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太放在心上,文昭帝完全把這事兒拋在了腦後,他要操心的事太多,中州那邊的災情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他也實在頭大。
宋景辰到底還是個孩子,嘴裏說著不在乎,心裏仍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皇帝的認可,等了好幾天宮中全無一點動靜傳來,宋景辰忍不住有些沮喪。
不止宋景辰沮喪,宋家人也隱隱失落,他們都覺得辰哥兒想出來的辦法簡直前無古人,特別好的法子,怎就讓皇帝看不上眼呢?
宋三郎亦是百思不得其解,皇帝不至於如此沒眼光吧,莫非是因為什麽原因,皇帝並未看到兒子的策論?
宋三郎正想著如何幫兒子打探一番,看皇帝是否有看到那篇策論,宋景辰卻又搞出個新鮮的小玩意兒來。
宋景茂如今在翰林院上衙,每日須得整理各種文稿,宋景辰得知後,前些日子幫他哥設計出個多層分類收納夾來,中間分層部分用牛皮紙製成,封皮同封底則是用薄鐵片,有點類似於現代的手風琴,可做固定支撐,亦可像手風琴一般拉開。另,每一個分層上可粘上書籤標明本層文稿類別,十分方便。
前幾日一直在反覆改進,今日算是正式做出來了,宋景茂第一次看到弟弟畫的草圖就對弟弟的奇思妙想震驚不已,如今拿到手上更是愛不釋手,他再也不用焦頭爛額各種翻文稿了,文稿分門別類一目了然,關鍵還不占書桌上多少地方。
這東西對於他來說簡直是再實用不過,
宋景茂喜歡,宋三郎見到後同樣稀罕,這東西對他們戶部的人來說同樣是再實用不過的好東西。
宋三郎想著這樣的好東西竟是自家大兒子特意為他大哥做的,三郎心裏還有點不是味兒。
宋景辰又說既然爹爹也喜歡,那就再叫人多做些出來,爹爹,大伯,二伯都可以用。
聽小崽子如此一說,宋三郎心裏那個不是味兒呀:聽聽,他這當爹的都淪落到跟他大伯、二伯劃拉到一堆兒裏去了,還什麽既然爹爹也喜歡。
三郎心裏不爽,當著侄子的麵,他一個做長輩的哪能真表現出來,隻得笑嗬嗬摸著兒子的頭,誇小孩能幹。
等到夜裏,宋三郎這一向寬宏大量不愛計較之人,忍不住同秀娘絮叨起來,道:「我看咱們家裏三個小的,還挺親的,不是親兄弟,倒似嫡親的兄弟一般。」
秀娘今天約了高夫人,在外麵逛一天,到吃晚飯的時間才迴來,這會兒累極了,打了個哈欠道:「那不是挺好。」
宋三郎:「你說若有一日,你我夫妻同他兩個兄弟同時落水,辰哥兒會救誰?」
秀娘有一搭沒一搭地,「三郎你說什麽胡話呢,這都哪兒跟哪兒呀,咱們一家子都會鳧水,那自然是先救茂哥兒同睿哥兒呀。」
宋三郎:「……」
宋三郎抿了抿唇,「秀娘,我是說倘若,倘若我們倆不會水呢?」
秀娘:「你這不是瞎抬杆嗎,哎呀,三郎我都困死了,你自己問你兒子去不得了,我又不是小崽子肚子裏的蛔蟲,我哪知道他整什麽麽蛾子。」
宋三郎扒拉過秀娘的身子,「最後一個問題,若是辰哥兒先救兄弟再救你這娘親,你會傷心嗎?」
秀娘迷迷糊糊敷衍道:「不會,做長輩的讓著小輩都是應該的。」
宋三郎:「……」
合著就他這當爹的是個小心眼子,小肚雞腸唄。
翌日清晨,宋三郎早早起來,習慣性去宋景辰屋裏掃一眼,看小孩有沒有蹬被子,其實換了單子以後宋景辰幾乎很少蹬被子了,但就像例行公事一樣,宋三郎不看一眼總覺得不放心。
這會兒宋景辰睡得正香,三郎又輕手輕腳退出來,轉去耳房洗漱。
沒多久,秀娘跟著起來,看了眼桌上的水鍾,時候不早,起來換了衣裳,趿拉著軟布鞋,轉到宋景辰屋門口,朝著屋裏喊了一嗓子,「辰哥兒你該起來了。」
宋景辰不想起,不吭聲,秀娘不客氣道:「娘洗漱好後你若還沒起來,今晚迴來多練半個時辰的書法,你自己看著辦。」
屋子裏傳出宋景辰不高興的嚷嚷,「娘,你就會用這一招對付我,你就不能來點兒新鮮的。」
秀娘:「不能,娘就覺得這招管用,不想被罰你就別墨跡趕緊起來,娘像你這般大的時候三更天就起來推磨了,那時候……」
宋景辰忙道:「停停停,娘親,你別說了,我馬上就起。」
秀娘朝屋裏瞪了小孩一眼,氣鼓鼓去洗漱,等她洗漱完畢宋三郎都在外麵活動一圈兒又迴屋了,秀娘忍不住同他抱怨,「越大越不像小時候那般聽話,說他兩句就開始頂嘴。」
宋三郎摸了摸鼻尖,道:「那就少說他兩句,該閉嘴的時候閉嘴,孩子大了,不喜歡被嘮叨。」
秀娘:「誰想嘮叨他來著,明知道一會兒要去書院上課,磨磨唧唧不肯起來。」
宋三郎:「嗯,那就別管他,愛起不起,我們自去做自己的事。」
秀娘:「三郎說得輕巧,噢,三天兩頭晚到,叫人家先生怎麽看他,叫同窗們怎麽看他?」
「那是他自己的事,他若覺得沒問題,那我們便也沒問題。」
秀娘還想說什麽,宋三郎推著她往外走,「好了,我們兒子不傻,他比誰都精明,該怎麽做,他心裏比你我還有數呢。」
在屋裏偷偷聽牆角的宋景辰聞言撇了撇嘴巴,正要倒頭再舒服一會兒,抬眼一看桌案上的水鍾滴漏——哎呀不好,今日朱雀大街那邊有集市,得早些起來,他這學生會長自己都晚到,有什麽資格去管別人。<="<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宋景辰到底還是個孩子,嘴裏說著不在乎,心裏仍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皇帝的認可,等了好幾天宮中全無一點動靜傳來,宋景辰忍不住有些沮喪。
不止宋景辰沮喪,宋家人也隱隱失落,他們都覺得辰哥兒想出來的辦法簡直前無古人,特別好的法子,怎就讓皇帝看不上眼呢?
宋三郎亦是百思不得其解,皇帝不至於如此沒眼光吧,莫非是因為什麽原因,皇帝並未看到兒子的策論?
宋三郎正想著如何幫兒子打探一番,看皇帝是否有看到那篇策論,宋景辰卻又搞出個新鮮的小玩意兒來。
宋景茂如今在翰林院上衙,每日須得整理各種文稿,宋景辰得知後,前些日子幫他哥設計出個多層分類收納夾來,中間分層部分用牛皮紙製成,封皮同封底則是用薄鐵片,有點類似於現代的手風琴,可做固定支撐,亦可像手風琴一般拉開。另,每一個分層上可粘上書籤標明本層文稿類別,十分方便。
前幾日一直在反覆改進,今日算是正式做出來了,宋景茂第一次看到弟弟畫的草圖就對弟弟的奇思妙想震驚不已,如今拿到手上更是愛不釋手,他再也不用焦頭爛額各種翻文稿了,文稿分門別類一目了然,關鍵還不占書桌上多少地方。
這東西對於他來說簡直是再實用不過,
宋景茂喜歡,宋三郎見到後同樣稀罕,這東西對他們戶部的人來說同樣是再實用不過的好東西。
宋三郎想著這樣的好東西竟是自家大兒子特意為他大哥做的,三郎心裏還有點不是味兒。
宋景辰又說既然爹爹也喜歡,那就再叫人多做些出來,爹爹,大伯,二伯都可以用。
聽小崽子如此一說,宋三郎心裏那個不是味兒呀:聽聽,他這當爹的都淪落到跟他大伯、二伯劃拉到一堆兒裏去了,還什麽既然爹爹也喜歡。
三郎心裏不爽,當著侄子的麵,他一個做長輩的哪能真表現出來,隻得笑嗬嗬摸著兒子的頭,誇小孩能幹。
等到夜裏,宋三郎這一向寬宏大量不愛計較之人,忍不住同秀娘絮叨起來,道:「我看咱們家裏三個小的,還挺親的,不是親兄弟,倒似嫡親的兄弟一般。」
秀娘今天約了高夫人,在外麵逛一天,到吃晚飯的時間才迴來,這會兒累極了,打了個哈欠道:「那不是挺好。」
宋三郎:「你說若有一日,你我夫妻同他兩個兄弟同時落水,辰哥兒會救誰?」
秀娘有一搭沒一搭地,「三郎你說什麽胡話呢,這都哪兒跟哪兒呀,咱們一家子都會鳧水,那自然是先救茂哥兒同睿哥兒呀。」
宋三郎:「……」
宋三郎抿了抿唇,「秀娘,我是說倘若,倘若我們倆不會水呢?」
秀娘:「你這不是瞎抬杆嗎,哎呀,三郎我都困死了,你自己問你兒子去不得了,我又不是小崽子肚子裏的蛔蟲,我哪知道他整什麽麽蛾子。」
宋三郎扒拉過秀娘的身子,「最後一個問題,若是辰哥兒先救兄弟再救你這娘親,你會傷心嗎?」
秀娘迷迷糊糊敷衍道:「不會,做長輩的讓著小輩都是應該的。」
宋三郎:「……」
合著就他這當爹的是個小心眼子,小肚雞腸唄。
翌日清晨,宋三郎早早起來,習慣性去宋景辰屋裏掃一眼,看小孩有沒有蹬被子,其實換了單子以後宋景辰幾乎很少蹬被子了,但就像例行公事一樣,宋三郎不看一眼總覺得不放心。
這會兒宋景辰睡得正香,三郎又輕手輕腳退出來,轉去耳房洗漱。
沒多久,秀娘跟著起來,看了眼桌上的水鍾,時候不早,起來換了衣裳,趿拉著軟布鞋,轉到宋景辰屋門口,朝著屋裏喊了一嗓子,「辰哥兒你該起來了。」
宋景辰不想起,不吭聲,秀娘不客氣道:「娘洗漱好後你若還沒起來,今晚迴來多練半個時辰的書法,你自己看著辦。」
屋子裏傳出宋景辰不高興的嚷嚷,「娘,你就會用這一招對付我,你就不能來點兒新鮮的。」
秀娘:「不能,娘就覺得這招管用,不想被罰你就別墨跡趕緊起來,娘像你這般大的時候三更天就起來推磨了,那時候……」
宋景辰忙道:「停停停,娘親,你別說了,我馬上就起。」
秀娘朝屋裏瞪了小孩一眼,氣鼓鼓去洗漱,等她洗漱完畢宋三郎都在外麵活動一圈兒又迴屋了,秀娘忍不住同他抱怨,「越大越不像小時候那般聽話,說他兩句就開始頂嘴。」
宋三郎摸了摸鼻尖,道:「那就少說他兩句,該閉嘴的時候閉嘴,孩子大了,不喜歡被嘮叨。」
秀娘:「誰想嘮叨他來著,明知道一會兒要去書院上課,磨磨唧唧不肯起來。」
宋三郎:「嗯,那就別管他,愛起不起,我們自去做自己的事。」
秀娘:「三郎說得輕巧,噢,三天兩頭晚到,叫人家先生怎麽看他,叫同窗們怎麽看他?」
「那是他自己的事,他若覺得沒問題,那我們便也沒問題。」
秀娘還想說什麽,宋三郎推著她往外走,「好了,我們兒子不傻,他比誰都精明,該怎麽做,他心裏比你我還有數呢。」
在屋裏偷偷聽牆角的宋景辰聞言撇了撇嘴巴,正要倒頭再舒服一會兒,抬眼一看桌案上的水鍾滴漏——哎呀不好,今日朱雀大街那邊有集市,得早些起來,他這學生會長自己都晚到,有什麽資格去管別人。<="<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