題大做,這大早上的本來就忙,還不願意讓寶貝兒子吃不新鮮的,必須得讓人現包現做,三五不時給弄一頓就行了,你兒子哪就那麽難伺候了,不吃他是不餓,餓了莫說是青菜,樹葉子都搶著吃,全都是嬌慣出來的毛病。
心裏覺得三郎太溺著孩子,當著一家人的麵兒,秀娘也不好說什麽,點了點頭,道:「迴頭兒我說說她們。」
吃過早飯,宋景辰同睿哥兒一道去書院,宋三郎提了小竹籃大步趕出來,對兩小孩道:「若不愛喝水,就吃點果子,你娘都提前洗好了。」
睿哥兒忙道:「多謝三叔。」
宋景辰朝他爹做了鬼臉,「多謝爹爹。」
宋三郎不由輕笑著捏了下兒子的小臉,替倆人落下車簾。
宋景辰忽地又從車裏探出小腦瓜來,朝他爹嚷道:「爹,我做的收納夾子你別忘記叫我娘親拿著樣品去叫人多做些出來,我有用呢。」
「嗯。爹知道了。時候不早,快走吧。」
……
三日後的清晨,翰林院。
宋景茂依舊是早早到衙,門口值勤的守衛朝他點頭笑道:「宋吉士來得夠早啊。」
宋景茂朝他點點頭,順手遞給去一個油紙包,道:「早上買的小包子還有幾個沒吃完,不嫌棄拿去吃吧。」
門房老漢笑得見眉不見眼,道:「那就謝謝宋吉士了。」
韓林院是清水衙門,翰林院的門房更無什麽油水可撈,一個月到手才能有幾個錢?
他平時哪裏捨得買白麵肉包子吃,宋景茂經常送他些小吃食,他自己亦是捨不得填自己嘴裏的,都是拿迴家去給家中的小孫子嚐嚐稀罕。
宋景茂正要往院裏走,門房老漢忽然叫住他,小聲道:「宋吉士,按照往年的慣例,咱們皇帝陛下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來翰林院微服訪察,您最近留心著點兒。」
聞言宋景茂微微一怔,朝人拱了拱手道:「多謝提醒。」
一路進到翰林院處理公務的大廳,宋景茂先點過卯,隨後迴到自己的公案處,翰林院是論資排輩的地方,亦是比拚後台實力之地,宋景茂既無資歷又無後台被分到廳中的一處角落裏。
宋景茂迴想剛才門房所說,又想到與自己關係不錯的那位前輩,暗道:既是慣例,那麽這位前輩定然是知道的,平時竟無一絲一毫的透露之意。
果然是官場無朋友,彼此之間隻重利益。
繞到書案後,將書桌擦拭一番,宋景茂從褡褳中取出弟弟送他的收納夾來,在書桌上愛惜地放好,開始整理今日要處理的書籍。
翰林院的工作主要是編纂和修訂各類文獻、史料、藏書、以及幫皇帝起草詔書等。
起草詔書自然輪不到宋景茂一個小小的新人吉士來做,至於修訂文獻,一些上麵重視的重要文獻亦輪不到他插手,現在分配給他的是整理歷朝的農事書籍,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編撰更適合現下的農事指導書冊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宋三郎同秀娘不管宋景辰, 兩人自行去堂屋裏用飯,老太太往兩口子身後瞅了瞅,見自家小孫子沒跟過來,心裏納悶, 不由問三郎, 「老三, 辰哥兒呢?怎麽沒跟你們一塊兒過來吃飯。」
宋三郎拉了椅子坐下, 「娘,辰哥兒忙著寫書院先生給布置的課業,昨晚落下一項, 今早起來補寫呢,寫完就過來, 咱們先吃,不用等他。」
老太太點點頭,朝秀娘道:「老三媳婦兒,你給孩子把飯菜留出來, 實在趕不及, 在車上吃也是一樣。」
秀娘忙應下。
宋大郎忍不住側過頭朝宋三郎道:「三弟, 辰哥兒這半年越發知道上進,是個好孩子。」
宋三郎笑笑「還好。」
宋二郎伸過頭來插一嘴:「大哥, 你說咱們宋家不會到時候一門三進士吧?」
聞言宋大郎哈哈大笑,豪氣道:「為何不可, 睿哥兒考上秀才是板上釘釘之事, 十二歲的秀才,已經趕上咱爹當年了, 古往今來這十二歲就能考上秀才的,有幾個不是成就了得, 咱辰哥兒也排場呀,八歲就能寫出如此策論,將來給咱家賺個爵位迴來都不一定。」
文官封爵幾乎難如登天,除非是開國功臣亦或是王朝危難之時力挽狂瀾,挽救大廈之將傾,宋大郎也就是說笑說笑,沒人當真。
薑氏湊到秀娘跟前笑道:「弟妹,咱辰哥兒現在是真出息。」
秀娘有苦說不出,隻能「嗬嗬,嗬嗬。」
宋三郎的原則是「在家教子」,最是不喜當著人麵說自己家孩子的不是,自家兒子天大的糗事不準出屋。
眾人正說笑著,宋景辰一陣小旋風似的刮進來了,三郎伸手攬住他,「沒人追你,沒個穩當氣兒。」
宋景辰不好意思地朝眾人打了個招唿坐到他爹旁邊,秀娘替他盛上一碗粥,把剛才收拾好的小菜放到兒子跟前。
宋景辰快速扒拉著飯菜,肉照單全收,青菜全當看不見,秀娘瞪了他一眼,宋景辰委委屈屈夾起青菜胡亂嚼吧兩口,直接往下咽,青菜什麽的苦不拉幾,他實在愛不起來,除非青菜做成餡料拌著肉味兒他還能吃得下去。
宋三郎垂眸看了兒子一眼,朝秀娘低聲道:「不是說讓早上給小孩做些小餛飩或是小包子之類嗎?」
秀娘道:「興許是他們忘了吧。」
宋三郎:「嗯,若總記性不好,那就換個記性好的來。」
秀娘:「……」
秀娘覺得三郎有些小題大做,這大早上的本來就忙,還不願意讓寶貝兒子吃不新鮮的,必須得讓人現包現做,三五不時給弄一頓就行了,你兒子哪就那麽難伺候了,不吃他是不餓,餓了莫說是青菜,樹葉子都搶著吃,全都是嬌慣出來的毛病。
心裏覺得三郎太溺著孩子,當著一家人的麵兒,秀娘也不好說什麽,點了點頭,道:「迴頭兒我說說她們。」
吃過早飯,宋景辰同睿哥兒一道去書院,宋三郎提了小竹籃大步趕出來,對兩小孩道:「若不愛喝水,就吃點果子,你娘都提前洗好了。」
睿哥兒忙道:「多謝三叔。」
宋景辰朝他爹做了鬼臉,「多謝爹爹。」
宋三郎不由輕笑著捏了下兒子的小臉,替倆人落下車簾。
宋景辰忽地又從車裏探出小腦瓜來,朝他爹嚷道:「爹,我做的收納夾子你別忘記叫我娘親拿著樣品去叫人多做些出來,我有用呢。」
「嗯。爹知道了。時候不早,快走吧。」
……
三日後的清晨,翰林院。
宋景茂依舊是早早到衙,門口值勤的守衛朝他點頭笑道:「宋吉士來得夠早啊。」
宋景茂朝他點點頭,順手遞給去一個油紙包,道:「早上買的小包子還有幾個沒吃完,不嫌棄拿去吃吧。」
門房老漢笑得見眉不見眼,道:「那就謝謝宋吉士了。」
韓林院是清水衙門,翰林院的門房更無什麽油水可撈,一個月到手才能有幾個錢?
他平時哪裏捨得買白麵肉包子吃,宋景茂經常送他些小吃食,他自己亦是捨不得填自己嘴裏的,都是拿迴家去給家中的小孫子嚐嚐稀罕。
宋景茂正要往院裏走,門房老漢忽然叫住他,小聲道:「宋吉士,按照往年的慣例,咱們皇帝陛下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來翰林院微服訪察,您最近留心著點兒。」
聞言宋景茂微微一怔,朝人拱了拱手道:「多謝提醒。」
一路進到翰林院處理公務的大廳,宋景茂先點過卯,隨後迴到自己的公案處,翰林院是論資排輩的地方,亦是比拚後台實力之地,宋景茂既無資歷又無後台被分到廳中的一處角落裏。
宋景茂迴想剛才門房所說,又想到與自己關係不錯的那位前輩,暗道:既是慣例,那麽這位前輩定然是知道的,平時竟無一絲一毫的透露之意。
果然是官場無朋友,彼此之間隻重利益。
繞到書案後,將書桌擦拭一番,宋景茂從褡褳中取出弟弟送他的收納夾來,在書桌上愛惜地放好,開始整理今日要處理的書籍。
翰林院的工作主要是編纂和修訂各類文獻、史料、藏書、以及幫皇帝起草詔書等。
起草詔書自然輪不到宋景茂一個小小的新人吉士來做,至於修訂文獻,一些上麵重視的重要文獻亦輪不到他插手,現在分配給他的是整理歷朝的農事書籍,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編撰更適合現下的農事指導書冊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